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故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遇,見,聞,均係抽換字面、換句話說爾。皆須用心,而不僅止於根、塵之情識知覺而已。是所謂心不在焉的心。心若不在,如何感應?云何獲益?故《楞嚴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亦此「見」法,亦此故也,以「心」開「心」故也。心、意不柔軟,不能長隨佛學者,如中峯二時懺悔發願後開示,以不順佛故,其何能淑?感恩感恩讚歎讚歎南無阿彌陀佛
七星大法,不要死在一點上永遠注意對立面,五官會通。
身語意,但舉身、意二端以概其餘。以煩惱者,煩身惱心,適由身、意而起,而口業隨之。意軟則易改過,洗心即是修行。如是得力,方有功德。「功」字從「力」者,以此。柔軟,則不剛強難化。身柔軟,故為往生瑞相。感恩感恩讚歎讚歎南無阿彌陀佛
垢滅善生,猶《三時繫念佛事》二時中所開示,洗除業垢,增長善根,捨此報緣,往生淨土。感恩感恩讚歎讚歎南無阿彌陀佛
七星大法,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垢、善。九陽神功第2招,單字想複詞。
休息,找對主詞,什麼東西休息,諸苦,三途極苦,不是人在休息,是極苦皆得以休息。休息,同義複詞,疊用強調,休,息也,息,止也,休也;休息,即休止。休止符的休止,單字想複詞,故不是暫時止息,是恆久止息,故連用休、息二字,乃重複強調,故命未終時即得休息,命終即得解脫出離,不再出生,不受後有,即究竟解脫,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三途極苦皆得如是,非三途之非極苦者,又算什麼。感恩感恩讚歎讚歎南無阿彌陀佛
在,存在,生存,單字想複詞,若在三途即若生三途,若往生在三途。
隨意所願,隨所願意,倒序重組,九陽神功第4招。
隨所願之意,添字還原,九陽神功第4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