地震歌 有序 林占梅 教材講義

下載: https://bit.ly/2GXK7ct   林占梅〈地震歌〉說解

全部講義:http://bit.ly/2khF8Ic 

地震歌 有序 林占梅 課本頁,142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孫守真任真甫學 YouTube YouKu 原檔下載 一起讀懂實境秀時間軸點播
按下Ctrl+F12可以查詢《國語辭典》;Ctrl+Shift+PageDown可以依所選字詞來尋找全文(第2次檢索可放開shift鍵,只用PgDnPageUp來回尋找);Alt+g可以找Google;其他docm檔的教材同。

道光戊申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嘉彰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守真1] 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未刻1[守真2] 

天朗氣清日亭午2,閒吟散食步廊廡3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頃刻4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守真3] 5

廄馬嘶蹶6犬狂吠,智者猝然7亦愚昧

悲風慘慘8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守真4]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魂難招[守真5]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9繩索絆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10魂飛越[守真6] 

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守真7] 11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少選12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守真8]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老者無策少者,從此夜眠心不[守真9] [守真10]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13[守真11]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

安得長房縮地法14,居吾樂土免煩憂

版本1(見上)

版本2(《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

地震歌(有序)

  道光戊申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如逢虎狼如觸蝎(蝎,一作「蠍」),形神惝怳魂飛越;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少選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版本3《搜韻》版):

道光戊申仲冬,台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圯,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如逢虎狼如觸蠍,形神惝怳魂飛越。

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少選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版本4未詳版):守真按:經過比對,可見此版本應係林氏初稿可能係出自或存錄於《全臺詩》第柒冊[36]

地震歌並序
(道光戊申(1848)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彰嘉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頃刻欲破裂,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魂飛越。
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老者無策少者,從此夜眠心不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版本5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

地震歌有序(此詩又載李本、李抄本、臺銀本、陳漢光《臺灣詩錄》。編者按:李本、李抄本內容與底本有多處差異,茲錄於後:「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頃刻釜甑欲破裂,霎時身體若籠篩。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魂難招。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恍魂飛越。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老者無策少者,從此夜眠心不。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回首默記地震時,此身猶自隨沉浮。賴有絲桐調我性,陽春一曲思悠悠。」又:李抄本內容同李本,惟「爾」作「時」;「驚」作「墮」。李本「色」作「氣」;,「安」作「怡」,二者均從李抄本;「試問既震何重輕」,李本缺此句,據李抄本補。

導讀課本,頁140

林占梅18211868),生於清道光元年,卒於同治七年。字雪邨,號鶴山、巢松道人,幼名清江,淡水廳竹城(今新竹市)人,祖籍福建同安。其家族初居臺灣臺南一帶,之後因曾祖勳文公遷居淡水廳竹塹城而定居竹塹。祖父林紹賢因經辦臺灣鹽務,往來呂宋島經商,遂成竹塹城巨富。占梅雖出身富豪 ,卻無子弟氣息。不僅文武雙全,且熱心公共事務,畢生關懷鄉土。雖未得科舉功名,卻曾在英軍艦隊侵犯基隆沿海時,捐巨款建砲臺協防,獲得貢生頭銜。其後曾獲知府資格;賞戴花翎;升為道員、鹽運使、全臺團練大臣等。道光二十九年(1849),修築潛園以延接文士,潛園文酒為當世美談。著有《潛園琴餘草》和《潛園唱和集》,是道光至同治年間台灣的重要詩人。

〈地震歌〉詩序記載道光二十八年(1848)仲冬,彰化與嘉義大地震而城屋傾倒,人畜斃命,民眾斷肢破頭,慘不忍睹。事隔兩年,道光三十年(1850)暮春,嘉義又大震兩次,詩人面對慘狀,難掩悲痛,故作詩以述其哀痛,並為此時期的地震災害留下歷史的傷痕。……,描述詳實狀物寫象,……

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

林占梅(18211868),幼名清江,字雪,號鶴山,又作鶴珊,別號巢松道人。清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市)人。祖父紹賢(17611829)經辦臺灣鹽務,為竹塹巨富;父祥瑞(17971862早卒【真按:活了六十六虛歲怎麼會早卒?還比其子占梅只活了四十八歲久多了吶!】。年十四,嘗隨岳父黃驤雲北上京師任職。占梅急公好義道光二十一年(1841),因捐防雞籠英軍之犯,獲貢生加道銜;道光二十三年(1843),因捐防八里坌,獲知府即選;道光二十四年(1844),募勇扼守大甲溪,絕嘉、彰各邑漳泉械鬥蔓延,賞戴花翎;咸豐三年(1853),林恭事變,協辦全臺團練,捐津米三千石,准簡用浙江道;咸豐四年(1854),克復艇匪黃位之亂,加鹽運使銜;同治元年(1860),毀家紓難,協助朝廷平戴潮春事件有功,加布政使銜。晚年因林、鄭二家訟事[守真12] 鬱病而卒【真按:才活了四十八歲,愚今年虛歲亦適為四十八也!。占梅擅絲竹【真按:即「琴餘」的「琴」也】、書 畫、騎射諸藝。道光二十九年(1849),構築潛園,雅集詩騷。文酒之盛,冠於北臺。著有《潛園唱和集》二卷、《潛園餘草》八卷,其中《潛園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約有詩一千九百餘首,寫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詠骨肉親友、園居、遊歷、時事、興懷之作。五言古、近體,善摹難狀之景,達難顯之情。作品風格多樣,平易曉暢法白居易,感時憂國似陸放翁,傷感興懷如梅村。臺澎道徐宗幹評其詩「和靜清遠、古澹恬逸」、「詩味多味」。茲據臺灣分館藏《潛園琴餘草》底本,並參照下列對校本編校:李清河藏《潛園琴餘草》(以下簡稱李本)、李清河藏《潛園詩抄》(以下簡稱李抄本)、連雅堂《臺灣詩薈》(以下簡稱薈本)、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以下簡稱臺銀本)、《新竹文獻會通訊》(以下簡稱文獻本)、陳培桂《淡水廳志》、林維丞《滄海拾遺》、蔡振豐《苑裡志》、鄭鵬雲《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王松《臺陽詩話續編》、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灣詩醇》、曾笑雲《東寧擊缽吟後集》、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老人《大屯山房譚薈》

淡水厅志

林占梅,堑城人,字雪村,林绍贤之孙也。饶于财,性慷慨,好施予,手建潜园,延宾客处其中。当逆之变,台北危如累卵,淡水同知秋日觐遇害,堑垣无主。各小夫欲为乱,民心惶惶。占梅与北右游击会商,挺身以为己任,出资召募,用计遣散,民赖以安。颇有一发千钧之力。迨台湾道丁曰健由台北登岸,暂住堑城,饷需无几,占梅多方凑集,藉以保守大甲,克复彰城,功加布政使衔。卒以集资故被控,且叩阍。同治七年身死,家稍中落,士论惜之。

參考資料及評議

評議詳一起讀懂實境秀,茲不贅。

1.謎謎—春天的我:〈乾坤吞吐歸劫數—地震歌- 思無涯- udn部落格

2.江菊松:〈地震歌(清朝林占梅)-- 江菊松選譯C cs20160127

3.從《地震歌》看古地震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詩歌裡的臺灣古地震

4.

閱讀臺灣古詩文學林占梅地震歌心得分享@ 免費分享豐富生活資訊.理財 ...

5.

地震@ 西薇亞的文學花園:: 隨意窩Xuite日誌(此文是獲得2010年文建會「大家來讀古典詩」部落格比賽評審獎三獎的其中一篇,總共有90篇。)

6.

地震@ 大醉Tony的首頁:: 痞客邦::

7.

11955:下午兩點四十三分: 肆章、災異詩的民間記憶

8.

陳鍾琇〈清領至日治時期臺灣地震詩述論〉

代詞性助詞討論

代詞性助詞:「相、見、所」 @ 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インダストリア ...

 

小津108《108學測》見.相.所&代詞性助詞大整理

 

一起讀懂實境秀 YouKu 原檔下載

1

!前面錄的已毀,可看臉書直播存檔! 文本版本比對 8:00 8:50 23:30 運用WordExcel及線上程式碼比對工具作版本比對 37:50 電腦的學名為什麼叫作電子計算機? 1:00 《搜韻》網簡介 6:50 4:50 版本2(《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 39:00道光戊申仲冬,40:26臺地大震。42:11吾淡幸全;44:34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50:55至折肢破額者,55:13又不可勝計矣。1:4:50傷心慘目,1:11:57殊難名狀。1:14:44【以下句至末「未刻也」,忘了按錄影鍵,詳臉書直播存檔,不復出】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videos/1925787564199035/ 林占梅(18211868),……淡水廳竹塹城(今新竹市)人,祖籍福建同安。……占梅雖出身富豪,38:30卻無膏梁子弟之氣息。不僅文武雙全,且熱心公共事務,畢生關懷鄉土。雖未得科舉功名,46:50卻曾在英軍艦隊侵犯基隆沿海時,捐巨款建砲臺協防,獲得貢生頭銜。……道光二十九年(1849),修築潛園,以延接文士,潛園文酒為當世美談。著有5:00《潛園琴餘草》和《潛園唱和集》,是道光至同治年間台灣的重要詩人。

2


1:20
2:00:30【這老師爛爆了...】歸去來兮,我的去留。我教學的結果: 「中國文化大學 B29122 11:22 2 這老師爛爆了... 2:00:20 「上課很愛傳教」 https://www.dcard.tw/f/pccu/p/230166302?fbclid=IwAR0Ds_oIhOBZ-SN6Jo2JSEU8rBhPdXm5oFJ8rsXvWoG91SubfUYYf8KeO1c 22:20 24:55袁枚〈官癖〉「烏紗束帶」 大學生了沒?還在「段考」?升大學幾個月了還在中學?回魂了沒?大學升學制度及升學把關是否該檢討了?「孫守真的國文段考」 國文該怎麼教?怎麼學? 24:00 2:01:15人在做,天在看 宇宙時鐘 宇宙記錄 最後審判 凡人沒宿舍通、天眼通,看不到真實,幸好上學期有錄上課實境秀以供天下公評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xcUMvfqARSKeJDfm-C_Nb6N8upTttXf4 歡喜就好,各自保重。 27:35 1:12:10「無時無刻」會用了沒?連五月天的歌詞水平都這樣了(甚至知名的大和尚連帶其弟子們也用錯),還能巴望這些學生怎麼樣呢? 29:00還好沒有猶豫,昨天(2019316)才能沒缺課地聽到本師世尊初出家之因緣。今晚當然更要去嚕呵呵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32:40大學國文的本分是什麼,有盡責,有瀆職嗎? 2:17:05 謝謝學生菩薩 3:25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3:57驚悼之餘,12:55乃成七古一篇,13:00歌以當哭,13:57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28:03 30:00 31:18 33:40 35:17 47:33 1:03:00天朗氣清日亭午,51:58閒吟散食步廊廡。 1:06:22耳根彷彿隱雷鳴,1:11:54 1:12:45又似波濤風激怒。 1:16:13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1:33:03 2:18:00 2:20:42 2:25:00 2:31:36 2:32:38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2:01:15 2:01:47 2:02:20 2:05:58 2:10:06 2:11:50 2:12:41 2:33:10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2:16:0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00 痛定思痛 1:03:00鼓腹而遊 2:04:40民主國家是世界末日的必要條件2:19:40 7:09 是道光至同治年間台灣的重要詩人 2:17:40家裡來客人心裡的計較執著 2:37:50文天祥〈賀前人正〉化用韓愈一韻到底之詩

3


爛爆老師開講囉 49:35我們不是時報,是爛爆 ^_^ https://www.dcard.tw/f/pccu/p/230166302?fbclid=IwAR0Ds_oIhOBZ-SN6Jo2JSEU8rBhPdXm5oFJ8rsXvWoG91SubfUYYf8KeO1c 2:40 供與後人說38:10 3:35 10:02林占梅的「占」怎麼唸?欽封我「爛爆」的同學菩薩、學生大人、還沒拿到學士比博士還優秀的資優生,可否來教教同胞我們? 11:13梅占魁 占花魁 13:20 14:26 17:58 以花占卜 21:44 12:18 全國有多少國文教育是一知半解的假貨?這種就不用「滅頂」38:00,繼續讓他造假油、撈油水吧。唉 南無阿彌陀佛 13:40病痛、瀕死之人的啟示 原罪 人生而無辜、生而平白、一張白紙? 20:10 1:09:00次文化與流行文化的氾濫 民主時代是世界末日的前哨 大家都…… 25:50我教學的成果、下場,還不該滾蛋嗎?26:45 32:30教學意見調查 28:00來看看學生菩薩的慈悲示現(我第一年教書時的學生菩薩)30:35年輕不懂事? 31:20哀莫大於心死。我在學校教學的緣已了,該是走人的時候囉。人死不能復生,心死還能死灰? 33:30鄉人皆好之,何如也?君子易事而難說也34:40 1:19:00上課不能傳教?有在傳教嗎?講做人處事乃至出生死亡的道理,就是扣你傳教的帽子嗎? 4:00見不得光,不敢曝光的人,死了以後會做什麼呢?22:30 這麼愛匿名、這麼愛黑函的,又能去哪裡呢,又該到哪裡呢? 4:55 真正的迷信:只有人看不到、只有人不知道 7:20 極端氣候才緊張;人品敗壞隨他爛? 7:50寧願見不得人,背後冷槍,也不敢出頭嗆聲,光明正大。偷雞摸狗的人格養成,是我們現代教育的成果嗎? 9:05我現在來預言,以質之後人 天朗氣清日亭午50:55 1:29:58,閒吟散食步廊廡。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1:45:46 36:24 38:31 51:39 1:19:55 1:29:58悲風慘慘日無光,1:20:25 1:31:51 1:33:52 1:54:26霎爾晴空成晝晦。 1:48:32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1:55:05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2:04:43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2:19:50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36:35完全不管注釋,不偷看 為什麼我讀得懂你讀不懂?37:11 44:50烏紗束帶(袁枚〈官癖〉人文趣味、趣味小品) 37:30 都是雙重標準 46:10 七星大法 觀看 vs 觀念 46:40 〈蘭亭集序〉「宇宙之大、品類之盛」又有新解讀 47:33 1:12:10可惜當年日本未能統一中國,才有現在兩岸、媚日、哈日、親日、哈韓、釣魚臺、漢字簡化、文化大革命等種種怪現狀 1:15:30所知障 1:16:00同志、同性戀就是所知障的代表示範 50:10 1:19:55人要有羞恥心,自己檢點自己的本分有沒有做好,不是依個人好惡來決定是非 54:10 1:18:10一起讀懂實境秀改變作風了,可以暢所欲言、做我自己,不必為教職或為人師表而束縛了 55:00 送我先母老佛爺往生的親身經歷實錄 現在不相信的人我不知道是為什麼、憑什麼(我也曾是這樣的人),就因為自己沒看到、沒經驗過?等到自己看見、經驗到了,還來得及嗎?不會太晚了嗎?不會的,因為他們的死活是不需要我們多事的。可是人性本賤,等到吃苦受難有病痛遭不幸了,再來哀求懺悔的太多。這就是宇宙真相、諸法實相。可憐憫者。能夠像我們還沒出事前仔細觀察用心省思而去虛心受教皈依真理,不再迷信人事物慾的,也是有的。讚歎讚歎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930211880423270 57:15 【學術殿堂喫點心,幾人樹下證菩提】 寫得真好!再讀自己三年前隨興信筆舊作,亦拜服已,豈賣瓜乎! 內舉不避親,唯義是適,當仁不讓。讚歎讚歎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 科學亦求實驗證,何故修身但言說 學術殿堂喫點心,幾人樹下證菩提 孔曰成仁孟取義,風簷展讀正是時 唯曾不悔如信國,乃能證知國真有58:40 世間尚須如此真,何況法界虛空藏 未曾安行篤行者,如我四十方懺悔1:03:59 從此但問做了沒,不敢隨人說短長1:05:50 人云亦云史多有,獨死獨生未曾絕1:06:53 齗狺擾擾終何有,負此暇滿向誰贖1:08:19 2:17:30 2:18:27 唯見自己安心否,行得一寸方敢謅】 何況近來適讀文信國〈賀前人正〉 http://bit.ly/2EPgqWx ,豈非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雖死猶存,有此精靈! 南無阿彌陀佛 適見前幾日之「人云亦云」網誌 http://bit.ly/2VRGeZ4 ,益信此不可思議、絕妙難思已!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osts/1930230047088120 1:05:30 有不少學生菩薩已經老頑固了 1:11:00此時代的大學生或大學教育在幹什麼,留給後人看嚕。 1:12:40我和李敖的唯一一次 1:20:25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1:25:44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却營營 與父親菩薩的因緣「守真」 1:23:25鍾文音〈上海行〉:「鄉愁是一輪不墜的明月」吾無愧已。 1:22:20教書良心過不去 1:27:14海賢老和尚:「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啊」 2:16:45 108年正德佛堂台北分院佛學講座-巴利文真正佛陀及弟子們一生故事 https://youtu.be/bsr1i0XPAgY https://youtu.be/p5JUU03VVBo 2:19:05 盍各言爾志

4

爛爆老師繼續開講囉 我們不是時報,是爛爆 ^_^ 2:19:25 2:44:48 3:38:20 https://www.dcard.tw/f/pccu/p/230166302?fbclid=IwAR0Ds_oIhOBZ-SN6Jo2JSEU8rBhPdXm5oFJ8rsXvWoG91SubfUYYf8KeO1c 17:38 我的教學成果&我的去留:教學意見調查27:30 37:11 41:28 46:27禮自卑而尊人 18:46「我不懂為什麼學校還要留這樣的老師」 感恩感恩學生菩薩讓我可以順利脫身 南無阿彌陀佛 19:30「希望老師課堂上專注在課程內容,不要扯到別的,會聽的自然會聽不用歡花一堆時間勸學生。」 22:50「我認為老師的教學非常的優良,而且給予我們很多知識。」 23:05 我與李敖先生唯一次的因緣,三字金言「爛學校」 23:55 「所以」什麼意思,為什麼用「所」「以」二字?文言白話怎麼分? 26:30 1:08:20你的教主是誰?誰說死後就沒有了?請你的教主抬出來讓我們檢驗看看 47:22 50:50鍾文音〈上海行〉「鄉愁是一輪不墜的明月」。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0:40 1:39:24 1:41:29 1:45:11 1:46:22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1:57:00 2:01:17 2:05:04 2:06:02 =窗櫺 2:07:20 2:11:30 2:21:10如逢虎狼如觸蝎,2:23:27形神惝怳魂飛越。2:33:12 2:40:45 2:49:22 2:50:41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3:01:33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3:07:37 3:14:55 3:19:10少選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3:34:10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3:34:18 3:35:30老者無策少者疑,3:37:02從此夜眠心不怡。 2:45 破音字不是亂破。破是突破的破,不是破壞的破。 52:10 1:02:40 《梁皇寶懺》卷四 1:04:13又見大魚,1:05:57一身百頭,頭頭各異,墮他網中。1:05:15世尊見已,入慈心三昧,乃喚此魚,魚即時應。1:06:17世尊問言:汝母何在?1:07:53答言:母在廁中作蟲。1:09:44佛語諸比丘:此大魚者,1:11:13 1:15:40迦葉佛時,作三藏比丘,以惡口故,受多頭報。其母爾時,受其利養,1:16:22以是因緣,作廁中蟲。佛言:得此報者,1:17:21皆由眾生惡口麄強。宣傳彼此,鬪亂兩家。死入地獄,1:19:17 1:28:38 1:29:00獄卒燒熱鐵鎞,表裏洞赤,以烙其舌。復燒鐵鈎,鈎有三刃,利如鋒鋩,以斷其舌。復以牛犁,耕破其舌。復燒鐵杵,刺其咽中。數千萬劫,1:21:52 1:24:14罪畢乃出,生鳥獸中。1:02:55 1:24:25 1:33:28佛言:若有眾生,論說君主父母師長,其罪過是。 1:12:57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我也許也有他心通喔。呵呵 南無阿彌陀佛 1:27:44主要先和同修們、修行人、佛弟子分享共勉,千萬別到時又回去墮落輪迴了。《梁皇寶懺》《地藏經》都有,沒有多久,又回地獄去了。唉。2:48:30 2:37:20 何德何能 我們何德何能而能成為人、得人身 2:45:30小孩子在火宅裡玩得不亦樂乎 三車之喻《法華經》

5

1:00 39:57 41:00「傷心慘目」天下文章一大抄2:00李華〈弔古戰場文〉2:37《國語辭典》引「弔」竟作「吊」! 14:13給《國語辭典》意見反應1:37:40 1:38:30要「使用者付出」,不要只是「使用者付費」。 敬啟者:   貴典所收「傷心慘目」一詞,引用唐李華的〈弔古戰場文〉,卻寫成了〈吊古戰場文〉」,23:06雖經末學略為查檢中研院史語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有《正統道藏》本作「吊」,然一般仍是以作「弔」為主。17:30尚祈撥冗加以覆核為荷。感恩感恩。南無阿彌陀佛。19:44敬祝 萬安 愛用者佛弟子孫守真任真甫敬上 唐.李華〈弔古戰場文〉:「24:20日光寒兮草短,32:07月色苦兮霜白,34:37傷心慘目有如是耶?」40:00 1:23:52 1:25:12敬啟者:   貴典所收「耿耿於懷」一詞所引宋·文天祥〈賀前人正〉書證有誤1:32:05 1:35:44──蓋所據之文本有訛敓、句讀因之亦誤:「予」訛成「于」復訛為「於」,又敓一「堂」字──1:26:20 1:32:22詳末學竊考研者〈耿耿於懷--讀書宜求善本;一個「人云亦云、以訛傳訛、陳陳相因」的經典示範〉,聊以獻芹,1:27:00以資參考,1:30:47更盼斧正。以免以訛傳訛,貽誤後學。感恩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愛用者佛弟子孫守真任真甫合十敬啟1:28:33 1:32:57 文白夾雜不必盲目忌諱 1:33:15 電商=電子商務 「電商」不也是文言? 28:00對評分還有疑問與意見的請進。28:50看看大學生答題的範本。35:40 數字中的假科學與迷思。全班平均可是包括個位數與十、二十分者耶!37:40本分不做好,意見倒很多。 道光戊申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3:07:50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3:11:25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3:12:28失足一墮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1:39:40 1:41:55 2:34:10 2:35:25 2:36:21 2:48:28 2:49:21 2:52:08 3:45:38 3:46:37窘逼轉愁門戶狹,2:53:27攀援不覺窗櫺斷。 3:14:20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怳魂飛越。 3:14:56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3:17:37少選聲停地始平,4:27:10相顧人人成土色。 4:21:50 4:28:48 4:29:47地平踏穩相欣告,4:25:27 4:31:07眾口一時同喧噪。 3:19:53 4:31:54老者無策少者疑,3:20:48從此夜眠心不怡。41:52 46:40 51:20 53:23 1:00:15 1:05:48 1:13:44 1:16:05 1:43:50 2:57:22 3:30:26 3:38:49 3:40:50 3:53:56 3:55:36 3:56:28 3:58:48 4:12:37 4:14:48 4:32:29東南雖缺地無縫,48:18 55:20 57:18 58:23 3:22:00豈有妖物簧鼓之。3:23:33 3:24:55 3:26:30 3:33:53 4:01:00 4:03:00 4:05:28 4:34:23自是乾坤氣吞吐,4:06:38世人那得知其故。 4:34:41幸哉淡水尚安全 1:10:00《列子湯問》: 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捕其闕,1:10:15斷鼇之足以立四極。1:10:46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1:12:10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1:12:50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1:17:50 1:20:10 1:42:32「東南雖缺地無縫」此句諸家或不解,或會錯意。該注的不注,不必注的卻特別去注,這就是國文教學或注譯常見的現象。 1:20:00 1:20:45 1:42:32發現新版本!2:56:00 3:25:10 3:53:56 4:18:20 1:21:50發現漏掉、跳過二句沒講。哈哈!2:35:15 1:23:00 正德佛堂台北分院 梁皇寶懺大法會 1:23:38 常律老和尚開示英譯巴利文佛典所載真實的佛陀一生的故事《巴利文真正佛陀及弟子們一生故事》 1:40:00袁枚〈官癖〉「烏紗束帶」:大學生還在講「段考」。大學有「段考」嗎?! 1:41:50 我們是爛爆的老師!?4:15:19看看怎麼爛法、怎麼爆發~ 1:42:00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1:43:50什麼才叫迷信。什麼才是真科學精神。不要妄自以為自己科學,人家或古人迷信。 1:45:23優良商家「馥樂」:公平交易有機好物 1:46:00 1:48:49人格為何如此扭曲,為何老是仇視別人? 教育怎麼會教成這樣的人格呢? 2:11:08 2:12:58不要執著於「相」,一定是怎麼樣。要破見、思煩惱。2:13:00「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 2:12:05「星遙指於軫中,拳拳公壽;雪立殘於門外,耿耿予懷。」(文天祥〈賀前人正〉) 1:50:07 1:51:07《漢語大詞典·耿耿於懷》篡改書證 1:51:45 《漢語大詞典》的編者大概也發現了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對偶不諧,2:24:44故擅自將「殘」字篡刪去了。然「殘」字對應文題〈賀前人正〉的「正」字,乃指冬殘而春來,苦去而樂來,禍遠而福至,寒去而暖來……,是正月春暖之時也,豈可刪去?1:53:15 2:04:23「星遙指」,指,先抓動詞,找對主詞,「指」此動詞的主人是「星」,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則「雪立殘」,1:55:00「殘」的主詞,當然也是「雪」,如此對仗工整,豈有異議?1:55:11然則我們當初讀成「雪立」,讀成了程門立雪,也可能是抓錯了典故了。且鄙人也略考見過(詳《一起讀懂實境秀》),1:57:33文文山先生與李肯齋先生似非師生關係,則用立雪,唯能取其敬意,別無深旨,意甚乾枯,那麼,「立殘」與「遙指」相對,實皆是指「雪」與「星」,非指「人」在「立」(站立於雪中)也。所以「雪立殘於門外」一句,蓋指肯齋先生福厚,得以化融冬冰、而春暖堅雪消融,故名「雪立殘」(即再厚、再頑強的冰雪,在肯齋先生的門前,也是會馬上、不久就剩沒多少了),因為此時是「正」月,且又見賀堂之上有美君子(「泰內君子,西方美人」),2:07:40更印證了肯齋先生果然是「元氣與遊」之厚德君子,故能感得「壽祺來介」,冰雪遇之也融化,寒冬臨門亦褪去。而「星遙指於軫中」,2:12:25 2:15:20則指天星也願此種忠臣善人長壽也,如我文天祥由衷之慶然。2:09:44(此段為2019323日補訂) http://bit.ly/2VRGeZ4 2:18:11不要做「毋成囝」!https://www.moedict.tw/'%E6%AF%8B%E6%... 2:19:15當家方知柴米貴 2:29:25道不同不相為謀。歸去來兮。發表論文?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2:30:58 格式煩人,浪費暇滿。2:31:30我們真是爛爆嗎?2:35:40言論自由?白色恐怖。 2:34:37 不要迷信權威,誰能百分百完美 2:42:50《國學大師》網之《中文大辭典》乃末學鄙人所掃 2:59:00林占梅〈地震歌〉版本比較、比對3:04:30 3:07:49 異文標識 版本4(未詳版。守真按:經過比對,可見此版本應係林氏初稿。可能係出自或存錄於《全臺詩》第柒冊 。)4:18:20 地震歌並序 (道光戊申(1848)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3:04:35 3:04:51 3:26:10而彰嘉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3:04:53 3:05:41時三月初八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3:07:50頃刻釜甑欲破裂,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3:11:25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3:12:28失足一驚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3:14:20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恍魂飛越。 3:14:56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3:17:37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3:19:53老者無策少者難,從此夜眠心不安。2:59:17 2:59:51 3:20:48 3:30:26東南雖缺地無縫,3:21:40 3:23:33豈有妖物藏其間。3:24:55 3:26:30 3:33:53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3:24:38林占梅先生修改潤稿之跡試探 3:22:50科學沙文主義,迷信科學3:33:53 3:32:20 3:33:12如何使用Word「參考資料」功能:按住Alt不放再點滑鼠左鍵即可自動顯示 某迹縻俗駕,心遶賀堂:星遙指於軫中,拳拳公壽;雪立殘於門外,耿耿予懷。(文天祥〈賀前人正〉)

6


1:21:23
頃刻金甑相傾碎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0:40 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 1:18:23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 5:22 1:19:11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7:07 1:19:31幸哉淡水尚安全,15:52可憐嘉彰成墟墓。 18:35 1:23:58 1:26:27試問既震何重輕,24:21 25:39 1:23:19 消息茫茫歸劫數。1:23:48 30:04 1:26:50長歌賦罷心轉愁,37:52驚魂未定筆亦柔。 47:29 1:27:08此情回首不堪憶,49:08 57:25 58:23 1:27:17此身猶自隨沉浮。 58:20 1:00:07 1:08:33 1:09:13 1:30:21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1:14:26 1:04:00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07:00 20190324補:此情回首不堪憶 倒序重組回首此情不堪憶、不堪回首憶此情,不能回首再回憶當時的情景。情,情感;情景,皆可。單字想複詞

7


0:45
长房缩地 葛洪《神仙传.壶公》载:东汉 费长房随仙人壶公学道,有神术,1:10能缩地脉,千里存在,1:40 15:30目前宛然,17:00放之复舒如旧也。18:45长房缩地指传说中方士以法术化远为近。19:14多用以形容思念故乡或异地亲朋等。24:07 李渔《蜃中楼.结蜃》:暂学长房缩地,权为娲氏补天。http://www.guoxuedashi.com/diangu/34852e/ 5:55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7:10 8:13給《國語辭典》的意見反應 13:20上我的課壓力大。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13:40游刃有餘 19:20 20:25 24:30安得長房縮地法 26:40 找葛洪《神仙傳》 27:18《香案牘》案= 字形結構換部首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78805 28:10 29:35葛洪《神仙傳》《夷門廣牘》本找不到「壺公」篇30:58 32:10 找《抱朴子》33:50也沒有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3912&page=60 35:10《四庫全書》本《神仙傳》有〈壺公〉篇,但仍舊沒有一般所引「能縮地脈」等句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56674&page=75 36:50發現 《四庫》本與《夷門廣牘》《神仙傳》不同 37:50 找現代點校本 38:06忘了錄之部分,請看臉書直播。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http://bit.ly/2HFwwFT http://bit.ly/2YoLPYA 38:03《莊子》:大知閑閑,小知間間。此蓋『知』之不同。(知)音智。下及注同。閑閑,李云:無所容貌。簡文云:廣博之貌。間間,古閑反,有所間別也。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此盖言語之異。炎炎:手廉、于凡二反,又音「談」。李作「淡」,徒濫反。李頤云:同是非也。簡文云:美盛貌。詹詹:音占。李頤云:小篇之貌。崔本作「闊」。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疑「炎」為「淡」,而「詹」為「澹」,猶「閑」與「間」,字形結構兼音義,莊生故用其形音近似而義則迥別者以諷也。又「小篇」之「篇」,字形結構換部首,即「褊狹」之褊。小篇,即狹小義也。「詹」作「闊」者,單字想複詞,迂闊之闊。炎:手廉反,則如「掞」;于凡反,即如字讀。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7891&page=53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41297#lib77891.53 39:30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於壺公,故㧾名為壺公符。42:30汝南費長房為市掾時,48:18忽見公從逺方來,入市賣藥,49:02人莫識之。其賣藥,口不二價,49:47治百病皆愈。54:00 56:04語賣藥者曰:「服此藥必吐出某物,某日當愈。」皆如其言。56:20(孫守真按:依文義,「賣藥者」應是「買藥者」才是。)57:39得錢日收數萬,58:54 59:45而隨施與市道貧乏飢凍者,1:00:7所留者甚少。常懸一空壺於坐上,1:01:30日入之後,1:28:16公輙轉足跳入壺中,1:02:32人莫知所在。唯長房於樓上見之,1:03:37知其非常人也。1:04:18 1:06:10長房乃日日自掃除公座前地,及供饌物。1:07:23公受而不謝,如此積乆,長房不懈,1:09:10亦不敢有所求。1:10:10公知長房篤信,語長房曰:至暮無人時,1:11:40更來,1:16:37長房如其言而往。公語長房曰:「卿見我跳入壺中時,1:20:10卿便隨我跳,1:23:15 1:26:52自當得入。」1:26:57長房承公言,1:28:16為試展足,1:29:45不覺已入,既入之後,不復見壺,1:30:20但見樓觀,1:35:24五色重門閣道,1:32:17 1:35:37 1:36:20 1:43:50見公左右侍者數十人。公語長房曰:「我仙人也。忝天曹職,所統供事不勤,以此見謫,1:47:55蹔還人間耳。1:48:55卿可教,故得見我。」長房不坐,1:49:39頓首自陳:「肉人無知,1:55:36積刼厚,(孫守真按:劫,原為搶劫,乃罪惡也,故積劫,即積惡或積罪。)1:50:44幸謬見哀愍,1:53:55猶如剖棺布氣,生枯起朽,但見臭穢頑弊,1:58:17不任驅使。若見憐念,百生之厚幸也。」公曰:「2:20:20審爾大佳,勿語人也。」公後詣長房於樓上,曰:「我有少酒,汝相共飲之,酒在樓下。」2:02:30長房遣人取之,不能舉,益至數十人,莫能得上。長房白公,公乃自下,以一指提上,與長房共飲之。2:04:50酒器不過如蜯大,飲之至旦不盡。公告長房曰:「2:06:11我某日當去,卿能去否?」長房曰:「思去之心,不可復言;惟欲令親屬不覺不知,當作何計。」2:10:36公曰:「易耳!」乃取一青竹杖與長房,戒之,曰:「卿以竹歸家,使稱病。後日即以此竹杖置臥處,嘿然便来。」長房如公所言。而家人見此竹,2:14:18是長房死了,哭泣殯之。長房隨公去,恍惚不知何所之。2:18:18公獨留之於羣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長房,長房不懼。明日又內長房石室中,頭上有大石,方數丈,茅䋲懸之,2:23:27諸蛇並往嚙,繩欲斷,而長房自若。2:26:05公往撰之(孫守真按:撰,字形結構兼音義,有「扌」,即與手部動作有關;字形結構換部首選;單字想複詞選舉,選即舉,若「拯」(初文為「丞」),即有拯救出、拉出險境之義。)2:33:27,曰:「子可教矣!」乃命噉溷溷臭惡非常,中有蟲,長寸許。長房色難之,公乃嘆謝遣之,曰:「子不得仙也。2:39:40今以子為地上主者,可夀數百餘嵗。」為傳封符一巻,付之,曰:「2:42:28帶此可舉諸鬼神;嘗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長房憂不能到家。公以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到家耳。」長房辭去,騎杖,忽然如睡已,到家,家人謂之鬼;具述前事,乃發視棺中,惟一竹杖,乃信之。2:50:33長房以所騎竹杖投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長房自謂去家一日,推之,已一年矣,長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每與人同坐共語,而目瞑訶遣,人問其故,曰:「怒鬼魅之犯法耳。」2:58:08汝南郡中常有鬼怪,嵗輙數来,来時,導從威儀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內外,匝乃還去,甚以為患。3:01:30後長房詣府君,而正值此鬼来,到府門前,府君馳入,獨留長房。鬼知之,不敢前,欲去,長房厲聲呼使捉前來,鬼乃下車,把版,伏庭中,叩頭乞得自改。3:06:33長房呵曰:「汝死老鬼,不念温涼,無故導從,唐突官府君,知當死否!」3:07:01急復令還就人形,以一札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鬼叩頭流涕,持札去。使以追視之,3:11:55以札立陂邉,以頸繞札而死。東海君來旱,長房後到東海,見其民請雨,謂之曰:「3:15:08東海君有罪,吾前繫於葛陂。今當赦之,令其作雨。」於是即有大雨。長房曽與人共行,見一書生,黃巾被裘,無鞍騎馬,下而叩頭,長房曰:「促還他馬,赦汝罪。」人問之,長房曰:「此貍耳,盜社公馬也。」3:21:48又嘗與客坐,使至市市鮓,頃刻而還。或一日之間,人見在千里之外者數處。 3:25:56讀完《神仙傳·壺公》全篇,不見有「縮地術」(「能縮地脈」)!!3:28:20檢視課本注釋,才發現有誤:【長房縮地法︰語出晉葛洪《神仙傳.壺公》,傳說東漢時期的方士費長房有神仙之術,練有能遁行於千里的縮地術】怎可說「遁行」?3:33:16 3:35:55 3:30:00我的博士論文「翁方綱及其文獻學研究」。 55:43袁枚〈官癖〉「我當有以曉之!」 1:05:35老頑固的養成教育 1:11:40窘逼轉愁門戶狹、長歌賦罷心轉愁 表哥原理:轉===…… 1:13:2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14:55佛不度無緣之人 1:35:24閒吟散食步廊廡 1:35:37 1:36:20暎帶左右(蘭亭集序) 1:38:20 不要老以為自己絕對對 行道守真,志與道合

8


0:17
27:20 38:18 1:40:11根本今本葛洪《神仙傳·壺公》沒有費長房「能縮地脈」,19:03 32:01 43:30本校中國文化大學《大學國文選》課本、《國語辭典》都以訛傳訛。19:45 1:40:44發現實在出自《太平廣記》20:45《太平廣記》本又與今《四庫》本《神仙傳》多有異文。 0:50《國語辭典》意見反應回信2:46:52 4:20 7:55 8:20 11:10 50:35 1:03:02 1:20:25今人錢衛整理的簡化字排版本,也沒有此事(內容與《四庫》同,1:07:00乃是據《四庫》本錄入。 1:22:43蓋其采用之底本為《諸子百家叢書》本,1:35:47而據《國學數典》共享書帖所載 ,實即《四庫》本。 「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1:59:35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1:58:47 2:05:31殊難名狀。」 2:03:20 教學意見調查。我的去留。 2:31:06「杜撰」一詞乃有典故者,杜,乃姓也(宋代杜默之杜)。單字想複詞。 2:34:22 108年正德佛堂台北分院佛學講座-巴利文真正佛陀及弟子們一生故事(常律老和尚)2:48:02 2:57:45 2:59:45我吃素的因緣 2:58:30我曾經是這樣的魚,所以我今生吃得理所當然。 我不想再做這樣的魚,所以我不吃得自然而然。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AndMe/posts/2705971659429434 2:37:20「秝」怎麼唸?字形結構換部首「歷、曆」中間即「秝」,乃有邊讀邊讀中間也。 39:44 3:37:15 《四庫全書》本卷九《神仙傳·壺公》原文: 8:21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於壺公,故㧾名為壺公符。11:15汝南費長房為市掾時,忽見公從逺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其賣藥,口不二價,治百病皆愈。語賣藥者曰:「服此藥必吐出某物,某日當愈。」皆如其言。孫守真按:依文義,「賣藥者」應是「買藥者」才是。得錢日收數萬,而隨施與市道貧乏飢凍者,所留者甚少。常懸一空壺於坐上,日入之後,公輙轉足跳入壺中,人莫知所在。唯長房於樓上見之,知其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除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謝,如此積乆,長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語長房曰:至暮無人時,更來,長房如其言而往。8:50公語長房曰:「卿見我跳入壺中時,卿便隨我跳,自當得入。」長房承公言,為試展足,不覺已入,既入之後,不復見壺,但見樓觀,五色重門閣道,見公左右侍者數十人。公語長房曰:「我仙人也。忝天曹職,所統供事不勤,以此見謫,蹔還人間耳。卿可教,故得見我。」長房不坐,頓首自陳:「肉人無知,積刼厚,幸謬見哀愍,猶如剖棺布氣,生枯起朽,但見臭穢頑弊,不任驅使。若見憐念,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審爾大佳,勿語人也。」公後詣長房於樓上,曰:「我有少酒,汝相共飲之,酒在樓下。」長房遣人取之,不能舉,益至數十人,莫能得上。長房白公,公乃自下,以一指提上,與長房共飲之。酒器不過如蜯大,飲之至旦不盡。公告長房曰:「我某日當去,卿能去否?」長房曰:「思去之心,不可復言;惟欲令親屬不覺不知,當作何計。」公曰:「易耳!」乃取一青竹杖與長房,戒之,曰:「卿以竹歸家,使稱病。後日即以此竹杖置臥處,嘿然便来。」長房如公所言。而家人見此竹,是長房死了,哭泣殯之。長房隨公去,恍惚不知何所之。公獨留之於羣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長房,長房不懼。明日又內長房石室中,頭上有大石,方數丈,茅䋲懸之,諸蛇並往嚙,繩欲斷,而長房自若。公往撰之,即有拯救出、拉出險境之義。,曰:「子可教矣!」乃命噉溷溷臭惡非常,中有蟲,長寸許。長房色難之,公乃嘆謝遣之,曰:「子不得仙也。今以子為地上主者,可夀數百餘嵗。」10:10 11:52為傳封符一巻,付之,曰:「帶此可舉諸鬼神;10:22 12:20嘗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長房憂不能到家。公以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到家耳。」長房辭去,騎杖,忽然如睡已,到家,家人謂之鬼;具述前事,乃發視棺中,惟一竹杖,乃信之。長房以所騎竹杖投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長房自謂去家一日,推之,已一年矣,長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每與人同坐共語,而目瞑訶遣,人問其故,曰:「怒鬼魅之犯法耳。」汝南郡中常有鬼怪,嵗輙數来,来時,導從威儀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內外,匝乃還去,甚以為患。後長房詣府君,而正值此鬼来,到府門前,府君馳入,獨留長房。鬼知之,不敢前,欲去,長房厲聲呼使捉前來,鬼乃下車,把版,伏庭中,叩頭乞得自改。長房呵曰:「16:50汝死老鬼,不念温涼,無故導從,唐突官府君,知當死否!」急復令還就人形,以一札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鬼叩頭流涕,持札去。使以追視之,以札立陂邉,以頸繞札而死。17:55東海君來旱(錢衛本此處不同),長房後到東海,見其民請雨,謂之曰:「東海君有罪,吾前繫於葛陂。今當赦之,令其作雨。」於是即有大雨。3:38:10長房曽與人共行,見一書生,黃巾被裘,無鞍騎馬,下而叩頭,長房曰:「促還他馬,赦汝罪。」人問之,長房曰:「此貍耳,盜社公馬也。」又嘗與客坐,使至市市鮓,頃刻而還。或一日之間,人見在千里之外者數處。 21:15 1:48:40 1:50:17 《四庫全書》本《神仙傳》書前提要: 臣等謹按:1:51:29《神仙傳》十卷,晉葛洪撰。是書據洪自序,葢于《抱扑子·內篇》既成之後,因其弟子滕升問仙人有無而作。所録凡八十四人。〈序〉稱秦大夫阮倉所記凡數百人,劉向所撰又七十一人。1:55:20今復抄集古之仙者見于仙經、服食方百家之書,1:57:38先師所說、耆儒所論,以為十卷。1:58:43又稱劉向所述,1:58:47 2:05:31殊甚簡畧,而自謂此《傳》有愈于向。今考其書,惟容成公、彭祖二條與《列仙傳》重出,2:07:34餘皆𥙷向所未載。其中如黃帝之見廣成子、盧敖之遇若士,皆荘周之寓言,2:10:15不過鴻濛雲将之𩔖,未嘗實有其人。淮南王劉安謀反自殺,李少君病死,具載《史記》《漢書》,亦實無登仙之事,洪一槩登載,2:15:59未免附㑹。2:19:28至謂許由、巢父服箕山石流黃丹,今在中岳中山。2:22:02 2:22:45若二人晉時尚存,洪目睹而記之者(真按:者=的(樣子)),尤為虛誕。2:22:35 2:23:2:25:15然《後漢書·方術傳》載壺公、薊子訓、劉根、左慈、甘始、封君達諸人,已多與此書相符,疑其亦據舊文不盡偽撰;2:34:40又流傳既久,遂為故實,厯代詞人轉相沿用,2:38:42不必一一核其真偽也。諸家著録皆作十卷,與今本合;2:40:13 3:03:00 3:05:40 3:06:13 3:06:40惟《隋書·經籍志》稱為「葛洪《列仙傳》」,其名獨異。考《新、舊唐書》並作「葛洪《神仙傳》」,2:43:00知今本《隋·志》殆承上《列仙傳讚》之文,偶然誤刋,非書有二名也。此本為毛晉所刋,考裴松之《蜀志·先主傳·注》引李意期一條、《吳志·士爕傳·注》引董奉一條、3:10:50〈呉範劉惇趙達傳·注〉引介象一條,併稱3:15:06 「葛洪所述,3:13:27近為惑衆,其書文頗行世,故撮舉數事,載之篇末」,是徴引此書,以《三國志注》為最古,然悉與此本相合,知為原帙。《漢魏叢書》别載一本,其文大畧相同,而所載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葢從《太平廣記》所引,鈔合而成。3:22:48《廣記》標題間有舛誤,3:23:18 3:34:09亦有與他書複見,3:38:50即不引《神仙傳》者。故其本頗有訛漏。即如盧敖、若士一條,李善注《文𨕖》江淹〈別賦〉、鮑照〈升天行〉,3:27:30凡兩引之,俱稱葛洪《神仙傳》,與此本合,3:32:19因《太平廣記》未引此條,3:39:08《漢魏叢書》本遂不載之,足以證其非完本矣。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 3:51:00《夷門廣牘》本《神仙傳》略讀 33:17𤆬(歹𤆬頭;臺語)

9

 0:10 27:13 27:50 29:18 30:08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30:55 得來容易都不珍惜 費長房的「能縮地脈」到底出自哪裡? 與老和尚有約第96集(常律老和尚,正德電視臺) 慈悲發心,隨喜功德。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25:25 28:20 三大阿僧祇劫多少年 2:18 「巴利文真正佛陀及弟子們一生故事」33:00 3:37與同聽常律老和尚開示的同修共勉旃 36:10 升起吧!不要漫不經心45:38 51:50 要迎向正直的人生 不要迎向腐化的人生 正直的人,會同時在這個世界及下一個世界,39:25快樂的生活著! 40:20 壓力本無物,刷卡亦幻滅。 若供一油燈,豈非無量德。 只因富不樂,未諳貧而安。41:30 佛法對知足,亦為少慾者。 力行於人事,是乃真行者。 離卻紅塵惱,何由見菩提。44:17 53:25 感恩感恩 共勉旃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 50:22真正用心,是昨晚和尚引述本師的開示,二次。對其父王,一次證一果;連其繼母后亦得須陀洹。殊勝,自勵!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50:38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若在紙上求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 會心之處不在遠,人人本性自成佛。52:25 只因不願真皈依,如來天邊極樂無。 感恩感恩 共勉旃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 6:20留取丹心給誰看呢? 6:55佛教本科學, 佛法最現實。 只憑人見學, 未能出現世。 以為百年事, 便為宇宙知。 夏蟲與井蛙, 不待法喻經。 何時反黑白,7:25 是為真「皈」依。 未能依教做, 生死還自如。 總在呼吸間, 難買早知道。 朝聞夕可死, 問誰甘閉目。 種瓜得爪子, 種豆然豆萁。 自受皆自作, 因果不相離。 親朋會散去, 永結無情遊。 何必雲漢遙, 自在心念處。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 13:20 找對主詞。九陽神功第8 「民法為任意法」,意,誰的意? 15:50「捐款」的「捐」什麼意思? 16:05秋扇見捐 文學語言vs科學語言 55:25《漢魏叢書》《廣漢魏叢書》 57:27 59:05葛洪《神仙傳》的版本 找不到《廣漢魏叢書》 59:28雕龍資料庫檢索「能縮地脈」 1:07:35《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鮓部外編》引《列異傳》:1:09:20「費長房……坐客在家,至市買鮓,一日之間,人見之重外者數次。」 1:12:30 1:13:40見臉書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v... 《記纂淵海》 1:14:35《太平御覽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 1:15:37 1:17:23《北堂書鈔》 1:30:00「同治乙丑正月周君李貺新福州陳氏㝵此本,叚觀一過。戴朢記。子高」 1:41:00「光緒丁丑孟冬下浣,大興傅以禮節子識。 甲申初反奮為作緣輔古乙歸去門轉香芒事量竿中三易其主雞裝易敬呂與令如邱霧學老以善讀為善藏可斗。己丑花朝又茟。」 1:45:45「天台陶九成 孫星衍觀於吳門」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 1:46:25 影鈔本 「《北堂書鈔》百六十卷,明人影宋抄本。雖文字譌舛,然是虞氏原書,可寶也。世南此書成于隋代,故隋志及舊唐志皆已著錄。惟作一百七十三卷,与此不同。《玉海》引《中興書目》則云: 1:52:45校訂姓氏 1:53:30清人版本之優良 1:54:00「光緒戊子十月既望,番禺林國賡謹誌」 1:56:00「孔氏三十三萬卷堂影鈔本」 2:09:00發現《北堂書鈔》本(清光緒刻本、四庫本)又有不同2:11:30 2:13:30= 2:15:55「縮地《列異傳》云:費長房能縮地脉,坐客在家,至市賣䱹,一日之間人見之千里外者數次。續補。」 2:20:30 2:21:40《太平廣記》民國初年影明嘉靖間本 2:21:44「即便有大雨」「人畜喪斃」 2:22:10「房有神術,能縮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出神仙傳)」 2:26:36《太平廣記》另一刊本(谷歌圖書掃描者)。2:47:20 2:27:40「費長房能使鬼神,2:29:22後東海君見葛陂君,2:33:20淫其夫人,於是長房敕繫三年,而東海大旱。長房至東海,見其請雨,2:35:27乃敕葛陂君出之,卽大雨也。(出《列異傳》)」 2:30:20杖浮水上,從流而北,其疾如飛,逕到敏船前,徘徊不去。敏懼取之,遣小吏到廟遜謝。小吏既發,2:32:50驚風卒至,2:31:22湧浪滔天敏舟傾,唯小吏四人獨在。出《神鬼傳》」 2:31:22「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 2:38:00 2:38:40且《太平廣記》卷293又有〈費長房〉一則,亦出自《列異傳》,2:44:50且其事與《四庫》本葛洪《神仙傳》重複…… 2:39:30《列異傳》與《神異傳》之異同2:41:40 2:42:00 粗考《太平御覽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有《列異傳》亦有《神異傳》(二者並置,《列》在前),均安置在葛洪《神仙傳》前許多,則此應非書名之訛誤也,且應即葛洪所本之故實也。故今若欲稱引「能縮地脈」之典,其源應改為《列異傳》為是。 2:55:22費長房「能縮地脈」實應出自曹丕《列異傳》,而為葛洪《神仙傳》所錄,後存於《太平廣記》中,為今十卷本《神仙傳》卷九未有者 1:57:21真正的實境秀了

10


0:45
《廣漢魏叢書》本《神仙傳》(實則是《增訂漢魏叢書》才有) 11:05 13:52胡守為-神仙傳校釋(中華書局2010 14:20葛洪的為人 15:40葛洪《神仙傳》的版本 21:58由此可知,最遲至隋唐,葛洪神仙傳原本已不存,已出現各種傳寫本,而增刪改寫的不知凡幾,後人 只能根據古籍選擇輯録,却難以恢復原貌。現存神仙傳的主要輯本,有明毛晉所輯神仙傳及《增訂漢魏 叢書》收録的《神仙傳》兩個不同的版本。《漢魏》本《神仙傳》未知是何人所輯,四庫館臣稱:「其文大略相同,而 所載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蓋從《太平廣記》所引鈔合而成。《廣記》標題間有舛誤,亦有與他書複見,23:25即不引《神仙傳》者,23:30故其本頗有僞漏。(真按:「僞」為「譌」之訛。「故其本頗有譌漏」)」〔一〕24:10近人余嘉錫云:「疑葛洪之原書已亡,今本皆出於後人所掇拾,特毛本輯者用心較爲周密耳。」〔二〕所言甚是。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所收的毛晉輯本(以下簡稱「四庫本」) 錯漏也不少,或出於所據的傳本有誤,或出於《四庫全書》抄工的疏忽,亦有可能是原著的訛誤,以致有不少地方文意……】(胡守為《神仙傳校釋》,〈前言〉,頁5,中華書局2010年) 20:30費長房「能縮地脈」實應出自曹丕《列異傳》,而為葛洪《神仙傳》所錄,後存於《太平廣記》中,為今十卷本《神仙傳》卷九未有者,唯嚴一萍氏輯本有之4:35:00 5:58:48 31:30 東海神君 32:30〔六九〕或一日之間,人見在千里之外者數處 《漢魏》本則曰:「房有神術,能縮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38:00真按:「宛然放之」句讀有誤: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33:30 45:10《太平御覽》卷八六二〈鮓〉引《列異傳》曰:「費長房又能縮地脈,坐客在家,至市買鲊,一日之間人見之千里之外者數處。」《後漢書》卷八二下〈費長房傳〉載此故事,並云:「(長房)後失其符,為衆鬼所殺。」 47:35 48:05 49:19 1:16:20《叢書集成新編》所收嚴一萍輯本《神仙傳》,不知何故作「夷門」(夷門廣牘)。50:18卷九〈壺公〉50:40 53:44 1:18:00 52:10 52:55《夷門廣牘》本《神仙傳·壺公》1:06:00 乃出自《說郛》 1:07:30找《漢魏叢書》本《神仙傳》 1:16:10 1:30:00先看《雕龍》資料庫找到的其他出處1:45:10《佩文韻府》 1:31:00 3:33:30 3:53:35 4:03:19《太平御覽》中的「能縮地脈」出自《列異傳》1:39:10《藝文類聚》3:34:47 3:47:00 3:50:10 1:50:10費長房「能縮地脈」應出自曹丕《列異傳》 1:53:10《雲莊四六餘話》 1:55:50宋趙與虤《娛書堂詩話》2:02:10 2:04:17《列仙傳》:費長房遇壺翁,有神術,能縮地脈,千里聚在目前,放之如初。岑參詩云:「帝鄉北近日,瀘口南連蠻。何常遇長房(真按:一本「常」作「當」,是。此蓋形訛。「何當遇長房」),縮地到京關。」又云:「惟求縮腳地,鄉路莫敎賒。」2:06:05王建詩云:「6:06:10安得縮地經,忽使我在旁。」葢取諸此。 2:16:05 2:16:50《四庫》本《北堂書鈔》才有費長房「能縮地脈」,然此乃明人陳禹謨所「續補」者3:18:33 3:20:00 3:21:10《四庫提要》3:30:10 2:21:10《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目前所收之《北堂書鈔》二本版本實同為清光緒間刻本也。 2:24:20找《列異傳》2:32:30 3:12:07 3:32:51 3:15:40《列異傳》等五種(簡化字版)4:16:184:22:10鄭學弢《歷代筆記小說叢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4:12:10《太平廣記》卷十二〈壺公〉4:43:50 4:44:32 5:55:28 5:55:51 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自公,故總名壺公符。時汝南有費長房者,為市掾,忽見公從遠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賣藥口不二價,治病皆愈。語買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其錢日收數萬,便施與市中貧之饑凍者,孫守真按:「之」,《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本作「乏」,是也。「便施與市中貧乏饑凍者」唯留三五十。常懸一空壺於屋上,日入之後,公跳入壺中,人莫能見,唯長房樓上見之,知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辭。如此積久,長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謂房曰:「至暮無人時更來。」長房如其言卽往。公語房曰:「見我跳入壺中時,卿便可效我跳,自當得入。」長房依言,果不覺已入。入後不復是壺,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公左右侍者數十人。公語房曰:「我仙人也。昔處天曹,以公事不勤見責,因謫人間耳。卿可敎,故得見我。」長房下座頓首曰:「肉人無知,積罪却厚,幸謬見哀憫,猶入剖棺布氣,生枯起朽,但恐臭穢頑𡚁,不任驅使。若見哀憐,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審爾大佳,勿語人也。」公後詣長房於樓上曰:「我有少酒,相就飲之。酒在樓下。」長房使人取之,不能舉盎至數十人,莫能得上,乃白公。公乃下,以一指提上,與房共飲之。酒器如拳許大,飲之至暮不竭。告長房曰:「我某日當去,卿能去乎。」房曰:「欲去之心,不可復言。欲使親眷不覺知去,當有何計?」公曰:「易耳。」乃取一靑竹杖與房,戒之曰:「卿以竹歸家,便可稱病。以此竹杖置卿所臥處,默然便來。」房如公言,去後,家人見房已死,屍在牀--乃向竹杖耳,乃哭泣葬之。房詣公,恍惚不知何所。公乃留房於羣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房,房不懼。明日,又內於石室中。頭上有一方石,廣數丈,以茅綯懸之,又諸蛇來嚙繩,繩卽欲斷,而長房自若。公至,撫之曰:「子可敎矣。」又令長房㗖屎,兼蛆長寸許,異常臭惡。房難之,公乃歎謝,遣之曰:「子不得仙道也。賜子為地上主者,可得壽數百歲。」5:06:02為傳封符一卷付之,曰:「帶此可主諸鬼神。常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房憂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家人謂是鬼,具述前事。乃發棺視之,唯一竹杖,方信之。房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靑龍耳。初去至歸,謂一日,推問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每與人同坐共語,常呵責嗔怒,問其故,曰:「嗔鬼耳。」時汝南有鬼怪,歲輒數來郡中。來時從騎如太守,5:10:52入府打皷,周行內外,爾乃還去。甚以為患。房因詣府廳事,正值此鬼來到府門前,府君馳入,獨留房。鬼知之,不敢前。房大叫呼曰:「便捉前鬼來!」乃下車伏庭前,5:12:11叩頭乞曰改過。房呵之曰:「汝死老鬼,5:12:30不念温良,無故導從,唐突官府,自知合死否?急復眞形!」鬼須臾成大鼈,如車輪,頭長丈餘。房又令復人形。房以一札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鬼叩頭流涕,持札去,使人追視之,乃見符札立陂邊,鬼以頭繞樹而死。房後到東海,東海大旱三年,謂請雨者曰:「5:16:10東海神君前來淫葛陂夫人,吾係之。辭狀不測。脫然忘之。遂致久旱。吾今當赦之,令其行雨,卽便有大雨。5:18:20房有神術,能縮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 (出《神仙傳》) 5:26:20結論。謂縮地最早出自葛洪《神仙傳》是錯誤的,實自曹丕《列異傳》。而或者葛洪收入《神仙傳》時再增潤「千里宛然如在目前,放之復舒如舊」如是文字。 5:31:00《增訂漢魏叢書》5:37:00 5:38:14 5:41:40 5:42:00 5:46:33 5:50:00 5:52:55 6:06:10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6:06:45

11


0:40
921大地震紀錄片 2:20方回〈感事〉補充54:00 2:55 6:18「但稱司馬好」:但稱=只稱=只知道(9:05七星大法:口說心智。五官會通。袁枚〈官癖〉「聞其事」=「知其事」);但= 3:40一起讀懂實境秀的價值 4:40白茅;苞苴賄賂 11:40一竿至清水,22:45歸去老江郊。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15:50 16:10 13:05 18:52清水屈原汨羅江;至清水行吟澤畔 http://bit.ly/2I9LuU5 19:40 水(科學語言的水)文學語言化→=== 20:20不要死在一點上 24:50死於安樂 25:10《龍威秘書》版《神仙傳》30:30 31:20 33:22 35:33 37:00 38:40 44:44《中華道藏》本《神仙傳》 41:50 43:39 49:47三國、五代十國 我們現代也在三國: 臺灣、中國、日本 加上韓國、越南 則是五代十國 課本注釋: 51:35 56:14 未刻1:15:11 56:18亭午1:11:58 1:15:05 58:00 1:11:23跳來跳去,扯東扯西,豈必離題:瞻之在前,忽焉在後。58:27亦步亦趨1:03:05 1:09:00《莊子·田子方》1:27:20 1:29:00步、趨、馳 1:10:05 修辭層遞法 59:15走(臺語) 1:02:25 古文字「走」1:02:48「步」 59:20臺語未必沒文字。臺語是古雅言也。 1:0:20我與上常下律老和尚的因緣,我在正德佛堂台北分院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1:01:52巧合教 寧願信巧合教 1:04:05 我、我所;我見太深 1:05:10 1:09:05鴻濛雲將、鴻蒙雲將1:08:00「雲將東遊……」(莊子) 1:07:00司馬相如「子虛烏有」 1:14:40牛頓地心引力 1:16:00 廊廡1:17:15 1:18:44圖片,示意圖 1:19:47 步廊廡1:25:15 1:30:40「步」1:26:02 單字想複詞1:27:10「亦步亦趨」的「步」 1:21:20=1:21:55 屋與堂的區別 單字想複詞1:22:05不登大雅之堂 1:21:25 1:22:35《說文》:『廡:堂「下」周匤』下,七星大法,表哥原理。非空間之下,而貴賤輕重之下 1:23:15 Google Slide沒有放大鏡功能 1:24:05聲調不重要(芳坊防妨房旁徬訪紡榜放傍…… 1:28:10修行人、佛弟子的格局、視野、心胸 1:29:55龜兔賽跑 1:32:10頃刻金甑相傾碎。「金」才是重點,卻不解釋。 1:34:50 霎時身體若籠篩 1:39:18 1:40:20廄馬嘶蹶犬狂吠1:40:50 單字想複詞一蹶不振、一跌不振 1:42:45蹶,科學語言:跌倒;文學語言:站不穩、站不住 1:39:25我給鵝及眾生做三皈依 1:45:30 一回生,二回熟,凡事起頭難,腦袋才開始運轉起來,才順起來 1:46:05猝然,智者猝然亦愚昧1:49:35 1:47:30 答案只能有一個嗎? 1:51:31沒錄到的請看臉書了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videos/1955354101242381/ (林占梅〈地震歌〉說解 27/ 1:53:00 圈豚 4:22:18課本注釋錯 4:23:30 4:36:22畫蛇添足 【蟻走熱鍋二句:形容百姓因地震而慌亂無措,有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急亂奔走;有的如受繩牽絆的豬隻,4:36:50 4:39:00腳軟而動彈不得。圈豚,徐步趨行貌。】(中國文化大學《大學國文選》第八版,民國107年) 《禮記注疏》2:22:50 2:32:40 2:33:33卷三十2:41:50 1:55:00 「圈豚」來歷來文本的使用情形1:57:33 2:22:00 2:00:22 徐,可作動詞,且應是先為動詞,後方引申為副詞。最早應係名詞=途或徐國(徐==䣄)。2:02:10 2:03:00 2:05:24==脛(《說文》)一曰「行」之省文 我們也錯了!! 2:01:45 4:25:00「徐趨」《漢語大詞典》「徐步趨行」之釋文還是怪! 4:03:10 4:05:30《漢語大詞典》又誤「反」為「衣」。(不舉足,曳踵則反之,齊如水之流矣)4:04:55大家抄來抄去,就是不去找原典、不來看真相 4:31:30 34:33:55 2:07:52徐趨,讀成「徐且趨」 2:11:50 2:18:05 4:37:20兩腳圈豚繩索絆 2:25:10課本注釋自相矛盾 2:28:30巴利文真正佛陀及弟子們一生故事,常律老和尚。 弟子孫守真任真甫發露懺摩。3:30:50 2:41:50 2:43:30 3:53:00 4:26:25君與尸行接武,(3:55:25尊者尚徐,3:57:05蹈半迹。蹈,呼報反。)2:44:00大夫繼武,(2:44:30迹相及也。)士中武,(迹間容迹。)2:46:00 3:56:45徐趨皆用是。(君、大夫、士之徐行也,皆如與尸行之節也。)3:01:04 3:53:55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毌移。(疾趨,謂直行也。2:48:28 2:49:00 3:58:33疏、數自若。2:50:07 3:59:15發,謂起屨也。2:50:50 4:13:00移,之言「靡」,「匜」也。2:51:47毌移,欲其直且正。4:00:58「欲」或為「數」。3:03:05毌移:上,音無;下,如字。數,色角反;下同。3:01:45 3:06:08 4:13:00迆,羊爾反。)3:16:31 3:54:20 4:02:30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3:21:22 3:35:22圈,轉也。3:17:55 3:21:48 4:03:10 4:35:15豚,之言「若有所循」【孫守真按:疑「豚」為「遯」之叚借。3:23:30字形結構換聲符為「遁」。4:10:10故鄭玄注云:「豚,之言若有所循」,「循」亦「遁」,字形結構換部首。「豚、遯、遁、循」皆通假。4:08:50《說文》:「遁,遷也」。3:25:06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豚」在古書中通假為「遯」,如《易.中孚》:「豚魚,吉。」陸德明《經典釋文》:「豚,黃作遯。」』又一讀作「豚之,言若有所循」,誤也,「之言」,此言也,當連讀如前『移,之言「靡」,「匜」也。』。之,此也;言,謂也。蓋康成謂「豚」猶言「循(遁)」也,唯非即是「循(遁)」,乃係「若有所循(遁)」也。「循=遁」猶「徐=途」,一也。】。3:36:15 4:03:10不舉足,曳踵則反之,齊如水之流矣。4:02:10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圈,舉遠反,又:去阮反;注同。4:19:35腞,本又作「豚」,同:大本反;3:39:44徐:徒困反;注同。4:20:10「『齊』如」,音咨,本又作「齋」,同。踵:章勇反。)3:41:54 3:54:55席上亦然。(3:42:27 4:16:10尊處亦尚徐也。處,尺慮反。)3:43:01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4:17:48此疾趨也。端,直也。4:18:28「頤」或為「䨨」也。3:45:35頤霤:上:音夷,下:力救反。弁,皮彥反,急也。剡:以漸反。《字林》:因冉反。4:20:42「䨨」音「夷」,徐:音追。)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3:48:08著「徐趨」之事。宿宿,色六反;本或作「蹜」,同。) (阮元刻本《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卷三十〈玉藻〉葉22 2:44:40足跡,不能講「腳跡」。 2:55:30《禮記注疏》標點本3:51:45 2:58:10《漢語大詞典》「徐」《古文字詁林》 3:03:05《經典釋文》 經文注文中大圈小圈的意思 3:05:30術語=黑話=行話 施、移,3:07:20 施從良人之所之 3:09:08 迆、移。3:11:42「移」的本義 3:27:46附釋音禮記注疏。釋:《經典釋文》的釋 3:30:29 辵走旁 與「走」有關的字:止 3:52:33 暫停又忘了錄了,請看臉書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videos/1956101921167599/ 比對周何主編、田博元標點本句讀 34:33:55 3:53:00 徐趨 vs 疾趨 4:26:40 4:27:55 4:29:45 圈豚是徐趨之類,非圈豚即徐趨也! 鄭玄注明明說「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怎麼「圈豚」會變成「徐趨」,4:31:30 4:33:30又變成了「徐步趋行貌。」其云「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是說孔子這樣子,即是「徐趨」,而非「疾趨」也。這裡是要分辨「徐趨」與「疾趨」的不同,4:31:08二者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相對,很明顯嘛。4:32:20鄭玄意蓋謂「圈豚行」是屬「徐趨」這類的,不是說「圈豚」就是「徐趨」的意思。 4:14:50迆靡,不正,邪、傾斜。 4:41:38 4:42:50形神惝怳魂飛越 4:43:03滿耳聲聞唯窸窣 4:43:50 何必是「摩擦聲」?沒必要,又是畫蛇添足。 4:44:55少選聲停地始平。選==旋。少==小時(時間短小) 4:41:20長房縮地法 4:45:40豈有妖物簧鼓之 4:46:50「簧」與「舌」的關係

12


0:30
圈豚 4:00徐趨 1:42:50 1:44:50 2:58:37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10:22 疑「圈豚」為「蜷頓」或「蜷遁」「捲遁」之假借。《禮記注疏》原文中,並與「豚」(豬)無涉無關。也就是所謂的注音文。 15:05「章句」=注釋=注解 17:28日人掃描之《禮記注疏》(應即宋刻本) 23:50 孫希旦族子序 24:40 吾書友瑚璉先生 29:00 觀死書齋的由來 29:50簡化字造成的困擾31:22 不識之無(之vs无) 37:40 層面整體動態觀 感念王讚源老師 思想方法訓練38:20《邏輯學的發展》 41:02《禮記今註今譯》3:31:08 3:33:30 3:36:46《大戴禮記今註今譯》 7:00 7:50 24:15 43:34 48:30 3:31:22 孫希旦《禮記集解》: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51:00真按:謂「君與尸行則接武,大夫與尸行則繼武,士與尸行則中武」;乃承前省略也。1:03:55據後孫氏解,此乃誤解!蓋謂君與尸之步伐為接武,而大夫則繼武,士則中武;並非君、大夫、士隨尸後行步之謂也。】 鄭氏曰:44:20尊者尚徐。44:30接武,蹈半迹。繼武,迹相及。中武,迹間容迹。52:30【真按:蹈,踏也。蹈半迹,謂君之足跡與尸相接而重疊半跡也。迹相及,謂足跡後者腳尖接著前者(尸)腳跟也。迹間容迹,謂後者腳尖距前者(尸)腳跟的間距為可容下一足跡的距離。】 46:38 52:02孔氏曰:君,謂天子諸侯也。57:00武,迹也。接武者,二足相躡而蹈其半也。57:26【真按:二足,然則乃君、大夫、士自身之左右二足也,非其與尸之步伐也。故曰「尊者尚徐」,則君一步乃接前一步之半,而士乃跨出一足迹之間距者。】1:01:44繼武者,兩足迹相繼也。中猶間也。中武,每徙,1:32:15足間容一足地也。 2:41:50愚謂此謂在君宗廟之中,1:02:50尊、卑行步之法也。君與尸尊,故其行接武,大夫稍卑,故繼武,士又卑,故中武,尊者行徐,1:20:00卑者行疾也。1:23:15 徐趨皆用是,3:14:10疾趨則欲發,46:20而手足毋移。1:23:30鄭註:欲或爲「數」。  鄭氏曰:疾趨,謂直行也,疏、數自若。發,謂起屨也。移之言靡迤也。1:25:30毋移,欲其直且正。 1:33:25 2:42:33孔氏曰:移,謂靡迤動摇也。 1:27:44 1:42:50 1:48:15 2:42:41愚謂徐趨,徐行也。上言「行」,此言「徐趨」,一也。2:42:52「皆用是」者,言不獨宗廟之中,尊卑行步如上文之所言,凡君臣相與行禮,其徐趨之法,2:44:10皆用是接武、繼武、中武之差,所謂「君行一,臣行二」也。〈聘禮〉:「公當楣再拜,賓三退,負序,而公受玉於中堂與東楹之間。」君接武,大夫繼武之節,於此可見矣。2:46:50疾趨,疾行也。發,起也,謂起踵也。徐趨,舉前曳踵。疾趨,則欲起踵而離地也,1:36:35行疾則手足易動,故欲其無移。1:37:37 2:48:07凡行步疾徐之節有三:徐曰行,疾曰趨,甚疾曰走。1:48:15此云「徐趨」,卽「行」也,1:40:22 2:52:24下文所謂「圈豚行」也。3:00:20疾趨,卽「趨」與「走」也。「趨」則下文所謂「端行」,「走」則下文所謂「弁行」也。1:51:53若別而言之,1:52:20唯「端行」正名爲「趨」,故曰「行以《肆夏》,趨以《采齊》。」又曰「二節以走,一節以趨。」又曰「父命呼,走而不趨。」〈曲禮〉曰「堂上不趨,執玉不趨。」此皆正指「端行」爲「趨」也。若通而言之,則「行」亦名爲「趨」。1:58:10此云「徐趨」,〈聘禮〉云「將授志趨」是也。「走」亦名爲「趨」,此云「疾趨」,包下「端行」「弁行」是也。1:58:44 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釋文》:圈,舉遠反,又去阮反。腞,本又作「豚」,同大本反,徐徒困反。2:00:25 2:01:25《漢語大詞典》「徐步趨行貌」「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蓋本此3:30:19 齊音咨,本又作「𪗋」,同。2:02:33 鄭氏曰: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2:02:40 2:24:40 2:36:16不舉足,曳踵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 2:04:19孔氏曰:圈豚,言曳轉足循地而行也。不舉足,謂足不離地也。2:05:45 3:02:24齊,裳下緝也。足既不舉,3:03:48身又俯折 ,則裳下委地,曳足如水流狀也。3:03:15席上亦然者,言在席上未坐,其行之時,3:13:10亦如是圈豚行,齊如流也。2:07:29 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釋文》:弁,皮彦反。剡,以漸反,《字林》因冉反。鄭註:頤或爲「䨨」。3:13:47 鄭氏曰:此疾趨也。端,直也。 3:14:44愚謂端行,謂趨也。趨則張拱端好,故曰「端行」。頤霤,身俯而頭前臨,2:13:16 3:18:10其頤如屋霤之垂也。 如矢,謂行直而不邪曲也。弁行,走也。弁,急也。2:14:27行莫急於走,故曰「弁行」。剡剡,起屨貌。行疾,故見其起屨剡剡然也。〈士相見禮〉曰:「庶人見於君,不爲容,進退走。」2:17:21蓋趨爲容而走不爲容,故但狀其起屨之急疾而已。 執龜、玉,舉前曳踵,2:18:02蹜蹜如也。《釋文》:3:28:08宿宿,色六反,本或作「蹜」,同。 鄭氏曰:3:28:47著徐趨之事。孔氏曰:蹜蹜,舉足促狹也。 2:19:45凡行,容愓愓,廟中齊齊,朝廷濟濟翔翔。(頁832-833 1:01:05 企畫書 1:19:0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文過飾非 1:20:10 1:47:20「行」臺語 1:41:30孫希旦在林占梅前 2:09:40 弁當=便當 =急(應急、急就章) 2:25:00 今按孫希旦《禮記集解》則作「衣」不作「反」,亦自成理據。然此「反」「衣之異文,2:27:08阮元未校勘而孫氏亦未講,未知何故也。孫氏乃乾隆間人,在阮元前,則阮刻《十三經注疏》時未加採錄,或《集解》乃孫氏「族孫」(書前有序)所輯刊者,故當時尚未易覯也。2:31:45而中華書局此本《禮記集解》之點校者沈嘯寰、王星賢,似亦未察也。 2:53:35 2:54:11 「圈豚行」,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對應下文「端行、弁行」,故點校本孫希旦《禮記集解》亦讀作「圈豚行」,而田博元先生則不加斷句,作「圈豚行不舉足」。3:03:48 故愚意以為「圈」實為「蜷」之假借也。蜷即折、彎、弓著腰(弓腰曲背)。然則鄭玄「圈,轉也」之轉,3:05:49乃轉「折」之意;不是打「轉」、「轉」動、「轉」變之轉。所以孫希旦才未辯駁。3:07:48蓋孫氏以「足既不舉」解「豚(遁)」,「身又俯折」以解「圈(蜷)」。知「圈」為身形,「豚(遯、遁、循)」為足部的動作。「豚(遯、遁、循)」可能通「頓」,單字想複詞 有「頓足」一詞,然「頓」原來是从「頁」,是頭部動作,頓首為其本義,頓足乃以首之頓來形容足之動作罷了。若以足之動作而言,則「遁=循」為其本字、本義。3:12:20(「循=遁」,若「徐=途」) 3:18:10 3:18:50 3:20:00愚謂「頤霤」乃謂「端行」走起來的樣貌,其此樣貌「如矢」,非如孫氏將「頤」讀成科學語言 的「頤」,指頭上之頤也。「頤霤」應如「圈豚」,皆假借之詞或連綿詞也。「頤霤」此音聽起來就有很順滑之感,符合「疾趨」之旨,不若「圈豚」之「循、遁、頓」也。3:23:10若「頤」如孫氏讀,則『頤或爲「䨨」』就不能理解了。「䨨霤」又皆用「雨」部字,必有其聯緜之義矣。【「䨨霤」或「頤霤」。「䨨、頤」疑乃疊韻,。如「臂」之可讀「ㄟ、ㄧ」二韻也。】 3:38:20 3:44:10 3:49:00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 http://xdcm.nmtl.gov.tw/twp/index.asp 3:41:00 3:46:30作者林占梅 3:49:45林占梅(18211868),幼名清江,字雪村,號鶴山,又作鶴珊,別號巢松道人。清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市)人。祖父紹賢(17611829)經辦臺灣鹽務,為竹塹巨富;3:51:17父祥瑞(17971862)早卒【真按:活了六十六虛歲怎麼會早卒?4:15:45還比其子占梅只活了四十八歲久多了吶!】。3:56:06年十四,嘗隨岳父黃驤雲北上京師任職。4:11:05占梅急公好義,3:57:55道光二十一年(1841),因捐防雞籠英軍之犯,獲貢生加道銜;4:00:55道光二十三年(1843),因捐防八里坌,獲知府即選;道光二十四年(1844),募勇扼守大甲溪,絕嘉、彰各邑漳、泉械鬥蔓延,賞戴花翎;4:04:51咸豐三年(1853),林恭事變,協辦全臺團練,4:05:20捐津米三千石,准簡用浙江道;4:12:00咸豐四年(1854),克復艇匪黃位之亂,加鹽運使銜;同治元年(1860),毀家紓難,協助朝廷平戴潮春事件有功,加布政使銜。4:14:30晚年因林、鄭二家訟事,鬱病而卒4:14:44 4:17:20 4:47:40【真按:才活了四十八歲,愚今年虛歲亦適為四十八也!】。3:46:55 4:18:21 4:29:00占梅擅絲竹4:21:50【真按:即「琴餘」的「琴」也】、書畫、騎射諸藝。4:29:48道光二十九年(1849),構築潛園,雅集詩騷。文酒之盛,冠於北臺。著有《潛園唱和集》二卷、《潛園琴餘草》八卷,其中《潛園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約有詩一千九百餘首,寫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4:33:55多詠骨肉親友、園居、遊歷、時事、興懷之作。五言古、近體,善摹難狀之景,達難顯之情。作品風格多樣,4:36:08平易曉暢法白居易,感時憂國似陸放翁,傷感興懷如吳梅村。臺澎道徐宗幹評其詩「和靜清遠、古澹恬逸」、「詩味多琴味」。4:41:51茲據臺灣分館藏《潛園琴餘草》為底本,並參照下列對校本編校:李清河藏《潛園琴餘草》(以下簡稱李本)、4:48:42李清河藏《潛園詩抄》(以下簡稱李抄本)、連雅堂《臺灣詩薈》(以下簡稱薈本)、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3:47:35(以下簡稱臺銀本)、《新竹文獻會通訊》(以下簡稱文獻本)、4:49:40 4:50:25陳培桂《淡水廳志》、林維丞《滄海拾遺》、蔡振豐《苑裡志》、鄭鵬雲《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4:53:00王松《臺陽詩話續編》、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灣詩醇》、曾笑雲《東寧擊缽吟後集》、彭國棟《廣臺灣詩乘》、4:53:21蛻葊老人《大屯山房譚薈》。 3:41:50 3:45:55 地震歌有序(此詩又載李本、李抄本、臺銀本、陳漢光《臺灣詩錄》。編者按:李本、李抄本內容與底本有多處差異,茲錄於後:「3:42:30老者無策少者難,從此夜眠心不安。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 3:52:50過急推廣的謬誤 《淡水厅志》4:49:40 4:50:25 4:56:15林占梅,堑城人,字雪村,林绍贤之孙也。饶于财,性慷慨,好施予,手建潜园,延宾客处其中。当戴逆之变,台北危如累卵,淡水同知秋日觐在彰遇害,堑垣无主。各小夫欲为乱,民心惶惶。占梅与北右游击会商,4:58:42挺身以为己任,出资召募,用计遣散,民赖以安。颇有一发千钧之力。迨台湾道丁曰健由台北登岸,暂住堑城,饷需无几,占梅多方凑集,藉以保守大甲,克复彰城,功加布政使衔。5:02:13卒以集资故被控,且叩阍。同治七年身死,家稍中落,士论惜之。

13


0:20
上常下律老和尚發起愛心旅館5:30 1:30格蕾莎修女 請重新認識佛教 4:45我的我見人見還未破 6:00我只是薄地凡夫 7:00人之患在好為人師8:24 9:30圈豚考11:50我的雲端硬碟中「圈豚」搜尋的結果13:25 7:52:10兩腳圈豚繩索絆 8:00:00《玉海》 10:30劉寶楠論語正義 10:45google drive可以將上傳之圖片自動OCR文字辨識 12:40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 15:00發現ABBYYOCR文件夾在google雲端硬碟中也可檢索 19:10 36:20 38:55 43:10括號文數字 MS Word中「Alt+x」轉換內碼字圖的妙用 20:33「闑」到底是什麼?怎麼查索 23:00不要老用文字去敘述或描繪,最好是有圖像或影片示意24:30 可以再找找古文物圖鑑之類的書 27:39《國學大師》網中的《中文大辭典》即鄙人自掃描寒齋藏書者 28:40版權的妨害 29:30馬敘倫解「闑」字,駁正許慎說法 31:05《說文解字詁林》乃剪貼拼湊影印出版者 39:50 巴利聖典 巴利文43:00末學已經不可能再去深入另外一個語文,把中文弄好,就受用一輩子了。 9:20 12:20 16:40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17:00 1:28:56 君入門,介拂闑,大夫中棖與闑之間20:14士介拂棖。賓入不中門,不履閾32:22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東。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1:30:16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擧足,齊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頤霤如矢 ,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擧前曳踵,蹜蹜如也48:30 【今註】介,上介49:27闑,門兩扉門短木,用以止門者。49:52棖,門旁附柱木。不中門,不當棖闑之中。閾謂門限。武,足跡。接武,謂兩足相躡,後跡接前跡之半。此謂廟中步趨之節。大夫士爲助祭者,繼武,各自成跡,相繼而無間。中武,兩跡相去中間容一足之地。1:33:08謂步趨有快慢,步法之疏數各如其度。疾趨則欲發。鄭云:疾趨謂直行。「欲」字或作「數」,數,是「速」的借字。手足毋移,謂手肘不搖,雙足平直不東西移擺56:31 59:30 1:46:35圏豚,家畜小豕1:36:06圏豚之行,膝以下動而髀不動,走小碎步。一說謂圈豚卽「逡循」,逡循蓋爲禮讓動作。齊謂衣裳下擺。席上,謂卽席離席時。蹜蹜,促狹貌。 【今譯】兩君相朝的時候,來朝的國君從大門出來,上介站在靠近門中短木處,承介立在棖與闑之間,末介站在近門旁木柱的地方。1:02:50大夫聘於鄰國爲賓的時候,就不立於棖闑之間,也不敢停留在門限處,爲的是辟尊者,聘享之事是屬於公事,用賓禮,立自闑西,私覿屬於私事,從臣禮,立自闑東。在宗廟中,尊卑的步法亦不相同:國君和尸的地位尊貴,走路的步子要徐緩,前後兩步的足跡要重叠一半,就是所謂的「接武」;大夫的步伐要快一些,兩步的足跡相繼,就是所謂的「接武」【孫守真按:此「接武」當作「繼武」。】;士的步伐更要族一些,兩步之門還留有一足的間隔,【孫守真按:「兩步之門」當作「兩步之間」。】1:07:00就是所謂的「中武」,他們走路時,步趨雖有疾遲不同,可是步法總是這樣的。平時行走的時候,直行則開快步,但手足不要搖擺,1:08:45按禮手肘不能搖,脚步要平直。1:08:55逡循禮讓的時候,足不離地,衣裳的下擺委地,曳足如流水狀,在卽席離席的時候亦如此。1:11:15燕居穿着玄端服的時候,微低着頭,1:24:05雙頰下垂如同屋簷一樣,行走的步伐直如箭矢;1:43:11穿着皮弁服在朝在廟的時候,剡剡然起屨;執龜甲玉圭的時候,擧足促狹,不敢張足而行。(頁416-4171:50:00 1:59:03 1:59:50


劉寶楠《論語正義》(中華書局,頁371-372): 2:41:49 2:52:45 3:21:55 3:33:47趨進,翼如也。2:42:40 3:22:21【注】孔曰:「言端好。」  3:40:27正義曰:3:53:42 4:18:55江氏永《羣經補義》:「趨進,謂廟中相禮時,非迎賓入門時,入門不謂之進。進者,行步而前。《左傳》所謂『公孫傁趨進』、『王孫賈趨進』是也。〈聘禮〉云:『納賓,賓入門左,三揖;至于階,三讓;公升二等,賓升西楹西,東面。4:20:15擯者退中庭,3:42:00賓致命,4:18:10公左還,北鄉,擯者進,公當楣再拜。』所謂『趨進』在此時,3:46:15 3:53:10謂從中庭進至阼階,4:18:30而釋辭于賓,以相公拜也。所釋之辭云『子以君命在寡君,3:50:20寡君拜君命之辱』是也。是時急遽,行步必趨,禮不言『趨』,省文也。」4:20:34 4:28:28又《鄉黨圖考》云:「擯者從中庭進至阼階西,有數十步,不宜紓緩,故必當趨。趨則急遽,或至垂手掉臂,難其容,故特記容。趨進必有辭,辭無常者,不能記;辭有常者,不必記也。」4:46:45今案:江氏據〈聘禮〉爲説是也。2:50:30 4:46:05 4:54:35凌氏曙《典故覈》:「〈公食大夫禮〉食聘賓也;始賓升,擯者在中庭;釋辭相拜,公退于箱,擯者退,負東塾而立,及公將侑幣,擯者進相幣,是趨進也。」案:此亦見〈聘禮〉,所謂「禮賓」也。竊又意士介覿授幣時,4:56:40擯者自廟門外進至中庭,亦是趨進,當並數之,義爲備矣。2:04:10 4:57:20《典故覈》又云:「凡趨有二法:一曰『徐趨』。2:24:15君之徐趨接武,大夫徐趨繼武,士徐趨中武,5:00:12其行皆足不離地,舉前曳踵,謂之圈豚行 ……一曰『疾趨』。其步不繼武、中武,但身須小折,而頭直手足正。〈玉藻〉曰:『疾趨則欲發,而手足無移。』5:04:51又曰:『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此『趨進』是疾趨也。」「翼如」,《説文》引作「𧾰如」,此出《古論語》。5:11:40〇注:「言端好。」〇正義曰:《爾雅·釋詁》:「翼,敬也。」〈釋訓〉:「翼翼,恭也。」恭敬則端正可知。5:12:55《賈子·容經》:「5:32:45趨以微罄之容,飄然翼然,肩狀若流,足如射箭。」(頁371-372 5:54:10 6:54:30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注】鄭曰:「上如揖,授玉宜敬;下如授,不敢忘禮。戰色,敬也。足蹜蹜如有循,6:55:15舉前曳踵行 。」  正義曰:「蹜蹜」〈玉藻〉作「縮縮」。《說文》無「蹜」字,「縮」下云:「一曰蹴也。」6:05:40「蹴」與「蹙」一字。《詩》:「蹙蹙靡所騁。」鄭箋:「縮小之貌。」縮小亦不敢自肆意。〇注「上如」至「踵行」。〇正義曰:「授玉」謂賓升堂東面授玉也。授玉爲上者,《後漢書·河閒孝王開傳》:「上案其罪。」注:「上,奏上也。」又《禮記·郊特牲》「尚用氣」,注:「尚謂先薦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太子勝之尚之」,《集解》引韋昭曰:「尚,奉也。」「尚」與「上」同。6:09:50臣授玉於君,亦是奉上之。〈聘禮記〉 「授如争承」,彼文之「授」,卽此文所云「上」也。「争承」者,言趨而授玉,其禮宜速,7:03:50與此言「如揖」各具一義。7:04:30 7:16:11江氏永《圖考》曰:「古之揖……如今人與人相拱手,有高、平、下之别。孔子執圭『上如揖』,與『天揖』推手小舉者相似,此仍不過平衡也。」云「不敢忘禮」者,是解「下」,7:18:20謂下堂雖已授玉,不敢忘禮,猶如授時也。〈聘記〉云「下如送」,送當謂送物與人,與此言「授」同也。鄭注輯本「不敢忘禮」句下,更云:「《魯》讀下爲趨,今從《古》。」6:13:40案:「下」字古音如户,與「趨」音近,故魯《論》作「趨」。鄭以趨而授玉不煩言「如」,故從《古》作「下」。7:22:25 7:25:25 7:32:35錢氏坫《後録》謂如、而古通。「上如揖」,卽賓入門後,三揖至于階之事。「趨而授玉」,卽〈聘記〉所謂「志趨」,6:17:50 7:41:45從魯《論》爲説,與下兩「如」字别自爲義,非也。 《書鈔·禮儀七》引此《注》云:「勃如戰色,恐辱君命也。」是《注》佚文,當在「敬也」句下。「敬」與「儆」同,慎懼之義。「恐辱君命」者,7:42:30懼有失隊,遺君羞辱也。7:42:41「舉前曳踵行」者,《說文》:「循,順行也。」兩足不能分步,則趾踵相接,順遞而行,故舉前足,則曳後踵隨之。〈曲禮〉云:「執主器,操圭璧,則尚左手,行不舉足,車輪曳踵。」注云:「行不舉足,重慎也。車輪,謂行不絶地也。」疏云:6:23:18「踵,脚後也。若執器行時,則不得舉足,但起前拽後,使踵如車輪曳地而行,故云車輪曳踵。」7:45:10又〈玉藻〉「執龜玉,舉前曳踵,縮縮如也。」注云:「著徐趨之事。」6:25:16又「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注云:「圈,轉也。7:46:05豚之言若有所循。不舉足曳踵,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6:28:40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6:34:20 7:47:08案:舉前足,曳後踵,則後足不舉,故云「行不舉足」。其踵趾相接,旋轉如圈,故爲圈豚,言其圈而循行也。6:36:29〈聘記〉云:「將授志趨。」注云:「志猶念也。謂審行步也。孔子之執圭」云云。鄭以「志趨」卽「徐趨」,故引「執圭」全節,而以「足蹜蹜如有循」爲「志趨」之證,與〈玉藻〉注所云「徐趨」義合。7:49:55〈玉藻〉言「徐趨」之法,「君與尸行接武」,〔一〕謂蹈半跡得三尺也;「大夫繼武」,謂跡相及也;「士中武」,謂跡閒容跡也。6:39:30是皆圈豚行也。夫子大夫,當用繼武,故舉前曳踵行,卽是跡相及也。7:52:10推鄭君〈玉藻〉及〈聘記〉注義,是足蹜蹜如有循在授玉之時,蓋授玉當徐趨也。所以用徐趨者,以君行一,臣行二,7:32:00 7:53:45故〈聘記〉言「授如争承」,卽此義也。賈氏〈聘記·疏〉解「足縮縮」爲廟門内執玉行步之容。江氏永《圖考》、6:42:35 7:55:40王氏瑬《正義》並從其説,非鄭君之旨。7:57:21〈士相見禮〉:「凡執幣者不趨,執玉者則惟舒武,舉前曳踵。」注云:「不趨者,主慎也。惟舒者,重玉器,尤慎也。」此則執玉常度,與授玉時用徐趨不同。蓋舉前曳踵,一爲舒武,一爲徐趨,名同而法異也。(頁382-383 6:48:10 7:50:10〔一〕「與」原誤作「及」,據《禮記·玉藻》改。


2:59:50
2君召使擯,【注】鄭曰:「君召使擯者,有賓客使迎之。」  正義曰:《說文》:「召,𧦝也。」王逸〈招魂·序〉:以手曰招,以言曰召。」3:02:00江氏永《羣經補義》:「《史記》謂『孔子爲魯司寇,攝行相事』,非相國事也。當時魯政,專自季桓子,孔子安得攝之?所謂『攝行相事』者,攝相禮之事,若夾谷之會,孔子相是也。君召使擯,亦是有賓客來,重孔子知禮,特使爲擯而兼相。大夫當爲承擯,何待於召?所以特召者,承擯兼攝上擯事也。『揖所與立』,擯事也;『趨進』及『賓退復命』,攝相事也。」案:《釋文》:「擯,本又作儐,亦作賓,皆同。」3:05:00正作「儐」。《說文》:「儐,導也。從人,賓聲。擯,儐或從手。」3:05:50是「擯」、「儐」一字,或省作「賓」。《史記·廉藺列傳》「設九賓於廷」,《漢書·叔孫通傳》「大行設九賓」,卽九擯也。《周官·司儀》云:「諸公相爲賓,主國五積,三問,皆三辭,拜受,皆旅擯。主君郊勞,交擯,三辭。及將幣,交擯,三辭,車逆,拜辱。諸公之臣相爲國客,及大夫郊勞,旅擯,三辭。及將幣,旅擯,三辭。」據此,是兩君相見用交擯,故惟主君郊勞及將幣行之。將幣, 亦兩君相見也。若五積三問,是主國遣卿大夫爲之,臣與賓君行禮用旅擯。其聘禮則君待使臣,亦君與臣行禮用旅擯也。交擯者,敵體之禮;旅擯者,君臣相行之禮。旅擯猶〈覲禮〉言「傳擯」也,在主曰擯,在賓曰介。鄭注〈司儀〉謂「賓介亦稱 擯」者,依經立文叚借之義也。〈聘禮〉云:「卿爲上擯,大夫爲承擯,士爲紹擯。」注云:「紹,繼也,其位相承繼而出也。主君, 公也,則擯者五人;侯伯也,則擯者四人;子男也,則擯者三人。」此依《周官·大行人》言之。若然,是天子諸侯禮,賓、擯數 同也。凌氏廷堪《禮經釋例》引敖繼公説:「諸侯禮,賓擯當用三人。猶以諸侯同天子之制爲疑,而先鄭注〈司儀〉謂主擯九人, 後鄭謂七人,則反踰於天子之數,其不然也明矣。至兩君相見交擯之數,先鄭注無明文,後鄭謂亦用九人,其賓、介則交擯、旅擯同用九人。」案:〈大行人〉言「介九人」,乃上公朝覲天子之禮,非謂羣侯兩君相見及遣使行聘賓介用九人也。〈聘義〉 云:「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3:16:30所以明貴賤也。」然則聘賓至多不過七介,故〈禮器〉云「七介以相見也」。既上公 賓介七人,則意主擯如爲上公之國,亦用七人。侯伯之國五人,子男之國三人,擯介皆得相當。而康成謂「交擯各陳九 介」,亦非也。先鄭以交擯、旅擯皆傳辭。後鄭以交擯傳辭,旅擯不傳辭,故其注〈司儀〉云:「旅讀爲『鴻臚』之臚,陳之也。」謂陳擯位也。其注〈聘禮〉云:「賓出次直闑西,北面,上擯在闑東閾外,西面。其相去也,公之使者七十步,侯伯之使者五十 步,子男之使者三十歩。此旅擯耳,不傳命。上介在賓西北,東面,承擯在上擯東南,西面,各自次序而下。3:20:30末介末擯,旁(頁367-368


51:16
棖橫ㄥ←→ㄤ長黃 1:16:56被酒(被酒莫驚春睡重)、破病=被病(臺語臺灣閩南語) 1:20:20 破暝,破曉 1:30:10 由上下文(前後文)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可見「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與「端行,頤霤如矢」二句正是相似結構。「圈豚行」對「端行」;「不舉足齊」對「頤霤」;「如流」對「如矢」。1:40:15故「齊」或許乃指足部動作,非衣物也。不舉,即「欲發而手足毋移」。1:42:47而「起屨」則「舉(足)」了。 1:51:16 5:41:00 5:42:05周何、田博元先生標點本《禮記注疏》 2:05:10 2:16:05 凌曙《四書典故覈·趨進》 2:16:20賔主旣升堂,賔致命,主君當拜𢷤者,進阼階西而釋辭于賔曰:2:11:42子以君命在寡君拜君命之辱,遂相公拜公旣受玉,𢷤者退,負東塾而立。江永云:𢷤者從中庭至阼階西有數十步,不宜行緩,故必當趨,趨進謂此也。2:11:20俗解不知此義,謂入門時𢷤者趨入君迎賔及門,與賔雁行,𢷤介皆隨後雁行,安得有趨?趨則在君前矣。2:05:25 6:33:10凡趨有二法:一曰「徐趨」,君之徐趨接武,(蹈半跡。)大夫徐趨繼武,(跡相及。)士徐趨中武。(跡間容跡。)其行,皆足不離地。舉前曳踵謂之「圈豚行」。〈玉藻〉曰:「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又曰:2:08:12「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又曰:「執龜玉,舉前曳踵,縮縮如也。」皆是也。(後章「足縮縮如有循」,是徐趨。)一曰「疾趨」,5:03:24其歩不繼武、中武,但身湏小折,而頭直、手足正。〈玉藻〉曰:「2:19:30疾趨則欲發,(起也。)而手足無移。」(不得邪動。)又曰:「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此趨進是疾趨也。 4:49:48凌曙《買書典故覈·賔退復命》 凡聘禮,先聘君,次享君,次聘夫人,享夫人,次賔介私覿畢𢷤者出請事賔告畢𢷤者入告(皆上𢷤。)公出送賔及大門內,賔北面將揖而出,介在其右西上承𢷤𢷤亦門東北面東上上𢷤傳君命問君賔對公再拜,又問大夫賔對公勞賔賔再拜稽首。公答拜勞介介皆再拜稽首。公答拜(問勞皆上𢷤傳命。)賔出,公再拜,送賔趨辟君命上𢷤送賔出賔,請有事于大夫,上𢷤反命,公禮辭,4:49:45許上𢷤反告賔不顧,君反路寢。(皆〈聘禮〉經注之文) 「趨進」及「賔退復命」非惟將幣時有之,饗食之禮亦然。4:51:15〈公食大夫禮〉食聘賔也,始賔升𢷤者,在中庭釋辭,相拜,4:55:00公退于廂,𢷤者退,負東塾而立,及公將侑幣,𢷤者進,相幣,是趨進也。賓出,公送于大門內,再拜,賔不頋。《注》云:𢷤者以賔不頋告公,公乃還也。


3:53:42
江氏永《羣經補義》4:03:54 《史記》謂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非相國之事也。當時魯之政事,自是季桓子專之,孔子言之,而季孫不違焉耳。4:05:10所謂「攝行相事」者,攝相禮之事,若「夾谷之會,孔子相」是也。君召使擯,亦是有賓客來,重孔子知禮,特使為擯而兼相大夫當為承擯何待於召,所以特召者,承擯而兼攝上擯之事也。揖所與立,擯事也。3:55:25「趨進」及「賓退復命」,攝相事也。4:07:20趨進謂廟中相禮時,非迎賓入門時。入門不謂之進,進者,行步向前。《左傳》所謂「公孫傁趨進」「王孫賈趨進」是也。〈聘禮〉云:納賓,賓入門左,三揖;至于階,三讓。公升二等,賓升西楹西,東面。擯者退中庭,賓致命。公左還,北鄉,擯者進,公當楣再拜。所謂「趨進」在此時,謂從中庭進至阼階西,釋辭於賓,以相公拜也。所釋之辭云:「子以君命在寡君,寡君拜君命之辱」是也。是時急遽,行步必趨,禮不言「趨」,省文也。趨進必有辭,此但記其容,而略其辭,難於翼如之容也。事畢而賓退,3:59:35而送賓於門內,命上擯送賓出門,而賓不顧。他時為擯者,或略於復命,孔子則必復命以紓君敬,於是君可以反路寢矣。趨進、復命,皆上擯之事,當季孫為之,而使孔子,故曰攝也。〈聘禮·疏〉亦言「孔子攝上擯之事」,4:13:16章首所以特記「君召使擯」也。 4:20:34 4:31:00 江永《鄉黨圖考·趨進考》 〈聘禮〉「公升二等,賓升西楹西,東面,擯者退中庭,賓致命公左還,北鄉,擯者進,公當楣再拜。(注䟽見後。)4:40:40 4:41:30按「趨進,翼如也。」注、疏皆不言趨進在阿時。以《儀禮》考之,廟中相禮時也。廟中相禮,上擯之事卿為之。孔子,大夫也,而相禮,攝相也。夾谷之會,孔子攝相,此亦重其知禮,而使攝,故時記「君召使擯」,此趨進及賓退復命曰「賓不顧」,皆上擯相禮之事。一記其容,一記其辭。攝相則賈疏有明文也(見後。)賓旣入廟,君與賓皆升堂,賓致命,4:31:35公將北面拜貺,拜君命之辱。其時擯者位在中庭,從中庭進至阼階西,釋辭扵賓,以相公拜,所釋之辭則後記云「子以君命在寡君,寡君拜君命之辱」是也。4:32:35經文曰「擯者進」,卽此趨進之進,不言「趨」者,省文耳。其時賓已致命,君已左還,北鄉,將拜,4:31:10擯者從中庭進至阼階西,有數十步,不宜紓緩,故必當趨,趨則急遽,4:44:40或至垂手掉臂,難其容,故特記容。趨進必有辭:辭無常者,不能記;辭有常者不必記也。下文「賓不顧」,記辭者,4:35:16當時擯相者或不復命,而孔子必復命,故特記辭也。趨進有辭,見《左傳》者凡五:成三年,齊侯朝扵晉,將授玉,郤克趨進曰:「此行也,君為婦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襄七年,衛孫文子來聘,公登亦登,叔孫穆子相,趨進曰:「諸侯之會,寡君未嘗後衛君,4:38:24今吾子不後寡君,寡君未知所過,吾子其少安。」《鄉黨圖考補正·序》 4:22:00昔朱子作《論語集註》〈鄉黨〉一篇其中關於禮學者,於舊註稍有更易,但意存發明義理,故猶未及專加考證。至晚年作《禮經通解》原簡所定,分門別類,宏綱細目,包舉靡遺,果及手成,洵治經學者之圭臬,不惟《論語·鄉黨》一篇而已。本朝江慎修氏撰《鄉黨圖考》一書,蒐獵綦富,條理秩然,息心據斷,惟期精確;然千慮一失,未免仍留罅漏之憾。戊申夏,4:24:15黃邑湻于稺鶴孝廉,出其同里王儀堂先生《鄉黨圖考補證》是示,并屬為之序。余惟聖人教人,亟重夫禮,故門人記云「子所雅言,詩、書、執禮。」雅言者,常言也。夫既屬常言,將禮稱宮室、器用服御之等,4:26:45惡在不附先傳之例。雖然, 5:07:10凌曙此處將「圈豚行」置於「徐趨」,此與〈玉藻〉原文不合也。〈玉藻〉中「圈豚行」為「疾趨」之最徐者,而凌氏此處則歸入「徐趨」之中,皆非快疾之步伐也。6:30:10蓋凌氏此據鄭玄注、5:45:15孔穎達正義說:「〔圈豚行者〕此釋言徐趨之形也。」。 5:24:58=流;由「流」字來看,簡化字筆畫有比較少嗎?呵呵 5:35:30胡適、辜鴻銘、劉師培為國文文言白話之爭,都該打屁股,下地獄消罪 5:35:20 ==


5:50:00
阮元校勘記云:「《疏》『豚循也。』惠棟挍宋本同,《考文》引補本同,衛氏《集說》同。閩、監、毛本『循』誤『豬』。」可見阮元亦認為此處與「豬」無涉! 6:25:16圈豚行、圈豚考6:32:35 7:05:10江永《鄉黨圖考·揖考》7:11:00 〈秋官〉司儀詔王儀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注》王揖之者,定其位也。庶姓,無親者也。土揖,推手小下之也。異姓,昬姻也。時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舉之。《疏》凡揖,皆推手;至於撎(一涉反。),即引手,為異也。〈曲禮〉:揖人必違其位。《注》禮以變為敬。7:13:40《疏》位,謂巳之位於位而見前人巳所宜敬,當離巳位而向彼遥揖。〈燕禮〉君降階,爾卿大夫。《註》云:爾,近也。揖而移近之,明君臣皆須違位而揖也。 按:古人之揖與今人不同。今人之揖即古之肅拜,古之揖為推手,如今人與人相拱手,有高、平、下之別。孔子執圭,上如揖,與天揖推手小舉者,相似,此仍不過平衡也。為𢷤而揖所與立,亦是推手而傳辭。7:06:55〈鄉飲酒禮〉賔厭(一涉反。)介入門左,介厭眾賓入注推手曰揖引手曰厭推手手向前錢坫《論語後錄》: 7:33:29 躬如也,如不勝 7:31:40 聘禮記曰: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依字,「鞠」應作「𠤄」。7:34:00 上如揖,下如授。 此言執圭上而揖,趨而授也。《魯》讀「下」為「趨」,(鄭康成曰:《魯》讀「下」為「趨」,今從《古》。)古「而」「如」通,〈聘禮〉:7:26:20賈人啟櫝取圭授介,介授賓,軌圭入門左,三揖;至於階,三讓。升西楹東面。《注》三揖,入門將曲揖既曲北面又揖當碑揖也記上介執圭如重授賓,賓入門皇升堂讓將授志趨。7:28:02《注》:「志」猶「念」也。念趨,謂審行歩。賓自入門,至於階,所謂上有三揖,旣升堂,將授志趨卽趨而授歟。7:37:45此解魯《論》為長。鄭君用古文而不從魯《論》,恐未是矣。坫又案:賓自執圭,將事由闑西入門,至致命止,三揖、三讓,禮無煩重。古禮,揖可兼讓。《論語》不言及讓,是巳。又〈曲禮〉: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衡者,衡於心也。天子高於心,君則與心齊,不言有二度,以上、下為執玉高卑,殆未讀〈聘禮〉及《記》歟。

14


0:20
「圈豚」小結 0:40 8:32 1:27:10查《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果然「豚」通「遯、遁」,如吾所推料。 1:34:40 遁與頓通否 1:12:10 圈豚 1:20 =豬圈;豚= 1:12:15 1. ㄐㄩㄢˋㄊㄨㄣˊ 指豬圈裡養的豬 圈:豬圈。豚:豬。 詳解見後。 2. ㄐㄩㄢˇㄉㄨㄣˋ 2:45 5:00 1:26:40 出自《禮記玉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 圈:應是「踡」的借字。有「轉」、「曲」的意思。 豚:疑為「遯」或「遁」的借字,而「遁」又可能通「循」字。 遁,則有不順暢的意思。1:36:50甚至可能即是「頓」的通假或本字(頓、遁,中古、上古皆同韻部,乃疊韻字),蓋形容足部頓挫不暢也。1:42:20即今之「踱」或「跺」(「踱、遁」雙聲)。故有「頓足」一詞。「頓足」疑即「遁===豚」。躋,亦有踩踏(見《漢語大詞典躋》),即跺之義也。 循,則有有所依循、不能放肆任意而為的意思。 不管是「遁」或「循」,都含有不能任意舒展,暢快順暢的意思。 「圈豚」二字也可能是個聯緜詞。即二字不能分開解釋。意思與前分析亦同。 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代回此句「兩腳圈豚繩索絆」則指雙腳施展不開,1:20:00想跑也跑不快;或者是嚇到腿軟了,想快也快不起來,是形容地震當時想逃命,卻不能隨自己的意志或心願、任自己想要怎樣就怎樣的窘況。總之,是被拘束住了、限制住了,想快也快不起來的意思。不但是嚇到腿軟,而且也可能是外在形勢不容許快,1:49:50想快也快不起來、乾著急也沒用,即與前句:1:50:25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2:00:38「圈豚」和「勢危」有關 呼應。因為一不小心、一個踩空——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沒命了,1:49:30所以才步步維艱、小心翼翼地猶如「圈豚」之行也。 4:45 6:38對課本注釋9(頁143)的駁正: 6:35 7:40 16:00 20:20踡、蜷、𫟩10:30《漢語大詞典》也不講「圈豚」之「圈」為何讀「捲」(juǎnㄐㄩㄢˇ)。 18:10 踡跼、18:50踡縮(踡蹜)19:30 21:00 32:30 1:07:20 36:30 𫟩 12:00 毋成囝 https://www.moedict.tw/'%E6%AF%8B%E6%88%90%E5%9B%9D 不正常的國文教學反而當正常,正常的反而視為不正常 12:20 豚豚,豚== 13:15國文猶如數學,解數學(或理工)題猶如解國文(不管是哪一國的國文) 14:00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19:10為什麼要待我這個孫守真來才弄明白呢?真恨自己能者多勞。21:25 27:30字形結構換部首 沒字典 常誤用字、錯別字,成了通假字 29:15「流」簡化字反而多一畫,怎麼可以叫繁體字、簡體字呢 呵呵 =躋、𬩣1:57:00 又《禮記玉藻》: 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 40:45此一「齊」,恐怕也是「躋」或「𬩣」之假借,承前「足」皆是形容足部的動作,而不是歷來注家所謂的「衣裳下襬齊如流水」也《漢語大字典躋》也說「金文从辵。」 《詩經秦風蒹葭》: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 恐即此處「齊如流」之意,皆指不順暢、舒展不開也。故為「徐趨」,既趨如流水,又為有所阻,故「徐」已。56:00〈蘭亭集序〉「清流激湍」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恐「流」與「湍」脫離不了關係,皆有激(趨)而受阻之意也,而非今日習以為之流暢無阻之水也。58:20徐趨、圈豚(踡遯),要快可是也要有所阻撓、按捺住、抑制住之意。故其不是徐,亦不是趨,而是「徐趨」也。1:03:00故《尚書商書》之「顚躋」恐怕也類似今日「顛簸」之意也。 1:10:20豚,果然有音同「遯、遁」(ㄉㄨㄣˋ)的證據 1:52:00「好膽」把把自己的考卷拿出來公諸天下公評 1:52:30 「宇宙」知不知道您是誰?只有人不知道。人不知道,誰不知道?合科學嗎? 1:53:55 一樣是學校不教的,為什麼不拿出來教? 1:54:20生命、人命可貴,在可貴什麼?親友死後又能維持多久的難過?記取教訓?早就樂不思蜀了。 1:55:10士大夫、知識分子的責任?別過頭了 1:55:55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青與誰看啊? 1:56:35 不斷、不懈地追求真理,才是到達真理唯一的路 1:57:44我們激動什麼東西啊? 1:57:50火宅孩子寧願葬身火窟 1:58:30 夫我則不暇 1:59:00天子諸侯皆三門。天子曰:皐應路(孫守真按:「皐」暫據阮元刻本訂。),諸侯曰庫雉路。魯用天子之禮1:59:35太多信教是信假的,被自己的利益、利害蒙蔽了。 2:02:20林占梅的文學地位 2:06:20《玉海》卷87〈孔子圭〉引用「圈豚」 2:13:08光緒清刻本《玉海》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6837&page=2 2:15:30《玉海·序》2:17:00胡助序

15


0:05
真正的一起讀懂實境秀了,同學菩薩不再指我的學生菩薩了 0:30 6:00 18:25 26:44 45:40電影與文學、電影與人生45:40「兩腳圈豚繩索絆」 粽邪1:27:56、紅衣小女孩、人面魚 27:00臺灣拍的都拍得很有人文氣息。 16:00能害死我嗎?1:00:20人不要做虧心事1:04:50害死我,我還謝謝您,感恩您。感恩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16:22 22:20 24:23「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何必 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心不死 24:55正大光明,又何愧畏!19:30 想死又不能死,人生酬業 24:25有什麼好怕?為什麼會怕?28:20為什麼鬼魅妖魔鬼怪都在陰暗處? 25:12仁者無敵 20:30太多齷齪事而不敢見人、不敢見光 21:00魔神仔33:20 34:45 42:20為什麼魔鬼都很醜陋。您丟臉都來不及了還敢來嚇我37:40 40:03包青天《狸貓換太子》40:20藐視鬼神,言不存在,憑什麼? 21:10《梁皇寶懺》23:45:「論說君主父母師長,其罪過是!」 1:06:00鬼與怪獸 1:06:30讚歎楊丞琳、許瑋寧、夏于喬三菩薩 1:10:10眾生無邊誓願度 1:30 散食人(窮人) 正德愛心廚房發票捐贈碼923 2:40七星大法與表哥原理 5:00 Friday影音 17:30 林占梅先生的為人18:00 41:03「驚悼之餘歌以當哭」「悼」一字千金! 17:40 〈地震歌〉用了許多「瞬間」的類似詞彙,為了表示在短時間發生了好多事情、讓任何人都來不及反應 31:35 35:30「談何容易」什麼意思?此都不知,如何隨文入觀?法鼓山齋明寺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osts/1972926076151850 46:30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47:15被刪回應?!50:25 53:25 1:23:50我為什麼不出家,沒有出家因緣 43:00只因不習慣而已。海豚=海豬43:35海豬怎麼會難聽呢?44:00 臺灣閩南語怎麼會沒有文字呢?勿為成見(戒取見)所囿 52:30 55:10 1:13:30《玉海》卷87〈孔子圭〉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2705&page=694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8VE7fpWNx9krx1-k87upmlt7uSN0JV16 《禮記》〈玉藻〉:1:31:20圈豚行,不舉足,齊如䟽。注: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不舉足曳踵,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1:26:00 1:31:25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儀禮》〈聘禮·注〉:孔子之執圭,踘躬如也,1:32:45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縮縮如有循。 1:16:00此一「齊」,恐怕也是「躋」或「𬩣」之假借,承前「足」皆是形容足部的動作。而宋(也可能是元本)、元(明嘉靖翻刻)刻本之《玉海》「流」亦作「䟽」,1:17:00顯與「足」有關矣!1:18:30然王應麟並未置一辭考訂。 55:46 1:11:15「齊如流」「齊如䟽」中邪?粽邪57:20 1:03:20 1:29:20要離職時中國文化大學大典館五樓中文系所所在從小整修。58:00我的離職實錄 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左右逢源,豈有盡頭。1:20:00 1:27:51 1:12:35「引用」是什麼意思 1:35:10我的雲端硬碟「圈豚」的結果 1:35:45黃侃句讀《十三經》白文。斷句十三經經文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1:36:35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16


2:30
齊如流=躋如疏 3:50 1:38:40繼續檢視歷來「圈豚」一詞的使用 7:40「诃之如叱狗,押之如圈豚」 8:25《禮記通論輯本》清 姚際恆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頤溜如矢,弁行,剡剡起履,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21:00 君與尸尊,其行宜緩,故接武,鄭謂君與尸同行,非也。大夫繼武,士中武,此又大夫士徐行之法,鄭亦謂大夫士與尸同行,益非也。徐趨皆用是,總結上謂君與尸及大夫士徐趨之法,皆各用此接武、繼武、中武也。23:26 24:50 33:00 1:55:10「趨」即「行」,「徐趨、疾趨」即「徐行、疾行」。陳可大謂「或徐或趨」,非也。圈豚行、弁行、執龜玉,此又歷舉行之之法。36:45鄭於此下口各分徐趨、疾趨,非也。18:16 20:20 37:35圈豚行,據文義自謂旋轉之行,取況圈豚。9:00 44:00孫守真按:疑「轉」乃「轉移」之轉,「轉」即「移」,謂移動腳步也。若屬旋轉,如何行步?39:00 40:52陸農師以圈字屬上句,殊鑿。端行,直行也。弁行,未詳。41:20孔氏以弁為急,未知是否?41:31郝仲輿以為弁盤通,逍散貌,無據。陸農師又以端行為玄端,弁行為爵弁,皮弁豚行為冕,尤鑿。 9:20 19:00窘逼轉愁門戶狹 10:00 14:10 18:16不要「食古不化」(食故不化) 10:20 學生試卷範本 11:00檢索我的粉絲專頁《古文共欣賞(文言文學堂)》 25:30如何讀懂文章(文言、白話皆然) 42:40中文就如自然科學。後者未必不如前者 46:30臉書直播第41 52:55陸佃《埤雅》 53:20陸農師 左右逢源 53:50= 54:02裨將 57:40《埤雅·釋獸》卷五: 《曲禮》曰:58:10「豚曰腯肥。」《說文》云:「牛羊曰肥,豕曰腯。」1:05:33「豚曰腯肥」1:09:55蓋兼之也。《易》曰:信及豚魚,正言豚魚者,豚微物而遁𨓜1:10:35魚微物而潛逃,信所難及故也。1:11:00〈玉藻〉曰:「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1:11:57先儒以為:弁,疾也;端,直也;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皆非是。1:12:27蓋畜養之閑曰「圈」,豕子曰「豚」。「端」讀如「端弁」之「端」,「弁」讀如「弁冕」之「弁」。1:13:33圈豚,臨行不舉足,齊如流。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則《禮》以其物記行容。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履,則《禮》以其服記行容,互相挾也。古者祭祀必先擇牲繫而養之於牢,君衮冕而臨之,1:16:00則行不舉足,齊如流,所以致敬,且稱其服容也。〈祭義〉曰:天子為籍千𠭇,冕而朱紘,躬秉耒。1:19:10諸侯為籍百𠭇,冕而青紘,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為醴酪齊盛,於是乎取之,敬之至也。古者天子、諸侯必有養獸之官,及歳時,齋戒沐浴,而躬朝之;1:22:05犧牷祭牲必於是取之,1:22:42敬之至也。君召牛,納而視之,擇其毛而卜之吉,然後養之,君皮弁素積,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又曰:君皮弁素積,卜三宫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世婦卒蠶獻繭于夫人,夫人副褘而受之,以為黼黻文章,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由是觀之,君冕而親耕籍田,則冕而豢牲,不為過矣。皮弁素積,卜三宫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夫人副褘而受繭,則君皮弁卜牲,冕而圈之,又不為過矣。1:34:20莊子曰:祝宗人𤣥端臨牢筴,說彘曰:吾將三月㹖汝,十日戒,三日齋。夫禮,祝宗人𤣥端臨牢筴擇彘,則天子皮弁召牛,納而視之,卜之吉,然後養之,固其禮也。1:30:00或言牛,或言彘,其實一也。擇之以弁,則豢之以冕,禮又冝然也。1:31:02 1:32:18然則「行不舉足,齊如流」,冕行之容也。頤霤如矢,端行之容也。剡剡起屨,弁行之容也。 按:陸佃此「圈豚」之「豚」讀為豬(小豬、豬仔)矣。「圈豚」則讀為圈養豚時所戴之冕冠也。故結曰「冕行」以釋「圈豚行」也。 1:38:40《韻補》 1:42:30《儀禮識誤》 1:46:30 1:48:30 「圈豚」一作「卷豚」「卷遯」,1:51:20益明可能係假借字矣。詳《儀禮》鄭注。又如《仪礼识误》:「豚 注曰:举足则志趋,卷遯而行也。按《释文》云:『豚,大本反』,从《释文》。【案此注『卷豚而行』,即〈玉藻〉所云『圈豚行』是也。】」 1:57:45《日講禮記解義》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此明行步疾徐之儀也。君,謂天子、諸侯。武,足迹也。中,獨閒也。發,起也。移,猶變也。2:00:35圈,轉也。「豚」之言「循」,讀為上聲。言迴旋而行也。「齊」讀曰「咨」,裳下緝也。端,直;弁,急也。剡剡,身起之貌。踵,足後跟也。蹜蹜,促狹之貌。用行步,廣則疾而勞,狹則緩而𨓜。尊者逸,2:04:25而卑者勞。故君與尸行,則蹈半迹而接武。大夫則迹相及而繼武。士則迹間容迹,而中武。凡徐趨之法,皆用是。若疾趨,則屨頭欲發起,而手足毋易其常度。2:06:55如迴旋行,則足循地而不舉,裳下委地如水之流;行於席上亦然。2:08:02直行,則頤如屋霤之垂,進步如矢之直。急行,則欲速而屨頭恆起,故其貌剡剡也。執龜玉之重器,則舉足之前,而曳其後踵,行不離地,如有所循,故其貌蹜蹜也。案:「徐趨」對下「疾趨」而言,2:10:30陳《注》謂「或徐或趨」者,非是。2:12:20圈豚行,卽徐趨也。端行、弁行,卽疾趨也。

17


《埤雅·釋獸·豚》卷五: 1:40〈曲禮〉曰:「豚曰腯肥。」《說文》云:「牛羊曰肥,豕曰腯。」「豚曰腯肥」蓋兼之也。3:17《易》曰:「信及豚魚」,5:52正言豚魚者,豚微物而遁𨓜,魚微物而潛逃,5:30信所難及故也。〈玉藻〉曰:「圈豚行,不舉足,37:45齊如流。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先儒以為:弁,疾也;端,直也;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皆非是。蓋畜養之閑曰「圈」,豕子曰「豚」。41:00「端」讀如「端弁」之「端」,「弁」讀如「弁冕」之「弁」。圈豚,臨行不舉足,齊如流。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則《禮》以其物記行容。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履,則《禮》以其服記行容,44:20互相挾也。45:05古者祭祀必先擇牲,繫而養之於牢,君衮冕而臨之,1:03:00則行不舉足,齊如流,1:05:05所以致敬,1:07:10且稱其服容也。1:08:01〈祭義〉曰:「1:15:40天子為籍千𠭇,冕而朱紘,躬秉耒。諸侯為籍百𠭇,冕而青紘,躬秉耒,1:19:10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為醴酪齊盛,1:22:30於是乎取之,敬之至也。1:29:25古者天子、諸侯必有養獸之官,及歳時,齋戒沐浴,而躬朝之;犧牷祭牲必於是取之,敬之至也。君召牛,納而視之,擇其毛而卜之吉,然後養之,1:35:00君皮弁素積,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又曰:「君皮弁素積卜三宫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世婦卒蠶獻繭于夫人,1:13:00 1:40:48夫人副褘而受之,以為黼黻文章,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由是觀之,君冕而親耕籍田,1:44:05則冕而豢牲,不為過矣。「皮弁素積卜三宫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夫人「副褘而受繭」,則君皮弁卜牲,冕而圈之,又不為過矣。1:46:27《莊子》曰:「祝宗人𤣥端臨牢筴,說彘曰:……吾將三月㹖汝,十日戒,三日齋。」3:12:57夫禮,祝宗人𤣥端臨牢筴擇彘,則天子皮弁召牛,納而視之,卜之吉,然後養之,固其禮也。或言牛,或言彘,3:14:20其實一也。擇之以弁,則豢之以冕,禮又冝然也。然則「行不舉足,齊如流」,冕行之容也。頤霤如矢,3:17:23端行之容也。剡剡起屨,弁行之容也。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47929&page=141 2:06:40= 腞:拖著腳走路。2:15:45 2:49:20 2:54:20 12:00「信及豚魚」句式猶「草木皆悲」 3:29:00 《國語·晉語第十》: 3:34:02又公伐原,(原不服,故伐之。)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䟽軍而去之,(13:40䟽,徹也。)諜出,曰:「原不過一、二日矣。」(諜,間候也。)軍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庇,蔭也。)乃去之。及盟門,而原請降。(盟門,原地也。請降,3:37:56𨓆一舍而請降。)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7610&page=59 14:33文公伐原(原不服,故伐之。),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13:40疏,徹也。)。諜出曰:「原不過一二日矣(17:00諜,閒候。)!」19:50軍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20:44 26:35何以使人?26:46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庇,蔭也。)。」32:35乃去之,及孟門,而原請降(孟門,原地。傳曰:「退一舍而原降。」)。(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國語/晉語/卷第十 晉語四/17文公伐原(P.376) 35:40霸(伯)、王。王霸之辨 21:10 代詞性助詞:相、所、見、何 1:03:50 22:52「相顧人人成土色」此「相」並非代詞性助詞,乃如「相傳南陽府有明季太守某歿於署中」的「相」 12:40 51:20 〈玉藻〉曰:「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可能當句讀作: 「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疏)端行,頤霤如。矢弁行,55:20剡剡(如),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51:40 蓋以「蹜蹜如」此句及其結構逆推回前句,則每句俱有某某如之句式(齊(齊)如、頤霤如、剡剡(如)、蹜蹜如;由蹜蹜、剡剡,可推「齊齊」可能亦疊字形容),且有足部動作的說明(如「不舉足」、「舉前曳踵」、「起屨」)。 矢弁,如矢之急(疾)也;疾如矢也。 如此,則「圈豚行」、「流(疏)端行」、「矢弁行」、「執龜玉」皆有某某行之句式58:40,且皆湊成三字矣。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1:50:50 1:52:04 1:55:45 《莊子·外篇·達生》: 2:23:50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筴,說彘曰:「2:30:40汝奚惡死?吾將三月㹖汝,十日戒,三日齊。藉白茅,2:24:30 2:26:50 3:06:00加汝肩、尻乎彫爼之上,則汝為之乎?」(孫守真按:肩,前腳;尻,後腳。此借代全身。)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自為謀則苟生有軒冕之尊,死得於腞楯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2:34:00為彘謀,則去之,自為謀,則取之。所異彘者,何也?」(欲瞻則身亡理常俱耳,不間人獸也。筴,初革反。李云:牢,豕室也。筴,木欄也。說,如字;又:始銳反。彘,直例反,本亦作「承」。惡,烏路反。㹖,音患。司馬云:養也;本亦作犧。齊,側皆反;後章同。藉,在夜反;又:在亦反。2:03:05 2:26:50尻,苦羔反。爼,莊吕反;晝飾之爼也。2:25:30孫守真按:「畫飾之爼」,「晝」字誤;此解「彫爼」一詞,非但解「爼」字。為彘:于僞反。下「自為」「為彘」同。食,音飼。穅,音康。糟,音遭。錯,七故反,置也;又如字;本又作「措」。2:15:05腞,直轉反;又:敕轉反。楯,食凖反;徐:敕荀反。司馬云:腞,猶篆,云腞猶篆也。2:43:40楯,猶案也。聚僂:力主反。司馬云:聚僂,器名也。今冢壙中注為之。2:19:10一云:聚僂,棺椁也。一云:聚,當作「菆」,才官反。僂,當作「蔞」,力乆反;謂𣩵於菆塗蔞翣之中。)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7894&page=15

18


陸佃《埤雅》 0:10 蔞翣 《莊子·達生·說彘》 1:50 2:30 51:21 1:02:22 1:15:00 1:42:23 1:52:22歷來對「圈豚」一詞的使用考 2:45《禮記》上次我們的新句讀是錯的,因為中間卡了一句「席上亦然」,故不能作「疏端行」(「流端行」/「流(疏)端行」) 4:50吳澄《禮記纂言》 10:10賔入不中門不履閾。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東。 9:33 11:05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圈,舉遠切;又:去阮切。豚,土本切。「足『齊』」音「咨」。剡,以漸切。陸農師讀「圈豚」並如字,「圈」屬上句,「豚」屬下句。) 26:00《富強齋叢書》 29:20《強齋集》 再至崑山,始終四年,有德有儀,可則可傚,教道斯彰。禮順克化,諸生遠邇,來遊來歌。30:00步趨圈豚,誾誾秩秩。善教樂育,可謂兼至耳矣。則夫睽離濶別之際,眷顧徘徊 32:30 《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 34:00 兩腳圈豚繩索絆 34:50 40:40《仲氏易卷八六二》: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35:20象曰:係小子,勿兼與也。  三陰固當隨謂之婦隨,42:20而特此婦人之足羇絆不前,猶圈豚然。毎隨男子,輒若為男子所係累者。況二、三兩爻聨袂相隨,又復前當少男,而後遇長子。夫少男者,小子也;長子即丈夫也。45:30今二之所隨,本近丈夫,而忽與小子同體。長者足未展,而小子之手已拘之。前後牽曳,37:05勢不兼與,是前所見係者為小子,而後所失者在丈夫也。48:25【孫守真按:兼與,猶此處「兼顧」也。係,即「繫」,即牽絆。可見都是前後被拘束,伸展不開,左支右絀之貌。】 53:30《周易洗心》 六五:54:30豶豕之牙,吉。牙,鄭氏曰:互通一作枑。二變離互坎伏坎皆豕象豶小豕奔走水火相激,故小豕善奔。1:01:00《埤雅》曰牙以罥足,葢即苙也。以木交互為之,圈豚于內。二豶豕而艮枑之,不使其奔,而奔而不逺,久之即馴擾而不奔矣 1:05:05 陳澔《禮記集說》(陳氏禮記集說) 1:05:05 衛湜《禮記集說》 主人不問,客不先舉。将即席,容毋怍,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1:05:30 長樂陳氏曰:摳衣去齊尺,則不如流矣。1:06:00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則不摳衣矣。或以摳衣為敬,或以如流為敬,與「無事則裼,有事則襲」同意。 嚴陵方氏曰:凡行步廣,則疾而勞;狹,則緩而𨓜。尊者𨓜𤰞者勞,故君至於士,尸行之節,其别如此。起屨雖疾,手足之容亦不可妄有所改移也。「圈豚行,不舉足」者,謂回旋而行也。羔性聚,豚性散。豚雖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於中矣;故取況如此。1:10:10席雖以坐,其行而就坐之時,亦以是為節焉。剡剡,則如火之趨上,固異乎流之趨下矣。舉前曳踵,與〈曲禮〉言行不舉足、車輪曳踵同義。「蹜蹜」有難進之意。《論語》所謂「足蹜蹜,如有循」是也。1:10:52 山陰陸氏曰:所謂「布武」在繼武、中武之間。「徐趨皆用是」言雖君大夫徐趨亦中武也。疾趨則欲𤼵而手足毋移。「圈」句。「圈」讀如「杯圈」之「圈」,言雖舉趾稍髙,尚循徐趨圈域之內,豚俯其首。豚行蓋言冕行;知然者,以「端行、弁行」知之也。端行,謂服玄端而行;弁行,謂服爵弁、皮弁而行。前言執玉龜襲,今此上龜執玉而慎非其至也。 1:12:40莫衷一是 折衷 1:19:10 長樂陳氏 1:18:55 1:20:15楊維楨《東維子集26淵黙先生碣銘》: 至正十四年三月二十日壬午,淵黙先生余君卒,1:44:50𦵏,其友及門人問易於會稽楊維楨,維楨曰:「先生深靜而寡言,嘗自號淵黙,宜從曰『淵黙』。」皆應曰「宜!」1:24:10其子安禮又先生門人殷奎〈狀〉來請〈銘〉。先生諱曰强,字産莊,姓余氏。其先閩之古田人。十二世祖謁仕宋官,至吏部尚書,受知徽宗,即既徽宗手書余尚書祠額,賜其子孫。1:26:30曾大父諱佑,大父諱鄭,父諱與可皇武夷書院山長,自號藍溪,始居崐山,為崐山人。先娶趙氏,無子,再娶陳氏先生。1:31:50(孫守真按:難得《四部叢刊》版本如此之差,遠不如《《四庫》本。此本敓訛嚴重,《四庫》本此句作「再娶陳氏,生先生」,是也。此敓一「生」字。)初藍溪為李後,姓李氏,至先生始復姓余云。1:36:00先生年十四喪父,能自樹立,極力于學,脩習客止歳趨圈豚如老成人。孫守真按:《四庫》本作「脩習容止,步趨圈豚如老成人」是也。蓋「歲」亦作「岁」,與「步」形近,故訛。 1:48:30《望溪先生文集·兄子道希》 1:49:00嗟余弟兮重煩勞,1:51:03安汝眠兮畏汝驚,保抱終宵兮圈豚行。歎門祚兮衰殘,失所怙兮常欒欒。及受室兮歳三遷,祖重承兮泣血漣。 1:53:19 代詞性助詞 1:57:12課本注釋 少選 《神仙傳·壺公》以訛傳訛 1:58:37課本題解 〈地震歌〉詩序記載道光二十八年(1848)仲冬,1:59:00彰化與嘉義大地震而城屋傾倒,人畜斃命,1:59:15民眾斷肢破頭,慘不忍睹。2:00:25 2:07:50事隔兩年,道光三十年(1850)暮春,嘉義又大震兩次,2:13:48詩人面對慘狀,難掩悲痛,故作詩以述其哀痛,並為此時期的地震災害留下歷史的傷痕。2:14:25 傷痕文學、悲情 2:02:20 2:13:20林占梅〈地震歌〉到底何時所作?未必是咸豐元年!2:04:30 2:14:35此詩為七言古詩,共二十四聯,詩人從突發的地震寫起,再寫地震中情景,人們焦躁的心緒,與劫後餘生的心情感受,最後再表達其哀悼心情。2:15:45全詩對地震災難始末之描摹,環境的變化與心境的反應,描述詳實,狀物寫象,栩栩如生。2:16:48尤其詩末運用《神仙傳》所載費長房之縮地術,融典故於詩作中,手法更見巧妙。詩人不僅具有民胞物與的胸襟,與悲天憫人之情懷,2:18:44尤表現其對人民安居樂業的殷切期盼。

顯示部分內容

回覆

 

19


0:50
2:29:18宋衛湜《禮記集說》: 4:28 鄭氏曰:接武,尊者尚徐,蹈半迹;繼武,迹相及也。中武,迹間容迹也。6:15徐趨,謂君、大夫、士之徐行,皆如與尸行之節也。7:00疾趨,謂直行也。䟽數自若。發,謂起屨也。「移」之言靡迆也。毋移,欲其直且正。「欲」或為「數」。27:00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不舉足曳踵,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席上亦然,尊處亦尚徐也。端行:端,直也。30:02「頤」或為「䨨」。此疾趨也。「執龜玉,舉前曳踵」著徐趨之事。 36:30孔氏曰:此一節明行步疾、徐之儀,貴、賤與尸行步,廣、狹不同。君,天子、諸候也。武,迹也。二足相躡,每蹈於半,未得各自成迹,故云「接武」。尊者舒遅,故君及尸步遅、狹。大夫漸𤰞,故與尸行,步稍廣、速也。士𤰞,故與尸行步極廣;41:00每徙足,間容一足地,乃躡之也。徐趨,遅行也。「疾趨則欲發」者:發,起也。欲屨頭恒起,無復繼、接之異。其迹或䟽、或數,自若,貴、賤同然也。44:00屨恒欲起,手足猶冝直正,不得邪低、靡迆、搖動,故云「手足毋移」也。「圈豚行」者,釋上徐趨之形也。豚,循也。轉足循地而行,不舉足,謂足不離地。47:50 1:06:25齊,裳下緝也。足既不舉,身又俯折,1:08:20則裳下委地曳足,如水流狀也。在席上未坐,其行亦如是「圈豚行……齊如流」也。端行頤霤一經,覆上疾趨之節。端行,謂直身而行。行既疾,身乃小折,而頭直俯臨,1:13:27前頤如屋霤之垂也。矢,箭也。身趨前進,不邪如箭也。弁,急也。剡剡,身起貌也。急行欲速,而身、屨恒起也。踵,謂足後跟也。執龜玉,徐趨之時,1:17:40初舉足前,後曳足跟,行不離地。蹜蹜,言舉足狹數,蹜蹜如也。 1:18:37嚴陵方氏曰:凡行步廣,則疾而勞;狹,則緩而𨓜。尊者𨓜𤰞者勞,故君至於士,尸行之節,其别如此。起屨雖疾,手足之容亦不可妄有所改移也。「圈豚行,不舉足」者,1:22:45謂回旋而行也。1:23:07羔性聚,豚性散。豚雖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於中矣;1:26:17故取況如此。席雖以坐,其行而就坐之時,亦以是為節焉。剡剡,則如火之趨上,固異乎流之趨下矣。舉前曳踵,1:29:22與〈曲禮〉言「行不舉足,車輪曳踵」同義。「蹜蹜」有難進之意。《論語》所謂「足蹜蹜,如有循」是也。 山陰陸氏曰:所謂「布武」在「繼武、中武」之間。「徐趨皆用是」言雖君、大夫徐趨亦中武也。「疾趨則欲𤼵而手足毋移圈」句,1:35:45「圈」讀如「杯圈」之「圈」,言雖舉趾稍髙,尚循徐趨。1:37:47圈域之內,豚俯其首。豚行,蓋言冕行;知然者,以「端行、弁行」知之也。端行,謂服玄端而行;弁行,謂服爵弁、皮弁而行。前言「執玉龜襲」,1:40:50今此上龜執玉而慎非其至也。 1:41:50 1:51:18 1:51:44慶源輔氏曰:必言與尸行者,著行之徐,非止𨓜也,敬而巳矣。愈尊愈敬。趨,謂行有所向也。疾趨,趨雖疾而布武未改也,故曰足毋移,併言手者,1:55:36亦不改其拱也。故曰張拱而趨。2:02:52至於走,則手不能拱而步濶逺矣。1:41:05行不舉足,足既舉,則衣無撥矣,故其裳下緝如水之自動焉。席上亦然,〈曲禮〉「將即席……衣毋撥,足毋蹶」是也。2:07:20剡剡,銳利也,屨頭發起之貌。舉前曳踵,若所謂不舉足,則前亦不舉矣。蹜蹜如也,2:09:28則有緩而巳。 2:10:18金華范氏曰:此與尸行步疾、徐之節,堯舜之道,孝悌而巳,亦在徐行、疾行之間。兹步武之廣、狹,趨履之遅、速,先王制禮,必在所謹,2:15:30豈可以細故視之。蓋自是充之孝悌,發乎朝廷,放乎道路,所繫豈不重歟。 2:26:41凡行容愓愓,廟中齊齊,朝廷濟濟翔翔。 5:15禮尚往來 14:00 3:09:20字形結構兼音義 聲音變化的關係 ㄡㄨㄩ相通之證 屢縷屨婁 樓鏤藪婁 香荽=香菜 1:50 陳澔《禮記集說》1:50:05 2:29:11 2:30:28 2:31:30「知止堂」印 2:37:50書成,甚欲就正于四方有道之士,而衰年多疾,遊歷良艱,姑藏巾笥,以俟來哲。治教方興,知禮者,或有取焉,2:39:50亦愚者千慮之一爾。旹 至治壬戌良月既望後學東滙澤陳澔序 2:47:40音註(按本傳:陳澔,宋末都昌人,博學好古,2:48:17淹貫經史諸子百氏之書,盡必推究,不樂仕進,教授鄉閭,學者尊稱為雲莊先生。元至治中,潜心禮學,所著有《禮記集註》行于世。) 序畢 2:54:20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 君,謂天子、諸候。接武,2:55:00謂二足相躡,每蹈於半,不得各自成迹也。若大夫與其尸行,則兩足迹相接續,漸卑,故與尸行,步稍廣而速。中,猶「間」也。士與其尸行,每徙足,間容一足地,乃躡之。士極𤰞,故與尸行,步極廣也。徐趨皆用是,謂君、大夫、士,或徐、或趍,2:59:45皆用此與尸行步之節也。 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 此言:若以他事行禮而當疾趨者,其屨頭固欲發起,不以接武、繼武為拘。然而手容必恭,足容必重,不可或低、或斜而變其常度。移,猶「變」也。 3:04:40圈豚行,不舉足,齊加流;席上亦然。 3:05:20舊說:圈,轉也。「豚」之言「循」,讀為上聲。謂徐趨之法,當曳轉其足,循地而行,故云「不舉足」也。方氏謂:「此言廻旋而行。羔性聚,豚性散,圈之則聚而廻旋於其中矣。3:08:45故取況如此。」未知是否。3:14:25齊,裳下緝也。足既不舉,身又俯折,則裳下委於地,而曳足則,齊如水之流。席上亦然,言未坐之時,行於席上,亦當如此也。音註:卷,舉逺反。豚,上聲。齊,音「咨」。 端行,頤霤如矢;3:17:38弁行,剡剡起屨。 端,直也。直身而行。身亦小折,3:19:17故頭直臨前而頤如屋霤之垂。其步之進,則如矢之直也。弁,急也。剡剡,身起之遠。急行則欲速而身、屨恒起也。3:21:25一說:「端」謂玄端、素端;「弁」謂爵弁、皮弁。行容各欲稱其服也。 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3:27:40踵,足後跟也。舉足之前,而曳其後跟,則行不離地,如有所循也。蹜蹜,促狹之貌。龜、玉,皆重噐,故敬謹如此。音註:蹜,音「縮」。離,去聲。 凡行容惕惕 「惕」音「㑥」,作「愓」,非。 54:25準備去正德佛堂台北分院恭聆上常下律老和尚開講英譯巴利文佛陀及其弟子真正一生的故事 54:45我是抱著什麼心態分享的1:02:21 3:40:00我這次的聽經聞法的成就 1:29:50以經證經 2:20:18數一數二 3:37:15 〈地震歌〉其他版本 《全臺詩》本 《搜韻》網的注釋是沒有價值的,只是死板、機械地與《漢語大詞典》的詞條作聯結對應而已 3:38:10 如「大兒小兒多避匿」,為何用「兒」字?還疊用

20


10:30
《搜韻》自動注釋 https://sou-yun.com/Query.aspx?type=poem&id=564227&lang=t 道光戊申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3:20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8:25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14:00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怳魂飛越。 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18:56少選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26:45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32:30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 34:40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36:35《全臺詩》http://xdcm.nmtl.gov.tw/twp/b/b02.htm 37:30(此詩又載李本、李抄本、臺銀本、陳漢光《臺灣詩錄》。編者按:李本、李抄本內容與底本有多處差異,茲錄於後:「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41:55頃刻釜甑欲破裂,霎時身體若籠篩。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42:30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驚魂難招。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恍魂飛越。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老者無策少者難,從此夜眠心不安。東南雖缺地無縫,44:51豈有妖物藏其間。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39:35 45:38回首默記地震時,此身猶自隨沉浮。38:25賴有絲桐調我性,陽春一曲思悠悠。」又:李抄本內容同李本,惟「爾」作「時」;「驚」作「墮」。李本「色」作「氣」;,「安」作「怡」,二者均從李抄本;40:58「試問既震何重輕」,李本缺此句,據李抄本補。 48:40查網路參考資料: 48:53 謎謎春天的我:〈乾坤吞吐歸劫數地震歌- 思無涯-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mmty1223/14153774 50:30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51:05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頃刻釜甑欲破裂,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54:10 58:45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驚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1:01:02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恍魂飛越。 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1:05:10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1:07:02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1:19:04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1:20:30 1:29:30 1:32:00老者無策少者難,從此夜眠心不安。1:40:10 2:57:03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1:41:20 1:47:07 2:57:20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1:49:10 2:53:18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1:52:45 1:55:22 長歌賦罷心轉愁,1:53:10驚魂未定筆亦柔。1:58:45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2:01:42 2:57:45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2:03:30 千人左右死傷,不能寫「都」 2:04:05 2:05:48兩年後、事隔兩年之說,從何而來?2:33:30 2:35:15 2:23:13怵目驚心、觸目驚心、傷心慘目2:24:47 2:26:11不忍卒睹 2:52:41殊難名狀 2:27:35狀物寫象、2:29:48描述詳實;課本怎麼編成的(資料來源) 2:53:18悲憫之心 2:55:20惶恐莫名,當作「惶恐莫明」,這是因為不知「名」未何義故爾。 3:03:10林占梅此詩的毛病 打油詩 油腔滑調 3:09:34江菊松:〈地震歌(清朝林占梅)-- 江菊松選譯C cs20160127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B1%9F%E8%8F%8A%E6%9D%BE/%E5%9C%B0%E9%9C%87%E6%AD%8C%E6%B8%85%E6%9C%9D%E6%9E%97%E5%8D%A0%E6%A2%85-%E6%B1%9F%E8%8F%8A%E6%9D%BE%E9%81%B8%E8%AD%AFc-cs20160127/1090698874297416/ 1:10:05我們的國文教育就是這樣 對百年來國文教育的針砭 1:17:35 1:45:22 1:52:00 1:10:30 「造詣」是什麼意思? 1:13:00淨空老和尚國文造詣還比較像個樣 1:13:50中文到底是左到右還是右到左。傳統中文沒有橫書,只有直書,自甲骨文來一律右到左。一行一字,看似橫書,實仍直書。 1:14:20辨偽 1:20:40 1:27:28「不明所以」什麼意思,怎麼解讀、理解?什麼是「所以」? 1:21:10《國語辭典》釋文用「真象」訂正 1:27:05古文共欣賞(文言文學堂)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1:31:30 1:44:45學生菩薩評我是「自創一大堆」,果然乎? 1:42:50「北七」(死腦筋)、卡陰 1:53:20 1:54:08語言與人生、邏輯、語病 遮風避雨 1:55:05「無時無刻」之謬用 2:05:48我就是「不乖」的學生,我為何不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

21

諸家讀解翻譯評議

江菊松:〈地震歌(清朝林占梅)-- 江菊松選譯C cs20160127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B1%9F%E8%8F%8A%E6%9D%BE/%E5%9C%B0%E9%9C%87%E6%AD%8C%E6%B8%85%E6%9C%9D%E6%9E%97%E5%8D%A0%E6%A2%85-%E6%B1%9F%E8%8F%8A%E6%9D%BE%E9%81%B8%E8%AD%AFc-cs20160127/1090698874297416/ 30:17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43:48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45:10 1:11:40 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52:30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56:40 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1:00:17兩腳圈豚繩索絆。1:02:29 1:39:32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怳魂飛越。1:11:21 1:18:33 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1:14:15大兒小兒多避匿。1:21:35 少選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1:26:08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1:30:20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1:34:21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1:36:31 長歌賦罷心轉愁,1:39:32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1:42:55此身猶自隨沉浮。39:00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4:00百年國文教學的針砭49:30 胡適之真懂國文了嗎?胡適《詞選》也是該注的不注15:40 20:12 4:50冬烘先生、差不多先生 5:25劉逸生先生主編的一套還像個樣 11:10秦觀〈鵲橋仙〉「銀漢迢迢暗度」怎麼讀 。誰在「度」?怎麼「度」?什麼是「暗度」13:40 https://youtu.be/4X_0SVJElas?t=6643 1:26:35參考資料及評議

 

22


0:40
從《地震歌》看古地震 1:03:20 1:05:05「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詩歌裡的臺灣古地震) 1:05:15《愛詩網》 可惜沒有注文 1:09:36 閱讀臺灣古詩文學林占梅地震歌心得分享@ 免費分享豐富生活資訊.理財 ... 2:03:15地震@ 西薇亞的文學花園:: 隨意窩Xuite日誌(2:21:30此文是獲得2010年文建會「大家來讀古典詩」部落格比賽評審獎三獎的其中一篇,總共有90篇。) 2:03:40曾逢辰的詩太俗白成了打油詩了,什麼「地球一震…… 2:04:40 道光戊申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1:50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11:30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6:00 16:00 1:06:05 1:28:30 1:56:30 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22:30 2:08:00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2:08:50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2:09:30兩腳圈豚繩索絆。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27:50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怳魂飛越。30:50 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1:41:00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36:40 少選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2:05:07 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1:54:45 東南雖缺地無縫,2:12:30豈有妖物簧鼓之。55:45 1:44:00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1:45:00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2:15:55 2:16:03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2:16:57 此情回首不堪憶,2:18:00此身猶自隨沉浮。42:43 1:34:30 1:55:15 2:20:08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2:20:20 得長房縮地法是為了能控制土地,不再有地震災害了。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20:20依智不依識 35:30刑賞忠厚之至論 51:18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其有所試矣 1:20:40MS Word中按Ctrl再按滑鼠左鍵會將中文兩個句號間的內容選取起來。 1:23:50 「老者無眾少者疑」怎麼會是「老者無眾」呢? 1:31:30 在這次在正德佛堂台北分院親炙常律法師所宣講之「英譯巴利文佛陀及其弟子一生真正的故事」中,亦曾聽聞本師世尊亦有類似的教言,教我等弟子切不可一味地「依教奉行」--只是迷信他老所說,卻不去思維、觀察、省思,就全盤接受,不加思辨。信、解、行、證;聞、思、修,缺一不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從來就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八大人覺經》也是如是開示。 仰信是不得已的最後手段,如對西方極樂世界及阿彌陀佛、諸佛如來的境界無法體會、不可思議,只能仰信,但決定不是一開始就一股腦兒一頭栽進地去仰信、乃至迷信、唯唯諾諾、全無自主之見、全都不加檢點。這種開放而公允正大光明、經得起檢驗的心胸和智力,無愧於十力無畏,無愧為大智聖人! 然則有不少無知婦孺,卻能念佛成就。其關鍵只在一心。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此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乃不思議境,或可謂為上根利智或下根愚鈍,非我等中介凡夫者所能企及。其實彼等菩薩,心地清淨,早已非我等凡夫所能望其項背矣。人貴自知,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osts/2032305630213894 1:41:00什麼叫「萬籟俱寂」?亂用成語,丟人現眼 1:43:40 2:07:05 2:09:30 2:17:00都不說文解字釋句,就大發議論,在那臭蓋,這種答案能見人嗎?2:21:30 1:50:00 悲天憫人1:51:30 藏富天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1:52:40代詞性助詞 1:54:45學會了自己注釋典故的本事 2:02:30還沒學會走路,就想飛了

23

五四運動一百年?正好看看百年來的國文教育的成果,成了個什麼樣子。教育普及,程度卻是歷朝最差、最光怪陸離的。原因沒他,所謂的國學大師沒幾人真懂了文言白話是什麼?教學都在鬼混混過,大意翻譯不解字句,注釋偷釋不講究竟。就好像我們的民主,不講究法治;我們的國文教學與作文,亦不講章法、不究讀解領會的方法。我才教了幾年書,就有此深沉地感受,,真是當初為何突然轉向由理工轉文,難道也是祖先冥冥在託付控訴?豈是無病呻吟、向壁虛構,只消看我洋洋灑灑的一起讀懂實境秀與說解,就明白我們的國文教/學,若要實事求是,是如何地不堪回首。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只消看DCard與網路上對我國文教學的評論,就知道所言不虛,決定不是自己「膨風」。我憑什麼擇善固執,只因沒看到幾個像我一樣的國文程度、真懂、真說明白透徹地像我這等水平以上的、令我心悅誠服、讓我拜服。這都是鐵錚錚的科學事實擺在眼前。尤其在讀過、教過林占梅先生的〈地震歌〉之後…… 國文程度不是去比誰知道多少、背了多少、有多少國文知識而已(那只是記憶力的競賽,沒有什麼實質「慧」的能力);而是對於沒讀過、沒備課的,也能讀懂、注出,一般人、甚至自己以前都看不懂的東西,一如我在一起讀懂實境秀、乃至上課實境秀中秀給諸位看的那樣。(如〈地震歌〉「東南雖缺」、李白〈月下獨酌〉「醉後各分散」的典故出處,秦觀〈鵲橋仙〉「銀漢迢迢暗度」的詳確讀法……都不是我老師群們傳給我的,也不是先賢大師注出來、說出來的、翻譯出得來的。那是誰教我的?九陽神功、七星大法成了無知的學生們訕笑的對象,或許正因無知,才愈見此二套心法打通任督二脈、了知表哥原理血脈相聯的文詞網絡network的偉大吧,就好像在壞人國裡被罵壞人,才知道那個真是個頂好的人一樣……)有嗎?有嗎?有這樣真懂國文國語的人嗎?有,請也秀出來給我們看看好嗎?這不是一個愛秀的年代嗎?怎麼在秀真本事時,卻又畏畏縮縮、虛讓謙辭了呢?光生活中多少常用的成語、詞彙、字詞都不能弄到真明白透徹了,更何論其他!連自己日用不可或缺、不可須臾離的語言文字都如此生硬陌生,思想又怎能精進,修養又怎麼高深呢?那一樣不是藉由語言文字才能運作的?其他的技能也不過只是難能而不可貴的耍寶罷了……看看多少高深的電腦專家寫或編譯出來的教學文或翻譯書文句不通、不克達意真幾乎是觸處皆是,就明白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了。這都是我如有所譽其有所試的肺腑、親歴、沉痛之逆耳忠言,是不是這樣,有志之士,憑良心與科學精神,見證諸!這才是比五四更值得後人留意紀念的救國正民興文之鴻烈。別再混了!國文老師與學生。 11:20 地震@ 大醉Tony的首頁:: 痞客邦:: 1:52:25 11955:下午兩點四十三分: 肆章、災異詩的民間記憶 2:07:10陳鍾琇〈清領至日治時期臺灣地震詩述論〉 55:05篇名: 古今地震詩淺論作者: 李景惠。縣立大里高中。六年3 1:54:30 道光戊申仲冬,1:39:40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2:07:45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2:29:20 2:50:17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12:15 58:05 2:10:23 2:29:55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23:30 2:41:36 頃刻金甑相傾碎,2:11:10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58:50 1:14:40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1:38:50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23:50 25:12 1:15:20 1:39:02 2:12:24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2:41:32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怳魂飛越。 偷眼視之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49:50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少選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1:55:15 2:10:00 2:27:40 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23:40 34:10 1:20:18 1:22:50 1:39:05 2:50:10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1:20:44 1:26:43 2:51:40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2:51:40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2:27:45 2:52:30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49:15 1:18:35 2:31:25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0:25「丟人現眼」怎麼讀? 14:30標點符號的使用,注意事項 15:10 「隔兩年」之說從哪裡來?21:00 2:08:00 2:20:08 本詩究竟作於何時?俟考! 16:10履歷蔬菜、肉品,食品履歷,吃物質的講究,吃精神的不講究? 24:50不求甚解? 25:41有幾個會像這實境秀,一五一十給你講清楚 26:00李白〈月下獨酌〉「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怎麼讀?是用了什麼典故?29:43陶潛「我醉欲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39110 35:53這樣,才有弦外音,言外意,有深意,有內涵,為詩才,當詩仙啊,成名作啊! 各走各的,率真直樸,心心相印。不客套,不虛應。37:10沒有人世的虛假,沒有世故的做作...褒孰貶誰,不就很是明白了。詩,沒有深意嗎?那是淺人詩,不會是詩人詩的。37:50 罵人、罵人世、罵人類的世界,不帶一個髒字、怨字、恨字、愁字,不就像我們解讀「青青河邊草」的「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時的領悟,只有人不知,麻木不仁不如枯桑與海水了啊。(參見:〈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說解) 29:25 58:05 2:27:45 2:41:23 2:50:17 2:53:20還沒會走路,就要學飛了!國文教學別再鬼混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秦觀〈鵲橋仙〉「銀漢迢迢暗度」怎麼讀? 52:10愛之深,責之切 2:58:10進賢冠。但願後後勝於前賢! 1:13:05「厲陰宅」三字怎麼讀?斷句 九陽神功第1 1:22:50〈地震歌〉與鍾文音〈上海行〉 1:30:10烏龍踅桌1:31:00 1:43:40輕薄為文哂未休 九陽神功、七星大法 1:44:3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真以有此同學學弟為恥,難怪當年我退學,不屑其文憑,真是有遠見啊! 1:55:51海賢老和尚開缸肉身舍利 2:37:00pptx簡報2:47:00 2:40:41潛園相片2:49:48 2:42:17向陽 2:44:50 201626日臺南維冠大樓 剛好也是隔了二年了 都忘光了!還會兩年前或事隔兩年的還同寫一篇地震歌? 2:47:35林占梅先生像 2:48:30傳統中文只有右到左的 2:48:45林占梅先生書法:「竹瘦而秀,梅寒而壽」的是林潛園先生寫照

24


0:15
「東南雖缺地無縫」乃出自《列子·湯問》的典故 28:55 2:09:19相顧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穩相欣告 1:32:45攀援不覺窗櫺斷 1:20怎麼讀懂「所以」二字? 1:48「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2:10上下文(前後文)的重要! 7:00國文程度不是去比誰知道多少、背了多少、有多少國文知識而已(那只是記憶力的競賽,7:20沒有什麼實質「慧/會」的能力);而是對於沒讀過、沒備課的,也能讀懂、注出,一般人、甚至自己以前都看不懂的東西,一如我在一起讀懂實境秀、乃至上課實境秀中秀給諸位看的那樣。(如〈地震歌〉「東南雖缺」、李白〈月下獨酌〉「醉後各分散」的典故出處,秦觀〈鵲橋仙〉「銀漢迢迢暗度」的詳確讀法……都不是我老師群們傳給我的,也不是先賢大師注出來、說出來的、翻譯出得來的。那是誰教我的?九陽神功、七星大法成了無知的學生們訕笑的對象,或許正因無知,才愈見此二套心法打通任督二脈、了知表哥原理血脈相聯的文詞網絡network的偉大吧,就好像在壞人國裡被罵壞人,才知道那個真是個頂好的人一樣……)有嗎?有嗎?有這樣真懂國文國語的人嗎?有,請也秀出來給我們看看好嗎?這不是一個愛秀的年代嗎?怎麼在秀真本事時,卻又畏畏縮縮、虛讓謙辭了呢? 29:20 32:30「代詞性助詞」一定是單向的嗎? 6:32 13:40 代詞性助詞 --本是助詞但有代詞的作用。15:19 在中國的古文當中,有幾個字很特殊,像:14:10「相」、「見」、「所」等字、當它放在一個動詞的前面時,有時候是無意義的,而那個動詞所表現出來的動作,只是單方面,而非雙向的,20:21而且如果你試著去翻譯,這個動詞它的後面,按理說應該有個代名詞(相當於英文受詞的角色 )才完整,但卻省略不見了。 .相:置於動詞之前,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是由一方對另一方進行。例如:27:10「有事相煩」、「實不相瞞」。承蒙「相」邀,不勝感激。(「相邀」即邀我),〈長干行〉33:05「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其中的「相迎」代表「迎接你」。《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魯肅傳》:33:22「孤持鞍下馬相迎, 足以顯卿未?」所表代詞:你我它都有。 36:25 .見:置於動詞之前,有被動的意涵,45:10表示主體對所涉及的對象如何。如:45:55 1:24:05「幸而見用」是指僥倖地被您任用,「秋扇見捐」則指如秋天的涼扇被主人丟棄一般。得罪之處,請「見」諒。(「見諒」即原諒我),「請勿見笑」、1:26:35「請多見諒」、1:28:26 「有何見教」。所表代詞多為「我」。 1:35:26 .所:置於動詞之前,具有動詞接受者的功能。如「所見」指看到的人事物,「所學」代表學習的內容。例:1:39:48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所需」即需要之物) (1)虛字。置在動詞前,暗示動作達到的事物。如:1:41:55「前所未聞」。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43:55 2:08:00 (2)與「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的意思。1:45:28 2:08:08 2:12:43如:「他的作品為一般青年人所喜愛。」所表代詞多為事。 1:48:27 [判別]《教育部國語辭典》者:[代詞],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1:48:35論語 ˙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例如:1:54:55 《陳元方答客問》中︰「相」委而去委「我」而去。(委棄我) 1:55:05 《華歆與王朗》中︰寧可以急「相」棄寧可以急棄「他」? (怎麼可以因危急而把他拋下呢?) 《與荷蘭守將書》中︰以誠意「相」待以誠意待「你」 王維的《竹里館》一詩: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明月來照「我」 1:57:01 「相」字放在「照」這個動詞的前面,「相」本身並無意義是助詞,表示明月照著我,但「我」這個代名詞卻隱藏起來了,整句看得出來是單向的,只有明月照著人而已,而非雙向式的人也照著明月。 1:59:38 杜甫的詩《客至喜崔明甫相過》其中「相過」的「相」,也是屬於這種代詞性助詞,只有單向的崔明甫拜訪詩人杜甫,杜甫並未拜訪崔明甫,而且動詞「過」的後面省略了我(杜甫)這個代名詞。 2:15:22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魏文帝曹丕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詩,曹植因而以「相煎何太急」……2:17:20 2:33:15 2:35:51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說道:如果洛陽的親戚朋友問起「我」問「我」 2:36:44 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相」在這裡也代表()。這句是說:兒童見我不識我。 2:38:33 一燈「相」照…… 2:38:40 出門「相」迎──迎你 實不「相」瞞──瞞你 洛陽親友如「相」問──問你 2:43:00 遠來「相」親──看你 不敢「相」煩──煩你 2:43:57 以此不急之務「相」邀──邀請你( ˙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 2:45:52 而汝亦無辭「相」答──回答我 2:48:41 「相」迎不道遠──迎你 生不能「相」養以共居──奉養你 2:50:20 君何至「相」視如涕唾──視我 2:53:42 移船「相」近邀「相」見──近你、邀見我……2:57:31 3:03:41 憖憖然,莫「相」知──莫知驢子 (柳宗元 黔之驢) 2:59:39 開幕誌慶,好禮「相贈」。(贈你) 吾當以誠意「相待」。(待你) 有事「相煩」,敬請協助!(煩你) 我也是身不由己,你何必苦苦「相逼」。(逼我) 3:00:30   (×宰相)--良醫醫病,「良相」醫國。   (×互相)--彼此「相親相愛」。   (×互相)--鄰居之間,應該守望「相助」。……3:04:55 《文選˙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慈父背()→父親去世,離開我。 情非得已才出此下策,敬請「見諒」。(諒解我)。 準備不周,若有出錯,請勿「見笑」。是指「請勿笑我」 若有招待不周之處,請勿「見怪」。(怪我) 「見教」指教我 「見告」告知我3:05:19 以官物「見餉」以官物餉「我」用公家的東西送給我 不情之請,請勿「見拒」。(拒絕我) 無功不受祿,你以厚禮「見贈」,實在受之有愧。(贈 我) 3:06:00 至於〈留侯論〉中︰匹夫「見辱」此處只能作︰匹夫「受」辱…… 3:06:55 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論語》裡記載孔子的為政之道,是要先讓人民生活不虞匱乏,並避免剝奪人民權益的苛政與惡法。文中「所欲」是指人民想要的 基本物質需求,而「所惡」則 代表人民厭惡的苛政亂法。 3:12:40 國歌歌詞:三民主義,3:22:16吾黨「所」宗。 3:25:02宗是遵從的意思,這句是說:3:22:30我們要遵從(它,三民主義 )→吾黨宗「它」 3:12:42吾黨=我們=我等=我輩=我類=我曹 3:24:00宗尚3:26:10 《送董邵南序》吾因子有「所感」矣。…… 3:27:08『陶侃有一次拿公物孝敬母親,陶母對他說:『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上文中,『見餉』的『見』字為代詞性助詞,代稱『我』,故『見餉』即『餉我』。下列文句中的『見』字,何者也屬於這種用法?』 (A)四處旅行,增廣『見』聞(B)招待不周,請多『見』諒3:29:10(C)閣下所言,何以『見』得(D)論點切要,『見』地不凡。下列「」內皆為代詞性助詞,其中所指代的人稱不同於其他的是(A)移船相近邀「相」見(B)慈父「見」背(C)相託之言,慎勿「相」負3:35:26 3:49:24(D)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3:51:20下列句中「相」字的用法,何者不是代詞性助詞?(A)茍富貴,毋「相」忘 (B)感謝好言「相」勸 (C)寧可以急「相」棄邪 (D)「相」與步於中庭。 3:53:01「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句中的「相」是代詞性助詞,「相送」就是「送我」的意思。下列文句,3:53:20請挑出亦是此種用法者: (A)3:53:59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詩) (B)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C)3:56:44「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D)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https://blog.xuite.net/quencychenkimo/twblog/116355541-%E4%BB%A3%E8%A9%9E%E6%80%A7%E5%8A%A9%E8%A9%9E%EF%BC%9A%E3%80%8C%E7%9B%B8%E3%80%81%E8%A6%8B%E3%80%81%E6%89%80%E3%80%8D
41:35
啥溲1:26:53 42:52百年國文教育的針砭2:25:20胡適之編的《詞選》看有沒解說得像我這樣?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47:45 2:26:00 2:30:10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怎麼讀? 49:502019/5/26補充: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弄巧」就是「傳恨」。弄,52:00單字想複詞 「裝神弄鬼」的「弄」。 在平時非七夕的日子裡,牛郎、織女只能透過這樣來傳達彼此的「恨」(遺憾、憂愁、思念),是很巧妙、神不知也鬼不覺的。好像在捉弄處罰祂們的天公天神一樣。所以「弄巧」二字不但有巧思、巧慧的意含,而且好像還帶有著點逗趣、頑皮、俏皮的慧黠意境。 表哥原理:「弄、捉弄、裝神弄鬼;巧、巧慧、巧思、巧妙1:06:12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諸字詞,現在都有了血脈氣息的連繫了。通氣了、通成一氣、連成一氣了。這就叫「表哥原理」;好像在路上不認識表哥,過年回老家團圓才有「喔!原來那是阿姨的兒子啊」的感慨與領悟!(以上2019/5/26補充) 2:19:17人間萬事本來即一體,人自妄心分別罷了。可參考《語言與人生》中討論「分類」的問題2:24:10君子不器,幹嘛畫地自限,今女畫。 2:20:22「突如其來」怎麼讀?是白話還是文言?2:20:45「禮尚往來」亦然。 2:21:33我從不覺得文言與白話有多大的隔閡,自從我開始讀懂文言之後.也不覺得文白夾雜是多大的罪過,而我們卻寧願容忍金星火星文種,也不肯留一席地,通古今河. https://www.facebook.com/pg/ChineseAndMe/about/?ref=page_internal 2:39:00 2:41:40不要死在一點上。不要被同一顆石頭絆倒二次2:39:20顏回不貳過、復聖。2:41:11曾子,宗聖。 2:50:50字、詞雙極反面之義,如「息(止、生)、媁(美、醜)、3:38:20豈(難道、哪裡)」 3:38:33「豈敢」、「豈有此理」。《詩經.鄭風.褰裳》:「3:46:25子不我思,豈無他士?」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3:47:07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漢書.卷五八.卜式傳》:「3:39:20家豈有冤,欲言事乎?」《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W00000006300 2:52:30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3:09:45文言的「者」就是白話的「的」:者=3:53:20

25


17:50
代詞性助詞 2:00:00我覺得還是可以有代詞性副詞,毋須囿於某家文法的說法 3:00小津108學測筆記12:50 小津108同學 https://www.clearnotebooks.com/zh-TW/notebooks/749786 4:20 何必是省略賓語?9:35 10:55 24:45 26:31幹嘛還疊床架屋?倒序重組、倒裝句怎麼辦?14:20 15:00「所」字怎麼讀 16:40 26:38誤人子弟 58:00「無時無刻」錯成「任何時刻」 59:45《五月天·寵上天》歌詞 五四運動一百年?正好看看百年來的國文教育的成果,成了個什麼樣子。教育普及,程度卻是歷朝最差、最光怪陸離的--連「無時無刻」都能錯成「任何時刻」,還在傻傻分不清!大放厥辭,寫成歌詞傳唱,錄成著作流傳,真是歷朝歷代絕無僅有。原因沒他,所謂的國學大師沒幾人真懂了文言白話是什麼?教學都在鬼混混過,大意翻譯不解字句,注釋偷釋不講究竟……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osts/2038233072954483 5:00「貽笑大方、見笑大方」怎麼主讀?大==程度修飾。不要死在一點上。即「孔武有力、有錢人」的「有」。 5:15我教給您們的,我也同時不斷地在運用、在學 8:00好行小慧,難矣哉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8:51百姓之不「見」保 9:03是以見放、匹夫見辱 9:45亮直者不見容於冗輩 12:05 14:20 15:40移船相近邀相見 17:20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18:33相視而笑、人面桃花相映紅 18:51各以「所」長,「相」輕「所」短;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22:00陳文華教授的詩詞課值得一聽,但偏屬個人秀,不講他怎麼讀懂的,怎麼會這麼厲害的…… 23:55 26:31余當以誠相待 相煎何太急 24:55兒童相見不相識 26:38出門相迎。遠來相親。 27:10相托之言,慎勿相負 27:52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28:33找王右丞集、王摩詰集 33:49不可思議,一切都是佛菩薩最好的安排 正德電視台《優良商店報你知·大花農場、蟬蜒禪言茶館》:「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39:30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37:31 40:33倚仗柴門外,臨凬聽暮蟬。43:38 1:05:38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1:30:00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8001&page=94 參考翻譯述評:1:11:30 1:20:10 1:29:30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5454 1:06:33 http://mulberrypoems.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_20.html 1:15:27《老子》: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7889&page=92 33:33 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1:34:18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1:39:20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1:42:00,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元灞,1:47:40清月暎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1:51:30 2:39:00寒山遠火明滅。林外㴱巷,1:53:30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1:56:47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黙。2:01:44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逕、臨清流也。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2:10:32白鷗矯翼,露溼青皋,2:16:55麥隴朝雊,斯之不遠。2:21:20儻能從我遊乎?2:22:21 2:42:33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㴱趣矣。無忽。2:31:28 2:38:50 2:47:12 2:55:30因䭾黃櫱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6173&page=8 33:00 馱黃蘗人(馱黃檗人)其實就是採藥人文學語言 參考:32:20 http://www.chinesewords.org/poetry/71250-863.html 30:00 1:47:20 2:53:10 2:54:40 http://www.ck.tp.edu.tw/~cywang/216file/ch15.files/chireports/33244.htm

26

0:11《西京雜記·曹敞收葬》: 3:49 20:07余少峕聞平陵曹敞在吳章門下,往往好斥人過,以為輕薄,世人皆以為然。7:27章後為王莽所殺,人無有敢收葬者。12:28弟子皆㪅易姓名以從他師,敞峕為司徒掾,獨稱吳章弟子,收葬其屍,1:25 3:34 18:55方知亮直者不見容於冗輩中矣。20:01平陵人生為立𥓓於吳章墓側,在龍首山南幕嶺上。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7818&page=35 14:55不假辭色15:16 不假寬貸 17:30 17:50 五四運動一百年?正好看看百年來的國文教育的成果,成了個什麼樣子。教育普及,程度卻是歷朝最差、最光怪陸離的--連「無時無刻」都能錯成「任何時刻」,還在傻傻分不清!大放厥辭,18:18寫成歌詞傳唱,錄成著作流傳,真是歷朝歷代絕無僅有。原因沒他,所謂的國學大師沒幾人真懂了文言白話是什麼?教學都在鬼混混過,大意翻譯不解字句,注釋偷釋不講究……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posts/2036182926492831 29:05 1:52:10 1:52:49 小津108同學菩薩 https://www.clearnotebooks.com/zh-TW/notebooks/749786 29:25相夫教子 30:41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 1:37:00吾負之,未嘗見也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1:38:10岳父見教的是 1:38:44請勿見笑、見笑大方 1:39:00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 1:41:03鬚眉畢見,如影之在鏡中 1:41:41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 1:42:30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43:15人未有不親其所親,而能親其所疏 1:44:35余問番人硫土所產 1:46:10 1:46:28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 1:47:34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1:44技癢,又想看/讀原文了 呵呵!32:04 32:44 王安石〈遊襃禪山記〉30:20 33:40襃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襃始舎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襃禪。35:50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襃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歩,有碑仆道,其文漫滅,42:05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45:40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竒,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巳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51:15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旣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54:20於是予有歎焉:56:05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58:18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逺則至者少。1:03:30而世之竒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1:13:16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27:35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1:15:25而又不隨以怠,30:20 1:15:36 1:28:54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1:17:50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1:31:20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1:21:11後世之謬其傳,1:33:33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1:22:01此以所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愼取之也。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1:25:08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8297&page=4 1:53:20 增廣見聞 見諒1:55:31 1:54:50拔刀相助 1:56:03 吾黨所宗 http://www.aircate.com/Qask/answer.aspx?id=27034 1:59:00《溫徹斯特鬼屋》《魔宮魅影》電影 1:56:55 1:58:00 2:15:52 助詞: 2:22:07漢語助詞 2:24:27結構助詞 2:26:58「的、2:28:56得、2:32:16地」 2:33:16「之」2:33:20「夫子之文章」2:33:40 2:34:2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2:35:48「是」「唯你是問、唯利是圖」 2:36:22時態助詞(動態助詞) 2:37:34「著」(現在進行式) 2:37:50「了」(完成式) 2:38:35「過」(過去式)「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經」 2:39:05語氣助詞(語助詞、語氣詞) 2:44:00疑問語氣 2:44:30祈使語氣 2:44:48感嘆語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A9%E8%A9%9E 2:02:00不知「代詞性助詞」是誰發明、誰命名的 中文文法、漢語語法書 2:05:38許世瑛先生 2:10:00 2:12:20…………句式,「所」擺明只是強調語氣,強調動詞的主人是誰 2:13:23 「所以」,「以」什麼意思,「所」什麼意思? 2:45:03 未錄到的請移駕臉書直播了。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oscarsun72/videos/2039102872867503/

27

 

臉書直播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  第41  第42  第43  第44    第45  第46  第47  第48  第49  第50  第51  第52  第53  第54  第55    第56  第57  第58  第59  第60  第61

 

 



林占梅

「占」應是音ㄓㄢ zhān

與「花」有關故

 

占魁

占花魁

有個叫「梅占魁

 

占 卜 以花瓣來占的

以梅花占卜

 

林占梅(18211868

年僅47足歲,適為今年我也,故題詩曰

黃泉路上無老少,原來多是年輕人。

何故今年我不死,還教壽長林占梅。

 

 


雪邨

=村 異體字

字形結構換聲符

屯、寸   左阜右邑 阜偏自然性 邑多人文性

村,和城邑有關,故从邑(阝)

字 與 名 有關

     

 

 


子弟

梁,應當作「」。「梁」字誤。

膏粱子弟

字形結構兼音義 从「肉(⺼)」,就是肥肉,或肥肉的油脂。

所以吃得起肉和常有米飯,从「米」)可吃的,就是富家子。

膏粱子弟=紈褲子弟(=富二代)

膏粱子弟 是就「吃(食)」的方面

紈褲子弟 是就「穿(衣)」的方面

七星大法

 


氣息

七星大法 http://bit.ly/2yQITZF

原是自然、物質的氣味,

引申為

人文、品格的氣味


以延接文士

=用(來)

單字想複詞  延攬人才的延

單字想複詞  接待;待 單字想複詞 待遇、對待、善待……

 


潛園琴餘草

斷句

潛園琴餘草

琴餘

專業知識 專有名詞

琴餘,可能讀作「琴邊」,伴琴,或彈琴之餘。蓋其善「絲竹溫故知新 王羲之〈蘭亭集序〉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弦樂器

==管樂器

可用來借代一切樂器

 

單字想複詞 草稿 文稿


道光戊申仲冬,臺地大震

道光戊申,二十八年(1848)

仲冬

字形結構兼音義  

冬季三個月的「中」間那個月

農曆(陰曆、夏曆)十、十一、十二月為冬

仲冬就是夏曆十一月。

 

臺地大震

解讀

       斷句  .地大震

大(adv.

震(v.

臺灣的

大地

大大地

震動先抓動詞

地,不是「地區」,而是「大地」(地面、地表、土地……) 臺地:臺灣這塊土地、大地 (這塊 添字還原 

地區不會「震動」,大地才會震動

翻譯

大震:震動得很厲害。

「臺地大震」此句有人用添字還原 讀成:

臺灣「發生」了大地震

或「臺地大震」倒序重組成了「臺大地震」

震,讀成了名詞,而再添動詞「發生」來順讀。實則「震」就可以當動詞讀了,幹嘛還要多此一舉?根本無此必要。不必動手術的讀法,當然才比較正統、比較正確、比較高明。錯把「大震」讀成了名詞「大地震」,再添個「發生」,就不免畫蛇添足、繞遠路走了——這樣並非正規讀法,要切記!

「臺地大震」倒序重組成了「臺大地震」也是與原文意有別,均已有篡改原文之嫌了。可見只要不動手術就能讀懂的,就不能耍方法、動手術。因此,倒序重組 添字還原 才是輔助讀法。是不得不動手術時,不得已應用的方法。因為不倒序重組、添字還原就無法讀通,才去倒序重組或添字還原的。如這裡「臺地大震」先抓動詞 把「震」讀成動詞,就可以讀通,這樣我們就不應該再去動手術了;除非動了手術後的讀法優很多,才值得考慮。

 

參考資料:

1848年彰化地震

塵封的裂痕-歷史地震第六講,1845台中地震與1848年彰化地震

(參考自:.從《地震歌》看古地震

 


吾淡幸全

幸全?

白話 口語  同音字惹的禍

文言 寫出來 就知道是「淡」,不是「蛋」!

單字想複詞 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作者!是淡水廳人

淡水廳的「淡」。吾淡,我們淡水廳這裡。

淡水廳當時連新竹也管得到,因此也可以翻譯成「臺灣北部」

幸:單字想複詞 幸好

全:單字想複詞 保全 動詞 七星大法 保全(員) 名詞

 

 


而嘉彰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

而,單字想複詞 然而,可是…… 轉折連接詞

嘉彰 專有名詞

斷句 嘉、彰 單字想複詞 嘉義、彰化

單字想複詞 〈蘭亭集序〉「映帶左右」

附近 帶狀 區域 區塊

 

科學語言

城牆

房屋

傾倒

毀壞

七星大法 文學語言

城:公家 機關

屋:私人的 民房

翻譯 不管是公家的、私人的、有錢的、沒錢的都……

要會分辨

都是从「巳」聲,但是現在己、已、巳要區分,古文古書則常混同。

 

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

至,到 到某種程度的到 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上下文(前後文) 這裡讀作「至於」才是

「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讀成:至於「折肢破額」的這些傷者,人數就更無法估計了。才與前文「人畜喪斃」的文意銜接呼應。

但讀作「到程度」(乃至)也可,只是要講清楚:乃至斷手斷腳、頭破血流這樣的人數,也是無法估算的。

折肢破額者

=的(人畜,牲畜不會用「額」。

折肢破額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折肢

破額

折 折斷  單字想複詞 斷手斷腳(手腳、肢幹、軀幹)

單字想複詞 頭破血流、頭破腦漿

又不可勝計矣

勝 勝利 勝算 引申來

這裡是唸一聲,勝任

計量、計算 是可以戰勝所需要做的任務或事情,可以戰勝,表示有能力做到,所以叫勝任。

 

折肢

添字還原

破額

至於

斷手斷腳,

甚至

斷頭破頭

 

可以

用計數

去算得清

計數可以勝任

 

 


卻曾在軍艦隊侵犯基隆沿海時

可能即鴉片戰爭(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時也。也可能是英法聯軍時。

果然是鴉片戰爭:

道光二十一年(1841),因捐防雞籠英軍之犯,獲貢生加道銜

 


傷心慘目,殊難名狀

傷心,讓心傷

,讓目慘(其實就是「慘不忍」)

先抓動詞 找對詞性 目:名詞,在此不是動詞。「慘」才是動詞。如「痛心疾首」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痛、疾」才是動詞。「心、首」是名詞。

傷:動詞,使…傷;傷心,使心傷

慘:動詞,使…慘;慘目,使目慘

不忍卒睹,看不下去……太慘,太可怕了,不敢看,不忍心看……

唐.李華〈吊古戰場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國語辭典》)

傷心慘目找對主詞 誰傷心慘目?人!不一定、不只是「我」林占梅而已!任誰看了都會傷心慘目

(令人)傷心慘目,只要是人,看到了都不忍再看(慘目),看到了也感到心傷。

傷心

慘目

怵目

驚心

 

 

 

非常

難以

用文字

 

形容、描述那狀況、狀態

非常

 

=文字

形容、描述那狀況、狀態

非常

 

以文字去形容、描述

狀況、狀態

殊 特=殊 特別 不同於平常、一般。就有「非常、很」的意思

殊難名狀

殊難()名狀 添字還原

言喻=名狀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言語、文字

形容

adv.

v.

n.

v.

「名」=「用文字去形容」=「用筆墨來形容」 動詞(v.)

=狀況、狀態、情況  名詞(n.)

 

(v.)

沒法

用文字去描述

那種

美妙、微妙、奧妙……


翻譯 傷心慘目,殊難名狀

這些令人心傷、不忍卒睹的災情慘狀,是很難用筆墨來形容的。

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日未刻1

暮春,單字想複詞  〈蘭亭集序〉「暮春之初」,晚春,三月。

暮, 朝朝暮暮  晚上 傍晚 夕陽

歲暮 歲末

復大震二次

==又 溫故知新 單字想複詞 日復一日的復

日光大明,始不
後卜築江寧小倉山,不
(袁枚〈官癖〉)

的「復」

再見=又見=又一次見面=再一次見到(您)

一而再,再而三

===復……

 

之餘

吃驚

驚嚇

驚駭

……單字想複詞

哀悼、悼念 單字想複詞

之外、之後

 

乃成七古一篇

=於是 溫故知新

未黎明即朝衣冠,先上堂南向坐(袁枚〈官癖〉

七古

一篇

於是

寫成了

七言古詩

一篇

 

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

痛定思痛,在痛(驚悼)時是沒有心思寫詩文的。一定要「痛定」了(定,停,止,定下來了、搞定(擺平)、情緒穩定的定),才能再去回憶或反思此痛。

當哭

以 溫故知新

「此有官癖者也!身雖死,不自知其死故耳。我當有曉之!」(袁枚〈官癖〉)

=

找對主詞

倒序重組

 

(這首)地震歌

來當作

哀悼、哭悼他們、為他們難過的表示

哭,如哭屈原的哭,或公祭上香的哭,哀悼也。

時三月初八日未刻也

 

添字還原

三月初八日

未刻

or

三月初八日

未刻

時,中國時報(時報文化)、自由時報的時

三月=暮春

「此」省略了,添字還原 溫故知新

就好像:

自此怪絕(袁枚〈官癖〉)

 

添字還原

之後,

這一種

奇怪的現象

沒有了

 

未刻

時辰 一日十二時辰

一日二十四小時

為什麼叫「小」時,就是因為時間長度比「時辰」「小」

小時=(於)時震

=短小 (七星大法 時間的「小」)

一個時辰=二個小時

申酉戊亥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未刻=下午1點(13點)到下午3點(15點)

單字想複詞=

未刻=未時(時辰、時刻)

時辰時,刻鐘=半個鐘頭,現在用小時,一刻鐘約15分鐘。


天朗氣清日亭午2閒吟散食步廊廡

天朗氣清

溫故知新

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天下文章一大抄

天朗氣清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倒序重組 天氣清朗

字形結構換部首 天氣清朗天氣晴朗

 

日亭午

日正當中

單字想複詞 中午

午 十二地支之一

單字想複詞 亭亭玉立 表示正不正?正妹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直=正,所以有「正直」一詞。同義複詞。

亭= 漢語大詞典

 

天朗氣清日亭午

天氣美好的一天,得意的一天,且太陽日正當中。 科學語言

文學語言 言外之意 七星大法

天下太平!天下無事。美好的一天(得意的一天)

天氣的美(自然) 人文的美(休閒閒吟散食步廊廡

 

這樣寫是要和後來的意外變故作更強烈的對比、且有更巨大的落差 寫作技巧

所以後面才說「閒吟散食步廊廡」,是不是很悠閒無事?

 

閒吟散食步廊廡

 

 

 

副詞

動詞

動詞

名詞
作為「散」的受詞

動詞

介(係)詞
與「(之間)」組成地方副詞
片語

名詞

連接詞

名詞

 

悠哉地

吟詩

吟詠

消化

午餐
所食

 

(在)添字還原

 

(與)

 

(之間)

倒序重組:白話文要先翻「(在)」之後的地方副詞才更通順

在走廊與廂房間悠哉地來回散步、吟賞風物,以幫助午飯後的消化

在午餐過後,來回在走廊與廂房間悠閒散步、吟賞風物。(將「消食、散食」融合於「午飯過後……散步」中,意在言外,作為文學語言,不必翻出!翻出就成了一五一十的科學語言了)

閒吟:悠閒地吟詩副詞「閒」修飾動詞「吟」)

:又名「消食」,幫助化所食,故名+=「消散」; 先抓動詞(詞性別弄錯!!) 名詞(食物,素食的食),非動詞!「散」才是動詞! 2020-05-10補訂散,不是散步!「步」才是!

每日飯後走數千步,是養生家第一秘訣。爾每餐食畢,可至唐家鋪一行,或至澄叔家一行,歸來大約可三千餘步。三箇月後必有大效矣!(《曾文正公家訓·咸豐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有人把「散食」和「閒吟」作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來讀:既然「吟」是動詞,「食」也該是。所以「散食」變成「零食(零著吃)」,且是悠哉悠閒地在邊走邊吃。(詳末學學生菩薩們的試卷)這樣是很休閒、輕鬆自在沒錯;但這種答案錯(不合理)在:

1. 忘了 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作者何許人也,日亭午(日當午)不吃正餐,吃什麼零食,還邊走邊吃,成何體統!現代人都知道大所不宜,一個潛園名士會如此,還寫入傳世的詩文,行為世範??

2. 「散食」作散著吃東西,於詞典、故實並無根據。

3.「散」若成了「散步」,邊走邊吃的「邊走」,那麼「步」字怎麼辦?一句七言,重複用兩個「散步」?

所以九陽神功也好、七星大法也好,降龍十八掌也好,都少不了「上下文」。作者也是作品上下文(情境)的一部分,所以才會有對錯問題,回到二作這一招!且所釋之義,要合乎人情世理,也不能有背經驗法則(可不拘科學事實,如誇飾,但仍在語文的經驗法則之內,並無逾越也!),更要盡量有所根據與書證。才算周全可靠!

 

步廊廡 先抓動詞 步 轉品作動詞

單字想複詞 可想到「步人後塵」「步入禮堂」的步,「步入禮堂」的步其實應是副詞,修飾說明「入」這個動詞的狀況,是怎樣「入」。

廊廡

添字還原 廊廡間散步

,有邊讀邊讀右下邊「無」 聲調不重要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就是講午飯過後閒來沒事、鼓腹而遊鼓腹

先抓動詞 散步

單字想複詞 亦步亦趨的步

步:慢走、步行

趨:競走

《莊子.田子方》:「夫子亦步,夫子亦趨,夫子亦馳。」《國語辭典亦步亦趨

=走(奔走、奔馳)

 

廊廡

=迴廊、走廊

=廂房(非正堂、大廳)

=屋(可應就是屋,只是一個字造了不同的字形、字體)

廊、廡並非一物

步廊廡可以說翻譯 是在廊、廡之間漫步、漫步在廊、廡之間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耳根彷彿隱雷鳴

倒序重組

彷彿

耳根

添字還原

雷鳴

彷彿

耳根

隱隱約約地

聽到

打雷聲

倒序重組

隱隱約約地  彷彿  耳根   聽到   打雷的聲音

 

波濤

 

風激怒

好像

波濤的聲音

又或

風在激烈地怒號 單字想複詞

 

科學語言 到底是雷聲、浪聲(波濤)還是風聲呢?

文學語言 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聲音,只是類似雷啊、浪啊、大風啊這些劇烈的、令人震撼的聲響(心裡正納悶著)

 

20200414補充:

詩經·國風·召南·殷其靁》:「殷其雷」。

=ㄧㄣˇ yǐn=打雷或雷聲

隱隱

盛大的樣子」此時「隱」通「殷」殷實、殷紅……)

雷聲。漢.焦延壽《易林.卷一○.蹇之臨》:「雷君出裝,隱隱西行。」漢.崔駰〈四巡頌.東巡頌〉:「天動雷震,隱隱轔轔。」

隱隱作痛

 

《漢語大詞典·》:

25.    通「殷」。盛多。參見「隱賑」。 
26.   
通「殷」。震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車騎起,隱天動地。」按,《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作「殷天動地」。
   
郭璞注:「殷,猶震也。」

原因是「」與「」古時同音起碼同韻

上古音系同為「文」部

中古音同為「影」母字。

1.隱,名詞,雷聲,那麼「鳴」就是動詞,「隱雷鳴」就可翻成「打雷的聲音」:

 

聲音(雷聲)

2.隱,動詞,打雷、震動;那麼「鳴」就是名詞,「雷鳴」就是「雷的聲音」,「隱雷鳴」就可以翻成「打雷的雷聲」:

 

打雷

以上20200414補充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沒有多久時間,才剛……

乍過:才剛過

 

濤聲 借代前面的全部聲響

就是那些令人納悶巨響

猶 溫故知新 單字想複詞

袁枚〈官癖〉:

有吏役叩頭,猶能頷之,作受拜狀

的「猶」,也是「記憶猶新」的「猶」。

 

覺得

疑惑

疑惑,就是搞不清楚、納悶那是什麼聲音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還在疑惑,還來不及思索,就……=「忽」然……

棟樑

動移

忽然

詫異、訝異

棟樑

移動

樑:俗字,正字作「梁」即可。「梁」下已有「木」,不用左邊再加個「」!

不用「移動」,為了押韻,所以用倒序重組

翻譯

忽然感覺到奇怪,怎麼屋梁和柱子都開始動了起來呢!

 

 


頃刻金甑4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

頃刻 呼應前文的「忽、乍」這些字,呈現出突然、猝不及防的感覺、氛圍、氣氛

頃刻的刻即前文未刻」的刻,「時」也。

可見「頃」有瞬間、不久、一下子的意思

 

頃刻

金甑

相傾碎

一下子

金屬的甑

都打破了

一下子

什麼文學語言

都沒了七星大法

相傾碎

相,互相;相傾碎,就是互相傾倒碰觸就打破了。所以「相」可以翻「都」,並不是「相」有「都」的字義。國學大師》《漢典》曰「相」的字義:

(3) 共同[together;jointly]
鲁孟孙、 叔孙、 季孙勠力劫 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4)
又如:上下

漢語大詞典》「相」字解釋:

1.  交互;互相;共同
 
《易·同人》:「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晋李密《陈情事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艾青诗选·自序》:「诗人也只有和人民在一起,喜怒哀乐都和人民相一致……才能取得人民的信。

可是奇怪,金屬的怎麼會這麼輕易就打破呢?

金, 七星大法 山不轉路轉

可能是指其色澤或貴重,而非科學語言的金屬,更不是黃金。若是貴重,則是表示災情之慘重、損失之慘重!

再來就是可能指連金屬這樣的都摔破了,何況其他的(這是要映襯或誇飾、突顯地震搖撼的劇烈)

況且 文學語言 不單是有錢人的專利,如果是貧苦人,即使是破碗瓢盆,對他們也是唯一僅存的身家財產,倘若打碎了、沒有了,恐怕也沒有錢再買得起了。對他們而言,這些破碗、不「值錢」的食器、炊具、器具,其實仍然像黃金一樣可貴。就好比在沙漠中,水比黃金珍貴一般。所以即使是窮人家的「甑」,一樣可用「金」來修飾、形容、說明、比喻其珍貴的程度也。

可惜現今我們的國文教育,有幾人注意教您們這些。只要看課本注釋只注「甑」卻對「金」字隻字不提,還有一般網路資料的翻譯注釋也幾乎都是這樣混過,就知道文學教育的偏差在哪裡了。這樣又豈能習得文學的靈魂、抓到文學的竅門呢?

  字形結構兼音義 有邊讀邊讀左邊,聲調不重要:「」唸一聲「層」唸二聲……  有「瓦」,可見是器皿之類的,如「瓶」也有「瓦」之類的

科學語言 

古代蒸煮食物的瓦器,底部有許多小孔,放在鬲上,有如現代的蒸籠。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W00000009601

難道他家只有這種東西打破?不可能嘛!

可見一定是「借代」格

就更可見「金」也是借代了,不是金屬本身

用金的性質或特性來表示,不是金的本身。

頃刻金甑相傾碎

翻譯 一下子,家裡貴重的東西都應聲而碎(或者家裡的東西都打破了用貴重的東西借來代表一切事物=借代

身外之物 最貴重的都破了 所以接下來就交代身體、身家性命怎麼樣了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頃刻金甑相傾碎

霎時身體若籠篩

若:好像

籠篩(即「甑」之類的器,所以知道他為什麼不拿別的來說明家產的損失,卻拿「甑」來寫)

籠(蒸籠、小籠包的籠)

篩,篩子的篩

可是「籠篩」是名詞,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傾碎」卻是動詞

而且身體像籠篩也不通,身體怎麼會像篩子或蒸籠呢?難道是身體有洞、有傷? 山不轉路轉

轉品 名詞轉動詞

籠篩篩東西那樣地搖動https://youtu.be/qltVwLeGWh4

霎時

 

身體

 

籠篩

 

剎那間

,我的

身體

好像

籠篩

在篩東西那樣地被劇烈地搖晃著了

一下子、頓時間,我的身體好像在籠篩裡被篩選那般

 

要注意 甑與破、墮、壞有關的典故 破甑

所以或許作者林占梅想極言其「破壞力或破的慘狀也」


廄馬嘶蹶6犬狂吠,智者猝然7亦愚昧

智者猝然亦愚昧

呼應前面「疑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猝然,突然,即前文的「乍、忽」

愚昧 單字想複詞 愚昧無知;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先抓動詞 愚昧變愚昧、愚昧了起來

愚昧(v.

愚昧了起來

 

解讀

亦,也。表示:沒例外、不能例外。連智者在此時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也不能例外地不知所措。

賞析(言外之意)

  也可能是單字想複詞 「不亦樂乎」「死生亦大矣」的「亦」,有強調的意思:

亦樂,非常樂
亦大,非常大
亦愚昧,非常愚昧

「智者猝然亦愚昧」可翻成「好像什麼都懂的人,現在反而也一樣成了愚昧無知了,發生了什麼都不曉得了」

翻譯

 

猝然

愚昧

有智慧

的人

一時間

也都

茫然不知所措了。

 

廄馬嘶蹶犬狂吠

形容人以外的生物、眾生,當時是如何反應的

:被驚嚇地跳起來 單字想複詞 一蹶不振、一跌不振 跌倒 科學語言 文學語言 站不住、站不穩…

嘶:單字想複詞 嘶吼


悲風慘慘8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就是呼應前文「天朗氣清日亭午」的「日」

「天朗氣清日亭午」與這裡的「悲風慘慘日無光」正好作對比

氣 有氣才有「風」 所以這裡的「風」就是前文的「氣」

原來是「日亭午」,現在變成「日無光」了

上下文(前後文)

 

「日無光」即「暗無天日」,「日」即「天日」,不是只指太陽而已矣。

 

霎爾空成晝晦

前面是「天朗氣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字形結構換部首

 

霎爾空成晝晦

=霎然

===(袁枚〈官癖〉「作受拜狀」)的樣子

或者:爾=語助詞,無義。

單字想複詞 變成

早上

冥晦、晦暗

翻譯 霎爾晴空成晝晦

一時間,萬里日用晴空都成了一片漆黑


扶老攜幼出門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臺語、閩南語)

單字想複詞 跑走、飛走、逃走……的走

急奔竄

出門走=奪門而出

忙忙

字形結構換部首  、慌、茫、盲 對錯問題,回到二 都可以,都有其含意(言外之意)

 

喪家=喪家犬(字形結構兼音義


更有居最動搖,欲不得心急焦

更有:還有,除了前面之外,更……找對主詞 樓居(樓房)

樓居最動搖

是強調修飾「動搖」的程度很「大」

= 因為後面用「房」了安得長房縮地法,避免重複

這裡的「居」是名詞,不是動詞 先抓動詞找對詞性!是居房、居屋…,建築物,不是居民!單字想複詞 可以想到故居」、新居」等詞彙的「居」也是名詞的「居」;不要只想到「居民」的「居」。詳可參《國語辭典》:

[]
1   
住所。如:「故居」、「新居」、「遷居」。
2   
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的稱號用字。如:「為善長樂居」、「明湖居」、「德林居」。

欲下不得心急焦 先抓動詞 「下」 單字想複詞 「下樓」的「下」前面有「樓」字找對主詞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倒序重組 添字還原

更有(人)找對主詞,欲下  動搖    樓居  不得心急焦

最動搖:搖搖欲墜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找對主詞 誰心急啊?誰肝膽碎啊?……

逃命的人、災民、難民

勢危:單字想複詞 形勢危急 孔急(孔==非常,「孔武有力、孔明」的「孔」)

失足:單字想複詞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腳踩空 下來

=單字想複詞 墮落 同義複詞

墮:墜,

一:一旦、一下子的「一」 單字想複詞

魂難招  文學語言

人死,不直接講死,而是繞個彎去講,死後的就難招魂了。

這就叫「換句話說」

 

失足墮魂難招 倒序重組

翻譯 意譯 一旦失足墜地,就沒命了

 

 

心裡

著急

情勢

危急

都要

嚇破了

 

失足一墮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9繩索絆

蟻走熱鍋:熱鍋上的螞蟻

走,同前,也是快走的意思。逃命、逃走的走,想逃出熱鍋也。

單字想複詞 手忙腳亂 前文「忙忙」(慌慌)

此二句,不管是蟻、豚,都是借喻借來比喻)人像蟻或豬一樣,急得跳腳,心慌意亂,又不知所措、找不到出路的樣子

ps.不同類間的叫借喻,同類才能借代(借來代表、代替),如民意代表代表我們,因為她/他也是人,但螞蟻不能「代表」之間,只能借用牠來「比喻」我們、和我們做「比較」(比較了之後,使人更容易懂、理解,就叫比喻後曉--——戶曉的曉與——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

添字還原 原文省略了「如、若、似、像、仿佛……」

添字還原成「兩腳(如、若、似、像、仿佛……)圈豚繩索絆」

同理,前一句:「蟻走熱鍋方寸亂」也可還原成「(如、若、似、像、仿佛……)蟻走熱鍋方寸亂」

方寸

學了這課,不要連「方寸」是什麼都不知道喔!

國語辭典 1

國學大師·漢語大詞典 1

 

圈豚

《漢語大詞典》拼音為4,即讀為「juǎnㄐㄩㄢˇ

圈,疑是「」或「𫟩」之假借。字形結構換部首

查《漢語大詞典》還有「踡縮=踡蹜」縮=蹜,在《禮記玉藻》中也有「蹜蹜」或「縮縮」,也同在「圈豚」這一章中(詳下)。

又《禮記玉藻》:

圈豚行,不舉足,

此一「齊」,恐怕也是「躋」或「𬩣」之假借,承前「足」皆是形容足部的動作。而[37]、明嘉靖萬曆翻刻)刻本之《玉海》「流」亦作「䟽」,顯與「足」有關矣!然王應麟並未置一辭考訂。愚則疑亦與足部動作有關,今考「䟽」無他義,唯作「疏」之異體字,而《漢語大字典疏》中有「撤退」一義(頁2942),出自《國語晉語》,蓋亦當時語也。韋昭注:「疏, 徹也」,若然,則有「欲進而退」之義矣。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以喻在地震時,逃難人之恐懼矛盾之心理也。步步為營,所謂「失足一墮魂難招」。故竊意以為此之「齊如流」亦應如「圈豚行」,「齊、流」與「圈、豚」皆假借字,非本真字也,同為形容行走之貌、足部動作:欲進不進,頓挫不順也,非於此額外扯到衣服下裳𪗋水貌。故應讀作「」而非「𪗋」方為當。

孔子圭
《禮記》〈玉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注: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不舉足曳踵,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儀禮》〈聘禮·注〉:孔子之執圭,踘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縮縮如有循。

我們才懷疑「齊如流」恐怕還是形容足部的動作,而不是歷來注家所謂的「衣裳下襬齊如流水」也,《國學大師》網云:

𬩣金文隸定字。同躋、齊。字見《殷周金文集成引得》482頁。
  金文原形字 出自《殷周金文集成》第285器銘文中。http://www.guoxuedashi.com/zidian/z79964k.html

漢語大字典‧》也說「金文从辵。」

《詩經秦風蒹葭》:

遡洄從之,道阻且

恐即此處「齊如流」之意,皆指不順暢、舒展不開也。故為「徐趨」,既趨如流水,又為有所阻,故「徐」已。〈蘭亭集序〉「清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恐「流」與「湍」脫離不了關係,皆有激(趨)而受阻之意也,而非今日習以為之流暢無阻之水也。徐趨、圈豚(踡遯),要快可是也要有所阻撓、按捺住、抑制住之意。故其不是徐,亦不是趨,而是「徐趨」也。故《尚書商書》之「顚躋」恐怕也類似今日「顛簸」之意也。

 

豚,果然有音同「遯、遁」(ㄉㄨㄣˋ)的證據

漢語大字典‧》:

漢語大詞典‧》同:

圈豚(又作「卷遯、卷豚」)[38]

1. ㄐㄩㄢˋㄊㄨㄣˊ(juàn tún

指豬圈裡養的豬

圈:豬圈。豚:豬。

詳解見後

2. ㄐㄩㄢˇㄉㄨㄣˋ(juǎn dùn

出自《禮記玉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

圈:應是「踡」的借字。有「轉」、「曲」的意思。

豚:疑為「遯」或「遁」的借字,而「遁」又可能通「循」字。

遁,則有不順暢的意思。甚至可能即是「頓」的通假或本字,中古、上古皆同韻部,乃疊韻字),蓋形容足部頓挫不暢也。即今之「踱」或「跺」(「踱、遁」雙聲)。故有「頓足」一詞。「頓足」疑即「遁===豚」。躋,亦有踩踏(見《漢語大詞典躋》),即跺之義也。

循,則有有所依循、不能放肆任意而為的意思。

不管是「遁」或「循」,都含有不能任意舒展,暢快順暢的意思。

「圈豚」二字也可能是個聯緜詞。即二字不能分開解釋。意思與前分析亦同。

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代回此句「兩腳圈豚繩索絆」則指雙腳施展不開,想跑也跑不快;或者是嚇到腿軟了,想快也快不起來,是形容地震當時想逃命,卻不能隨自己的意志或心願、任自己想要怎樣就怎樣的窘況。總之,是被拘束住了、限制住了,想快也快不起來的意思。不但是嚇到腿軟,而且也可能是外在形勢不容許快,想快也快不起來、乾著急也沒用,即與前句:

心急危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

呼應。因為一不小心、一個踩空——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沒命了,所以才步步維艱、小心翼翼地猶如「圈豚」之行也。

歷來使用「圈豚」一詞,也多行走艱難、不順的意思,如:

神定举目望北,皆巉巉岩石,匐走圈豚依附藤葛而上,及巅,三面皆汪洋,水天相接。(《小豆棚》 卷三 报应部(善恶并附)

餘詳後述

對課本注釋9(頁143的駁正:

蟻走熱鍋二句:形容百姓因地震而慌亂無措,如熱鍋上的螞蟻,急亂奔走;有如受繩牽絆豬隻,腳軟而動彈不得。圈豚,徐步趨行貌

「有的如」的「有」=「有沒有」的有

可是「有如」的「有」 單字想複詞 孔武有力、有錢人的有。

孔武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有力

= 單字想複詞 孔明(諸葛亮) 孔=very==非常

有如=孔如

好像

真像

 

「有的如」的「的」,代名詞,=「的人」

課本注釋:「圈豚,徐步趨行貌。」根本抄襲自《漢語大詞典‧》:

徐步趋行貌。
  《礼记•玉藻》:「圈豚行,不举足,齐如流。」郑玄注:「圈,转也。豚之言若有所循,不举足曳踵,则之齐如水之流矣……此徐趋也。[39]

《禮記注疏》原文

今考阮元刻本《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此處原文:

君與尸行接武,尊者尚徐,蹈半迹。蹈,呼報反。大夫繼武,迹相及也。士中武,迹間容迹。徐趨皆用是。君、大夫、士之徐行也,皆如與尸行之節也。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毌移。疾趨,謂直行也。疏、數自若。發,謂起屨也。移,之言「靡」,「匜」也。毌移,欲其直且正。「欲」或為「數」。毌移:上,音無;下,如字。數,色角反;下同。迆,羊爾反。豚行[40],不舉足,齊如流。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孫守真按:疑「豚」為「遯」之叚借。字形結構換聲符為「遁」。[41]故鄭玄注云:「豚,之言若有所循」,「循」亦「遁」,字形結構換部首。「豚、遯、遁、循」皆通假。《說文》:「遁,遷也」。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豚」在古書中通假為「遯」,如《易.中孚》:「豚魚,吉。」陸德明《經典釋文》:「豚,黃作遯。」』○又一讀作「豚之,言若有所循」,誤也,「之言」,此言也,當連讀如前『移,之言「靡」,「匜」也。』。之,此也;言,謂也。蓋康成謂「豚」猶言「循(遁)」也,唯非即是「循(遁)」,乃係「若有所循(遁)」也。「循=遁」猶「徐=途」,一也。不舉足,曳踵則之,齊如水之流矣。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圈,舉遠反,又:去阮反;注同。[42],本又作「豚」,同:大本反;徐:徒困反;注同。「『齊』如」,音咨,本又作「齋」,同。踵:章勇反。席上亦然。尊處亦尚徐也。處,尺慮反。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疾趨也。端,直也。「頤」或為「」也。頤霤:上:音夷,下:力救反。弁,皮彥反,急也。剡:以漸反。《字林》:因冉反。「」音「夷」,徐:音追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也。著「徐趨」之事。宿宿,色六反;本或作「蹜」,同。

乃知《漢語大詞典》根本就讀錯了此處「徐趨」之義,乃至「圈豚」之義。課本就照抄。鄭玄注明明說「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怎麼「圈豚」會變成「徐趨」,又變成了「徐步趋行貌。」其云「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是說孔子這樣子,即是「徐趨」,而非「疾趨」也。這裡是要分辨「徐趨」與「疾趨」的不同,二者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相對,很明顯嘛。鄭玄意蓋謂「圈豚行」是屬「徐趨」這類的,不是說「圈豚」就是「徐趨」的意思。

疑「圈豚」為「蜷頓」或「蜷遁」「捲遁」之假借。《禮記注疏》原文中,並與「豚」(豬)無涉無關。也就是所謂的注音文。

孫希旦禮記集解》: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真按:謂「君與尸行則接武,大夫與尸行則繼武,士與尸行則中武」;乃承前省略也。○據後孫氏解,此乃誤解!蓋謂君與尸之步伐為接武,而大夫則繼武,士則中武;並非君、大夫、士隨尸後行步之謂也。】

鄭氏曰:尊者尚徐。接武,蹈半迹。繼武,迹相及。中武,迹間容迹。【真按:蹈,踏也。蹈半迹,謂君之足跡與尸相接而重疊半跡也。迹相及,謂足跡後者腳尖接著前者(尸)腳跟也。迹間容迹,謂後者腳尖距前者(尸)腳跟的間距為可容下一足跡的距離。】 孔氏曰:君,謂天子諸侯也。武,迹也。接武者,二足相躡而蹈其半也。【真按:二足,然則乃君、大夫、士自身之左右二足也,非其與尸之步伐也。故曰「尊者尚徐」,則君一步乃接前一步之半,而士乃跨出一足迹之間距者。】繼武者,兩足迹相繼也。中猶間也。中武,每徙,足間容一足地也。 愚謂此謂在君宗廟之中,尊、卑行步之法也。君與尸尊,故其行接武,大夫稍卑,故繼武,士又卑,故中武,尊者行徐,卑者行疾也。

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鄭註:欲或爲「數」。

 鄭氏曰:疾趨,謂直行也,疏、數自若。發,謂起屨也。移之言靡迤也。毋移,欲其直且正。 孔氏曰:移,謂靡迤動摇也。 愚謂徐趨,徐行也。上言「行」,此言「徐趨」,一也。「皆用是」者,言不獨宗廟之中,尊卑行步如上文之所言,凡君臣相與行禮,其徐趨之法,皆用是接武、繼武、中武之,所謂「君行一,臣行二」也。〈聘禮〉:「公當楣再拜,賓三退,負序,而公受玉於中堂與東楹之間。」君接武,大夫繼武之節,於此可見矣。疾趨,疾行也。發,起也,謂起踵也。徐趨,舉前曳踵。疾趨,則欲起踵而離地也,行疾則手足易動,故欲其無移。凡行步疾徐之節有三:徐曰行,疾曰趨,甚疾曰走。此云「徐趨」,卽「行」也,下文所謂「圈豚行」也疾趨,卽「趨」與「走」也。「趨」則下文所謂「端行」,「走」則下文所謂「弁行」也。若別而言之,唯「端行」正名爲「趨」,故曰「行以《肆夏》,趨以《采齊》。」又曰「二節以走,一節以趨。」又曰「父命呼,走而不趨。」〈曲禮〉曰「堂上不趨,執玉不趨。」此皆正指「端行」爲「趨」也。若通而言之,則「行」亦名爲「趨」。此云徐趨」,〈聘禮〉云「將授志趨」是也。「走」亦名爲「趨」,此云「疾趨」,包下「端行」「弁行」是也。

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釋文》:圈,舉遠反,又去阮反。,本又作「豚」,同大本反,徐徒困反。

齊音咨,本又作「𪗋」,同。

鄭氏曰: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不舉足,曳踵則之齊如水之流矣。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 孔氏曰:圈豚,言曳轉足循地而行也。不舉足,謂足不離地也。齊,裳下緝也。足既不舉,身又俯折[43],則裳下委地,曳足如水流狀也。席上亦然者,言在席上未坐,其行之時,亦如是圈豚行,齊如流也。

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釋文》:弁,皮彦反。剡,以漸反,《字林》因冉反。○鄭註:頤或爲「」。

鄭氏曰:此疾趨也。端,直也。 愚謂端行,謂趨也。趨則張拱端好,故曰「端行」。頤霤,身俯而頭前臨其頤如屋霤之垂也[44]如矢,謂行直而不邪曲也。弁行,走也。弁,急也。行莫急於走,故曰「弁行」。剡剡,起屨貌。行疾,故見其起屨剡剡然也。〈士相見禮〉曰:「庶人見於君,不爲容,進退走。」蓋趨爲容而走不爲容,故但狀其起屨之急疾而已。

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釋文》:宿宿,色六反,本或作「蹜」,同。

鄭氏曰:著徐趨之事。孔氏曰:蹜蹜,舉足促狹也。

,容愓愓,廟中齊齊,朝廷濟濟翔翔。…(頁832-833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

君入門,介拂闑,大夫中棖與闑之間,士介拂棖。賓入不中門,不履閾,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東。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擧足,齊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頤霤如矢[45],剡剡起屨執龜玉,擧前曳踵,蹜蹜如也
【今註】介,上介。闑,門兩扉門短木,用以止門者。棖,門旁附柱木。不中門,不當棖闑之中。閾謂門限。武,足跡。接武,謂兩足相躡,後跡接前跡之半。此謂廟中步趨之節。大夫士爲助祭者,繼武,各自成跡,相繼而無間。中武,兩跡相去中間容一足之地。謂步趨有快慢,步法之疏數各如其度。疾趨則欲發。鄭云:疾趨謂直行。「欲」字或作「數」,數,是「速」的借字。手足毋移,謂手肘不搖,雙足平直不東西移擺圏豚,家畜小豕。[46]圏豚之行,膝以下動而髀不動,走小碎步。一說謂圈豚卽「逡循」,逡循蓋爲禮讓動作。齊謂衣裳下擺。席上,謂卽席離席時。蹜蹜,促狹貌。
【今譯】兩君相朝的時候,來朝的國君從大門出來,上介站在靠近門中短木處,承介立在棖與闑之間,末介站在近門旁木柱的地方。大夫聘於鄰國爲賓的時候,就不立於棖闑之間,也不敢停留在門限處,爲的是辟尊者,聘享之事是屬於公事,用賓禮,立自闑西,私覿屬於私事,從臣禮,立自闑東。在宗廟中,尊卑的步法亦不相同:國君和尸的地位尊貴,走路的步子要徐緩,前後兩步的足跡要重叠一半,就是所謂的「接武」;大夫的步伐要快一些,兩步的足跡相繼,就是所謂的「接武」【孫守真按:此「接武」當作「繼武」。】;士的步伐更要族一些,兩步之門還留有一足的間隔,【孫守真按:「兩步之門」當作「兩步之間」。】就是所謂的「中武」,他們走路時,步趨雖有疾遲不同,可是步法總是這樣的。平時行走的時候,直行則開快步,但手足不要搖擺,按禮手肘不能搖,脚步要平直。逡循禮讓的時候,足不離地,衣裳的下擺委地,曳足如流水狀,在卽席離席的時候亦如此。燕居穿着玄端服的時候微低着頭,雙頰下垂如同屋簷一樣,行走的步伐直如箭矢;穿着皮弁服在朝在廟的時候,剡剡然起屨;執龜甲玉圭的時候,擧足促狹,不敢張足而行。(頁416-417

劉寶楠《論語正義》(中華書局,頁371-372

趨進,也。【注】孔曰:「言端好。」  正義曰:江氏永《羣經補義》:「趨進,謂廟中相禮時,非迎賓入門時,入門不謂之進。進者,行步而前。《左傳》所謂『公孫傁趨進』、『王孫賈趨進』是也。〈聘禮〉云:『納賓,賓入門左,三揖至于階,三讓公升二等,賓升西楹西,東面擯者退中庭,賓致命,公左還,北鄉,擯者進,公當楣再拜。』所謂『趨進』在此時,謂從中庭進至阼階,而釋辭賓,以相公拜也。所釋之辭云『子以君命在寡君,寡君拜君命之辱』是也。是時急遽,行步必趨,禮不言,省文也。」又《鄉黨圖考》云:「擯者從中庭進至阼階西,有數十步,不宜紓緩,故必當趨。趨則急遽,或至垂手掉臂,難其容,故特記容。趨進必有辭,辭無常者,不能記;辭有常者,不必記也。」今案:江氏據〈聘禮〉爲説是也。典故覈》:「〈公食大夫禮〉食聘賓也;始賓升,擯者在中庭;釋辭相拜,公退于,擯者退,負東塾而立,及公將侑幣,擯者進相幣,是趨進也。」案:此亦見〈聘禮〉,所謂「禮賓」也。竊又意士介覿授幣時,擯者自廟門外進至中庭,亦是趨進,當並數之,義爲備矣。《典故覈》又云:「凡趨有二法:一曰『徐趨』。君之徐趨接武,大夫徐趨繼武,士徐趨中武,其行皆足不離地,舉前曳踵,謂之圈豚行[47]……一曰疾趨』。其步不繼武、中武,但身須小折,而頭直手足正。〈玉藻〉曰:『疾趨則欲發,而手足無移。』又曰:『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此『趨進』是疾趨也。」「翼如」,《説文》引作「𧾰如」,此出《古論語》。注:「言端好。」正義曰:《爾雅·釋詁》:「翼,敬也。」〈釋訓〉:「翼翼,恭也。」恭敬則端正可知。《賈子·容》:「趨以微之容,飄然翼然,肩狀若,足如射箭。」(頁371-372

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注】鄭曰:「上如揖,授玉宜敬;下如授,不敢忘禮。戰色,敬也。足蹜蹜如有循,舉前曳踵行[48]。」  正義曰:「蹜蹜」〈玉藻〉作「縮縮」。《說文》無「蹜」字,「縮」下云:「一曰蹴也。」「蹴」與「蹙」一字。《詩》:「蹙蹙靡所騁。」鄭箋:「縮小之貌。」縮小亦不敢自肆意。注「上如」至「踵行」。正義曰:「授玉」謂賓升堂東面授玉也。授玉爲上者,《後漢書·河閒孝王開傳》:「上案其罪。」注:「上,奏上也。」又《禮記·郊特牲》「尚用氣」,注:「尚謂先薦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太子勝之尚之」,《集解》引韋昭曰:「尚,奉也。」「尚」與「上」同。臣授玉於君,亦是奉上之。〈聘禮記〉[49]授如争」,彼文之「授」,卽此文所云「上」也。「争承」者,言趨而授玉,其禮宜速,與此言「如揖」各具一義。圖考》曰:「古之揖……如今人與人相拱手,有高、平、下之别。孔子執圭上如揖,與天揖推手小舉者相似,此不過平衡也。」云「不敢忘禮」者,是解「下」謂下堂雖已授玉,不敢忘禮,猶如授時也。〈聘記〉云「下如送」,送當謂送物與人,與此言「授」同也。鄭注輯本「不敢忘禮」句下,更云:「讀下爲趨,今從。」案:「下」字古音如户,與「趨」音近,故魯《論》作「趨」。鄭以趨而授玉不煩言「如」,故從《古》作「下」。》謂如、而古通。「上如揖」,卽賓入門後,三揖至于階之事。「趨而授玉」,卽〈聘記〉所謂「志趨」,從魯《論》爲説,與下兩「如」字别自爲義,非也。[50]《書鈔·禮儀七》引此《注》云:「勃如戰色,恐辱君命也。」是《注》佚文,當在「敬也」句下。「敬」與「儆」同,慎懼之義。「恐辱君命」者,懼有失隊,遺君羞辱也。「舉前曳踵行」者,《說文》:「循,順行也。」兩足不能分步,則趾踵相接,順遞而行,故舉前足,則曳後踵隨之。〈曲禮〉云:「執主器,操圭璧,則尚左手,行不舉足,車輪曳踵。」注云:「行不舉足,重慎也。車輪,謂行不絶地也。」疏云:「踵,脚後也。若執器行時,則不得舉足,但起前拽後,使踵如車輪曳地而行,故云車輪曳踵。」又〈玉藻〉「執龜玉,舉前曳踵縮縮如也。」注云:「著徐趨之事。」又「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注云:「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不舉足曳踵,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案:舉前足,曳後踵,則後足不舉,故云「行不舉足」。其踵趾相接,旋轉如圈,故爲言其圈而行也。〈聘記〉云:「將授志趨。」注云:「也。謂行步也。孔子之執圭」云云。鄭以「志趨」卽「徐趨」,故引「執圭」全節,而以「足蹜蹜如有」爲「志趨」之證,與〈玉藻〉注所云「徐趨」義合。〈玉藻〉言「徐趨」之法,「君與尸行接武」,〔一〕謂蹈半跡得三尺也;「大夫繼武」,謂跡相及也;「士中武」,謂跡閒容跡也。是皆圈豚行也。夫子大夫,當用繼武,故舉前曳踵行,卽是跡相及也。推鄭君〈玉藻〉及〈聘記〉注義,是足蹜蹜如有循在授玉之時,蓋授玉當徐趨也。所以用徐趨者,以君行一,臣行二,故〈聘記〉言「授如争承」,卽此義也。賈氏〈聘記·疏〉解「足縮縮」爲廟門内執玉行步之容。《圖考》、《正義》並從其説,非鄭君之旨。〈士相見禮〉:「凡執幣者不趨,執玉者則惟舒武,舉前曳踵。」注云:「不趨者,主慎也。惟舒者,重玉器,尤慎也。」此則執玉常度,與授玉時用徐趨不同。蓋舉前曳踵,一爲舒武,一爲徐趨,名同而法異也。(頁382-383
〔一〕「與」原誤作「及」,據《禮記·玉藻》改。

張廷玉《日講禮記解義》卷之三十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頤霤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此明行步疾徐之儀也。君,謂天子、諸侯。武,足迹也。中,獨閒也。發,起也。移,猶變也。圈,轉也「豚」之言「循」,讀為上聲。迴旋而行也。「齊」讀曰「咨」,裳下緝也。端,直;弁,急也。剡剡,身起之貌。踵,足後跟也。蹜蹜,促狹之貌。用行步,廣則疾而勞,狹則緩而𨓜。尊者逸,而卑者勞。故君與尸行,則蹈半迹而接武。大夫則迹相及而繼武。士則迹間容迹,而中武。凡徐趨之法,皆用是。若疾趨,則屨頭欲發起,而手足毋易其常度。如迴旋行,則足循地而不舉,裳下委地如水之流;行於席上亦然。直行,則頤如屋霤之垂,進步如矢之直。急行,則欲速而屨頭恆起,故其貌剡剡也。執龜玉之重器,則舉足之前,而曳其後踵,行不離地,如有所循,故其貌蹜蹜也。案:「徐趨」對下「疾趨」而言,陳《注》謂「或徐或趨」者,非是。圈豚行,卽徐趨也。端行、弁行,卽疾趨也。

是將「圈豚」直接當作「迴旋」解矣。然迴旋如何行步?恐鄭《注》此「轉」非旋轉,乃係「轉移」之轉,謂移步、挪步也。

 

自己讀不懂,就不要文過飾非

可見《漢語大詞典》「徐步趨行」也是自鄭玄原句「徐趨」而來。然又是徐步(慢走)又是趨行(快走、競走)那到底是快還是慢?還是又快又慢呢?《漢語大詞典》也是讀錯鄭玄原文「徐趨」才會這樣,徐,副詞,修飾「趨」這個動詞,是說不像「趨」那麼快,稍微或略加地緩慢、緩和下來這樣的趨,就叫「徐趨」,怎麼可以讀成了「徐步趨行」多添了一個「步」字,篡改了原文原義!哪有「徐步趨行」這種不倫不類不合邏輯,編課本者也不明所以,照抄照錄,不置一辭,殊為可鄙也。

編課本者也不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既然「受繩牽絆」了,怎麼還能「徐步趨行」呢?何況「豚」之一字已解讀作「豬隻」(受繩牽絆的豬隻)了,怎麼又可以再注釋成「圈豚,徐步趨行貌。」當作另一個詞彙來使用呢?一個蘿蔔一個坑,哪有「一魚二吃」的字理用字的道理;一個字用兩次?!

 

徐,本義應為城邦或路途,為名詞,後引申為在路上安然地走,就是慢步。為動詞。再引申為副詞,形容動作、狀態緩慢、緩和的樣子。

徐趨,讀成徐趨,也是可能、可以的。

就是「時而緩步(徐),時而快步(趨)」的意思。故後世多有如此用「圈豚」義者:

《台湾纪事》 台湾纪事卷一:
...
既至,起居毕,则持铜钲冉冉为凌波步,为圈豚行,且行且击,循环不绝声。女头容直 ...
《小豆棚》 卷三 报应部(善恶并附)
...
不寒。神定举目望北,皆巉巉岩石,匐走圈豚。依附藤葛而上,及巅,三面皆汪洋,水 ...

《仲氏易卷八六二》

六二:小子,失丈夫。象曰:小子,勿兼與也。
 三陰固當隨謂之婦隨,而特此婦人之足羇絆不前,猶圈豚然。毎隨男子,輒若為男子所係累者。況二、三兩爻聨袂相隨,又復前當少男,而後遇長子。夫少男者,小子也;長子即丈夫也。今二之所隨,本近丈夫,而忽與小子同體。長者足未展,而小子之手已拘之前後牽曳,勢不兼與,是前所見係者為小子,而後所失者在丈夫也。【孫守真按:兼與,猶此處「兼顧」也。係,即「繫」,即牽絆。可見都是前後被拘束,伸展不開,左支右絀之貌。】

楊維楨《東維子集26‧淵黙先生碣銘》
先生年十四喪父,能自樹立,極力于學,脩習趨圈豚如老成人。孫守真按:《四庫》本作「脩習容止,步趨圈豚如老成人」是也。蓋「歲」亦作「岁」,與「步」形近,故訛。

猶如「且行且走」、「且戰且走」那樣。

可是,即使如此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林占梅此處「兩腳圈豚繩索絆」,是說兩腳被繩索絆住了,根本就走不動了,又如何能再急行或緩行呢?不通,不合常理嘛。尤其課本注釋都已經講是「動彈不得」了,又如何快步慢步走呢?自相矛盾如此,可見編者也沒把握、沒讀真懂。難怪去照抄《漢語大詞典圈豚》的釋義,也不加以解釋。

這裡其實是說腳軟、腿軟、腳癱了,不知如何是好。

歷代用圈豚」,也多是「在豬圈中豢養的豬隻」的意思

《读通鉴论》 卷二十六 文宗
...
、代之世,程元振、鱼朝恩杀来瑱如圈豚,夺郭子仪之权位如夺婴儿之弄具也;刘一 ...
《读通鉴论》 卷二十六 宣宗
...
之,而视东南为噬肤不知痛、沥血不知号之圈豚池鹜也。“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岂不 ...
《读通鉴论》 卷三十 五代下
...
振朝廷,权行疆内,而一旦伏尸阙下,如圈豚之就烹;于是而所谓功臣者,始知人主自有其魁 ...

這裡林占梅是說豬在圈裡,已經是第一層的困窘(囧rz了,如果還被繩索絆住,則是雙重、更加倍的困窘了(囧)!這是雙重修飾、重複強調的修辭嘛。如「無時無地」是講實在、真的沒有時間,這裡也是講實在、真的一籌莫展,嚇到不知要往哪裡逃,哪裡才安全。

 

單字想複詞 豚骨拉麵 謝謝日本人幫我們在日常中保留了「豚」還有「豬」的意思。 海豚=海豬

有海馬、海狗、海獅、海象……為什麼沒有海豬?

那什麼叫「圈豚」

兩腳圈豚繩索絆 山不轉路轉

添字還原 倒序重組

兩腳(像)豚被繩索圈起來了絆住了一樣

兩腳(像)豚被圈起來,用繩索絆住了一樣

為什麼知道可以添字還原 「像、若」

此時這個「圈」時當動詞,念平聲

圈豚也可能讀成「ㄐㄩㄢˋ」,謂這就是說、所謂在豬圈裡被圈養起來的豬,就是家豬 兩腳圈豚繩索絆 翻譯 這些災民就好像那些在在豬圈裡被圈養起來的豬一樣,而且還被用繩索絆住了腳一樣(就更「」迫了,開啟下文的「逼轉愁門戶狹」 rz

」這個字,就是在家下養豬

破音字的音不是亂破(破,單字想複詞 不是「破壞」,而是「突破」,突破原有的圈錮禁錮、讀音而有新的音讀

j、ㄑq、ㄒx←→g、ㄎk、ㄏh

聲調不重要

 

蟻走熱鍋方寸亂,
兩腳圈豚繩索絆。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很明顯,蟻也是用來作比喻的

添字還原

 

熱鍋

方寸

螞蟻

熱鍋

上行走、逃命

心急亂的樣子

蟻是「像」,當然下句「豚」也是用來「像」了。而不是科學語言的豬隻也。

 


窘逼轉愁門戶狹
攀援不覺窗櫺斷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單字想複詞 窘迫、困窘……的窘

=

窘逼就是窘迫

被逼著、被趕著要向外空曠的地方逃

 

轉愁

窘逼愁門戶狹

為什麼用「轉」,單字想複詞  「反轉」的轉

轉愁=反愁

已經很窘迫了,反而更愁(發愁、擔心)門、戶太狹小

人太多、流量大,門就小

門戶也可能是已經變形或倒塌的,那就更「狹」小了

《漢語大字典》:轉,有「反而、更加」的意思:

《漢語大字典·轉》第2版,頁3790 1

明達菩薩問:

窘逼()()門戶狹
這裡關鍵在於找對主詞:「誰」窘逼?什麼東西窘逼。這句是說在地震危急逃命之刻,已經非常困窘、困難,不知逃往何處、何處可逃了,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間反而(就)更覺得門戶好狹窄,不夠自己逃出。或許是人多,都擠在門、戶間;或者是門、戶(窗)已被擠壓變形,更形狹隘難以逃出生天了。
這句其實類似「屋漏偏逢連夜雨」,連夜兩即門戶狹,屋漏即地震。
翻譯:在這麼危急(危險逼迫無處逃身)之刻,才(轉、反而)發覺平常覺得還很寬敞(可以「散食步廊廡」)的門戶,這時竟感覺那麼地狹窄難出。
轉,是反轉、轉折之義,平常不覺得,這時才(始)發現的意思。
攀援不覺窗櫺斷
翻譯:在急忙奪門(窗)逃命的時候,不覺在攀爬間,把平時還會刻意珍護的窗櫺都給弄壞了。(形容急忙保命,無暇再顧身家財產的損失了。窗櫺是貧窮人家不會有的傢飾家具裝飾。)
ps. 不要死背我的答案,要用自己理解、真正懂得了、消化了的,用自己理解、懂得的話,表達出來,才真正是您學到的了。
我也是這樣寫答案給您的啊,等於是您給了我一次期中考呢 呵呵

=

單字想複詞 轉變

單字想複詞 更改 改 單字想複詞 改變

====革……

所以也就知道,為什麼「更改」的「更」,與「更怎樣」的「更」是用同一個字了。這個表哥原理、血緣關係,不就很明白了嗎?

窘逼愁門戶狹,就是

窘逼愁門戶狹,

《中文大辭典》「轉」字有「反而、更、益發」的意思:

如右圖:《中文大辭典·轉》普及本第8冊,頁1758 1

先抓動詞 「轉」在這裡是副詞

副詞。漸漸;更加

    《百喻經就樓磨刀喻》:「如是數數往來磨刀,後轉勞苦。」

    ·韓愈《賀雨表》:「青天湛然,旱氣轉甚。」

    ·馮夢龍《挂枝兒雨》:「聽雨聲兒一點點隨珠淚雙懸……此際空閨人寂寞,教奴轉聽轉心酸。」

不是動詞!「愁」才是動詞。「愁」就是「愁」(李白:舉杯消愁愁愁)這位先生就是讀成了動詞窘困逼迫後轉爲愁苦,沒有抓對詞性。

2019/6/24 補充

窘逼轉愁門戶狹
攀援不覺窗櫺斷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來看,這裡「轉愁」對「不覺」

可見「轉愁」讀成「更愁」→甚憂、很怕、極恐、大駭……是對的,也是更好的。為什麼呢?

不覺,即不察」→沒感覺、沒反應、沒差……

這是情感、感知、情緒的極度中止狀態、無作用狀態,但轉愁(更愁→甚憂、很怕、極恐……)卻是情緒感知情感的極度緊張狀態;「不」說絕了「覺」,當然「轉」也道盡了「愁」,都是前位修飾動詞的副詞,當然「轉」要譯為「更」或「甚、極、很、大……」才夠擔綱得起這個戲劇性的張力!二者在此單句對中表現了極端對比的修辭效用,更突顯出情勢是異常地危急,而性命是極度地攸關,其餘身外之物已然全然不顧、顧不及了!正因為顧不及,更襯托出危急;正因為危急到了極點,才真的一點兒都顧不得了。二者相為表裡,互相輝映、映襯,是極具匠心之鋪排。可惜同學枉受老師九陽神功之傳,如今依然只有老師自己用上第6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來剖析、發現與論述。老師不靠老師的老師來教我,何時您們也可以不靠我,自己去獨立呢?教學相長,學到最多的還是老師偶,無偶有獨的偶,惜哉!惜哉!吾無隱乎爾,而子不納受,不肯運思,其如之何!其如之何!惟願後生可畏,來者青於藍也。南無阿彌陀佛

 

門戶

「門戶」是「門」不是「門窗」(門和窗)!

門是雙扇合攏的,戶是單扇推開的門。(詳見《漢語多功能字庫》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如附圖)

很明顯可見林先生是用「門戶」對「窗櫺」的,是門不夠用了或來不及到門邊了,情急之下才攀爬窗戶逃生。

 

要謹慎用字,不囫圇吞棗、隨便濫用

「門窗」是門和窗,不僅只是門,還有窗,不要白話用習慣了就亂套才好。

以上2019/6/24 補充

攀援不覺窗櫺斷

門戶不夠用,就有從窗戶爬出來逃命的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門戶

窗櫺

字形結構兼音義  秝安藥局 原來「秝」就在「歷、曆」這些常用字的字形結構之中

有邊讀邊讀右邊   字形結構換部首 「靈」有邊讀邊讀上邊

窗櫺= =窗櫺(詳後補充說明)

攀援不覺窗櫺斷

攀爬或攀援窗戶奪門而出因為擠壓,哪管不覺沒有發現、無暇顧及窗櫺都壞掉了

窗櫺是有錢人才裝潢得起的

也可見無暇去管財產損失,保全要緊

2019/6/24 補充

「櫺」應該就是囧rz的「囧」字的異構字。

「櫺」是形聲構字,「囧」是象形構字。且「」與「」在中古音時皆為梗韻(疊韻)。

詳見《古文字詁林·櫺》馬敘倫先生說。及《漢語多功能字庫》字:

馬叙倫 沈濤曰:「《一切經音義》十四、十八皆引作『窗楯間子也。』蓋古本如是。『窗』與『循』皆有櫺也。今本奪『囱』字。卷四引『霝,楯間子也。』亦窗櫺子也;乃後人習見今本無『窗』字,妄改如此,非許原文如此,亦非元應原如是也。又《文選·西都賦·注》引同今本。曹植〈贈徐幹詩·注〉引『櫺,窗間也。』當是崇賢節引,故兩處不同。若《御覽》百八十八引,則後人據今本改矣。又《文選·曹植襍體詩·注》引作『楯欄也。』乃傳寫奪誤。」王筠曰:「李注曹植〈贈徐幹詩·注〉引作『窗間孔也。』『孔』字似是。但羣書作『孔』字者少,作『子』者多,未敢定耳。」戚學標曰:「《繫傳》作『楯間木』,譌。」朱駿聲曰:「『子』當作『孔』。《廣雅·釋詁三》:『靈,空也。』以『靈』為之。江淹〈襍體詩〉『曲櫺激鮮飇』,注『窗間孔也。』」倫按:說解當曰「窗孔也。」「子」當為「孔」之壞文。「楯」字似上文楯下複舉字誤入,依曹植詩注引則作「窗間孔也。」然非許文。字亦或出《字林》。「櫺」當為「」之音同來紐轉注字窗孔者,後世窗上精為鏤飾,遂以名之。或曰:本有「楯也」「窗間孔也」兩訓。楯也者,借櫺為欄。【説文解字六書疏證卷十一古文字詁林》五,頁882

「櫺㰍」為雙聲連綿詞就猶如「玲瓏」。「霝、令」字形結構換聲符爾。

 

2019/6/23補充

不覺=不察→顧不得、管不了

單字想複詞 覺察(同義複詞)。不覺,就是不察→沒有發覺、沒有發現→顧不得管不了那麼多了。

不覺:單字想複詞 不覺得心痛」的「不覺」!

 

結論(語譯)

 

窘逼

添字還原 找對主詞→誰愁?

門戶

狹,

窘迫情急

之下

憂愁憂心

出口

太窄,不夠逃生

 

窘迫危急的情勢

讓人災民

擔心害怕

出口

不夠大、不夠人逃生、逃生的門路被阻絕。

 

 

攀援

添字還原

不覺

 

窗櫺

 

直覺

爬上

窗臺逃生也

管不了、顧不得

 

窗上名貴的雕花

因此遭到

損壞了

在出口都不夠大家向外逃生時,其他的人只好往窗口

攀爬,(或者:也有人在情急之下,看到窗臺就直接爬了上去逃生),

早已

管不了、顧不得

那些平時寶貝珍護再三的

窗櫺

是否會因此而

被弄壞了。

以上2019/6/23補充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10魂飛越

雙聲 中古音聲母皆是「並」 字形結構兼音義

  單字想複詞 相逢

字形結構換部首    單字想複詞 蠍美人  中國大陸簡化字「蠍」即作

 

 

形神惝怳魂飛越

找對主詞 大地震逃命的人

形、神  七星大法 身體、心理精神

單字想複詞 六神無主 驚慌失措

惝怳=怳忽、恍惚 字形結構換部首

字形結構兼音義 字形結構換部首   廠敞

堂、掌……

惝怳=悵怳 =恍 字形結構換聲符

橫 黃 ㄤanɡ←  ㄥenɡ(翁)、onɡ(東)

 

魂飛越

單字想複詞 魂飛魄散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倒序重組  魂魄飛散=魂魄飛越=魂魄隕越

魂飛.

.飛越  斷句 先抓動詞

飛越 飛掉魂不守舍單字想複詞 隕越=隕落 ==喪、死。越:墜落。越=落、掉落:

墜落。《左傳.成公二年》:「射其左,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國語辭典》)

 

 


偷眼視之但溟茫,
滿耳聲聞唯窸窣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聲聞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視之 動詞

倒序重組 聞聲 聽到的聲音

2020/6/10 補訂:

倒序重組 的話,「聲聞」在此是指音聲,是名字;「」字也是名詞(即「新聞、趣聞」的聞),「聲聞」即「聲音」也;「聞」在此,並不是聽到(動詞)的意思,最多只是「聽到的」聲音的意思。前面倒序重組 只是取巧的讀法;若不倒序重組也能讀懂、讀通,當然就儘量不要去篡動原文。

滿耳聲聞=充滿耳朵的聲音

因此,聽到是由「滿耳」二字出來的,不是由「聲聞」。因為整個耳朵的聲音都是窸窣,「滿耳聲聞唯窸窣」才可翻成「耳朵聽到的只有窸窸窣窣的聲音」。

以上2020/6/10 補訂:

 

之 代名詞 視=

看到的

東西

視之=看去 之 不一定指什麼

=只 聲音變化的關係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但」字對「唯」字

但是=只是

溟茫 就是前文「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的「日無光」和「晝晦」

茫 對應前文的「

 

偷眼視之 太危險 不敢直視 偷偷看、偷窺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窸窣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溟茫

字形結構兼音義

土石有關 房屋倒塌 瓦礫敲擊散落的聲音

 

窸窣 狀聲詞 窸窸窣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
大兒小兒多避匿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大多數、多數都)=

「大兒小兒」的讀法

1.不論多大的孩子 科學語言 大、小:年紀 七星大法 不是東西的大小 也有可能是身材啊、膽子大小啊

2.大人小孩

屏息=暫時停止呼吸

單字想複詞 屏氣凝神

最大的恐懼是無知(不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地震何時才停止)

呼應前文「智者猝然亦愚昧=無知=不知所措=現在是什麼狀況

 


少選12聲停地始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

字形結構兼音義  字形結構換部首  + 丿=

什麼東西「少」? 時間的「少」,如「小時」的「小」,是時間的短(小)

聲停

聲,對應前面的「窸窣」「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相顧人人成土色倒序重組

人人相顧成土色 相顧就不再是「偷眼」了 上下文(前後文) 

相顧 單字想複詞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土色 單字想複詞 面如土色 臉色像泥土一樣沒有血色。即是科學語言上的「灰頭土臉」。頭、臉借代全身都是灰、土。

土色=土臉

 

地始平

平 ②單字想複詞

平穩 上下文(前後文)  呼應前文的「霎時身體若籠篩」「忽詫棟樑能動移

不是平整、水平的平 是「穩」不會再地了。地震=地動

 

可能是「」或「」的通假字,所以它才有短時間的意思。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踏穩

 

相欣告

地(動)

平靜下來,

終於雙腳可以好好地

踏穩了,

死裡逃生的眾人

互相慶幸自己平安無事,而且也急忙通知、告慰家人朋友自己還活在世上

踏穩

呼應前文的「若籠篩」。這是不再若籠篩了。

欣:慶幸 慶幸自己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

 

眾口一時同喧噪

因為前「相欣告」所以是「眾口一時同喧噪」,後面這句,只是補充前面來講,更具體、更充實、生動。

眾口一時同喧噪 倒序重組

一時眾口同喧噪

 

喧噪,眾聲(各種聲音)吵雜的樣子。甚至包括哀嚎聲,可能也在內。

人在驚恐中,多是屏氣凝神,沒有聲音的。等到事情過後、平安後、沒有後顧之憂後,才開始喧嘩起來。這也是人性本賤一種體現。危險時是鴨嘴變雞嘴。

 

 

 

 


老者無策少者疑,從此夜眠心不怡

者:的人

無策 單字想複詞 束手無策

老者

無策

少者

 句中對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無策

除了對地震束手無策外,也表示災情慘重,不知從何救起。

 

一句話講兩遍

心不怡

心不安有一版本即改作「心不安」

為什麼不用「安」?為了押韻

安怡 同義複詞

2020/5/28補充

1.老、少 七星大法 生理的

2.心理的 老、少 經驗、閱歷

老手、老鳥、菜鳥、新人……

3.不分老、少

既然都無策,又疑惑,哪還有老、少的區別的?

沒老沒少 猶如 沒日沒夜

找對主詞

是沒有了老和少的「區別」,沒有了日與夜的「差別」,才會沒有了老、少,沒有了日、夜。對當事者沒有,對其他人還是有日、夜;老、少的分別啊。

 

 

 

以上2020/5/28補充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13

就想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嚴重地震的原因,從此二句之後即在推斷,並希望因此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從而對症下藥,減少日後如此慘痛的損失

 

「東南雖缺地無縫」此句一般都未注該注的不注。又如:1234……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東南 臺灣在中原的東南方(這可能是指臺灣文學語言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作者當時臺灣還是中國清朝管轄

妖物 可能指地牛翻身之類

二句應是 用典、專有名詞、字彙詞彙能力的問題了

 

豈有妖物簧鼓

1.語助詞,無義,則簧鼓是不及物動詞

2.代名詞 指被簧鼓的某事物(如災難、天災)

簧鼓

簧鼓 類似 推波助瀾

鼓動、唆使、慫恿、作祟……

2019/6/23補充

課本「簧鼓」這裡的注釋竟然只照抄《國語辭典》:

13簧鼓:用好聽的話蠱惑別人,此處有「妖物作怪」之意。(課本注釋)

用好聽的話蠱惑別人。《莊子.駢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國語辭典》)

 

而《漢語大詞典(下圖)很明顯也只是承襲自《國語辭典》然後再加以略為改編的,難怪曾見有人猛批《漢語大詞典》抄《國語辭典》太多:

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
  《庄子骈拇》:「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
 
明李中馥《原李耳载•正术诛邪》:「薛真人知之曰:‘日月之下,可容青磷鬼焰,簧鼓人心?’」
 
李庆芳《中国国会议》:「彼辈又见国民之多属于中立也,于是大肆簧鼓,创为人民程度不足之谈,不惮为紫之夺朱,郑声之乱雅乐,以淆惑一时之人心。(《漢語大詞典·簧鼓》)

其實這與「巧舌如簧」或「巧言如簧」的「簧」有關。《國語辭典·巧舌如簧》云:

形容人言辭巧妙動聽,猶如笙中之簧。《詩經.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夫讒人似實,巧言如簧,使聽之者惑,視之者昏。」也作「巧舌如簧」。

鼓,這裡實應是動詞,表簧片鼓動也。故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云:

簧鼓,謂笙簧也。鼓,動也

蓋簧片之樂音令人陶醉,且其音頻急促,嘈嘈切切、如泣如訴,易於搖動人心,使人意亂神迷也。

或曰:「鼓」為擊鼓進兵之「鼓」,亦有鼓動、鼓噪之義,亦可。故成玄英《莊子云:

遂使蒼生馳動奔競,由如笙簧鼓吹,能感動於物欣企也。

則「簧、鼓」乃原文二樂器名,而轉品作動詞用,謂用簧與鼓在旁吶喊鼓動助陣、推波助瀾也。

以上2019/6/23補充

 

妖物

 

簧鼓不及物動詞

語助

難道

妖怪

作祟

 

 

 

 

從中作梗

 

哪裡

 

 

 

 

 

如果是「哪裡」,就是否定了!

根據林氏初稿版本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

可見此二句應是說:中國的東南方,雖然在當年共工與顓頊一說祝融大戰時,摧折了不周之山(天柱)而使地勢向東南傾斜(故中國的大川,多為「向東流」),但是應該不至於還造成今日這麼大的地動,所以才懷疑,難道是有妖怪藏在地底下在作祟嗎?

地無縫,指地裡頭應該不會有洞,讓妖物躲藏其間。縫 破洞。


 

東南無縫

谷歌大神查,可能指這個典故用典、專有名詞、字彙詞彙能力的問題了

東南的大受了山崩的劇烈動,向東南傾斜。從此大川 ... 傳說是水神共工和顓頊開戰,共工失敗後撞斷天柱的緣故。 ... 共工是火神祝融的兒子。https://kknews.cc/history/mkkgbap.html

蓋出自《列子‧湯問》:

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維,故天西北,日月星辰焉; 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

 

單字想複詞 塌陷=不足=不滿

月有陰晴圓滿

∴東南雖=東南雖=東南雖 單字想複詞

妖物

七星大法

妖物=妖怪 科學語言

文學語言 妖物或妖怪,是有神力的

神力就是神祕不易知的力量

妖物的文學語言,其實就是有「力」。有一種力在作用。

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以為自己就科學

成了「科學沙文」

「地有縫」+「妖物」,就是地中含藏某種尚未為當時人知的能當量

豈能只是如一般如此的看法或譯語:

東南地形雖有缺口,但是地無縫隙,豈有妖物藏身其間作怪?應是緣於天地吞吐之氣,然而世人怎知原因呢?http://blog.udn.com/mmty1223/14153774
在科技未能普及,古人對於地震發生原因不清楚,自然測,(守真按:喘當作「揣」)最多就認為地震是乾坤在呼吸吐氣造成。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哪得知其故。」http://ncusec.ncu.edu.tw/news/press_content.php?P_ID=10461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哪得知其故。
當時的世人可能有觀察到地震與地表破裂的關係,但畢竟對「地震成因」渾然不知,自古以來面對敬畏、未知又撼動人心的地震,也只能用鬼神妖怪來附會了!https://gushi.tw/earthquake-song/

 

把「氣」也科學語言地只知讀成了「呼吸吐氣」,就看不到其中表的「力」「能」「量」的意思了。

所以讀書,尤其文學、宗教、藝術、哲學……千萬不能只死在科學語言的認知上來讀!

自是乾坤吞吐

其實就是講地球的能量在釋放或造成的嘛!

乾坤,地球;氣=能量=力……

當然林占梅他們當時可能沒有如今人科學「地球」這樣的認知,但吾後人解讀先人之文句,亦不能刻舟求劍,執拘不化也。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參見前述

自是乾坤氣吞吐 倒序重組

自是乾坤吞吐氣

乾坤

吞吐

自然

地球

在釋放

能量

乾、坤,《易經》卦名,後為「天、地」的代名詞。

 

 

 

世間一般

哪裡

能夠

知道

地震它

發生的究竟

緣故

那得知其故

呼應了前文的「智者猝然亦愚昧、老者無策少者疑」

所以他希望早知其故,能夠避免或減輕地震帶來的災害也,就是林氏他接下來的文思邏輯了。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淡水

 

所幸
好佳

我們

淡水廳

這一帶

很平安

很完整沒缺角

尚=還=

安:平安

全:保全、無缺無缺角(指沒有倒塌和地裂,對應「金甑相傾」)

憐憫

嘉彰,和序文的「嘉彰」,有一版本序文作「彰嘉」,正文卻仍作「嘉彰」,反顯不統一、不一致。

嘉彰 斷句 嘉、彰:嘉義、彰化  專有名詞

可憐

 

嘉彰

 

 

可憐憫

的是

嘉義、彰化一帶

成了

一片

廢墟

人間

墳墓煉獄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

試問,如「試想」,試著問問、試著想想

既然發生了大地震了,那哪裡還有哪裡的災情輕、哪裡的災情重的分別呢?

試問既震何重輕 倒序重組

既震

重輕

地震都發生了

試著

想想

還有什麼災情輕重的分別的

既:都……了(已經發生什麼事,叫「既」; 既然如此,就是已經這樣了

重輕:找對主詞 什麼東西重輕(災情)

為什麼不說「輕重」。倒序重組 因為這裡押仄聲韻,不押韻的句子,就用平聲字。所以用「輕」這個平聲字作句尾。

輕:淡水,沒什麼事

重:嘉義、彰化一帶災情慘重

消息茫茫歸劫數

上下文(前後文)

這句要和後文「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參看,才好理解這句在講什麼

由「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可知尚未有解決的方法,可以「免煩憂」,所以這裡「茫茫」的「消息」就應是指地震的緣由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毀滅性的地震呢?這個原因是令人費解,而暫時無解的。所以只能歸於這是一個難逃的大劫數。

消息 找對主詞 誰的消息、什麼消息

茫茫,則是修飾消息的狀況。單字想複詞 茫茫無知、還是無解的

 

劫數

歸咎

此次大震發生的緣故是

在劫難逃

劫數,與前文「氣吐呑」「妖物」作呼應。是一種無知的恐懼。

消息

消:化、減少、……甚至沒有

息:長、生、發生 單字想複詞 「利息、子息」的息、媳婦的媳字形結構換部首  

消,表示地震不再發生或減少發生

息,表示未來還有地震,或更多地震

到底未來地震還有多少,只能歸於人類的命運(劫數、「脩短隨化」的「化」=造化)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長歌賦罷心轉愁 倒序重組

賦罷長歌心轉愁

轉=更=變;詳前所論

==寫作(原來是指寫作詩賦)

賦,本為名詞,轉品為動詞。

不用「歌」因為已有「長歌」,避免重複用字。

即此篇地震

 

長歌

 

完了

這首〈地震歌〉

心情

更加地

沉重

==完:單字想複詞 罷課、罷工、作罷、罷免……。都有停止、完了、終結的意思。

愁: 單字想複詞 發愁。心既發愁,當然就是白話口語常說的「心情沉重」了。

愁,心情就鬆不起來了。

=重 沉重 同義複詞

 

驚魂未定筆亦柔

定:痛定思痛的定,平定、平靜、撫平。

柔 難在找對主詞 什麼東西柔?怎麼柔?

雖然原文寫明是「筆」在「柔」,可是,筆怎麼會柔呢?毛筆? 所以不要陷入科學語言的迷思啊!

單字想複詞 柔,柔軟,或柔弱的柔。指寫不下去了。即與「筆力遒勁」相反。

呼應前文的「傷心慘目」,看不下去,不忍卒睹。

=筆力=文章的力道、靈感構思。

不是指科學語言的「筆」(一枝筆)

序言也謂「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

此時寫完這篇地震歌時,既然仍是「驚魂未定」,那就不是「驚悼之餘」了,而是仍在「驚悼之中還在其中、還在驚悼之中」也。

 

因為就是寫不下去了,所以才有下句「此情回首不堪憶」,不就正和序文「慘目」相呼應?

慘目:看不下去了

筆亦柔:寫不下去了

=

因為驚魂未定,所以筆力(靈感、想寫詩的意興)也就頹廢了。

筆亦柔,即指寫詩文的意興闌珊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

此情回首不堪憶 倒序重組回首此情不堪憶、不堪回首憶此情,不能回首再回憶當時的情景。情,情感;情景,皆可。單字想複詞 2019/3/24

算了,不提也罷。

回顧、回想,當初發生地震這樣的情緒、情感或情景此情此景,真是令人難過得不想再想起它來。

不堪:不能、不好、不願

此身猶自隨沉浮

身 是什麼? 不是當官或人生路途吧!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想為鄉里奉獻的心意 文學語言

身:身體力行 心有餘而力不足

==

在本文導讀中說林氏:「熱心公共事務,畢生關懷鄉土」

呼應前文「智者猝然亦愚昧、老者無策少者疑」。他此身(心)亦無策而愚昧矣。所以自然只能隨沉浮。插不上手、幫不上忙、無能為力。

猶:還、仍然。單字想複詞 記憶猶新的猶。溫故知新袁枚〈官癖〉「有吏役叩頭,猶能頷之」、王羲之〈蘭亭集序〉「猶不能不以之興懷」的「猶」也一樣。

 

此身 對 此情

我這個身、心(志)

 

隨沉浮:地震祢要來,也只能隨祢來的意思。沉浮是指地震,地表的起伏。

沉浮,對前文的「消息」

=消;單字想複詞 消沉

=息 浮出、浮現 息=長出來、跑出來

指到底未來地震還發不發生。

發生==

不發生==

 

 


安得長房縮地法14,居吾樂土免煩憂

安得長房縮地法 斷句

安得.長房縮地法

安得

應係學杜甫或用杜甫名句:「安得」: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安:何

得:得到

安得:哪裡可以得到、怎麼可以得到

長房縮地

用典、專有名詞、字彙詞彙能力的問題了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用關鍵字去查:

長房 縮地」查google,就出來了。

可見「長房」是專有名詞 人名

長房縮地

长房缩地_唐诗典故大全 - 百科故事

葛洪《神仙传.壶公》载:东汉 费长房随仙人壶公学道,“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长房缩地”指传说中方士以法术化远为近。多用以形容思念故乡或异地亲朋等http://www.guoxuedashi.com/diangu/34852e/

安得長房縮地法,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林氏這裡用此典,不是為了化遠為近、縮大為小,也不是為了思鄉或思友,而是為了控制大地,不要再地震了或大地震。就是解決震災的意思。

可見「縮」科學語言 七星大法 文學語言 控制

所謂收縮自如、收舒展、放開自如也。

經讀《四庫全書》本《神仙傳》第九卷〈壺公〉篇才發現,又是「一個『人云亦云、以訛傳訛、陳陳相因』的經典示範』,就像「耿耿於懷」這個成語一樣:

耿耿於懷--讀書宜求善本;一個「人云亦云、以訛傳訛、陳陳相因」的經典示範

連課本注釋也照抄而未考究:

14 長房縮地法︰語出晉葛洪《神仙傳.壺公》,傳說東漢時期的方士費長房有神仙之術,練有能遁行於千里的縮地術。(中國文化大學《大學國文選》(民國107年八版),頁144

且怎麼可以說是「遁行」?「遁行」是「遁地而行」的縮語,「遁地而行」相傳為《封神演義》內土行孫的絕技,所謂「飛天遁地」也;連電影《倩女幽魂》第二集《道道道》中的燕赤霞也會

《四庫全書》本卷九《神仙傳·壺公》

今《四庫全書》本卷九《神仙傳·壺公原文如下:

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於壺公,故名為壺公符。汝南費長房為市掾時,忽見公從逺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其賣藥,口不二價,治百病皆愈。語賣藥者曰:「服此藥必吐出某物,某日當愈。」皆如其言。孫守真按:依文義,「賣藥者」應是「買藥者」才是。得錢日收數萬,而隨施與市道貧乏飢凍者,所留者甚少。常懸一空壺於坐上,日入之後,公輙轉足跳入壺中,人莫知所在。唯長房於樓上見之,知其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除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謝,如此積乆,長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語長房曰:至暮無人時,更來,長房如其言而往。公語長房曰:「卿見我跳入壺中時,卿便隨我跳,自當得入。」長房承公言,為試展足,不覺已入,既入之後,不復見壺,但見樓觀,五色重門閣道,見公左右侍者數十人。公語長房曰:「我仙人也。忝天曹職,所統供事不勤,以此見謫,蹔還人間耳。卿可教,故得見我。」長房不坐,頓首自陳:「肉人無知,積刼厚,孫守真按:劫,原為搶劫,乃罪惡也,故積劫,即積惡或積罪。幸謬見哀愍,猶如剖棺布氣,生枯起朽,但見臭頑弊,不任驅使。若見憐念,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審爾大佳,勿語人也。」公後詣長房於樓上,曰:「我有少酒,汝相共飲之,酒在樓下。」長房遣人取之,不能舉,益至數十人,莫能得上。長房白公,公乃自下,以一指提上,與長房共飲之。酒器不過如蜯大,飲之至旦不盡。公告長房曰:「我某日當去,卿能去否?」長房曰:「思去之心,不可復言;惟欲令親屬不覺不知,當作何計。」公曰:「易耳!」乃取一青竹杖與長房,戒之,曰:「卿以竹歸家,使稱病。後日即以此竹杖置臥處,嘿然便来。」長房如公所言。而家人見此竹,是長房死了,哭泣殯之。長房隨公去,恍惚不知何所之。公獨留之於羣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長房,長房不懼。明日又內長房石室中,頭上有大石,方數丈,茅懸之,諸蛇並往嚙,繩欲斷,而長房自若。公往撰之孫守真按:撰,字形結構兼音義,有「扌」,即與手部動作有關;字形結構換部首選;單字想複詞選舉,選即舉,若「拯」(初文為「丞」),即有拯救出、拉出險境之義。,曰:「子可教矣!」乃命噉溷溷臭惡非常,中有蟲,長寸許。長房色難之,公乃嘆謝遣之,曰:「子不得仙也。今以子為地上主者,可夀數百餘嵗。」為傳封符一巻,付之,曰:「帶此可舉諸鬼神;嘗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長房憂不能到家。公以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到家耳。」長房辭去,騎杖,忽然如睡已,到家,家人謂之鬼;具述前事,乃發視棺中,惟一竹杖,乃信之。長房以所騎竹杖投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長房自謂去家一日,推之,已一年矣,長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每與人同坐共語,而目訶遣,人問其故,曰:「怒鬼魅之犯法耳。」汝南郡中常有鬼怪,嵗輙數来,来時,導從威儀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內外,匝乃還去,甚以為患。後長房詣府君,而正值此鬼来,到府門前,府君馳入,獨留長房。鬼知之,不敢前,欲去,長房厲聲呼使捉前來,鬼乃下車,把版,伏庭中,叩頭乞得自改。長房呵曰:「汝死老鬼,不念温涼,無故導從,唐突官府君,知當死否!」急復令還就人形,以一札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鬼叩頭流涕,持札去。使以追視之,以札立陂邉,以頸繞札而死。東海君來旱,長房後到東海,見其民請雨,謂之曰:「東海君有罪,吾前繫於葛陂。今當赦之,令其作雨。」於是即有大雨。長房曽與人共行,見一書生,黃巾被裘,無鞍騎馬,下而叩頭,長房曰:「促還他馬,赦汝罪。」人問之,長房曰:「此貍耳,盜社公馬也。」又嘗與客坐,使至市市鮓,頃刻而還。或一日之間,人見在千里之外者數處。

今人錢衛整理的簡化字排版本(版本如下圖所示),也沒有此事(內容與《四庫》同,乃是據《四庫》本錄入。蓋其采用之底本為《諸子百家叢書》本,而據《國學數典》此帖所載[51],實即《四庫》本)

目前可以看到的葛洪《神仙傳》根本沒有費長房能縮地術一事!(只有嚴一萍輯本有詳後或《增訂漢魏叢書》本或許有;《增訂漢魏叢書》本會有也只是因為其據錄自《太平廣記》,而《太平廣記》本有,王氏增訂《漢魏叢書》自然會有了。而嚴氏又增輯爾)

連教育部《國語辭典》也像耿耿於懷」一樣,以訛傳訛:

實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啊!

據《四庫提要》考其版本源流:

等謹按:《神仙傳》十卷,晉葛洪撰。是書據洪自序,葢于《抱扑子·內篇》既成之後,因其弟子滕升問仙人有無而作。所録凡八十四人。〈序〉稱秦大夫阮倉所記凡數百人,劉向所撰又七十一人。今復抄集古之仙者見于仙經、服食方百家之書,先師所說、耆儒所論,以為十卷。又稱劉向所述,殊甚簡畧,而自謂此《傳》有愈于向。今考其書,惟容成公、彭祖二條與《列仙傳》重出,餘皆𥙷向所未載。其中如黃帝之見廣成子、盧敖之遇若士,皆荘周之寓言,不過鴻濛雲将之𩔖,未嘗實有其人。淮南王劉安謀反自殺,李少君病死,具載《史記》《漢書》,亦實無登仙之事,洪一槩登載,未免附。至謂許由、巢父服箕山石流黃丹,今在中岳中山。若二人晉時尚存,洪目睹而記之者,尤為虛誕。然《後漢書·方術傳》載壺公、薊子訓、劉根、左慈、甘始、封君達諸人,已多與此書相符,疑其亦據舊文不盡偽撰;又流傳既久,遂為故實,厯代詞人轉相沿用,不必一一核其真偽也。諸家著録皆作十卷,與今本合;惟《隋書·經籍志》稱為「葛洪《列仙傳》」,其名獨異。考《新、舊唐書》並作「葛洪《神仙傳》」,知今本《隋·志》殆承上《列仙傳讚》之文,偶然誤刋,非書有二名也。此本為毛晉所刋,考裴松之《蜀志·先主傳·注》引李意期一條、《吳志·士爕傳·注》引董奉一條、〈呉範劉惇趙達傳·注〉引介象一條,併稱「葛洪所述,近為惑衆,其書文頗行世,故撮舉數事,載之篇末」,是徴引此書,以《三國志注》為最古,然悉與此本相合,知為原帙。《漢魏叢書》别載一本,其文大畧相同,而所載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葢從《太平廣記》所引,鈔合而成。《廣記》標題間有舛誤,亦有與他書,即不引《神仙傳》者。故其本頗有訛漏。即如盧敖、若士一條,李善注《文𨕖》江淹〈別賦〉、鮑照〈升天行〉,凡兩引之,俱稱葛洪《神仙傳》,與此本合,因《太平廣記》未引此條,《漢魏叢書》本遂不載之,足以證其非完本矣。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

費長房「能縮地脈」實應出自曹丕《列異傳》,而為葛洪《神仙傳》所錄,後存於《太平廣記》中,為今十卷本《神仙傳》卷九未有者,唯嚴一萍氏輯本有之

《太平廣記》本

經查證,此事實出自《太平廣記卷十二〈壺公〉等古類書,而非現在可能看到的《神仙傳》書中,茲錄其文如下:

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自公,故總名壺公符。時汝南有費長房者,為市掾,忽見公從遠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賣藥口不二價,治病皆愈。語買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其錢日收數萬,便施與市中貧之饑凍者,孫守真按:「之」,《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本作「乏」,是也。「便施與市中貧乏饑凍者」唯留三五十。常懸一空壺於屋上,日入之後,公跳入壺中,人莫能見,唯長房樓上見之,知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辭。如此積久,長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謂房曰:「至暮無人時更來。」長房如其言卽往。公語房曰:「見我跳入壺中時,卿便可效我跳,自當得入。」長房依言,果不覺已入。入後不復是壺,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公左右侍者數十人。公語房曰:「我仙人也。昔處天曹,以公事不勤見責,因謫人間耳。卿可敎,故得見我。」長房下座頓首曰:「肉人無知,積罪却厚,幸謬見哀憫,猶入剖棺布氣,生枯起朽,但恐臭穢頑𡚁,不任驅使。若見哀憐,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審爾大佳,勿語人也。」公後詣長房於樓上曰:「我有少酒,相就飲之。酒在樓下。」長房使人取之,不能舉盎至數十人,莫能得上,乃白公。公乃下,以一指提上,與房共飲之。酒器如拳許大,飲之至暮不竭。告長房曰:「我某日當去,卿能去乎。」房曰:「欲去之心,不可復言。欲使親眷不覺知去,當有何計?」公曰:「易耳。」乃取一靑竹杖與房,戒之曰:「卿以竹歸家,便可稱病。以此竹杖置卿所臥處,默然便來。」房如公言,去後,家人見房已死,屍在牀--乃向竹杖耳,乃哭泣葬之。房詣公,恍惚不知何所。公乃留房於羣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房,房不懼。明日,又內於石室中。頭上有一方石,廣數丈,以茅綯懸之,又諸蛇來嚙繩,繩卽欲斷,而長房自若。公至,撫之曰:「子可敎矣。」又令長房屎,兼蛆長寸許,異常臭惡。房難之,公乃歎謝,遣之曰:「子不得仙道也。賜子為地上主者,可得壽數百歲。」為傳封符一卷付之,曰:「帶此可主諸鬼神。常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房憂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家人謂是鬼,具述前事。乃發棺視之,唯一竹杖,方信之。房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靑龍耳。初去至歸,謂一日,推問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每與人同坐共語,常呵責嗔怒,問其故,曰:「嗔鬼耳。」時汝南有鬼怪,歲輒數來郡中。來時從騎如太守,入府打皷,周行內外,爾乃還去。甚以為患。房因詣府廳事,正值此鬼來到府門前,府君馳入,獨留房。鬼知之,不敢前。房大叫呼曰:「便捉前鬼來!」乃下車伏庭前,叩頭乞曰改過。房呵之曰:「汝死老鬼,不念温良,無故導從,唐突官府,自知合死否?急復眞形!」鬼須臾成大鼈,如車輪,頭長丈餘。房又令復人形。房以一札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鬼叩頭流涕,持札去,使人追視之,乃見符札立陂邊,鬼以頭繞樹而死。房後到東海,東海大旱三年,謂請雨者曰:「東海神君前來淫葛陂夫人,吾係之。辭狀不測。脫然忘之。遂致久旱。吾今當赦之,令其行雨,卽便有大雨。房有神術,能縮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 出《神仙傳》

[52]

考《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列異傳》:費長房能縮地脈,坐客在家,至市買鮓。一日之間,人見之千里外者數次。(307,頁15090

則此事蓋亦載或原載於《列異傳》中,而非《神仙傳》。又《四庫全書》本《北堂書鈔》卷146[53],亦然:

縮地列異傳》云:費長房能縮地脉,坐客在家,至市賣,一日之間人見之千里外者數次。續補。

《列異傳》乃魏文帝丕所為,自在《神仙傳》之前。且《太平廣記》卷293又有〈費長房〉一則,亦出自《列異傳》,且其事與《四庫》本葛洪《神仙傳》重複:

費長房能使鬼神,後東海君見葛陂君,淫其夫人,於是長房敕繫三年,而東海大旱。長房至東海,見其請雨,乃敕葛陂君出之,卽大雨也。出《列異傳》

若要不在乎今所傳本有無,乃係原本所有者,則應著錄其出於曹丕《列異傳》較諸《神仙傳》更穩。

又有說出自《神異傳》者:

費長房有神術能縮地脈千里聚在目前放之復如𦾔(《神異傳》)(南宋潘自牧《記纂淵海》卷6

粗考《太平御覽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有《列異傳》亦有《神異傳》(二者並置,《列》在前),均安置在葛洪《神仙傳》前許多,則此應非書名之訛誤也,且應即葛洪所本之故實也。故今若欲稱引「能縮地脈」之典,其源應改為《列異傳》為是。

今人胡守為《神仙傳校釋》云:

〔六九〕或一日之間,人見在千里之外者數處 《漢魏》本則曰:「房有神術,能縮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太平御覽》卷八六二〈鮓〉引《列異傳》曰:「費長房又能縮地脈,坐客在家,至市買鲊,一日之間人見之千里之外者數處。」《後漢書》卷八二下〈費長房傳〉載此故事,並云:「(長房)後失其符,爲衆鬼所殺。」(頁317

「宛然」句斷句有誤。可知《太平御覽》亦云出自《列異傳》:

《列異傳》曰:費長房又能縮地脉,坐客在家,至市買鮓,一日之間,人見之千里外者數處。(《太平御覽》卷862

即《藝文類聚》亦云出自《列異傳》:

《列異傳》曰:《列異傳》曰:費長房又能縮地脈,坐客在家,至市買鮓,一日之間,人見之千里外者數處。(《藝文類聚》,卷72〈鮓〉

均與《北堂書鈔》同,並非《太平廣記》所載之《神仙傳》。同樣是北宋初太平興國年間三大類書之《太平御覽》亦云《列異傳》,則唯《太平廣記》註為《神仙傳》或即《廣記》誤書耶?

嚴一萍輯本

唯《叢書集成新編》冊100(頁321所收《神仙傳》卷九〈壺公〉末有長房「能縮地脈」此事(頁322,《新編》目錄謂此本乃「夷門」(應即《夷門廣牘》本)然今核諸《夷門廣牘》本,並不符也;且其前有小注云「據《太平廣記》卷十二補」,且後有「《說郛》曰」云云,所錄與《夷門廣牘》者同。蓋《新編》所採應即《漢魏叢書》本,並非《夷門廣牘》本也。乃知今本《夷門廣牘》乃摘錄自《說郛》者爾。蓋《新編》本前有嚴一萍詳其此《神仙傳》輯本源流,則此亦非《夷門廣牘》本明矣!今既有嚴氏此輯本流傳,則《國語辭典》等書要說「能縮地脈」一事出自《神仙傳》卷九,亦無可厚非矣。

 

故核其實,此「能縮地脈」事當出自曹丕《列異傳》,為葛洪《神仙傳》所承。後世(南宋潘自牧、趙與虤)又有訛作「列仙傳[54]、「神異傳」者。

列異傳

今《列異傳》此文皆輯自《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原書久佚。

 

鄭學弢在《歷代筆記小說叢書·列異傳等五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12月第1版)中甚至說「費長房……《後漢書》卷一百十二有傳。關於費長房會縮地術,僅見於《列異傳》。」(頁17)蓋其意謂在《後漢書》中未見其事也。然猶可作為《神仙傳》不足為出處之憑證。唯若「宛然」等句,可能係葛洪錄入《神仙傳》時增潤者,而諸本引《列異傳》均無此句

上圖為(日)先坊幸子:《中國六朝古小說譯注『列異傳』》

最早见於晋代葛洪的《神仙传》《百度百科縮地》

此說是錯的早見於曹丕的《列異傳》才更/較對

王謨《增訂漢魏叢書》本

嚴一萍也非承繼自王謨《增訂漢魏叢書》(冊3233)本也。王氏其卷九始為〈茅君〉又與《四庫》本不同,且並無「壺公」!其壺公在卷五,如

《龍威秘書》本《神仙傳》亦在卷五

 

應係出自《增訂漢魏叢書》本,或與其本源流相同。稍作比對,甚至可能係同版。

《中華道藏》第45冊的《神仙傳》則版本價值不高: 《增訂漢魏叢書》就誤成了《廣漢魏叢書》,且末後校勘記也沒有校出傳世二種文本的異同。

 

然則唯有嚴一萍本之《神仙傳》卷九有之已!

除了真是依據嚴氏本,否則一般皆云「葛洪《神仙传.壶公》」或「葛洪《神仙傳.卷九.壺公》蓋為無根之妄談。蓋《太平廣記》只云「神仙傳」,至王謨輯本方有「壺公」之篇,然王氏應係據《太平廣記》之「壺公」篇目以立題也。而如《國語辭典》者遽云「卷九」,豈其真據嚴一萍本而為書證耶?

 

 

吾樂土

吾樂土,指寶島樂土,或中華大清國土。

免煩憂,不再有擔心地震的憂煩了不會再被地震威脅了。就不會再「從此夜眠心不怡」了

如杜甫的「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房屋了。

樂土煩憂

居住我們這個寶島上,不會再有地震的恐懼不會再被地震威脅到身家性命

 

林占梅〈地震歌〉答蔡生問[55]

【您好

不好意思在這時間打擾你

請問『廄馬嘶蹶犬狂吠』,可翻成『馬廄』嘶蹶犬狂吠,意指馬廄裡(的馬)嘶吼跌倒狗一直吠嗎?

 

悲風:淒涼的風聲

慘慘:昏暗的樣子

日無光:比喻極其黑暗

請問老師上述這樣子翻譯可以嗎?

 

居吾樂土免煩憂

:請問老師這該翻成居民還是居住

:

樂土:開心的土地,但土地不會自己開心,意指平安.平靜.幸福的土地

免煩憂:不再 煩擾 憂心 地震的到來了

請問老師上述的翻譯有哪一邊可以再加強思想的邏輯翻譯得更好呢】

 

13:04 孫守真oscarsun72maggie 您是用倒序重組,但是還要添「的馬」二個字去還原它,不是嗎?

廄馬就是(在)馬廄(裡的)馬。

廄,就是馬廄。單字想複詞。當然不會是其他的廄,一般「廄」,就是馬專用的了。

馬廄馬,當然就是指馬廄(裡的)馬了

不必再倒序重組,只須單字想複詞或把省略的添字還原就可了。

 

您的答案對,但解讀卻是錯的。算是歪打正著,且是繞了不必要的遠路,這樣了解了嗎?


13:05
孫守真oscarsun72maggie 因為「馬廄」,有這個詞彙,意思當然與「廄馬」是不同的,不能倒序來讀喔,倒了意思變了,就有篡改原文的嫌疑與疑慮了。

 

 

13:08 孫守真oscarsun72maggie 問題是「慘慘」您究竟要修飾誰呢?是「日無光」的樣子很慘,還是悲風聽來、吹來感覺很慘呢?關鍵就在這裡了。當然,在賞析時,要說它一語雙關當然亦無不可;但那是賞析(分析它言外之意)時可以。

在解讀文句時,總有文法限制,不能天馬行空。

一般會寫「悲風慘慘.日無光」斷句也是斷在「日」前,那麼「慘慘」應當是給「悲風」用的,不是給「日無光」用的,無光,則是給「日」用的。

所以應該是風吹的聲音、及颳起來的感覺悽厲悲涼才是。

 

 

13:10 孫守真oscarsun72maggie 那麼慘慘就不僅只是「昏暗」的樣子了

悲風慘慘,其實就是倒序重組「風悲慘慘」(風吹起來是、颳得是又悲、又慘的樣子)添字還原。這樣才是。悲、慘,雙重修飾、強調,風的淒涼也

 

13:15 孫守真oscarsun72maggie 吾,既然是我,是名詞。居,若是居民,也是名詞,兩個名詞可以撞在一起嗎?通嗎?怎麼解釋?

所以當然應該是居住,居住動詞,它的受詞是後面的「吾樂土」

所以應是「居住」(在)「我們這片樂土」(上)的意思。在……上,添字還原。「在」是常常被省略的字,須要去還原它的。

您對於「樂土」的判斷很對,就像七星大法,不要死在一點上,自然土地不樂,是住在土地上的人們才會樂。

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樂,單字想複詞「安居樂業」),也是這裡「樂土」的意思,就像您說的,因為土地平安、平靜,大家也才能安居樂業,才會是一塊令人喜樂的好風水、好土地,不是嗎? 這就是「樂土」的意思,樂,「令人樂」的意思。「樂土」就是「令人們喜樂、幸福的土地、大地」也。

 

煩憂,找對主詞,您也找對了!是煩憂地震沒錯(對錯問題,回到二作,正是此篇的主題)。所以這裡是考您「煩憂」的「對象」罷了。您抓對了,自然就讀懂了、解對了!恭喜恭喜!

 

「嘶吼」用在「馬」上(對錯問題,回到二作)怪怪的,所以改作「馬在聲嘶力竭地叫」就好。嘶,本來就是指馬在叫的聲音、或其樣貌。也有「馬鳴」一詞,用「鳴」,像鳥也用「鳴」一樣,來形容牠在叫的樣子。

跌倒,則好像非跌倒不可似的,那麼馬廄裡的馬都跌成一片了,其實倒也可以,但有點太誇張(誇飾)了,若符合現實經驗一點,應該是翻成「都站不穩或站不住了」,這樣翻、這樣理解,也比只是科學、呆板地把「蹶」當作其本義「跌倒」來讀,更傳神些、更靈活點了哦。是吧?

 

:馬廄
:
廄馬:馬廄的馬
老師請問是這個意思嗎

是的 如果是我作答的話,我還會加上,廄是馬廄,名詞,馬,也是。二個名詞不是特殊的情況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如臺北+車站成了專有名詞「臺北車站」,文化+大學成了「文化大學」。

或者是「爸爸」+「媽媽」,其實是爸爸「和」媽媽的省略。省略了連接詞,或頓號(爸爸、媽媽)。

這個「馬廄」+「馬」,則像「我」+「爸」可以成了我「的」爸爸,其實是前面的名詞要轉成形容用才行。

 

這樣的答案就是非常完美和高分的了。當然,也不僅限於如此。主要是不要死板地解釋一個生字、生詞,而是去真正透析、了解,和目前面對的生字詞,類似的用法、結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例。這樣會去應用分析,且闡明清楚,就讓人知道您果然很懂自己的語言、很有實力,還會應用在生活「通識」上,了解得更多、更透徹,不是只是做一些死學問、學一些死東西。

 

悲風慘慘日無光
慘慘是用來形容悲風,代表風吹起來十分的淒涼。
無光是用來形容日,代表經歷了地震過後的慘況

請問老師我上述的解讀是可以的嗎

可以啊 當然還可以再在此基礎上多去想像和發揮囉(可以多多利用七星大法表哥原理的啟示來作推想) 只要是代回作品沒有矛盾、又具啟發性的,都是很棒的答案的

 

老師請問

(然而)(嘉義)(彰化)一帶(附近)(城牆)(房屋)(傾倒)(毀壞)—意指嘉義.彰化這一帶經過地震過後的悲慘情景

請問上述翻譯可以嗎

可以。可見您的答案大抵不錯,但都過於簡略單薄,乃至有點貧乏,所以很難拿很高分,乃至破百了。

而:然而,可是,轉折連接詞。承接著前文「吾淡幸全」,「可是」嘉義、彰化一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可是」讀來感覺比「然而」更口語、更貼切得好。

一帶,未必等於「附近」喔。一帶是包含在其中的,附近,則是不包括在內的周邊、周遭呢!

翻成「那邊、那裡;當地」才更恰當。

∵ 城城牆。城牆不會是私人的,可見這裡也可能是暗指公家的意思。相對地,屋,則是個人的、私家的房屋。∴所以「城屋」可以讀成不管是公家的建築或私人的房舍(都無一倖免)。甚至,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以前公家的、做官的、官府的都與富貴離不開關係,所以這裡的「城屋」,再「文學」化(文學語言化)也可以暗指不管是有錢的富貴人家或大戶人家,或一般的市井小民,貧困家庭,他們的房屋、財產(是無一倖免的)。

而城牆也好,房屋也好,都只是科學語言的讀法,即只讀出了字面上的意思。如果用文學語言來理解,就知道可以抽象化為指「不動產」或一切「財產」了。

傾,既是「傾倒」,也可能是「傾斜」未倒,成了危樓。(甚至比薩斜塔,還成了安全的觀光景點呢。可見若要嚴格區分,「傾」與「圮」是有區別的)

圮,則是一定毀壞了不能用了。

∴因此城屋傾圮,可以讀成(翻譯)不管是公家的或私人的、有錢的、沒錢的房舍建築,都受損嚴重傾倒毀壞、無一倖免了。

老師請問

(非常)(難以)(用文字)(狀況):非常難以用文字去形容這個狀態了

請問上述翻譯可以嗎

意思對,但文法上有瑕疵;且狀=狀況,成了名詞,根本就讀錯了。除非您這「狀況」是作動詞來讀,但白話很少或根本沒有這樣用的。您的「形容這個狀態」才是「狀」的意思,是動詞,不是「狀態」或「狀況」才是「狀」的意思。可見您「狀」沒真弄懂。

可見「難以」的「以」您沒懂。我們說過好幾遍,「以」字的基本字義有「用」「因」這二個,且這二個又有表哥原理的血緣關係,不是毫無關聯。

所以您的「用文字」的「用」,應該是歸到「難」(難以)這個裡頭來讀才是。難(難以=難用=難憑)

難名狀

就是

難以憑藉文字(來)形容

=文字

=形容

或者您這個答案也可以說「難=難」「名=以文字=用文字」這樣也可。把「以」歸到「文」中用,意思是「用文字來……」,因為這個「文」是名詞轉動詞用法的轉品。

當然您若說明白您這裡的「難以」是白話的「難以」,「以」是沒有意思的,如同「難以用文字來形容」這句,已經有了「用」字了,這個「以」,就被架空了,成了沒有意思、綴在「難」這個副詞後的字。甚至說這個「以=藉著」,「難以用文字來形容」是「難藉著用文字來形容」也是略可的,但畢竟有點彆扭。

這裡的「名」「狀」都是動詞。省略了連接詞「去」或「來」。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一樣,是不能隨便放在一起的。若不是特殊原因,一樣都須有變化式,或是省略了連接詞或頓號。

名狀=用文字來(去)形容(那樣的慘況)

殊,非常,單字想複詞 特殊、殊榮 就是這個意思。

名,單字想複詞 莫名其妙的名,也和這個名一樣是轉作動詞,意思是用文字(或語言)來(描述、描繪)的意思。

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且經典的活例,您都未能指出。可見生活中的國文沒懂,這課的國文也沒懂,怎麼能拿高分呢?呵呵。老師的評分都是盡力認真地考慮周詳的,豈能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想平白混過了呢?嚴師才能出高徒啊。現在學生國文能力「低落」,多成了名符其實的「低徒」,又誰之咎呢?

 

 


事隔兩年

課本導讀「描述詳實」「狀物寫象」二句,蓋襲自〈乾坤吞吐歸劫數—地震歌〉此文。可能此「兩年」之說亦然

兩年後道光三十年(1850)暮春,又有兩次嘉義大震。 網址:http://blog.udn.com/mmty1223/14153774 上網日期:2019/5/20

然考本詩序與本文,均無兩年之證。可能推自原詩文集之編年:

然編年在「自少時至辛亥」並未定在辛亥年,豈可遽定為辛亥作者?除非別有所據,但以此觀來,〈地震歌〉未必作於辛亥年也!序文既於「今歲暮春」又云「仲冬」,則依行文習慣,應只是隔年,豈可中隔二年再回憶當初,而當作同一件事寫呢?餘震也不能隔這麼久、這麼長吧?前後三次地震會把它關聯到一起,照常理應當不會隔這麼久。且「隔兩年」和「兩年後」意也略異,隔兩年則必在事後第三年才算,而兩年後可至後年(第二年就可算)了。

 

陳鍾琇清領至日治時期臺灣地震詩述論〉此文注云:

根據林明聖〈臺灣歷史地震詩初探〉一文以《鄭用鑑先生年表》深入考察認為與林占梅與鄭用鑑同為竹塹人,兩人分別所寫之〈地震歌〉與〈地震行〉寫作年次均為道光 30 3 月初 8 未刻(1850 4 19 1300-1500),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2007TGA2007 12 2 日。

然仍未有具體證據支持「道光30年」寫作此一假說的支柱。

 



[36]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柒冊。」 http://blog.udn.com/mmty1223/14153774 上網日期:2019/3/23

[37] 光緒九年浙江書局〈重刻《玉海》例言〉云:「是書初刻在元至正閒」。中文出版社景印本蓋亦元至正間本

[38] 一作「豚」「卷,益明可能係假借字矣。詳《儀禮》鄭注。又如《仪礼识误》:「豚 注曰:举足则志趋,卷遯而行也。按《释文》云:『豚,大本反』,从《释文》。【案此注卷豚而行』,即〈玉藻〉所云『圈豚行』是也。】」

[39] 「则衣之齐如水之流矣」此句與標點本十三經注疏本不同(《禮記注疏》冊中,頁1421),且「衣」,阮元刻本作「反」。此皆言行動、腳的動作,應作「反」是,與「衣」無關 然標點本「豚之」句讀有誤,應讀作「『豚』之言,若有所循」。今按孫希旦《禮記集解》則作「衣」不作「反」,亦自成理據。然此「反」「衣之異文,阮元未校勘而孫氏亦未講,未知何故也。孫氏乃乾隆間人,在阮元前,則阮刻《十三經注疏》時未加採錄,或《集解》乃孫氏「族孫」(書前有序)所輯刊者,故當時尚未易覯也。而中華書局此本《禮記集解》之點校者沈嘯寰、王星賢,似亦未察也。

[40] 「圈豚行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對應下文「端行、弁行」,故點校本孫希旦《禮記集解》亦讀作圈豚行」,而田博元先生則不加斷句,作「圈豚行不舉足」。

[41] 《禮記曲禮》:「豚曰腯肥」,是以「腯」聲訓「豚」也。《說文》:「牛羊曰肥,豕曰腯。从肉,盾聲。」可見豚與「盾」聲音的關係。

[42] 異體字字典‧》:()ㄉㄨㄣˋ

 

拖著腳走路。《集韻.上聲.混韻》:「腞,行曳踵。」

 

()ㄊㄨˊ

 

肥,同「腯」。《集韻.入聲.沒韻》:「腯,肥也。或作。」

 

=>作「腞」形時,為「腯」之異體。

 

()ㄓㄨㄢˋ

 

畫飾。《集韻.上聲.獮韻》:「腞,篆也。」《莊子.外篇.達生》:「死得于腞楯之上。」唐.成玄英.疏:「腞,畫飾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文》引司馬彪云:「腞,猶篆也。」(孫守真按:此「腞」通「篆」(如篆香香篆),修飾精巧華麗之形容詞也。)

按:「ㄉㄨㄣˋ」與「ㄓㄨㄢˋ」乃同音。字形結構兼音義,聲音變化的關係。

[43] 故愚意以為「圈」實為「蜷」之假借也。蜷即折、彎、弓著腰(弓腰曲背)。然則鄭玄「圈,轉也之轉,乃轉「折」之意;不是打「轉」、「轉」動、「轉」變之轉。所以孫希旦才未辯駁。蓋孫氏以「足既不舉解「豚(遁)」,「身又俯折」以解「圈(蜷)」。知「圈」為身形,「豚(遯、遁、循)」為足部的動作。「豚(遯、遁、循)」可能通「頓」,單字想複詞 有「頓足」一詞,然「頓」原來是从「頁」,是頭部動作,頓首為其本義,頓足乃以首之頓來形容足之動作罷了。若以足之動作而言,則「遁=循」為其本字、本義。(「循=遁」,若「徐=途」)

[44] 愚謂「頤霤乃謂「端行」走起來的樣貌,其此樣貌「如矢」,非如孫氏將「頤」讀成科學語言 的「頤」,指頭上之頤也。「頤霤」應如「圈豚」,皆假借之詞或連綿詞也。「頤霤」此音聽起來就有很順滑之感,符合「疾趨」之旨,不若「圈豚」之「循、遁、頓」也。若「頤」如孫氏讀,則『頤或爲「䨨」』就不能理解了。「䨨霤又皆用部字,必有其聯緜之義矣。

[45] 上下文(前後文)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可見「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與「端行,頤霤如矢」二句正是相似結構。「圈豚行」對「端行」;「不舉足齊」對「頤霤」;「如流」對「如矢」。故「齊」或許乃指足部動作,非衣物也。不舉,即「欲發而手足毋移」。而「起屨」則「舉(足)」了。

[46] 阮元校勘記云:「《疏》豚循也。』惠棟挍宋本同,《考文》引補本同,衛氏《集說》同。閩、監、毛本『循』誤『豬』。」可見阮元亦認為此處與「豬」無涉!

[47] 凌曙此處將「圈豚行」置於「徐趨」,此與〈玉藻〉原文不合也。〈玉藻〉中「圈豚行」為「疾趨」之最徐者,而凌氏此處則歸入「徐趨」之中,皆非快疾之步伐也。蓋凌氏此據鄭玄注、孔穎達正義說:「〔圈豚行者〕此釋言徐趨之形也。」而「蹜蹜如」鄭又注『著「徐趨」之事,今查《漢語大詞典》又有「踡蹜」或「踡縮」一詞,則其語源應即與〈玉藻〉此處同也。可見皆有伸展不開、行動受限之義,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帶回「兩腳圈豚繩索絆」也合,甚至可以說「圈豚」也可以換成「踡蹜」。

[48] 疑所謂的「圈豚行」即此「舉前曳踵行」。

[49] 真按:〈聘禮記〉疑為「〈聘禮〉云」之訛,蓋涉「禮記」一詞而訛也。

[50] 以上論錢坫主魯《論》為非。

[51] 24、《神仙传》,晋葛洪撰(以上均为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楼)」 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3727&page=1#pid1234471 上網日期:2019/3/28

[52] 《雕龍中日古籍全文資料庫》所載《太平廣記》卷20[]李昉撰 版本信息[民國景印明嘉靖談愷刻本])。

[53] 另二本(一本應為清光緒間校刻,另一本似亦同版)《北堂書鈔》無此條,蓋《四庫》本各條下注有「續補」者,即此刻本所無也。據《四庫提要》云:「其增加各條,幸皆注明『補』字,猶有蹤跡可尋。」則此實明人陳禹謨闌入者,非原書固有也,遽不可據。然則較可據者,則《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故今《列異傳》輯本多注出此二書。

[54] 如南宋趙與虤《娛書堂詩話》卷下末:「《列仙傳》:費長房遇壺翁,有神術,能縮地脈,千里聚在目前,放之如初。岑參詩云:帝鄉北近日,瀘口南連蠻。何常遇長房(真按:一本「常」作「當」,是。此蓋形訛。「何當遇長房」),縮地到京關。』又云:『惟求縮腳地,鄉路莫敎賒。』王建詩云:『安得縮地經,忽使我在旁。』葢取諸此。」蓋王建「安得縮地經」此句即林氏此歌所本也。

[55] 「地震歌」三字原作「上海行」今天才發現。阿彌陀佛。 2020/6/30補訂


 [守真1]嘉彰,一作「彰嘉」

 [守真2]八日,一無「日」字

 [守真3]「頃刻金甑相傾碎」一作「頃刻釜甑欲破裂」

 [守真4]出門走,一作「唯奔走」

 [守真5]墮,一作「驚」

 [守真6]怳,一作「恍」

 [守真7]偷眼視之,一作「開眼偷視」

 [守真8]聲停地始平,一作「大地始漸平」

 [守真9]怡,一作「安」。

 [守真10]疑,一作「難」

 [守真11]「簧鼓之」一作「藏其間」

 [守真12]為賢者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