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Cultural Anthropology)(167-196頁)第七章 謀求生計

167書首
第七章 謀求生計
  本章摘要
  一、適應策略
  二、搜食
  搜食經濟的相關現象
  三、耕作
  粗耕
  農耕
  耕作的連續體
  集約化: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四、畜牧
  五、生產模式
  非工業化社會的生產
  生產工具
  工業化經濟體系的異化
  六、經濟有效運用與爭取最大利益
  其他類型的資金開銷
  七、分配、交換
  市場原則
  再分配
  相互關係
  各種交換原則的並存
  八、誇富宴
168
【見原文】
波札那說閃語的布須曼人,利用駝鳥蛋汲取、運送飲水。在你自己的社會中,還留存著那些搜食生活型態?

本章摘要
  非工業化社會的適應策略包括了:搜食、粗耕、農耕、畜牧。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食物生產的經濟型態到最終取代了搜食。搜食者以遊群為基本社會單位。親屬與婚姻關係連結了這個遊群的成員。男人大多負責打獵與捕魚,女人則是採集。
  粗耕與農耕是耕作的兩種類型,分別代表了一個以土地與勞力運用方式為基礎的連續體之兩端。粗耕通常有一段休耕期,農耕則是透過灌溉系統、梯田、馴養動物,年復一年耕作同一塊土地並密集運用勞力。以馴養動物為基礎的畜牧,明顯具有混合多種經濟體系的特性。游牧的畜牧者會與農耕者進行交易。在山牧季移的畜牧者中,有些群體成員進行農耕,有些成員則把畜群趕到牧場。
  經濟人類學家以跨文化角度研究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體系,質疑了西方經濟學對於稀有性與獲利動機的假定。
  人類社會有三種主要交換形式。市場交換建立在購買與銷售的基礎上,是由獲利動機所刺激的。藉由再分配的過程,財貨集中在一個中央的處所,有些後來會再次被分配到人們身上。相互關係模式則處理社會對等單位間的交換。某一個社會的基本交換模式,就是他們用以配置生產工具的那種模式。
169
  今天各種職業的類別與數量正在快速增加,但是有些專業已存在數千年之久。在挪威、瑞典與芬蘭,沙米人(Samis,也稱為拉普人[Lapps]或是拉普蘭人丨Laplanders]),在十六世紀開始畜養馴鹿,他們的祖先過去將馴鹿當成獵物。但就像其他的畜牧者一群,他們仍然循著一條每年固定的路線,從海岸到內陸地區。沙米人的環境可能更為艱困,但如同其他的畜牧者,在他們跟著畜群遷移,並透過動物的畜養、貿易與銷售來謀求生計時,他們也生活在一些國族國家內,並且必須和外來者打交道,包括政府官員在內。
  今天的沙米人運用了現代科技,例如引擎雪車與四輪傳動汽車,隨著他們的畜群走在每年固定的游牧路線上。而正如下文所呈現的,沙米人就像其他的原住民一樣,正在面對政府對他們的生活日益增加的干預。在當代世界中,各地的社群與社會正以一種加速度的速率,被整合到更大的體系中,正如沙米人面對了一些來自挪威政府的政治管理,這是針對他們的經濟適應方式——馴鹿畜牧。


《紐約時報》新聞短論
  在一片(非常寒冷)的廣大區域上的專業馴鹿畜牧者
  Warren Hoge2001326

  挪威高托凱諾(Kautokeino)——艾拉(Johan Martin Eira)步出他家的前門,走進北極圈的曙光中,並注視著裝點了許多溫暖舒適家屋與棚屋的雪地山谷。
  他說:「當煙像那樣直直地從煙囪裡面冒出時,你可以知道天氣真的很冷」。
  在這個二月清晨,真的很冷指的是零下四十度,可想而知,就連風也被凍得一動也不動…
170

  艾拉先生,他在這個城鎮出生、長大,此地位於北極圈以北200英里322公里)。他將生命投注在這些和他同樣適應極地氣候的動物身上,他的畜牧夥伴似乎也適應了這個地方。
  對於這裡的的原住民沙米人,例如艾拉先生,馴鹿可以成為生活的一切。沙米人(也稱為拉普人或拉普蘭人)飼養馴鹿、出售牠們、用馴鹿來賽跑、吃食牠們、在藝術作品中捕捉馴鹿的意象、用馴鹿的骨頭製作珠寶、用馴鹿的皮革裝飾畜欄的牆壁,以及用牠們的毛皮製作外套、軌子、綁腿、幅子與手套等等。他們的經濟與文化活動的核心就放在馴鹿之上…
  自冰河時代結束,馴鹿畜牧就已經存在這個地區。馴鹿在冰帽退卻時跟著北移,接下來人們也跟著馴鹿走。
  上百隻動物靜靜地成群聚集在鎮外數英哩處,牠們幾乎成為地貌的一部分,牠們的皮膚是幾乎不會弄髒的、錫合金的顏色,這成為牠們在灰色天空、白樺與雪地間的保護色。在這麼寒冷的情況下,牠們如同雕像般,動也不動地站著,設法把能量保留下來。
  「在這個溫度下,我不能說牠們真的喜歡這裡,但牠們可以在這樣的環境生存下來。」艾拉先生說。牠們具有一種天生的體內加熱系統,在牠們的嘴巴與肺部裡面將空氣加熱,然後傳送到身體各部位。」牠們的體毛是中空的,提供了隔絕冷空氣的效果…
  據估計,挪威有19萬頭馴鹿,這個國家有40%的土地用來放牧。在16世紀,發生了一場漸進的變遷,從獵捕野生馴鹿轉變為畜牧,沙米人也成為現在歐洲最後一片荒漢中的遊牧民族。在挪威、瑞典與芬蘭境內的80,000名沙米人之中,大約仍有10%是馴鹿畜牧者。最大的一群,大約50,000人,居住在挪威境內,在該國最近25年來通過的一些法律,已經賦予沙米人在這項事業上的獨占權利。
  艾拉先生,他的四位兄弟還有他們的父親,全心投入在他們家的3500頭馴鹿。雖然他們買進了引擎雪車而取代雪橇,還有用四輪傳動汽車取代了馬車,他們的生活仍是遵循古代傳統。
  在整個冬季,畜群越過山坡與山谷移動,這種動物吃的食物是牠們挖出藏在雪下的苔蘚與地衣,或是伸出在雪堆上面的灌木樹皮。到了春天,牠們移到比較溫暖的地方生育幼子,然後前往海岸,牠們在那裡吃草料、灌木與蘑菇來增肥,為冬天預做準備。牠們是具有嚴謹生活習性的野獸。
  「牠們自古就有固定生活方式。」艾拉先生說:「當牠們決定自己想要移動到別處時,牠們轉身就走。」…
  每一個西達(siida),一種沙米人的家庭合作生產群體,擁有並照料他們的畜群。他們具有一種辨識的圖案,在一隻馴鹿出生時,把這個圖案刻在牠的耳朵上,以茲區別。…
  掠食動物是目前為止最大的憂慮:熊、野狼、狼獾、大山貓、老鷹等。一隻老鷹可以舉起一隻重達4018公斤)的動物,悄悄地帶走牠。損失將近整個畜群的40%
171
,而且沙米人陷入了一場爭辯之中,他們和那些想保護大型肉食動物並看到狼群增加的政府保育人士,不斷討論這項主題。當一個畜牧者無法留在現場保護畜群,就由受過訓練的愛斯基摩犬來照顧這些動物,威嚇牠們保持在群聚狀態,還有嘗試嚇走那些騷擾的掠食動物。
  最近幾年,政府在管理馴鹿產業方面變得更積極,正在終結雪地上的傳統屠宰方式,而將屠宰工作導入政府設置的屠宰場,資助那些願意低價出售馴鹿的畜牧者。沙米人抱怨這項干預已經傷害了他們的事業。畜肉的品質下降了,因為這些動物必須經過長途卡車運送才能到達屠宰場。價格滑落了50%,而且馴鹿的傳統文化已被更有組織且更大規模的肉品工業所包圍。
  供應量也下滑。在每個地方的馴鹿肉都非常稀少,從地方的飲食店到首都奧斯陸的餐廳皆是如此,在這些地方,馴鹿肉以往都被認定為一項珍饈。除此之外,畜牧者必須把整個屠體交給屠宰場,而不能將動物的其他部分用在傳統用途之上,從煮湯到製作衣服。
  「農業政策沉重打擊了馴鹿產業,而且摧毀了它。」瑞納特(Erik S. Reinert)說道,他是一位奧斯陸的經濟學家與人類學家,為沙米人進行協商。「這些人是歐洲最後的部落人民,而且有一項獨特的東西支持著他們——他們具有一項昂貴而難得的產品。」馴鹿肉除了美味可口之外,還是零脂肪的。
  瑞納特先生主張,在這一個時代,歐洲人對於食物的品質與安全感到恐慌之際,來自未受污染的環境,以天然草料餵養的馴鹿,牠們的肉品應該在一個不斷増長的市場之中賣到很好的價錢。…
  本文出處:Warren HogeKautokeino Journal Reindeer Herders at Home on a Very ColdRangeNew York Times March 262001late editionfinal section A. p.4. column 3.

—、適應策略
  食物生產(food production ,動物馴養與植物栽植)的發展,導致了較大規模的社會與政治體系的形成,到最後出現了國家。相較於狩獵與採集,食物生產引發了人類生活的許多重大改變。文明轉型大步前進。本章將提供一個架構,讓大家了解各式各樣的人類適應策略與經濟體系——其範圍從狩獵與採集,到農耕與畜牧。
  人類學家孔恩(Yehudi Cohen 1974b)運用適應策略(adaptive strategy)這個詞彙,描述一個群體的經濟生產體系。孔恩主張,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毫無關聯的社會間如果出現了類似的特性,最重要的理由就在於他們擁有相似的適應策略。例如,那些以搜食(狩獵採集)為經濟策略的社會,就會有非常明顯的相似性
172
。孔恩依據各個社會的經濟體系與社會特質間的相關性,發展了一套社會類型。他的社會類型包含了五種適應策略:搜食、粗耕、農耕、畜牧、工業化。本章將焦點放在前面四種,工業化則在〈當代世界體系〉一章中討論。

二、搜食
  直到距今10,000年前,世界各地的人們皆為搜食者(foragers),也被稱為狩獵採集者(hunter-gatherers)。然而,環境的差異確實使世界各地的搜食者產生了一些對比。某些人類群體曾經是大型動物的獵捕者,例如冰河時期生活在歐洲的人們。時至今日,北極圈附近的狩獵者仍將生計重心放在獵捕大型動物與畜養動物;相較於熱帶地區的搜食者,北極圈人們吃的植物和食物種類都較少。普遍來說,從寒帶到熱帶地區,生物物種的種類逐漸增加。熱帶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非常驚人,具有大量種類的植物與動物,其中有許多被人類搜食者所利用。熱帶的搜食者通常獵捕與採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相同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溫帶,例如北美洲太平洋北部海岸,當地的美洲原住民搜食者可以運用各式各樣的陸地與海洋資源,包括鮭魚、其他魚類、各種莓果、山羊、海豹、以及海洋哺乳類等等。無論如何,即使各個搜食經濟體系由於環境條件的關係,都具有一些不同之處;但是,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特性——人們仰賴自然謀求生計。
  動物馴養(始於綿羊與山羊)及植物栽種(始於小麥與大麥),是距今12,000年到10,000年前在中東地區產生的。這種以栽種各種農作物(玉米、木薯、甘藷)為基礎而產生的文明,大約在3,000年到4,000年後,也在美洲地區獨立發展出來。在東西兩個半球,這種嶄新的經濟體系快速傳播。大多數的搜食者最終轉向食物生產。如今,幾乎所有的搜食者社群,至少會有一部份的生計是依賴自己所從事的食物生產,或依賴由食物生產者所提供的食物(Kent 1992)。
  搜食的生活型態仍在某些環境中存續下來,包含一些島嶼與森林地帶,以及沙漠及非常寒冷的地帶——在這些地方,無法採用簡易的技術從事食物生產(參閱Lee and Daly 1999)。在許多地區,搜食者已經被充分灌輸食物生產的「觀念」,但這些人們從未採用它,因為他們的經濟體系已提供一套完全充足與營養的飮食——而且工作份量更少
173
。在某些地區,人們一度採行食物生產,卻予以放棄,回歸到搜食生活。在狩獵採集者確實存活下去的大多數地區,我們應該把搜食描述成近代的(recent)而不是當代的(contemporary)生活方式。所有的當代搜食者都生活在國族國家中,或多或少依賴政府的資助,也與鄰近的食物生產者(還有傳教士和其他外來者)有所接觸。我們不應將當代的搜食者視為遺世獨立的,或是從石器時代遺留下來的純真倖存者。現在的搜食者正受到區域力量(例如貿易與戰爭)、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和世界體系中的政治經濟事件影響。
  雖然搜食這種生活方式正在消失當中,然而直到最近,在非洲搜食依然盛行在兩處廣闊的地帶。一是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這是閃族人(San;西方人稱之為「布須曼族」Bushmen)的故鄉,這個族群包括朱侯安西人(Ju/'hoansi)(Kent 1996 Lee 1993)。另一個地帶是中非與東非的赤道雨林,這是恩布提人(Mbuti)、艾菲人(Efe)、其他「矮黑人」(Pygmies)的家鄉(Bailey et al. 1989 Turnbull 1965)。
  有一些人群仍依賴搜食來維持生計,例如:在馬達加斯加的某些偏遠森林中;在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與菲律賓;以及在印度外海的某些島嶼(Lee and Daly 1999)。最廣為人知的近代搜食者是澳洲的原住民。這些澳洲土著已在他們的島嶼大陸上生活超過40,000年,而未發展出食物生產技術。
  西半球也有近代的搜食者。在阿拉斯加與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或稱因紐特人(Inuit),是有名的獵人。這些(及其他的)北方搜食者,已經把現代科技運用在其生計活動上,包括步槍與引擎雪車(Pelto 1973)。在美國加州、奧勒岡州、華盛頓州、阿拉斯加州,與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地區、極地附近的內陸地區及大湖區,原住民族都是搜食者。對於許多美洲原住民而言,捕魚、狩獵、採集依然是重要的生計活動(有時是商業活動)。
  海岸搜食者也生活在接近南美洲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地區(Patagonia)。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等國的草原地區,仍有其他的狩獵採集者。現在巴拉圭的阿切人(Ache)依然常被稱為「狩獵採集者」,即使他們從搜食所取得的東西只有生活所需的三分之一。阿切人也種植穀物、畜養動物,並且住進(或住在靠近)傳教站的所在地點,他們可在那裡取得傳教單位所提供的食物(Hawkes et al. 1982 Hill et al. 1987)。
174
在世界各地,搜食生活型態存續下來的地點,主要是對於食物生產,具有重大環境障礙的地區(在食物生產、國家、殖民主義、當代世界體系興起後,由於外力的介入,這些地區的某些搜食者變成了難民)。在北極地區,栽種作物顯然是非常困難。在非洲南部,李理察(Richard Lee)所研究的杜比朱侯安西閃族地區,環繞著寬達70200公里的無水地帶。即使到了現在,杜比地區還是難以到達,而且沒有任何考古證據顯示,在二十世紀前曾有食物生產者佔據此地(Solway and Lee 1990)。然而,對於其他適應策略的環境限制,並不是搜食者存續至今的唯一理由。他們的生態區位具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邊緣性質。他們所處的環境,從來就不是採行其他適應策略的群體,會立即感到興趣的。
  狩獵採集者的生活方式,確實在某些可從事農耕的地區存續下來,即使他們曾與農耕者有所接觸。這些頑強的搜食者,例如現在加州一帶的原住民搜食者,在過去之所以沒有轉向糧食生產,是因狩獵與採集就足以支持他們的生活。隨著當代世界體系的擴張,搜食者的數目正持續減少。

搜食經濟的相關現象
  社會類型分類(例如孔恩所說的適應策略)是有用處的,因為它們呈現了相關性(correlations)——亦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變項之間的關聯性或同時改變。(相關變項係指彼此相互連結、並且具有一些關連性的因素,例如食物攝取與身體重量,當其中一個發生增減,另一個往往也會改變)。在數百個社會的民族誌研究中,顯示了經濟體系與社會生活間的相關性。與每一個適應策略有關的是一大堆特殊的文化特質。然而,相關性鮮有完美無缺的。某些搜食者並不具有一些與搜食有關的文化特質;而且,我們也可在採行其他適應策略的群體中,發現這些搜食者的文化特質。
  那麼,什麼是常見的搜食相關現象?藉由狩獵、採集、捕魚而謀生的人們,大多生活在遊群組織型態的社會中。他們的基本社會單位是遊群(band),這是一個人口少於一百人的小群體,全都具有親屬或婚姻關係。遊群規模隨著各個文化而改變,在某些社會,遊群規模常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在某些搜食社會,遊群的規模一年到頭都保持一樣。在其他社會,在一年的某些時段,遊群會四散。各個家庭離開聚居之處,這時以較小規模的人力收集生活資源,會比較有效率。過了一陣子,他們又重新聚集,從事合作性的工作與舉行儀式。
175
  從民族誌與考古學中,有許多關於這種季節性的分裂與再聯合的例子。在非洲南部,有些閃族在乾季時聚集於水坑附近,濕季時則四散;然而其他遊群則選擇在乾季時四散找尋水源(Barnard 1979 Kent 1992)。這反映了環境的變異性。缺乏永久水源的閃族人必須四散,並且廣泛找尋富含水份的植物。大約4,000年前,在古代墨西哥的奧沙卡(Oaxaca),在當地採行植物栽種之前,搜食者在夏季聚合成大型遊群。他們共同採收樹上的果子與仙人掌果。然後,在秋天分成許多更小的家庭群體,以便捕鹿及收集乾草與植物,這些工作若由小型團隊來從事,將更有效率。
  搜食生活的典型特徵之一是流動性。在許多閃族的群體,例如剛果的恩布提人(Mbuti),人們在一生當中,可能會多次轉換自己的遊群成員身分。例如,某個人可能出生在母方親屬團體中。後來,這個人的家庭可能會搬入某個父方親戚所屬的遊群。由於這些遊群採行外婚制(人們從自己遊群之外來找尋婚配對象),某個人的父母親來自兩個不同的遊群,祖父母可能來自四個遊群。人們可以加入任何一個有親屬或婚姻關係的遊群。一對夫妻可能會住在丈夫或妻子的遊群,或在兩者之間換來換去。
  一個人也可以透過擬親關係(fictive kinship)而歸屬於某個遊群,這是依據親屬關係模型所建立的個人關係,例如教父母與教子女之間的關係。又如,閃族的個人名字的種類數目有限。具有相同名字的人們彼此具有一種特殊關係;他們視彼此為兄弟姊妹。他們期望在具有同名夥伴(namesakes)的部落中,能夠得到如同自己在實際的兄弟姊妹關係中,同等的相互對待方式。同名夥伴們共享著一個強大的認同感。他們在同名夥伴的部落裡面,採用同名夥伴所使用的親屬稱謂方式稱呼每個人。這些人的回應,也如同稱呼一個真正的親屬一樣。親屬、婚姻與擬親關係,能讓閃族人參與許多個遊群,而且移居的(常常準備搬家的)搜食者確實經常更換遊群。因此,每個遊群的成員陣容每年可能都會發生極大改變。
  所有的人類社會都具有某些以性別為基礎的勞力分工模式。在搜食者社會當中,男人往往負責狩獵與捕魚,女人則負責收集與採集,但這類工作的獨特性質,則依各個文化的情況而定。有時女性的工作提供了大多數的飮食;有時男性的狩獵與捕魚佔了絕大部分。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採集所提供的飲食量比狩獵與捕魚多——即使在採集所花費的勞力成本較狩獵及捕魚高出許多。
  所有的搜食者都依據年齡來產生社會層級的區別。老人往往被視為神話、傳說、故事與傳統的守護者,而較受尊重。年輕一輩看重長者在儀式與日常事務的特殊知識
176
。大多數的搜食社會是平權社會(egalitarian),這意味著人們在聲望方面的差異不大,且這些差異係建立在年齡與性別的基礎上。
  當我們思考「人類本性」的議題時,應當記得在我們的大部分歷史中,平權遊群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從人屬動物在地球發展的歷史來看,食物生產的存在時間不到1%。但是,食物生產造成了龐大的社會階層分化。以下我們就要思考食物生產策略的主要經濟特質。

三、耕作
  在孔恩的社會類型中,非工業化社會以食物生產做為基礎的三種適應模式是粗耕、農耕與畜牧。在非西方文化及現代國家,人們都從事多樣化的經濟活動。每一個適應策略,係指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例如,畜牧者以乳汁、奶油、畜血、畜肉為主食,但他們也藉著少量農耕或與鄰族進行交易,而取得穀類食用。食物生產者也可進行狩獵或採集,補充他們以馴養動植物為主的食物內容。

粗耕
  在非工業化社會有兩種耕作類型:粗耕與農耕。這二者都與工業化國家的農場體系不同,在美國與加拿大,農場運用大面積土地、機械、石化原料。依據孔恩的說法,粗耕(horticulture)這種耕作方式並不會密集使用任何一項生產工具(土地、勞力、資本與機械)。粗耕者使用簡單的工具(例如圓鍬或掘棒)種植作物。他們的田地並不會被永遠耕種,並且會有長短不一的休耕期。
  粗耕往往包含了許多類型的山田燒墾技術(slash-and-burn techniques)。粗耕者清理土地時,砍除雜草並放火焚燒森林或樹叢,或是直接放火焚燒地上的雜草。原先的植物被砍倒、害蟲被殺死,還可留下灰燼肥化土壤。然後種植作物、照料與收成。通常這塊田地只耕作一年。然而,耕作時間的長短,則端視土壤肥力與雜草而定,因為雜草會與農作物搶奪養分。
  當一塊農地的地力耗盡或雜草叢生後,粗耕者就放棄這塊土地,清理另一塊,原先的農地就回復成森林。經過幾年的休耕後(各個社會的休耕年數不同),耕作者回過頭來耕作這塊原來的農地
177
。粗耕也稱為游耕(shifting cultivation)。從一塊農地轉換到另一塊農地,並不意味著當這些農地全被廢棄後,整個村子都必須遷走。粗耕可以支持大型的永久居住聚落。在南美洲熱帶雨林的桂庫魯人(Kuikuru),有個150人的聚落停留在同一地點長達90年(Carneiro 1956)。桂庫魯人具有大型家屋,且建置完備。因為建築家屋所需的工作非常龐大,桂庫魯人寧可步行更遠的路到達園圃,也不願興建一個新的聚落。他們更換田地,而不是更換聚落。另一個例子,祕魯安地斯山丘陵地帶的粗耕者,他們生活在大約30人的小村落裡面(Carneiro 1961/1968)。家屋較小且簡陋。在一個地方居住幾年後,這些人在接近未經耕作的處女地附近,搭建新的村落。因為他們的家屋簡單,寧可重建村落,也不願多走200公尺才到達田裡。

農耕
  相較於粗耕,農耕(agriculture)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因為農耕採取了集約且持續不斷的方式使用土地。與農耕有關的更大勞力需求,反映在它經常運用馴養動物、灌溉、或梯田耕作上。
  馴養動物 許多農耕者運用動物做為生產工具——用來運輸、做為耕作工具;以及運用牠們的糞便。亞洲農耕者往往以水稻做為農耕經濟體系的基礎,他們將黃牛或水牛納入這個體系中。稻農在插秧前,讓牛隻踩過水田,使土壤與水分充分混合。許多農耕者使用牛隻犁田與耙平,完成在種植或插秧前的準備工作。農耕者也收集這些動物的糞便為農地施肥,以增加產量。動物除了做為耕作工具外,也可佩掛拖車做為運輸工具。
  灌溉 當粗耕者必須等待雨季來臨才可展開種植時,農耕者可以預先計劃農事,因為他們控制了水源。如同菲律賓其他擅長灌溉的專家一樣,伊富高人(Ifugao)從河流、溪流、湧泉、池塘,興築水渠灌溉他們的農地。灌溉使得年復一年的耕作得以實現。灌溉涵養了土壤的肥力,因為灌溉農田是一套獨特的生態體系,具有多種植物與動物,其中有許多微小生物,它們的排泄物使得土壤肥沃。
  一處灌溉農田是一項資本投資,這往往使得農地的價值升高。開墾一塊農地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只需耕作數年後,就能達到完整的生產能力。伊富高人和其他灌溉者一樣,在一塊田地上代代相傳。然而,在某些農耕地區(包括中東地區在內)灌溉水源所帶來的鹽分,會使得這些田地在5060年之後無法再被利用。
178
  梯田 梯田是伊富高人嫻熟的另一項農耕技術。他們的土地是被陡峭的山脈所分割的小河谷。由於人口稠密,人們必須在山丘上從事農耕。然而,如果他們把作物種在陡峭的山坡上,在雨季期間,肥沃的土壤與農作物可能會被沖走。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伊富高人切割山坡,從河谷底部開始向上興建一階又一階的梯田。位於梯田上方的湧泉,供應了灌溉所需的水源。興建與維持一個梯田系統需要相當龐大的勞力。梯田的山壁每年會發生崩塌,而且必須被部分重建。將水往下輸送到梯田的水渠,也需要悉心維護。
  農耕的成本與效益 農耕需要投入人類勞動力,以建造與維持灌溉系統、梯田及其他工事。人們必須為馴養動物餵食、餵水、照料。在充分的勞力投入與經營情況下,農耕田地每年可收成一到二次,年復一年,甚至代代相傳。就每個單一年份的收益而言,農耕田地的產量未必會比粗耕田地更高。在一塊長年拋荒的土地上,粗耕者所種出的第一次收成,可能比相同面積的農耕土地的產量更高。更進一步,由於農耕者的工作比粗耕者更辛勞,農耕產出與投入勞力間的比例也較低。農耕的主要優勢在於,每單位面積的長期產出比粗耕多得多,且更加可靠。由於一塊田地就能讓田主維持年復一年的生活,也就沒必要像粗耕者一樣,保留另一塊未耕作的土地。這也是為何農耕社會的人口密度往往較粗耕社會更高的原因之一。

耕作的連續體 真按:耕作型態的連續體
  因為非工業的經濟體系可能兼具粗耕與農耕的特性,將各類型的耕作者安插在一條耕作型態的連續體(cultivation continuum 真按:耕作型態的連續體 中進行討論,對我們的理解將會更有所助益。粗耕者位於這個連續體的一個極端——「花費較少勞力、不斷轉換的田地」。農耕者位於另一個極端——「勞力密集、永久耕作的田地」。
  我們討論這個連續體,是因為世界上有許多中間型態的經濟體系——比每年更換耕地的粗耕更為集約,但比農耕更不集約。它們令人回想起在中東、墨西哥及其他早期進行食物生產的區域,從那裡出土的考古證據顯示,由粗耕到農耕的許多中間型態經濟體系。南美洲的桂庫魯人(Kuikuru)與那些只種植一次作物就休耕的非集約粗耕者有所不同,他們在同一塊農地上種植木薯23次才休耕。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某些人口較密集的地區,農地被耕作23年,休耕35年,然後再重新種植。經過幾次循環後,這些農地被拋荒,休息一段更長的時間。這種模式被稱為區段休耕(sectorial fallowing 真按:區段休耕-同義詞 Wolf 1966
179
。除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外,這種體系也出現在西非與墨西哥高地地區。區段休耕與密度較高的人口有關,而與簡單的粗耕方式較無關聯。較簡單的粗耕體系是熱帶地區的常規,在那裡雜草危害與土壤貧瘠,阻礙了人們發展更集約的耕作型態。
  粗耕與農耕最重要差異在於,粗耕大多會運用一段休耕期,但農耕沒有。最早出現在中東與墨西哥的耕作者,是依賴降雨的粗耕者。直到最近,在許多地區,粗耕依然是最主要的耕作型態,包括非洲、東南亞、太平洋諸島、墨西哥、中美洲;以及南美洲熱帶雨林的部分地區。

集約化: 真按:國無.詞無.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隨著人們增進了對自然的控制能力後,可被用以進行食物生產的環境範圍擴大了。例如,加州的乾燥地區過去曾是美洲印地安人的搜食區域,如今現代化的灌溉技術,支持了有錢人的農業莊園。農耕者居住在許多區域:對於不從事灌溉者而言,過於乾燥;或是對於不從事梯田耕作者而言,過度陡峭的地方。許多位於乾燥地區的古代文明,乃是以農耕為基礎而興起。逐漸增加的勞力集約程度與永久的土地利用方式,產生重大的人口、社會、政治與環境影響。
  由於集約農耕者擁有永久的農地,因此他們採行定居。人們生活在規模更大與存在更為長久的社區,它和其他聚落間的距離比以前更接近。人口規模及密度的成長,增加了許多個人與團體間的接觸。出現了更多管理人際關係(包括各種利益衝突的需求。能夠支持更多人們共同生活的這套經濟體系,在土地、勞力及其他資源的運用方面,往往需要更多的協調合作。
  集約農耕產生了重大的環境影響。灌溉溝渠與水田成為有機廢棄物、化學物質(例如鹽分)、和疾病微生物的儲藏庫。集約農耕大多是以毀滅樹木及森林為代價的情況下,逐漸拓展開來,樹林被砍倒而以農田取代。隨著這種森林毀滅而來的,就是環境多樣性的喪失。農耕經濟體系逐漸專門化——專注於一種或幾種熱量主食,例如稻米,以及投注在馴養一些有助於農耕經濟體系的動物。由於熱帶粗耕者往往同時種植數十種作物,一片粗耕田地就是仿照我們可以在熱帶森林中見到的植物多樣性。相對地,農耕田地藉由砍伐樹林並專注在少數幾項主食作物,而降低了生物多樣性。這種作物專門化,對於熱帶(例如印度的梯田農民)和熱帶以外地區(例如中東的灌溉農耕者)的農耕者而言,都是一項事實。
180
  至少就熱帶地區而言,搜食者與粗耕者的飲食往往有較多的變化,雖然相較於農耕者而言,他們對飲食的控制是處於較不安定的狀態。農耕者嘗試偏重穩定性,運用一種可靠的每年收成與長期生產,降低生產的風險。相對地,熱帶搜食者與粗耕者,嘗試藉著依賴許多種類的物種,及從生態多樣性獲益,藉此降低風險。農耕的策略是把一個人所有的雞蛋,全部放進一個大的且非常可靠的籃子裡。當然,就算採取了農耕,也可能出現單一主食作物歉收的狀況,而引發飢荒。熱帶搜食者與粗耕者的策略是擁有好幾個較小的籃子,其中幾個可能會歉收,但不會危害到生計需求。一旦有許多的孩子需要養育,還有許多成人必須填飽肚子的時候,農耕的策略就是相當務實的作法。當然,搜食與粗耕乃是與較小規模、較為分散、以及更具活動性的人群有關。
  農耕經濟體系也讓一連串的管理問題呈現在眼前——通常中央政府會因而興起,來解決這些問題。水利如何被經營——以及如何解決水利的獲取與分配的問題。隨著更多人在更為珍貴的土地上住得更加緊密,農耕者會比搜食者或粗耕者更可能進入衝突狀態。農耕為國家的起源舖路,而且大多數的農耕者居住在國家(state)之中:國家是複雜的社會政治體系,它統轄著一片領土與人群,這些人群在職業、財富、聲望與權力上,具有實質的對比。在這種社會中,耕作者扮演著他們的角色,成為具有職業分化的、功能專門化的、緊密整合的一個社會政治體系的一部份。食物生產與集約化的社會政治意涵,將在〈政治體系〉一章中更詳細地檢視。

四、畜牧
  畜牧者(pastoralists)他們生活在北非、中東、歐洲、亞洲和非洲次撒哈拉地區。這些畜牧者將生活重心放在一些馴養動物身上,例如牛隻、綿羊、山羊、駱駝與犛牛等。東非的畜牧者,如同其他畜牧社會一樣,與他們的畜群具有共生關係(symbiosis,這是在幾個生物群體間,一種具有義務性質的互動關係——這裡的群體是動物與人類——這對雙方都有利)。畜牧者努力保護他們的動物,並確保牠們的繁殖,藉以換得動物提供的食物及其他產品(例如皮革)做為回報。畜群提供乳製品、肉類與畜血。動物在節慶時被宰殺,節慶是一年到頭經常出現的,因此人們可以常常吃到畜肉。
181
  人們運用各種方式利用牲畜。例如,北美大平原的原住民並不會吃掉他們的馬匹,而是只有騎馬(歐洲人重新將馬匹引進西半球,美洲原住民的馬匹早在數千年前即已滅絕)。對於平原印地安人而言,馬匹是「貿易的工具」,用以獵捕野牛的生產工具,野牛則是他們經濟生活的首要目標。因此平原印地安人並非真正的畜牧者,而是將馬匹當成生產工具的狩獵者——就像許多農耕者運用動物的方式。
  典型的畜牧者(如本章開頭所描述的沙米人)並不只是將動物視為生產工具,而是直接運用牲畜為食物。他們食用動物的血肉與乳汁,也運用乳汁製造優格、奶油與乳酪。雖然有些畜牧者更依賴動物,但不可能僅賴動物謀生。大多數的畜牧者藉打獵、採集、捕魚、農耕與貿易,補充他們的飲食。為了得到穀物,畜牧者與農耕者進行貿易,或自己從事一些農耕或採集。
  在工業革命前,搜食或農耕遍佈世界各地,然而畜牧幾乎侷限於舊世界。在歐洲人征服美洲前,美洲大陸唯一的畜牧者生活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區。他們運用駱馬與羊駝做為食物與取用皮毛,並將之用於農耕與運輸之上。在更為晚近的年代,美國西南部的那瓦荷人(Navajo)發展出一套以綿羊為基礎的畜牧經濟體系,綿羊是由歐洲人帶到北美地區的。人口眾多的那瓦荷人目前是西半球最主要的畜牧族群。
  畜牧有兩種移動方式:游牧與山牧季移。兩者都基於畜群必須移動,以便運用在不同季節取得的不同牧草地帶的事實。在游牧(pastoral nomadism)型態中,整個群體一包括女人、男人以及孩童——終年都隨著畜群移動。中東與北非就有許多游牧的例子。例如,在伊朗,巴瑟力人(Basseri)與卡什凱人(Qashqai)傳統上依循著一條長度超過300英哩480公里)的游牧路線。每年從鄰近海岸的地方出發,將動物帶到海拔17,000英尺5400公尺)的草原地。
  採行山牧季移(transhumance)的群體,其中有一部份人隨著畜群移動,但大多數人們留在家鄉的村落中。歐洲與非洲都有實例。在歐洲阿爾卑斯山區,只有牧羊人——不是整個村子——在夏季隨著山羊與綿羊前往高地草原。在烏干達的特卡那人,男人與男孩隨著畜群前往遙遠的草原,許多村人則留在原地並以粗耕農作維生。村落往往座落在水源最充足的區域,那裡有最長的放牧期。這使得村人在一年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聚集在一起。
  在他們每年的路徑中,游牧者和其他的定居群體進行貿易,交換穀物及其他產品
182
7.1孔恩的適應策略(經濟類型)
適應策略 又名 主要特徵/差異點搜食 狩獵採集 活動性、運用自然資源粗耕 山田燒墾、輪作、旱作 休耕期農耕 集約農耕 連續不斷的土地利用方式,勞力的集約運用畜牧 放牧 游牧與山牧季移工業化 工業生產 工廠生產、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生產


。由於只有一部份的人隨著畜群上山,山牧季移者可以維持全年都存在的聚落,並且種植他們的穀物。表7.1歸納了孔恩所提的適應策略的主要特徵。

五、生產模式
  經濟體系(economy)就是一套對各項資源進行生產、分配及消費的體系;經濟學(economics)則是對於各種經濟體系的研究。經濟學家傾向將焦點放在現代國家與資本主義體系,但是人類學家藉由收集非西方社會的經濟體系資料,擴展了我們對經濟原則的理解。經濟人類學家採取一種比較觀點,研究經濟學(Gudeman 1999Plattner 1989 Sahlins 2004 Wilk 1996)。
  生產模式(mode of production)是一種組織生產的方式——「一套由許多社會關係所組成的組合,透過這個組合,人們藉工具、技術、組織、知識等,運用勞力從自然中取得能量。」(Wolf 1982 75)。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中,貨幣可以購買勞動力,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的人們(雇主與勞工)之間,存在著一種社會鴻溝。相對地,在非工業化社會,勞力往往不是可買賣的,而是做為一種社會義務,而施予他人的。這種以親屬為基底(kin-based)的生產模式,在生產工作中的互助行為,乃是在一個較大的社會關係網絡中,也是許多社會生活型態之一。
  前面所討論的每一種適應策略(例如搜食),通常會具有一種類似的生產模式
183
。在某種特定的生產策略中,生產模式的各項差異,可能反映了他們在環境、目標資源與文化傳統方面的差異。那麼,一種搜食的生產模式,其基礎可能建立在個別獵人或狩獵團隊,這是視獵物是獨居或群居動物而定。採集通常比狩獵更具個人色彩,即使人們可能在某些充裕的植物資源成熟且必須快速採收之際,組成採集隊伍。例如;捕魚可由個人獨力完成(例如在冰層之中捕魚或是用魚槍捕魚),亦採團隊方式(例如在海上捕魚或獵捕海洋哺乳類)。

非工業化社會的生產
  雖然某些與年齡、性別有關的經濟勞力分工,是一種文化的普遍現象,然而指派給各個性別或年齡層的工作可能會大大不同。許多粗耕社會將主要的生產角色指派給女人,但有些社會則讓男人負責主要工作。相似地,在畜牧者中,通常由男人照料大型動物,但某些社會由女性負責擠乳。在某些耕作社會,工作藉由團隊合作完成;但在某些社會,都由較小規模的群體或個人完成。
  馬達加斯加的貝其力奧人(Betsileo)進行水稻耕作時,有兩個階段需要團隊合作:插秧與收割。團隊規模依據田地面積而定。插秧與收割都呈現了傳統上藉由年齡與性別的勞力分工,這是貝其力奧人所熟知的,而且是跨越世代、相沿成習的。插秧的第一項工作由年輕男人牽引牛隻,在先前土壤結成硬塊的水田中踩踏,以便土壤與水分混合。他們在準備插秧前,帶著牛隻踩踏田地。年輕男人吆喝與鞭打牛隻,試著讓牠們進入激烈的狀態,使得田地經過適度踩踏。踩踏過程會使得土壤的硬塊破碎,與灌溉水分混合,變成柔軟的泥巴,讓女人可以進行插秧。這些負責踩踏者一離開田地,年長女人就立刻到達。她們用鏟子敲碎牛隻沒有踩到的那些土塊。在此同時,田主和其他成人鏟起秧苗,帶到田地裡開始插秧。
  在四或五個月後的收成時節,年輕男人從稻梗上把稻穗割下來,年輕女人把稻穗帶到田地上方的空地,由年長女人排列並堆疊起來。最年長的男女站在稻穗堆上,用腳踩踏使它變得緊實。三天後,年輕男人進行脫粒,將稻穗往石頭上敲打,讓穀粒脫離。年紀更長的男人則用木棍敲打稻穗,以確定所有的穀粒都已脫落。
  貝其力奧人在稻米種植的其他大部分工作,則由個別田主及其家人完成。家中所有成員都要協助照料稻田。男人的主要工作是用鏟子或犁耕田。男人修復灌溉及排水系統,以及區隔兩塊田地的田埂。然而,在其他的農耕者,修補灌溉系統這項任務包括了團隊合作與共同勞動
184


生產工具
  在非工業化社會,勞動者與生產工具間具有一種更為緊密的關係(相較於工業國家)。生產工具(或要素)(means or factors of production),包括土地(領域)、勞力與技術。
  土地 在搜食社會中,人們與土地的連結關係,並不像農耕社會那麼長久。雖然許多遊群具有領域,但是他們間的界線標示並不清楚,也不可能強迫他們這麼做。一個獵人與獵物的利害關係,在於他曾跟蹤這個獵物,並將塗上毒藥的箭頭射進獵物體內,這比這個動物最後在什麼地點死去更重要。一個人取得使用一處遊群領域的權利,是藉由他在這個遊群出生的事實,或者是透過親屬、婚姻、擬親的連結關係,加入這個社群。在非洲南部的波札那,朱侯安西閃族婦女的工作供應了一半以上的糧食,她們習慣上採收一個特定區域的莓子樹。然而,一旦某個女人轉換了她的所屬遊群,就會立刻分得一塊新的採收區域。
  在產食者中,對於生產工具的權利也是來自親屬關係與婚姻。在非工業化社會的產食者之中,繼嗣群體(其成員宣稱具有共同祖先的群體)相當常見,由共同始祖繁衍的後代,共享了這個群體的領域與資源。如果其適應策略是粗耕,他們的土地資產包括了目前耕作的園圃,以及輪作所需的休耕土地。做為一個繼嗣群體的成員,畜牧者可以取得一些牲畜,開始培養自己的畜群、種植牧草、經營園圃、或藉以換取其他的生產工具。
  勞力、工具與專業化 就像土地,勞力也是一種生產工具。在非工業化社會,土地與勞力的取得,係來自各種社會連結關係,例如親屬、婚姻與繼嗣。生產的互助行為,只是不斷持續進行的許多社會關係之一。
  非工業化社會與工業化社會的對比,在於另一種生產工具:技術。在遊群與部落,手工製作往往與年齡及性別有關聯。女人可能從事編織、男人可能從事製陶,也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大多數處於某個特定年齡或性別的人們,都會共享有關該年齡或性別的技術。如果某個社會在習慣上由已婚的婦女製作編籃,那麼所有的或大部分的已婚婦女,都會知道如何著手。無論就技術或技術知識而言,專業化程度都不會像國家社會一樣多。
  但是,有些部落社會確實提倡了專業化。例如,在委內瑞拉與巴西的亞諾馬米人(Yanomami),有些部落製作陶器,有些部落製作吊床。他們並不像某些學者所假定的,因為某些原料正好可在某些部落附近取得,才出現專業化的
185
。許多地方都可取得適於製作陶器的黏土。每個人都知道如何製作陶器,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從事這項工作。工藝專業化所反映的是社會與政治環境,而不是自然環境。這種專業化促進了貿易,這是與各個敵對部落建立聯盟關係的第一步(Chagnon 1997)。專業化對於維持和平具有貢獻,即使它依然無法防止村落之間的戰爭。

工業化經濟體系的異化
  在工業化與非工業化經濟體系間,存在著一些重要的對比。當工廠的工人為了銷售及其雇主的利潤而進行生產,不再是為了自己的用途時,他們可能與製造的項目產生異化(alienation)。這種異化現象意味著,他們不再對自己的產品感到強烈自豪或個人認同。他們把這些產品視為別人的產品,而非屬於實際運用勞力生產這些東西的男人或女人。相對地,在非工業化社會,人們往往會看到他們的作品從開始到完成的過程,對於這個產品具有一種成就感。勞力的果實屬於自己,而非別人。
  在非工業化社會,在共同工作者間的經濟關係,只是更普遍的社會關係的層面之一。他們不僅是共同工作者,也是親人、姻親、或同一場儀式中的參與者。在工業化國家,人們往往不會和親戚及鄰居一起工作。如果共同工作者成為朋友,這種個人關係大多是從他們共同的工作發展出來的,而不是基於一種先前就存在的連結關係。
  因之,工人與他們的產品、共同工作者、雇主間,具有非個人的關係。然而,在非工業化社會,生產、分配與消費的關係都是帶有經濟層面的社會關係。經濟體系並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而是被嵌合(embedded)在這個社會中。

六、經濟有效運用與爭取最大利益
  經濟人類學家向來關注兩個主要問題:
  1.在不同的社會中,生產、分配與消費如何被組織起來?這個問題的焦點放在人類行為及其組織的各種體系。
  2.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什麼動機促使人們進行生產、分配或交換、以及消費?這個問題的焦點不是放在各種行為體系,而是參與這些體系的個人所具有的動機。
186
  人類學家以跨文化的觀點,同時探討經濟體系與動機。動機是心理學家探討的議題,但它也隱約地或明確地成為經濟學家與人類學家的探討主題。 真按:動機 經濟學家往往假定生產者與分配者,會理性地運用獲利動機(profit motive)進行決策,就像到處比價以找尋最佳價值的消費者。雖然人類學家知道獲利動機並不是普遍的,但對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與許多西方經濟學理論而言,個人嘗試要爭取最大利益是一項基本假設。事實上,有關經濟學的主題往往被定義為經濟有效運用(economizing),或是將稀少的資源(或手段)分配到可選擇目標(或用途)上的理性配置。這意味著什麼呢?古典經濟理論假定,我們的慾望無窮,但資源有限。由於資源有限,人們必須進行決策,如何使用他們的稀有資源:他們的時間、勞力、金錢及資本。經濟學家則假定,當人們面臨選擇與決策時,會傾向做出能爭取到最大利益的選擇。這被假定為最理性(最合理)的選擇。
  個人進行選擇爭取最大利益(maximization)的概念,是19世紀古典經濟學家的基本假定之一,也是許多當代經濟學家所抱持的假定。然而,某些經濟學家已經了解,在西方文化中的個人,就像其他文化一樣,可能會被許多其他目標激勵。這是端視社會與情境而定,人們想要爭取的東西,可能是利益、財富、聲望、愉悅、舒適或社會和諧。個人可能期望實現的是他們或家庭的雄心壯志,或是他們所屬的另一個團體的目標。
  其他類型的資金開銷
  在各個社會中,人們會將他們的稀少資源配置在什麼用途上呢?在世界各地,人們提出一些時間與精力,以儲備一個生計資金(subsistence fund 真按:生計資金-同義詞 Wolf 1966),換言之,他們必須工作才可求得溫飽,補充他們在日常活動所消耗的熱量。人們也必須投注在替換資金(replacement fund 真按:替換資金-同義詞 ,他們必須維持一些生產所需的技術及其他項目。如果一隻鋤頭或犁破損了,他們必須修理或是替換。他們也必須取得與替換一些並非生產所需的日常生活項目,例如衣服及房屋。
  人們也必須投資到一個社會資金(social fund 真按:社會資金-同義詞 。他們必須協助朋友、親戚、姻親、鄰居。將社會資金與祭儀資金(ceremonial fiind 真按:祭儀資金-同義詞 劃分開來,是有助益的,後者係指祭典或儀式的開銷。例如,若要舉行紀念祖先的儀式,就需要花費時間與金錢。
  非工業化國家的公民,也必須將稀有資源配置在租金資金(rent fund)上。我們往往將租金想像成為使用某項財產而支付的費用。但租金資金具有一個更大的意義,意指的是人們必須將一些費用,支付給政治經濟階層的上位者
187
。例如,佃農(tenant)必須付出租金——採行實物租的佃農(sharecropper)則必須將農作收成的一部份留給地主,就如同古代歐洲封建體系下的鄉民。
  鄉民(peasants)是經營規模較小的農耕者,他們生活在非工業化國家,並具有支付租金資金的義務(Kearney 1996)。他們生產農產品以供應自己所需、出售產品與支付租金。所有的鄉民具有兩個共同點:
  1.他們都生活在具有國家組織的社會中。
  2.他們都生產食物,但沒有使用先進的技術——現代農耕或農企業所使用的化學肥料、曳引機、飛機。
  除了支付租金給地主外,鄉民還必須滿足政府的義務,以貨幣、產品或勞動的方式支付稅金。對於鄉民而言,租金資金不僅是一項額外的義務,這往往會變成他們最大的責任,而且是無法逃躲的。有時為了滿足支付租金的義務,他們自己的糧食需求就會受影響。支付租金的需求,可能使他們必須從各類資金中(生計、替換、社會、祭儀)挪出一些資源。
  各個社會的動機都有所不同,而且人們在配置資源時,往往缺乏選擇的自由。由於支付租金的義務,鄉民必須將其稀少的資源分配給政府官員,而不是自己。因此,即使在那些具有獲利動機的社會,人們還是會受限於一些超乎自己控制的影響力,而無法理性地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七、分配、交換
  經濟學家波拉尼(Karl Polanyi 1968)促進了對於交換的比較研究,並有許多人類學家追隨他的領導。為了從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交換,波拉尼界定了三種交換原則:市場原則、再分配、相互關係。這些原則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社會中,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掌控著不同的交易類型。在任何一個社會中,往往有其中一種交換原則居於主導地位。這種主導性的交換原則,也就是該社會配置生產工具的原則。

市場原則
  在今天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市場原則(market principle 真按:市場原則-同義詞 居於主導地位。它掌控著生產工具的分配狀況:包括土地、勞力、自然資源、技術、資本
188
。「市場交換係指有組織的購買與銷售過程,這是以運用貨幣價格計算而進行的。」(Dalton 1967 Madra 2004)。在市場交換原則下,財貨項目被購買與販售、使用貨幣、使利潤達到最大的目標、價格由供需法則決定(一旦東西變得更加稀少,或更多人需要它們時,價格就會更高)。
  討價還價是市場原則交換型態的特色。買家與賣家盡可能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讓他們的「貨幣更值錢」。在討價還價的過程,買家與賣家並不一定要親自碰面。但是他們的喊價與還價,必須容許在一段極短時間內進行協商。

再分配
  當財貨、勞務或它們的同等性質之物,從地方層次朝向一個中心移動時,再分配(redistribution 真按:再分配-同義詞 就開始運作。這個中心可能是一個首都、一個區域性的收集點、或是酋長住家旁的倉庫。各項產品經常透過一套政府的上下層級系統,朝向位於中心的倉庫移動。沿著這條途徑,各級政府官員及其隨從可能會用掉其中一部份,然而在這裡,交換原則是再分配。財貨的流動方向最終反轉過來——由中心分配出來,沿著這套層級系統而下,最後回到平民。
  再分配體系的例證之一來自切洛磯人(Cherokee)——美國田納西河谷原來的主人。生產力豐沛的農夫依賴玉米、豆類與南瓜維持生計,輔以狩獵與捕魚。切洛磯人有酋長。他們的每個主要村落都有一座中央廣場,這是酋長議會的開會地點。也是舉行再分配盛宴的地點。依據切洛磯人的習俗,每一個家庭農場都會留下一塊區域,如果他們願意,也可以留下每年收成的一部份給酋長。這些玉米可以用來救助窮人、提供給準備經過盟友區域的旅行者與戰士。這個倉庫的食物可讓任何有需要的人取得,只要人們瞭解這是「屬於」酋長的,而且是透過他的慷慨而散播出去的。酋長也會在這些主要聚落舉行再分配盛宴(Harris 1978)。

相互關係
  相互關係(reciprocity 真按:相互關係-同義詞 是一群社會對等單位間的交換,這些單位通常是藉由親屬、婚姻及其他的緊密個人連結而產生關係。由於這個行為發生在社會對等單位間,因此在平權社會——搜食者、耕作者、畜牧者——居於重要位置。有三種不同程度的相互關係:一般性相互關係、平等互惠關係、負面互欺關係(Sahlins 19681972 Service 1966)①
189
。可以將這三者想像成一個連續體的不同區域,這由以下兩個問題所界定:
  1.這些參與這項交換的單位間的關係,究竟有多緊密?
  2.禮物的相互交換究竟有多麼迅速與無私?

  一般性相互關係(generalized reciprocity)是最單純的相互關係類型,這是具有緊密關係的人們間的典型交換形式。在平等互惠關係(balanced reciprocity)中,社會距離及相互關係的需要同時增加了。在負面互欺關係(negative reciprocity)中,社會距離最遠,而且相互關係必須被仔細計算。
  在一般性相互關係中,某個人將東西贈與另外一個人,卻不會要求任何具體或立即的回報。這種交換(包括當代美國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本質上並非經濟交易,而是個人關係的展現。大多數的父母不會仔細記下花在子女身上的每一筆錢。只希望孩子們將來會尊重他們的文化習俗,包括對於父母的親情、榮譽、忠誠及其他責任。
  在搜食者社會中,一般性相互關係往往是最主要的交換形式。人們平常就和其他遊群成員分享食物(Bird-David 1992 Kent 1992)。一項對於朱侯安西閃族的研究發現,在當地人口中,有40%的人口對於食物供應的貢獻非常稀少(Lee 1968/1974)。孩童、青少年與60歲以上的老人依賴他人給予食物。即使有這麼高比例的依賴者,工作者平均花在狩獵或採集的時間(每個星期約1219小時),大概還不到美國人平均工時的二分之一。無論如何,隨時都會有食物,因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日子出外工作。
  這種相互關係分享的倫理是非常強大的,以至於大多數搜食者都缺乏一種用來表達「感謝你」的口語。表達謝意可能是不禮貌的,因為這會暗指分享行為是件不尋常的事情,然而這卻是平權社會的基礎。在馬來西亞中部的搜食族群瑟邁人(Semai)(Denton 1979),如果要表達敬意,就會對獵人的慷慨或成功,表現出驚訝的神情(Harris 1974)。
  平等互惠關係(balanced reciprocity)的交換對象,是在社會距離較我們的同一遊群或家戶還要更遠的人群。例如在一個粗耕社會,某個男人贈送一項禮物給鄰村的某個人,這個相互關係對象可能是個表親、貿易夥伴、或兄弟的擬親


①譯註:將Sahlins所提出的三種相互關係,翻譯為一般性相互關係、平等互惠關係、負面互欺關係,係參照王明珂(2003 89)。
190
。送出禮物者希望得到某些東西做為回報。這個回報可能不會立刻到來,但如果得不到任何回報,社會關係就會變得緊張。
  在非工業化社會的交換,可以用來做為負面互欺關係(negative reciprocity)的例證,主要對象是位於其社會體系外或邊緣地帶的人們。對於活在一個由緊密人際關係所建立的世界中的人們來說,與外人的交換充滿著模稜兩可與互不信任。交換是與外人建立友善關係的途徑之一,然而這個關係依然是非常緊張,尤其在交易開始時。這種初次見面的交換行為,往往非常類似純粹的經濟行為;人們希望立刻可以拿回一些東西。這就像在市場經濟體系一樣,但這個交換過程並未使用貨幣,他們嘗試針對這項投資,取得最有可能的立即回報。
  一般性相互關係與平等互惠關係的基礎,建立在信任及一種社會連結關係。但是負面互欺關係包含了盡可能運用最小的花費,換取某些東西,就算是這個行為意味著精明、狡猾或欺騙。負面互欺關係最極端與「負面」的例子,是19世紀北美印地安人原住民的盜馬行為——男人潛進鄰近部落的營帳與村子偷走馬匹。現在的東非庫利亞人(Kuria)的部落間,一種類似的偷牛行為還在持續進行(Fleisher 2000)。在這些例子中,展開掠奪的一方可以預期對方的相互關係行為——對自己村子的另一場掠奪——或更糟的情況。庫利亞人會追捕偷牛賊並殺掉他們。這也是相互關係行為,其規則是「以牙還牙」。
  有一種方法可以減低在負面互欺關係下的潛在緊張關係,就是從事「沉默貿易」。例如非洲赤道雨林的恩布提人(Mbuti)「矮黑人」搜食者,與鄰近粗耕村人間所進行的沉默貿易。在他們的交換過程中,並沒有個人的接觸。一位恩布提獵人在一處經常進行交易的地點,留下獵物、蜂蜜或是山產。村落居民拿走這些東西,留下穀物進行交換。通常這些團體採取一種沉默的喊價方式。如果其中一方覺得這些回報還不足夠,只要把東西留在交易地點,就可以進行喊價。另一方如果希望繼續進行交易,就會增加這些回報的物品數量。

各種交換原則的並存
  在今天的北美地區,市場原則掌控了大多數的交換,從生產工具的銷售到消費財貨的銷售。我們也進行再分配。我們有些人繳交稅金以維持政府的存在,其中有一部份會以社會福利、教育、健康照料、道路建設等方式,回饋到我們身上
191
。我們也有相互關係性質的交換,一般性相互關係是親子關係的特色。然而,從失望的父母對養育子女的昂貴成本所提出的抱怨,以及他們提出的一成不變的說法:「我們給了你每一樣可以花錢買到的東西。」居於主導地位的市場心態也浮上了檯面。
  禮物、卡片、邀約的交換,都是相互關係的例證,這通常是平等互惠關係。每個人都聽過以下的說法:「他們請我們參加他們女兒的婚禮,所以我們女兒結婚時,也必須回請他們。」,還有「他們來我們家吃過三次晚餐了,還沒有回請過我們。除非他們邀請我們,否則不該再叫他們過來吃晚餐了。」這樣精確計算的平等互惠關係,在一個搜食者遊群可能是不得其所的。他們的資源是社群性的(大家共有的),和每天基於一般性相互關係所進行的分享,乃是社會生活與存續的一項重要成分。

八、誇富宴
  在民族誌中被研究得最透徹的文化行為之一,就是誇富宴(Potlatch 真按:誇富宴-同義詞 ,這是在一個區域交換體系中,所舉行的一種盛宴儀式,出現在北美地區的太平洋北部海岸。包括美國華盛頓州與加拿大卑詩省的沙力緒人(Salish)與瓜求圖人(Kwatiutl),以及阿拉斯加州的金西安人(Tsimshian)。某些部落仍在舉行誇富宴,有時是一場對死者的一場紀念會(Kan 19861989)。在每一場這類事件發生時,藉由他們社群成員的協助,誇富宴的發起人送出食物、毛毯、銅片或其他項目。從這個行為,他們得到了聲望做為回報。舉辦一場誇富宴,就會增進個人的名聲。聲望隨著誇富宴的奢侈程度而增加,然而這些財貨所具有的價值,在誇富宴中被拋棄了。
  舉行誇富宴的村落是搜食者,但他們並非典型的搜食者村落。他們是定居的,並擁有酋長。而且不同於目前大部分的搜食者所處環境,他們並不是處於邊緣狀態。他們取得了廣大的土地與海洋資源,最重要的食物包括鮭魚、鯡魚、燭魚、莓果、山羊、海豹、海豚等(Piddocke 1969)。
  如果古典經濟學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獲利動機與爭取最大利益的目標都是普遍存在的。學者究竟要如何解釋誇富宴,這種將財富贈送出去的行為?許多學者曾將誇富宴引述為一個經濟浪費行為的典型例子。採取這種觀點的話,誇富宴的基礎是建立在一種追求聲望的經濟非理性動力上。這種詮釋方式強調了奢侈與假定的浪費行為,尤其是瓜求圖人的行為,以支持以下論點——在某些社會,人們努力揮霍他們的物質享受,以爭取最大的聲望。這種詮釋方式已經受到挑戰
192

  生態人類學(ecological anthropology),又稱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是人類學的理論學派之一,嘗試從各種文化行為在協助人們適應自然環境所扮演的長期角色,詮釋這些文化行為。對誇富宴的另一種詮釋方式,由生態人類學家蘇陀(Suttles 1960)與韋達(Vayda 1961/1968)提出。這些學者並不從外顯的奢侈行為分析誇富宴,而是將它視為一種長期的文化適應機制。這個觀點不僅增進了我們對誇富宴的理解,也具有比較研究的價值,因為這個觀點幫助我們了解在世界其他地方類似的奢侈飲宴模式。生態學的詮釋如下:誇富宴之類的風俗習慣是文化適應方式,用來調節地方上富足與匱乏的週期現象。
  這種適應方式如何運作?太平洋北部海岸的整體自然環境是適合人居的,然而資源數量在每一年以及每個地方都會發生波動。在每個特定地方,每年的鮭魚與鯡魚數量並不是平均充足的。—個部落可能在某一年豐收,另一年卻歉收。過了不久,他們的運氣就會翻轉過來。在這種情境下,瓜求圖人與沙力緒人的誇富宴循環就具有適應價值,且誇富宴絕非一種無法帶來任何物質利益的競爭性財富展示。
  當一個村落享受了特別豐收的一年,並擁有許多生計項目的剩餘,他們可以將這些剩餘銷售出去,換得一些耐久的財富,像毛毯、獨木舟或銅片等等。接下來,這些財富被分配出去,可以被轉換為聲望。許多部落的成員受邀參加一場誇富宴,將這個部落送給他們的資源帶回家。運用這種方式,誇富宴將許多村落結合在一套區域經濟體系中——這套交換體系能使食物與財貨,從比較富有的村落傳遞到較貧困的村落。這場誇富宴的發起人,及其村落也會得到聲望做為回報。舉辦誇富宴的決策,係依據這個地方經濟體系的健康狀態而定。如果某個村落一直出現生計項目的剩餘,經過幾個豐收年後,財富增強了,它就有能力舉辦一場誇富宴,將其食物與財富轉換成聲望。
  假設一個先前非常繁榮的村落,現在陷入一段運氣不佳時期的話,這種跨村落飮宴行為的長期適應價值,就會變得更清楚。這個村落的人們開始受邀參加一些較富裕的村落所舉行的誇富宴。當暫時富有的人變成了暫時貧窮的人,桌子的主人座位方向就會翻轉過來,反之亦然。這些近來變窮的人們接受了食物與財貨。他們願意接受禮物而非贈送禮物,以及因此拋棄了某些他們先前所累積的聲望。他們希望自己的運氣終究會變好,可以重新恢復資源,也能重新獲得聲望
193

  誇富宴連結了許多太平洋北部海岸的地方群體,成為一個區域聯盟與交換網絡。誇富宴以及村落間的交換具有適應功能,且與參與者的個人動機無關。強調人們為了追求聲望而敵對的那些人類學家並沒有錯。他們只是強調動機,而忽略了對經濟體系與生態體系的分析。
  運用飲宴行為增加個人與社區的聲譽,再分配財富,並不是太平洋北部海岸的人們所獨有的現象。在非工業化社會的食物生產者中,競爭性的飮宴行為是相當常見的。但是請記得,大多數的搜食者生活在邊緣區域,資源過於貧瘠,無法支持這種水準的飲宴行為。在搜食社會中盛行的是共享,而不是競爭。
  就像曾吸引許多人類學家投以關注的其他文化行為一般,現在的誇富宴並未脫離那些影響範圍較大的世界事件而獨立存在(過去也不是)。例如,在十九世紀不斷擴張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實行誇富宴的村落,尤其是瓜求圖人,開始與歐洲人進行交易(例如以動物皮革交換毛毯)。他們的財富因此增加。在此同時,有大量的瓜求圖人死於歐洲人所帶來的前所未見的疾病。因此,從交易增加的財富,流入了人口規模急遽減少的群體中。隨著許多傳統的誇富宴發起人去世(例如酋長及其家人),瓜求圖人就把舉行誇富宴的權利,延伸到全部的人群。這也引發了激烈的追求聲望競爭。就在貿易、財富增加、人口急遽減少等情況下,瓜求圖人開始毀壞財物(例如毛毯、銅片及房屋),將財富轉換為聲望(Vayda 1961/1968)。他們可以焚毀毛毯與房屋,或把銅片丟到深海中。在此,隨著急遽增加的財富與急遽減少的人口,瓜求圖人誇富宴的本質開始轉變了。比起他們自己先前舉行的誇富宴,或相較於其他受貿易與疾病影響輕微的部落所持續舉行的誇富宴,瓜求圖人的誇富宴變得更具毀滅性。
  無論如何,請注意誇富宴也用以防止社會經濟階層化現象(一種社會階級體系)的發展。被贈與他人或摧毀的財富,轉換成為一種非物質的項目:聲望。在資本主義體系下,我們將收益拿來再投資(而不是將我們的紙鈔燒掉),希望獲取更多的利益。然而,舉行誇富宴的部落寧願送出他們的剩餘財富,也不願用它來拉大與鄰近部落夥伴間的社會距離。
194
名詞解釋
  agriculture農耕 非工業化社會的植物耕作體系,其特色是對於土地及勞力,連續不斷與集約的運用。
  balanced reciprocity平等互惠關係 參見「一般性相互關係」。
  band遊群 搜食者的基本社會組織單位。一個遊群所包含的人口少於一百人;它通常會依據季節而四散。
  correlation相關性 介於兩個或更多的變項之間的一種關聯性,當其中一個變項產生改變(變異),其他的變項也傾向於改變(共變);例如,氣溫與流汗的關係。
  cultivation continuum 耕作型態的連續體 依據對非工業化耕作社會的比較研究,所建立的一套連續體,在這個連續體之中,隨著勞力集約現象的增加,休耕現象就會隨之減少。
  economizing經濟有效運用 將稀有資源(或手段)分配到可選擇的目標(或用途)的理性配置行為;這通常被認為是經濟學的研究主題。
  economy經濟體系 一個社群對於資源的生產、分配與消費體系。
  generalized reciprocity 一般性相互關係 介於緊密關連的個人之間的交換原則。隨著社會距離的逐漸增加,相互關係先變成平等互惠關係,最後變成負面互欺關係。
  horticulture粗耕 非工業化社會的植物耕作體系,其中的農地處於不同時間長度的休耕狀態。
  market principle市場原則 利益取向的交換原則,這在國家體系(特別是工業化國家)居於主導位置。財貨與勞務是藉由買賣,價值則由供需所決定。
  means or factorsof production生產工具(或要素)土地、勞力、技術與資本——主要的生產資源。
  mode of production生產模式 組織生產的方式——由許多社會關係所組成的一套組合,透過這個組合,人們藉助工具、技術、組織、知識等,運用勞力從自然之中取得能量。
  negative reciprocity負面互欺關係 參見「一般性相互關係」。
195
  nomadism pastoral游牧 整個游牧群體(男人、女人與孩童)長年隨著他們的動物而移動;這是較為普遍的畜牧型態,以經常移動來追求關鍵的生活資源。
  pastoralists畜牧者 採用一種以照料馴養畜群為基礎的適應策略,來進行食物生產的人群。
  peasant鄉民 經營規模較小的農耕者,生活在一個國家之中,他們具有支付租金基金的義務。
  potlatch誇富宴 在北美太平洋沿岸的印地安人舉行的競爭性的盛宴。
  reciprocity相互關係 三種交換原則之一;這掌控著在一些社會對等單位之間的交換;這是在遊群與部落社會的主要交換模式。
  redistribution再分配 在酋邦、許多古代國家、以及某些計劃經濟國家的主要交換模式。
  transhumance山牧季移 畜牧的兩種類型之一;群體之中有一部份人隨著畜群進行季節性的移動,其他人則留在家鄉的村落之中。

焦點議題
  1.生活在一個搜食社會之中,有哪些主要的優點與缺點?那麼粗耕社會?農耕社會?畜牧社會?你想要生活在哪一種社會之中,為什麼?
  2.據你所知,在古代與現代的狩獵搜食者之間,有哪些主要的差異點與相似點?
  3.你的稀有資源是什麼?對於這些稀有資源的配置,你如何進行決策?
  4.你想要爭取最多的東西是什麼?這是不是會視情況而定?
  5.從你所運用的不同程度的相互關係交換行為,舉出一些例子。
196
延伸閱讀
  Bates D. G.
  2005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Ecology Culture and Politics. 3rd ed. Boston Pearson/AIlyn and Bacon. Recent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 adaptive strategies and their political correlates.
  Cohen Y.
  1974 Man in Adaptation The Cultural Present 2nd ed. Chicago Aldine. Presents Cohen's economic typology of adaptive strategies and uses it to organize a valuable set of essays on culture and adaptation.
  Gudeman S.
  2001 The Anthropology of Economy Community Market and Culture. Malden MA Blackwell. Economic aspects of globalization in relation to economic anthropology.
  Gudeman S., ed.
  1998        Economic Anthropology. Northhampton MA E. Elgar. Reference essays in economic anthropology.
  Ingold T., D. Riches and J. Woodbum
  1991 Hunters and Gatherers New York Berg St. Martin's. Volume I examines history and social change among foragers. Volume II looks at their property ideology and power relations. These broad regiona] surveys illuminate current issues and debates.
  Keamey M.
  1996 Reconcqytualizing the Peasantry Anthropology in Global Perspective. Boulder CO West-view. How peasants live today in post-Cold War nation-states.
  Kelly R. L.
  1995        The Foraging Spectrum Diversity in Hunter-Gatherer Ufeways.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Survey of foragers in varied environments.Kent S.
  1996 Cultural Diversity among Twentieth-Century foragers An African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frica's hunter-gatherers their adaptations social life and variety.
  Lee R. B.
  2003        The Dobe Ju/'hoansi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Account of well-known San foragers by one of their principal ethnographers.
  Lee R. B+ and R. H Daly
  1999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Hunters and Gathere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dispensable reference work on foragers.
  Plattner S., ed.
  1989        Economic Anthropolog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rticles on economic features of foraging tribal peasant state and industrial societies.
  Sahlins M- D.
  2004        Stone Age Economics. New York Routiedge. A reprinted classic with a new preface.
  Salzman P. C.
  2004 Pastoralists Equality Hierarchy and the State. Boulder CO Westview. What we can learn from pastoralists about equality freedom and democracy.
  Salzman P. Cv and ] G. Galaty eds.
  1990        Nomads in a Changing World. Naples I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Pastoral nomads in varied contemporary settings.
  Srivastava J., N. J. H. Smith and D. A. Fomo
  1999        Integrating Biodiversity in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Toward Sound Practic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Environment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oday's world.
  Wilk R. R.
  1996        Economies and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Anthropology. Boulder CO Westview. An thorough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anthropology.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