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Cultural Anthropology)(75-97頁)第四章 文化

書首
75
第四章 文化
本章摘要
  —、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習得的
  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象徵的
  文化與本性
  文化是包羅萬象的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可能是適應成功,或適應不良的
  二、文化與個人:施為者與實踐
  文化的層次
  我族中心主義、文化相對觀點與人權
  三、普同性、一般性與獨特性
  普同性
  一般性
  獨特性:文化模式
  四、文化變遷的機制
  五、全球化
76
【見原文】
文化是整合的體系,當某一項行為模式改變了,其他的也會隨之改變。1950年代的美國婦女從事家務,隨著越來越多的婦女進入勞力市場,對工作與家庭的態度,也隨之改變。對照右圖的「五〇年代媽媽」與左圖的職業婦女——19992005年間,擔任惠普(Hwelett-Pack-ard)總裁的弗麗娜(Carleton S.[Carly] Fiorina)。

本章摘要
  文化是習得的,並且透過涵化的過程而代代相傳。文化仰賴象徵,對於共享同一個文化的人而言,象徵具有一種獨特的意義與價值。文化傳統運用了自然現象,包括生物上的驅力,並把它們導向一些特殊的方向。每一個人都是受到文化薰陶的,而不僅限於受過菁英教育的一群。社會透過居於主導地位的經濟力量、社會模式、重要象徵,以及核心價值,而被整合起來,並且建立模式。文化的適應手段在人類演化過程中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些文化面向可能是適應不良的。文化限制了個人,但是個人的行動卻可以改變文化。
  文化體系具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傳播與遷徙將相同的文化特質與模式帶到不同的區域。因此這些特徵就跨越了國家的疆界,而被許多國家的人們所共享。國家也有一些與族、群區域,以及社會階級有關的內部文化多樣性。某些文化特質是普同的;有些則是廣為流傳或一般的;還有一些則是獨特的,並且成為特定社會的特色。文化變遷的機制包括傳播、涵化、獨立發明。全球化的概念所描述的是一系列促進這個世界變遷的過程,在這世界中,各個國家與人們的連結越來越緊密。
77
  人們現在並未(也未曾)和其他人群相互孤立。各個群體之間的連結關係,係由一些文化行為所提供,例如婚姻、親屬、宗教、貿易、旅行、探險與征服等。數個世紀以來,原住民也暴露在一個世界體系的力量之下。
  當代原住民應留意的,不只是自己的風俗習惯,還有在國家及國際層次運作的法律與機搆。當你閱讀這篇新聞簡報的敘述以及本章時,請注意人們所主張的各種不同權利——例如,動物權與文化權的對立。也請你思考各個層次的文化與政治控制力(地方性、區域性、全國性以及全球性),這決定了當代人們如何用他們的生活方式過活,並維持他們的傳統。

ABC新聞簡報
文化對立:馬卡人認為反對捕鯨者貶抑了印地安文化
        Dean Schabner 2002329
  動物基金會、美國人道協會以及其他團體,進行一項法律大戰,想要讓馬卡人(Makah,一個生活在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半島沿岸的美洲印地安部落)不能再駕著傳統的獨木舟划離岸邊,還有…用他們祖先曾經實行的方式捕鯨。
  反對捕鯨者認為,馬卡人不應被允許捕鯨,因為他們並不像阿拉斯加及加拿大北部的某些部落,還有俄羅斯某些地區的原住民,需要捕殺鯨魚來謀求生存。他們把馬卡人的獵捕行為描寫成運動或休閒,並且不能全然相信這個部落的訴求:捕鯨對他們具有文化上的重要性。
  「這簡直是侮辱與種族歧視,」馬卡博物館館長玻威洽普(Jannie Bowechop)說:「由他們來決定,這件事情對我們究竟有什麼意義,
78
這樣會把我們帶回到上個世紀,那時印地安人無法為自己發聲,也不能決定什麼東西對我們有意義。我可不敢決定某件事情對於另一個文化的意義。」
  她表示,即使這個部落70年來未曾捕鯨,然而這件事情依然是「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發生與重要的部分。」、「有許多不斷增強的價值,係與捕鯨有所關聯。」她說:「有許多精神價值,有助於強化我們社群的共享與合作。還有捕鯨這項活動把我們和海洋連結起來,這是馬卡人曾經與海洋連結的方式。」
  自從馬卡人獲准恢復捕鯨,至今已有五年,他們只捕獲了一頭鯨魚。但他們都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法庭裡面,航行在波濤洶湧的法律水域當中,而不是駕著他們的獨木舟對抗大海的波浪。
  然而,馬卡人可能已經接近這場法律大戰的尾聲。317,在華盛頓州的塔克馬(Tacoma)—位聯邦法官拒絕禁止馬卡人捕鲸,直到動物權運動團體對那些恢復原住民狩獵權利的政府機構,提出的法律訴訟,能夠得到新的決議為止。
  對於馬卡人恢復獵捕的另一個潛在障礙,已在星期五被排除。在日本下關(Shimonoseki)舉行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同意美國所提出的要求,讓這個部落每年可以捕殺四條灰鯨。這個議案雖在星期四會議遭到否決,但星期五提交重新表決後通過。
  這個委員會否決了美國的另一項提議,拒絕讓愛斯基摩人在五年內獵殺55頭北極露脊鯨;也否決了一項俄羅斯的提案,拒絕讓楚科卡人(Chukotka)每年獵殺120頭鯨魚。愛斯基摩人與楚克其人都是依賴鯨魚做為主食的來源。
  依據一些觀察者的報導,對於這些要求投下反對票,是由日本所策動的報復行動,這是因為世界各國迫使日本沿海村落繼續暫停商業捕鯨行為。
  「日本根本就剝奪了北極圈原住民社群的利益,這些社群並沒有成為這個政治過程的實質代表;而且日本人把他們當成人質,試圖讓商業捕鯨的禁令鬆綁。」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副總裁摩特(Richard Mott)說,動物權利運動團體關心華盛頓州海岸的情況,他們同樣關心的是,如果馬卡人獲准獵捕鯨魚,將為那些沒有生計需求的部落立下一個先例,讓他們恢復獵捕鯨魚,並讓日本與挪威等國得以恢復大規模的商業捕鯨行為。
  使得馬卡人在停止捕鯨70年後,再次測試這個水域的是一項1994年的決定,將灰鯨從瀕臨絕種的物種名單中除名。他們捕鯨的權利是源自1855年受到美國政府所認可的一項條約中。依據這項條約,這個部落將一部份土地轉讓給政府…
  馬卡人的律師施洛寧(Mark Slonim)說:「相較於大多數的個案,這項獵捕行為較少受到關注,這是由於這項獵捕的數量就比較有限、準備用來擊發的子彈數量有限、事先訓練的要求、還必須有一位安全官員在場
79
。」
  依據一份來自這個部落的聲明,在每年獵殺的鯨魚數量平均少於一頭的情況下,就可以滿足「這個部落對傳統生計方式或文化的需求。」這是舉行捕鯨行動的必要條件。
  這項聲明提到:「反對捕鯨的社群具有完善組織及充足的財力支援,他們持續不斷推出宣傳,這項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用來詆毀我們的文化,並且利用人們對於所有動物的同情心。」、「在他們一切的說辭中,可能遺漏了一項認識:對於保存一個美洲印地安部落的文化,所具有的價值——這個文化必須經常對抗某些非印地安人所抱持的假定,這些人認為他們的價值優於我們的價值。」
  「但是我們的反對者通常要求,拋棄我們文化的這個部分,並把它保留在博物館裡。對我們來說,這意味著一個死的文化。我們正在嘗試維持一個活生生的文化。我們只能希望那些反對最激烈的人,能夠體認到他們自己所抱持的我族中心主義——這讓我們的文化從屬於他們的文化。」然而,反對這項獵捕行動的那些團體都指出,這項議題的範圍超出了文化層面的關懷。
  本文出處:http://abcnews.go.com/sectiotis/us/DailyNews/makah020529.html.

一、什麼是文化?
  長久以來,文化的觀點對人類學而言,都是最基本的。在超過一個世紀前,英國人類學家泰勒(Sir Edward B. Tylor)在他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1871)一書中提議,文化——人類行為與思想的體系——依循著自然的法則,因此可運用科學方法加以研究。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一套至今依然相當有名的文化定義:「文化…,是做為社會成員的人們習得的複雜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其它的能力與習性。」(Tylor 1871/19581)。當泰勒思考文化(單數的、人類整體的文化)以及各個文化(複數的、各個不同的文化)時,他所思考的是一些比較獨立自主的單元,而不是今天人類學家所思考的相互連結的許多文化實體。然而,他對於文化的定義,焦點放在人們透過學習而獲得的特性,這些特性不是透過生物遺傳,而是藉由人們在某個特定社會中成長,在那裡他們暴露在一種特殊的文化傳統下,這個定義至今依然非常有用
80
。濡化(enculturation)就是指一個孩童學會他/她的文化的過程。文化是習得的
  孩童能夠輕易地吸收任何文化傳統,這憑藉的是人類獨一無二的複雜學習能力。其他動物可以從經驗中學習,例如,一旦發現火焰會讓牠們受傷,牠們從此就會遠離火焰。社會動物也可從群體的其他成員學到一些東西,例如野狼從群體裡的其他成員學會狩獵策略。這種社會學習對猿類與猴類(我們的近親)尤其重要。但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學習(cultural learning)憑藉的是,人類獨一無二發展出來的使用象徵(symbols)的能力;象徵指的是一些符號,這些符號與他們所指稱或代表的事物,並不具有必然或自然的關聯性。
  在文化學習的基礎上,人類創造、記憶與處理了許多概念。他們掌握與運用獨特的象徵意義體系。人類學家葛茲(Clifford Geertz)將文化定義為:以文化學習與象徵為基礎的一些概念。他將文化描寫成許多「控制機制——計畫、秘訣、規則、步驟——所構成的組合,就像電腦工程師所說的用來控制行為的程式」(Geertz 197344)。這些程式透過人們在特定文化傳統中的濡化過程,被人們所吸收。人們逐漸內化了一套先前已經建立的意義與象徵體系。他們運用這套文化體系定義他們的世界、表達感情、做出判斷。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這套體系有助於引導他們的行為與感知。
  每一個人透過一套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學習,以及與他人互動的過程,隨時開始內化或整合一個文化傳統。有時候文化是直接被教導的,就像父母教導孩子,當某個人給了他們某些東西,或是幫了他一個忙後,要說「謝謝」一樣。
  文化也透過觀察而傳遞。孩子們注意週遭發生的事情。他們修正自己的行為,不僅是因為別人告訴他們要這麼做,有些是出於他們自己的觀察,並漸漸認知到他們的文化所認定的是非對錯。北美人了解與他人講話時應當距離對方多遠的文化觀念,並不是透過被他人告知,而是透過一個漸進的過程,包含觀察、體驗和有意識與無意識的行為修正。沒有人告訴拉丁語系民族,面對面站在一起的時候,要比北美人更靠近一點,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學會了這麼做,也成為他們文化傳統的一部份。
  人類學家同意文化學習是由人類單獨發展出來的,且所有的人類都具有文化。人類學家也接受十九世紀提出的理論觀點:「人類的心智同一性」。這意謂著雖然個體(individuals)在情緒與智力方面,所具備的傾向與能力是有差異的;但是所有的人類群體(populations)都具有同等的文化能力。無論他們的基因遺傳與體質特徵的差異,人們都可以學會任何一種文化傳統
81
  想要了解這個觀點,可以想想當代的美國人與加拿大人是來自世界各地,且遺傳基因上非常混雜的人們的後代。兩國的祖先在生物遺傳上相當歧異,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與大陸,參與了數以百計的文化傳統。然而,早期的殖民者、後期的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全都成為美國與加拿大生活方式的主動參與者。現在共享了同一個國家文化。

文化是共享的
  本質上,文化並不是一種完全屬於個人的屬性,而是做為群體成員的個人所具有的屬性。文化在社會中被傳遞。我們藉由和其他人們之間的觀察、傾聽、交談與互動,學會文化。共享的信念、價值、記憶和期望,將一個相同文化中成長的人群連結在一起。濡化過程提供我們許多共同經驗,使人們結合在一起。
  美國人有時對文化的力量會有一些誤解,因為美國文化看重個人的概念。美國人喜歡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還有特別的。在美國文化中,個人主義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共享價值,一種文化的特徵。個人主義透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數以百計的陳述及場景,而傳遞下去。不妨觀看一齣清晨的電視節目一個小時,例如《今天》(Today)。數看看有多少故事把焦點放在個人,特別是他們的成就。將這個數目對照到將焦點放在社區成就的故事。從白天電視上的羅傑先生到「實際生活」的父母、祖父母和教師,我們的這些濡化施行者都強調我們是「某個不凡的人」。換言之,我們首先是個人,其次才是群體的成員。這是本章討論有關文化的反例。無疑地,因為我們是個人,所以具有獨特的特徵,但是我們也會有其他特徵——來自於我們是群體的成員。
  今天的父母就是昨日的孩童。假如他們在美國長大,就會吸收許多代代相傳的某些價值與信念。人們成為他們孩子的濡化施行者,正如他們的父母所做的事情一樣。雖然一個文化是變動不居的,但是某些基本的信念、價值、世界觀與兒童養育行為還在持續。想想一個簡單的例子,美國持續存在的共享濡化。在美國人孩提之時,如果沒有把餐盤裡面的食物吃完,父母親就會提醒他們在某些國家正在挨餓的孩子,就好比祖父母在一個世代前教給父母的一樣。這個被指稱的國家可能會有所不同(印度、孟加拉、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盧安達——有哪一個位於美國境內?)到目前為止,美國文化持續傳遞著一種觀念,藉由把盤子裡面的甘藍菜吃乾淨,相較於一個飢餓的第三世界孩童,美國人可以合理化他們的好運
82
  就算是典型的美國觀念,認為人們應該「下定他們的決心」或「有權利表達他們的意見」,然而,美國人所想的東西很少是原創的或是獨特的。美國人經常彼此分享意見與信念。舉例說明共同文化背景的力量,美國人最有可能贊同或感到舒服的是,在社會、經濟與文化層面與他們相似的一群人。這是為什麼外國的美國人,較常會彼此結社,就像法國與英國的殖民者在他們的海外帝國一樣。物以類聚(鳥是由同一種羽毛集合而成),但對於人類而言,相似的羽毛就是文化。

文化是象徵的
  對於人類與文化學習而言,象徵思想是獨一無二且非常重要的。人類學家懷特(Leslie White)將文化定義如下:
  依靠著象徵化的過程……文化係由工具、裝備、器具、服裝、裝飾、風俗習慣、制度、信念、儀式、遊戲、藝術作品、語言等等所構成(White 1959 8)。
  懷特認為,當我們的祖先獲得使用象徵的能力時,就是文化萌芽時。換言之,對於一件事物或是事件,產生並賦予意義;以及相對地掌握與理解這些意義。
  象徵就是某種口語的或非口語的事物,在一個特定的語言或文化中,用以代表某些其他事情。在這個象徵本身和被它所代表的事物間,並沒有明顯的、自然的、或必然的關係。我們把一隻會吠叫的寵物稱為「狗」,這並不會比把它叫做chien Hund,或是mbwa更為自然,這些字彙分別是法語、德語以及斯哇西里語(Swahili)用來稱呼「狗」的。語言是智人(Homo sapiens)獨有的。沒有其他動物發展出如同人類語言一樣複雜的東西。
  象徵通常是語言的。但也有一些非語言的象徵,例如國旗代表著國家,就好比拱形代表著某一家漢堡聯鎖店。在天主教,聖水是一種具有力量的象徵。正如所有的象徵一樣,一個象徵(水)與一個被象徵的東西(神聖性)間的關聯性,起先是任意選擇(arbitrary),而後約定俗成的(conventional)。水在本質上並不會比牛奶、血液或其他液體更為神聖。
83
聖水的化學成分也與平常的水一樣。聖水是一種天主教的象徵,天主教則是國際文化體系的一部份。這種天然物質已經與天主教的特殊意義約定俗成地結合起來,天主教徒分享著共同的信仰與經驗——這是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且代代相傳的。
  數十萬年來,人類共享了一些藉由文化獲得的能力。這些行為包含了學習、運用象徵思考、使用語言與使用工具及其他文化產物,組織他們的生活並克服環境。每一種現代人類族群都具有使用象徵的能力,也藉此創造與維持文化。我們的近親——黑猩猩與大猩猩——具有初步的文化能力。但是,還沒有其他動物能夠具有如此精緻的文化能力——學習,溝通及儲存、處理資訊——達到人屬動物(Homo)所及的地步。

文化與本性
  文化承接了我們和其他動物共享的一些自然生物驅力,教導我們如何用獨特的方式,來表現出這些驅力。人們必須吃東西,但是文化會教導我們吃些什麼、什麼時候吃、如何吃。在許多文化,人們在中午享用主要的一餐,但大多數的北美人喜歡一頓豐盛的晚餐。英國人會在早餐吃魚,但北美人比較喜歡熱騰騰的蛋糕與冰牛奶泡玉米片。巴西人將熱牛奶加入黑咖啡裡,但是北美人喜歡把冰牛奶加進淡味茶中。美國中西部的人在下午五、六點吃晚餐,西班牙人則在晚上十點才吃晚餐。
  文化的習性、認知與發明,在許多方面塑造了「人類本性」。人類必須把排泄物排出體外。有些文化教導人們站著排泄,但有些則要求坐下排泄。一個世代前,在巴黎及其他的法國城市,男人可以在街上設置的簡陋公共廁所(pissoirs)公開排尿,且毫不感到害羞。我們的「洗手間」生活習慣,包括清理排泄物、洗澡和牙齒保健等等,都是文化傳統的一部份,這已將自然行為轉變成文化習慣。
  我們的文化——以及文化變遷——影響了人們認知本性、人類本性、與「大自然」的方法。透過科學、發明及探索,文化的進展克服了許多「自然的」限制。我們預防與治療了許多曾讓祖先致死的疾病,例如小兒麻痺和天花。我們服用威爾剛恢復性能力。透過複製,科學家改變了我們思考生物的身分認同及生命本身的意義。當然,文化無法讓我們免於自然的威脅。颶風、洪水、地震及其他自然力量,一再挑戰了我們透過建築、發展與擴張以改變環境的企圖。關於大自然對人們及其產物的反撲,你可以想到其他的例子嗎?
84
文化是包羅萬象的
  對人類學家而言,文化包含的內容不僅是高雅、有品味、發展成熟、教養和藝術鑑賞等等。「受到文化薰陶的」不只是大學畢業生,而是所有的人。最有趣也最重要的文化力量,是那些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部分,特別是透過濡化而影響孩童的那些部分。從人類學的定義來說,文化包含了許多常被視為不重要或不值得審慎研究的特徵,例如「流行」文化。如果要了解當代北美地區的文化,我們必須把電視、速食餐廳、運動與賭博考慮進來。做為一種文化現象,一位搖滾巨星可能與一位交響樂作曲家一樣有趣,一本漫畫書可能跟一個得獎作品一樣重要。 真按:文獻學與文化人類學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並不是各種風俗習慣與信念的雜亂組合。文化是整合的、有模式可循的體系。如果這個體系的某個部分(例如:經濟)發生變遷,其他部分也會產生改變。例如,在1950年代,大多數的美國女性生涯規畫主要是家庭主婦與母親。相對地,今天大多數的女大學生,希望在畢業後找到有薪水的工作。
  這項經濟變遷對於社會產生了哪些後續影響?對於婚姻、家庭與孩子的態度轉變了。晚婚、「同居」、還有離婚變得越來越常見了。美國女性的平均初次結婚年齡,由1955年的20歲,提高到2002年的25歲。男性則由23歲提高到27歲(US Census Bureau 2003)。離婚人數在1970年為400萬人,到了1998年增加4倍,超過了1900萬人(Lugalia 1999Kreider and Fields 2002)。工作與婚姻和家庭責任間的相互競爭,也減少了可以投注在照料孩子的時間。
  文化不僅藉由其主要的經濟活動與相關社會模式,被整合起來;也藉由價值、觀念、象徵與判斷的組合,進行整合。文化訓練他們的成員,共享某些人格特質。一套特定的中心價值或核心價值(core values,主要的、基本的、中心的價值)整合了每一個文化,並且有助於把這個文化和其他文化區分開來。例如,工作倫理與個人主義,就是世世代代整合了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主要價值的不同組合方式,影響著其他文化的模式。

文化可能是適應成功,或適應不良的
  正如我們在第一章所見,人們運用生物與文化的方法來克服環境壓力
85
。除了生物性適應手段外,我們也運用「文化的適應工具箱」,這包含了習慣的行為與工具。雖然人類繼續用生物方式適應環境,但在人類演化過程中,依賴社會與文化的適應手段逐漸增多。
  討論我們文化行為中適應成功或適應不良的特質,我們必須先了解有利於個人的事情,不見得有利於群體。有時適應成功的行為,對特定個人提供了短期的利益,但可能會傷害環境,並威脅到群體的長期生存。經濟成長可能會使某些人們受益,但耗盡了大社會或後代子孫所需的資源(Bennett 196919)。即使文化適應在人類演化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文化特徵、模式與發明也可能是適應不良的(maladaptive),威脅到這個群體的持續存在(存續與繁衍)。空調機器協助我們對抗炎熱,就像火堆與暖爐保護我們免於受凍。汽車可以讓我們從住家往返於工作場所,方便賺取生活所需。但這些「有益的」科技所產生的副產品,往往會創造新的問題。化學物質的排放增加了空氣污染,破壞了臭氧層,並造成全球暖化。就長期的角度看,有許多文化模式是適應不良的,例如過度消費與污染。

二、文化與個人:施為者與實踐
  幾個世代以來的人類學家,已為「體系」與「個人」或「個體」之間的關係建立理論。「體系」可以用來指稱許多不同概念,包括文化、社會、社會關係與社會結構。個別的個人可以組合或建構體系。但是,生活在那個體系之中,人們也會受到它的規則或其他個人的行動所限制(至少有一部分)。文化的規則提供了應該做什麼、還有如何做的行為方針。
  但是人們不會一直遵循規則所說的,做應該做的事情。人們會主動或有創造力地運用他們的文化。我們並不是消極的個體,淪為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機器人一樣,來遵循我們的文化傳統。相反地,人們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學習、詮釋與操縱同一套規則。文化也是相互競爭的。換言之,社會中的不同群體往往會彼此競爭,看看誰的觀念、價值與信念佔優勢。即使是共同的象徵,對於同一個文化中的不同人群,也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意義。麥當勞的金黃色拱門商標(Golden arches)可能會讓某個人垂涎三尺,但另一個人會因而策劃一場素食者的抗議行動。國旗是國家象徵,但對於個別的國人來說,它的意義也有可能不同。
  即使人們對於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可以達成共識,但是人們並不會經常依據文化所引導的方向,或是其他人的期望行事
86
。許多規則被違犯,有一些是經常被違犯的(例如,開車超速)。某些人類學家發現將理想文化與實際文化區分開來,是有幫助的。理想文化(ideal cultures)包含了人們說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還有他們說自己做了什麼。實際文化(real cultures)指的是由人類學家所觀察到的,他們的實際行為。這個對比就如同上一章討論的主位——客位觀點對比。 真按:實然應然之辨
  文化兼具公共與個人的性質,兩者都存在於世界與人們的心智中。人類學家感到興趣的,不只是公共與集體的行為,也包括個人如何思考、感覺與行動。個人與文化是連結在一起的,因為人類的社會生活,是個人將公共的(文化的)訊息加以內化的一個過程。那麼,人們無論是單獨或在群體中,都可將個人的理解轉換成公共的表現形式,藉此影響文化(D'Andrade 1984)。
  人類學家習慣將文化視為社會凝聚劑,跨越世代而傳承下去,透過人們共同的過去而將他們結合起來;而不是將文化視為某種不斷被創造與重新發揮作用之事。這種傾向係將文化視為一個實體,而非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當代人類學家現在強調的是,日常的行動、實踐與抵抗,究竟如何創造與再創造文化(Gupta and Ferguson eds. 1997b)。施為(agency)係指個體在文化認同的行動與轉型中所採取的行動,無論是個別或在群體中。
  實踐理論(practice theory)(Ortner 1984)的文化研究取向,體認在一個社會或文化中的各個個體,具有不同的動機與意圖,且有不同程度的權力與影響力(請參閱附錄一)。這些對比可能與性別、年齡、族群、階級,以及其他社會變項有關。實踐理論將焦點放在這些不同的個體——如何透過他們的行動與實踐——設法影響、創造與改變這個他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實踐理論合宜地體認在文化(這套體系——如前述)與個體間具有相互關係。文化塑造了個體體驗與回應外在事件的方式,但個體也在社會的運作與變遷扮演一個主動角色。實踐理論認定了加諸於個體的各種限制,以及文化與社會體系的彈性與可變性。

文化的層次
  在今日世界中日益重要的是,不同文化層次間的區分:國家的、國際的、次文化的。國家文化(national culture)是由同一個國家的公民所共享的信念、習得的行為模式、價值與制度。國際文化(international culture)是延伸超越國界的文化傳統。由於文化是透過學習而傳承下去的,而不是透過遺傳。因此文化特質可藉由從一個群體到另一個群體的採借或傳播(diffusion)而散佈
87
4.1文化的層次,以運動與食物為例

文化層次
運動
食物
國際
足球、籃球
比薩
全國
怪獸卡車公路賽
蘋果派
次文化
柏西球
大喬烤豬肉(南卡羅萊納州)


  由於採借、遷移,以及跨國組織的關係,許多文化特質與模式的範圍是國際性的。例如,藉由教會的影響,在許多國家的天主教徒共享了許多信仰、象徵、經驗與價值。現在的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國,共享著由英國共同的語言與文化祖先傳承下來的許多文化特質。世界盃足球賽變成一個國際性的文化事件,許多國家的人們知道足球的規則、玩足球、追蹤足球消息。
  文化的範圍也可能小於國家層次。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的人們,共享了一種全國性的文化傳統,但是所有的文化都包含著多樣性。在同一個文化中的各個個人、家庭、社群、區域、階層及其他群體,在共享的學習經驗外,還擁有一些彼此不同的經驗。次文化(subcultures)是在同一個複雜社會中,與特定群體有關的、以象徵為基礎的、各異其趣的行為模式與傳統。在美國與加拿大這類大型國家,各種次文化發生在區域、族群、語言、階級與宗教團體中。猶太教、浸信教與天主教的教徒間的宗教背景差異,創造了他們間的次文化差異。雖然美國的北方人與南方人共享了同一個國家文化,由於區域差異,他們也會在信仰、價值及習俗行為等層面有所不同。同樣地,在加拿大使用法語和英語的人們就有所差異。義大利裔美國人擁有的族群文化傳統,就與愛爾蘭裔、波蘭裔及非洲裔美國人不同。表4.1以運動與食物為例,舉出幾個國際文化、國家文化、次文化的例子。足球與籃球是國際運動,怪獸卡車公路賽(Monster-truck rallies)在美國各地舉行,柏西球(Bocci)是一種來自義大利,類似保齡球的運動,目前有一些義大利裔美國人的社區仍在玩這種球。
  時至今日,許多人類學家還不願意使用「次文化」這個字彙。他們認為「次」(sub-)這個字(字首)讓人感到不愉快,因為它意味著「低下」。「次文化」會因此被認定比一種主流的、精英的,或全國的文化更「低等」或次級。在這段有關文化層次的討論中,我並沒有這樣的意思。我的論點就是,在一個國家中可能包含了許多不同的、由文化所界定的群體。正如先前提過的,文化是彼此競爭的。各個群體在和其他群體或整個國家比較時,往往會努力提昇自己的行為、價值與信念所具有的正確性與價值
88

我族中心主義、文化相對觀點與人權
  我族中心觀點是一種傾向,將自己所擁有的文化信念視為較優越,並且運用自己文化的價值觀,評斷其它文化的行為與信念。這是一種文化上的普同現象。我族中心主義有助於在共享同一個文化的人群中,增進其社會凝聚力、價值感、社區意識。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認為,他們所熟悉的解釋方式、意見與習俗,都是真實的、正確的、中肯的、符合道德的。他們將不同的行為視為奇異的、不道德的或野蠻的。出現在人類學書籍上面的部落名稱,大多來自當地稱呼「人」的名詞。人類學家問道:「你們叫做什麼?」報導人回答:「穆格穆格」(Mugmug)。穆格穆格可能轉變成「人」的同義詞,但它也可能是當地人稱呼自己的唯一語詞。其他部落就不會被認定為完全的人。這些不完全像人的鄰近部落,就不會被歸類為穆格穆格。他們被賦予一個不一樣的名稱,這個名稱象徵著較為低下的性格。鄰近村落可能會因其風俗習慣與偏好,而被取笑或輕視。他們可能會被斥責成食人族、強盜,或是不懂得埋葬死者的人。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特蘭福賴區(Trans-Fly),有幾個部落是看重同性戀行為,勝過於異性戀行為(參閱〈性別〉一章)。在伊特洛(Etoro)部落長大的男人(Kelly 1976),偏好男性之間的口交,而他們的鄰近族群馬林德——安林人(Marind-anim)則是鼓勵男人從事肛交。(在這兩個族群,異性的性交是被污名化的,而且只限於生殖需要。)伊特洛男人認為馬林德——安林人的肛交是令人作嘔的,但對自己的口交行為卻絲毫不會感到異常。
  反對我族中心主義的觀點,就是文化相對觀點(cultural relativism)。它主張某個文化的行為,不應藉由其他的文化觀點來判斷。這個立場也會出現問題。如果走到極端,文化相對觀點就會主張,並沒有崇高的、國際的,或世界性的道德。因此,所有文化的道德或倫理規則,都應受到同等的尊重。若以這種極端的相對觀點來評斷,納粹德國就會與雅典時期的希臘沒什麼兩樣。
89
  在今日世界,人權提倡者挑戰了許多文化相對觀點的主張。例如在非洲及中東地區,許多文化具有修整女性陰部的傳統。陰蒂割除術(clitori-dectomy)就是將女性的陰蒂割除。陰唇縫合術(infibulation)將兩片陰唇縫合起來,以便束緊陰道的開口。這兩種手術都限制了女性的性生活樂趣,有些社會相信此舉可以減低通姦的可能。這兩種行為是一些社會的傳統,但這些損害女性生殖器官的行為,受到人權提倡者(特別是女權運動團體)的反對。這個觀念是,這個傳統侵犯了一種基本人權——對於個人身體與性生活的掌控權。雖然這類行為仍在許多地方持續進行,但由於世人的關注,還有不斷改變的性別角色,它們已逐漸式微。在西方國家開始接受這些文化的移民後,某些非洲國家明文禁止或不鼓勵這些程序。類似的議題也出現在割除男性包皮和其他性器官手術上。在未經本人瞭解與允許下,割除一個男嬰的包皮是否正確?這種行為也經常出現在美國。在某些非洲與澳洲地區仍在要求一群青少年男孩參加集體的割禮,以實踐其文化傳統,這是否恰當呢?
  人權(human rights)的觀念提倡了一個正義與道德領域,這是超越而且優於特定國家、文化與宗教,挑戰了文化相對觀點。我們常認為人權是賦予個人的,包含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於迫害、免於被謀殺傷害、奴役、或者是免於未經審判就遭到監禁。這些權利並不是由個別政府制定與實行的一般法令。人權被視為具有不可剝奪的(inalienable,國家不可以縮減或是終結人權)以及國際的(大於且優於個別的國家與文化)性質。有四項聯合國文件陳述了幾乎全部的人權,這已經受到國際認可。這四項文件是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
  在提倡人權的運動,也產生了一股保存文化權的意識。與人權不同,文化權(Cultural rights)並不是賦予個人的,而是賦予群體的,例如宗教群體、少數族群以及原住民社會。文化權包含了一個群體的許多權利:保存他們的文化、用祖先方式教育後代、延續其語言,以及不會被國家剝奪他們居住地區的經濟根基。許多國家與原住民簽定協議,對國內的少數族群賦予許多權利,包括自決權、地方自治權與實行這個群體的宗教、文化與語言的權利。與此有關的是原住民智慧財產權(indigeno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這個概念的興起,藉以保存每個文化的文化根基—— 他們的核心信念與原則。原住民智慧財產權做為一項文化權而被訴求,讓原住民群體得以掌握哪些人可能會知道、並且利用他們的集體知識。許多傳統文化知識具有商業價值。例如民族醫學(ethnomedicine,傳統的醫療知識與技術)、化妝品、農作物、食物、風俗、藝術、工藝、歌謠、舞蹈、服飾以及儀式等等。依據原住民智慧財產權的概念,一個特定的群體可以決定他們的原住民知識,以及這套知識的產物,可以用什麼方式被使用與傳佈,並需要多少補償
90
  文化權這個概念與文化相對觀的觀念有所關連,先前討論的問題又再次浮現。面對那些干涉人權的文化權,學者可以做些什麼?我相信,人類學家的主要職責,是呈現對文化現象的精確敘述與解釋。人類學家並不需要贊同殺嬰、食人與凌虐等風俗習慣,才得以記錄這些現象,並決定其起因。然而,每一個人類學家對於想要到什麼地方從事田野工作,都可以有所抉擇。有些人類學家選擇不去研究某個特定文化,因為他們事先知道、或在田野初期發現了某些當地在道德上令人反感的行為。人類學家尊重人類的多樣性,大多數的民族誌研究者在對於異文化的描述過程,嘗試做到客觀、精確、敏感。但是,客觀性、敏感性和一種跨文化的觀點,並不意味著人類學家必須忽略國際上的正義與道德標準。你認為呢?

三、普同性、一般性與獨特性
  人類學家在不同的時空中,研究人類的多樣性,他們區分了普同性、一般性與獨特性。某一些生物、心理、社會與文化的特質是人類普同性(universal),見諸於每一個文化。其他的特性是一般性(generality),只是幾個文化所擁有的,而非所有人類所共有的。還有其他特性是獨特性(particularity),只有某些文化傳統所獨有。

普同性
  普同特徵,就是使得人類和其他物種有所區別的特徵(Brown 1991)。基於生物基礎所產生的普同性,包含了漫長的嬰兒依賴期、一年到頭的性關係(沒有發情期)以及一個複雜的大腦,使我們得以運用象徵、語言與工具。心理普同性包含人們思考、感知與處理資訊的常見方式。人類大部分的普同性可能反映著人類的生物普同性,例如人類大腦的結構、男人與女人(或是孩童與成人)的某些體質差異。
  社會普同性,就是在群體及某種家庭中的人類生活。在所有的人類社會,文化組織了社會生活,文化也依賴社會互動來表現與持續存在。家庭生活與食物分享是普同的現象。最顯著的文化普同性就是外婚制與亂倫禁忌(incest taboo,禁止與一個近親結婚或性交),所有的文化都會認為某些人(每個文化界定的這群人範圍有所不同)關係太過親近,以至無法交媾或結婚。違犯這個禁忌就是亂倫,在不同的文化中,這個行為被禁止或懲罰的方式不一。一旦亂倫被禁止了,就不可避免地要採行外婚制(exogamy),在自己的群體外找尋配偶。外婚使得人類的群體相互連結,構成較大的網絡,因此在人類演化上非常重要。其他靈長類的外婚傾向已被精確地觀察記錄下來。最近對於猿類與猴類的研究顯示,這些動物也會避免與近親交配,大多是從當地以外的群體找尋配偶
91

一般性
  介於普同性與獨特性間的一塊中間區域是文化一般性。這些現象經常發生在不同時空環境中,但未必存在於所有的文化。一般性的一個原因是傳播,各個社會可藉由採借、或來自同一個文化祖先的(文化)傳承,而共享相同的信仰與風俗習慣。英語的使用是北美及澳洲人們共享的一般現象之一,這是由於兩地都有英國移民。當英語變成世界最通行的旅行與商務語言,也透過傳播而散佈到許多國家。文化一般性也可能來自兩個以上的文化,各自獨立發明了相同的文化特徵或模式。例如農業透過獨立發明而興起,出現在大洋分隔的東半球(例如中東)與西半球(例如祕魯)。它們分別獨立出現,這是各個文化對於同一個問題所獲致的相同解決之道。
  出現在許多國家的文化一般性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這是由父母與孩子所組成的親屬團體,這並不存在於所有的社會。雖然許多中產階級的美國人會採取我族中心的角度,將核心家庭視為一種合適的與「自然的」團體,然而這並不是一般的現象。例如在印度馬拉巴海岸的納雅族,就沒有核心家庭。納雅人居住在以女性家長為首的家戶中,丈夫與妻子並未同住。在其他社會中,核心家庭隱藏在更大的親屬群體中,例如氏族、世系群等。然而,在許多藉由狩獵採集而謀生的技術簡單社會中,核心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當代北美與西歐地區中產階級重要的親屬群體之一。
92
獨特性:文化模式
  文化特殊性,就是一種並未被普遍傳播的文化特徵或特質;相反地,它被侷限在一個單獨的地點、文化或社會。但由於文化傳播,透過現代運輸與通訊體系而加速,過去一度在分佈區域受限的一些特徵,現在已變得越來越廣泛分佈。有一些文化特質比其他特質更有可能傳播出去:有功用的、能取悅較大一群觀眾、還有不會牴觸可能採行者的文化價值。不過,還有一些文化特質持續存在。一個例子可能是一種特殊食物(例如,有一種裹著芥末醬的豬肉烤肉,只能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買到;或是肉餡餅——將牛肉放在派皮麵糰中慢火烤乾,是密西根州半島的特色美食)。除了傳播,像是麥當勞的分店,起初只有在加州的聖伯納帝諾(San Bernadino),散播跨越全世界,還有其他的理由可以說明為何文化獨特性逐漸變得少見。有許多文化特質被人們所共享為文化普同性,還有一項獨立發明的結果。面對著類似的問題,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們獲致了相似的解決途徑。一而再地,相似的文化原因產生了相似的文化結果。
  在個別文化特質或成份的層次(例如,弓與箭、熱狗、音樂電視MTV),獨特性可能越來越稀少,但是在一個較高的層次,獨特性可能更為明顯。不同的文化強調不同的東西。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被整合與模式化,而展現出相當驚人的變異性與多樣性。當文化特質被採借,它們會受到修訂,以切合於採用這些特質的文化。它們被重新整合——重新模式化——以切合它們的新場景。德國或巴西的MTV絕對不會如同美國的MTV一樣。正如先前「文化是整合的」段落中,模式化的信念、習俗與行為,為特定的文化傳統提供了獨特性。
  想想看一些普同的生命循環事件,例如出生、成年禮、婚姻、成為父母和死亡等。但是,僅就哪些場合值得特別慶祝,各個文化就會有所不同。美國人認為,相較於奢華的喪禮,昂貴的婚禮較符合社會的需要。但是馬達加斯加的貝其力奧人(Betsileo)抱持著相反的看法。婚禮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有新婚夫妻及一些近親參加。然而,喪禮是死者的社會地位與終生成就的指標之一,可能會吸引上千人參加。貝其力奧人說,當一個人可以把錢花在修葺墳墓的時候,為什麼要把錢花在房子上面?墳墓是一個人未來和這些故世親人永遠同住的地方。這與當代美國人喜歡快速且不昂貴的喪禮與火葬,在觀念上有很大的差異,美國人的作為可能會惹惱貝其力奧人,後者認為祖先遺骨是重要的儀式物品。
93
各個文化在他們的信念、行為、整合與模式上,都具有極大的變異性。人類學家把焦點放在這些另類的風俗習慣,並加以解釋,因而迫使我們重新評估自己熟悉的思考模式。在這個充滿文化多樣性的世界,當代的美國文化只是其中一種,相較於其他的文化,它可能較為強力,但不會較為自然。

四、文化變遷的機制
  文化為何變遷?如何變遷?一種方式是傳播(diffusion),或是不同文化間的文化特質採借。這種資訊或產品間的交流,在人類歷史上持續發生,因為從來沒有一個文化是真正遺世獨立的。鄰近群體間的接觸持續存在著,且延伸到相當遼闊的區域(Boas 1940/1966)。當兩個群體彼此貿易與通婚,或發生戰爭,這就是直接傳播(direct)。當某個文化征服了另一個文化,並將其生活習慣強加在這個被控制的群體上時,就是強迫傳播(forced)。當某些項目從甲社群,經由乙社群傳播到丙社群時,而不是藉由甲社群與丙社群的任何第一手接觸時,就是間接傳播(indirect)。在這種情況下,乙社群可能由貿易者或商人所組成,將各地的各種貨物帶到新的市場。或者乙社群的地理位置處於甲社群與丙社群中間,它從甲社群取得的東西,最終傳到丙社群,反之亦然。在今天的世界,更多的跨國傳播必須歸因於大眾傳播媒體,以及先進資訊科技的廣為流傳。
  涵化(acculturation)是第二種文化變遷的機制,這是文化特質的交換,這導因於兩個以上的文化群體間,持續不斷的第一手接觸。任何一方或是雙方都可藉由這類接觸而改變(RedfieldLinton and Herskovits 1936)。透過涵化,這些文化的某些部分會產生變遷,但每個群體依然保有獨特性。在持續接觸的情況下,這些文化在食物、烹調方式、音樂、舞蹈、服飾、工具、技術與語言等方面,可能會發生交換或混雜。
  涵化的例子之一就是洋涇濱(pidgin),這是一種混合的語言,當兩個不同社會的人們接觸時,為了便於溝通而發展出來的。例如,洋涇濱英語(Pidgin English)就是一種簡化的英語形式。它混合了英文文法和一種當地語言的文法。洋涇濱英語最早被用在中國港口的商業貿易。相似的洋涇濱稍後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與西非地區產生。
  獨立發明(independent invention):這是一個過程,人類藉此創新、有創造力地發現問題的解答——這是第三種文化變遷的機制
94
。面對各種類似的問題與挑戰,在不同社會的人們採取類似方式來創新與變遷,這是文化一般性為何存在的原因。一個例子就是在中東與墨西哥,農業的獨立發明。在人類歷史中,主要的創新都以犧牲先前的創新為代價。一項重大的創新(例如農業),往往會觸發一系列後續的相關變遷過程。這些經濟革命都會產生許多社會與文化的間接影響。在墨西哥與中東地區,農業導致了許多社會、政治與法律的變遷,包括財產觀念以及在財富、階級與權力的社會階層區別。

五、全球化
  全球化涵蓋了一系列的過程,包括傳播與文化交流,提昇了世界的變遷,在這個世界上,各個國家與人們逐漸相互連結與互相依賴。促使這項連結發生的是經濟與政治力量,以及現代的運輸與通訊體系。全球化的推動力量,包括國際貿易、旅遊與觀光、跨國移民、傳播媒體、以及各種高科技的資訊流通。在冷戰時期,直到前蘇聯瓦解為止,國際同盟的基礎是政治的、意識型態的、軍事上的。冷戰結束後,國際結盟的基礎轉向貿易與經濟議題。跨國的整合者出現在每天的新聞報導裡面。新的經濟同盟包括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歐洲經濟體(EEC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等等。
  長途通訊比以前更容易、迅速、便宜,而且無遠弗屆。大眾傳播媒體助長了在全球不斷傳播的消費文化,促進人們在全球金融經濟體系的參與。傳播媒體傳遞了有關商品、服務、權利、制度以及生活方式的訊息。移民跨越國界,傳遞著訊息與資源,在此同時,他們依然維持與故鄉的連結(透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返鄉、匯款)。從某個角度看,這些人的居住型態是多重地方的(multilocally)——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方與文化。他們學會扮演多樣的社會角色,並依情況改變其行為與身分。
  地方上的人們必須克服由日益增大的體系(區域、國家與世界)所產生的力量。由外來的行動者與機構所組成的大軍,現在已經入侵到每一個地方的人們身上。觀光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經濟發展機構與傳播媒體提倡一個觀念,工作是為了賺錢,而不是滿足生計而已。原住民與傳統文化運用各種策略,處理對其自主性、身分認同與生計方式的各種威脅
95
。新型態的政治動員與文化表現方式,包括先前討論的爭取權利運動,正在從地方、區域、國家、國際等層次的文化力量間的交互作用之中,不斷衍生出來(參閱Ong and Collier eds. 2005)。
  名詞解釋
  %
  acculturation涵化 文化特質的交換,這是由兩個以上的文化群體之間持續不斷的第一手接觸所產生的。這些文化的某些部分可能會被改變,但每個群體依然保有獨特性。
  core values核心價值 一些重要、基本或中心的價值,這有助於整合一個文化,也有助於將它和其他文化區別開來。
  cultural relativism文化相對觀點 這是一種立場,各個文化的價值與標準彼此有所不同,而且是需要被尊重的。極端的相對觀點主張,各個文化應該只能從它自身的標準來被評斷。
  cultural rights文化權 有一些權利是賦予特定群體的,例如宗教群體、少數族群與原住民社會。文化權包含了一個群體的許多權利:保存他們的文化、用祖先的方式教育後代、延續其語言,而且不會被國家剝奪其居住地的經濟根基。
  diffusion傳播 在不同社會之間的文化特質採借,有些是直接的,有些透過中介者。
  enculturation濡化 文化跨越世代,而被學習與傳承的社會過程。
  ethnocentrism我族中心觀點 傾向於將自己的文化信念視為最優越,並且運用自己文化的價值標準,來評斷其它文化的行為與信念。
  generality—般性 存在於某些社會的文化模式或特徵,但不存在於所有社會。
  globalization全球化 在一個世界體系之中,各國之間加速發展的互相依賴關係,這是藉由經濟、大眾傳媒與現代運輸系統所串連起來的。
  human rights人權 這種主張提倡一個正義與道德領域,這是超乎於並且優於特定的國家、文化與宗教。人權通常被認為賦予個人的,包含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而免於迫害、免於被謀殺傷害奴役、或是免於未經審判就遭到監禁
96
  independent invention獨立發明 面對各種類似的需求、環境與方式,在分隔甚遠的不同社會的人們,所發展出來的相同特質或模式。
  international culture國際文化 延伸超越國界的文化傳統。
  IP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智慧財產權 智慧財產權,由每個文化的文化根基(核心信念與原則)所構成。有一些智慧財產權被宣稱為一個群體的權利——一種文化權,讓原住民群體得以掌握哪些人可能會知道並運用他們的集體知識。
  national culture國家文化 由同一個國家的公民共享的文化經驗、信念、習得的行為模式、價值等。
  particularity獨特性 具有特色或是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質、模式、或整合方式。
  subcultures次文化 在同一個複雜社會之中,與各個次群體有所關連的不同文化傳統。
  symbol象徵 一些符號,這些符號與它們所指稱或代表的事物,並不必然具有直接的或自然的關聯性。
  universal普同性 存在於每一個文化的某些事物。

焦點議題
  1.對你而言,哪一些文化象徵最具意義?對你的家人而言呢?對你的國家而言呢?
  2.用來團結你所屬的宗教團體或其他組織象徵與價值的基本是什麼?
  3.舉出幾個例子,來說明可能短期有利,但長期不利的文化行為。
  4.你是否覺得自己具有多重的文化認同?若是,你如何運用這些認同?
  5.有哪一些議題是你覺得難以達成文化相對觀點的?
97
延伸閱讀
  Appadurai A. ed.
  2001 Globaliza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cher M. S.
  1996        Culture and Agency The Place of Culture in Social Theory rev. ed.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xamines interrelations among individual action social structure culture and social integration-
  Bohannan P.
  1995        How Culture Works. New York Free Press. A consideration of the nature of culture.
  Brown D.
  1991 Human Universals. New York McGraw-Hill. Surveys the evidence for "human nature" and explores the roles of culture and biology in human variation.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Basic Books. Essays about culture viewed as a system of symbols and meaning.
  Gupta A. and J. Ferguson eds.
  1997b Culture Power Place 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Anthropolog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New ways of conceiving and studying culture.
  Hall E T.
  1990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Focusing on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this book examines the role of national cultural contrasts among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Kroeber A. L. and C. Kluckhohn
  1963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 Vintage. Discusses and categorizes more than a hundred definitions of culture.
  Lindholm C
  2001 Culture and IdentityThe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roles of culture and the individual.
  Naylor L L.
  1996        Culture and Change An Introduction. West-port CT Bergin and Garvey. Anthropology culture and change.
  Ong A. and S. J. Collier eds.
  2005 Global AssemblagesTechnology Politics and Ethics as Anthropological Problems. Malden MA Blackwell. This collection examines new ways
  Van der Elst D. and R Bohannan
  2003 Culture as Given Culture as Choice2nd ed.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Culture and individual choices.
  Wagner R.
  1981 Invention of Culture rev.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ulture creativity society and the self.
  Wilson R. ed.
  1997        Human Rights Culture and Context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Chicago Pluto. Issues of cultural relativism and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human rights issues.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