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廷枚:《香墅漫鈔》-清人說《易》
《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萬國咸寧,頁面13)(目錄起始在頁面5。)
《易·繫辭》:「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疏》謂「幽深難見」,《釋文》:「賾,京氏作『嘖』。」按:徐鉉〈說文敘〉辨俗書譌謬不合六書之體者,以「賾」為假借之字,當通用「嘖」。(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一,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頁面13)
《易·泰卦》:「天地交泰」,《詩·小雅》:「昊天泰憮」,《前漢‧郊祀歌》:「揚金光,橫泰河。」皆「驕泰」之「泰」。如《四書》內「泰山、泰伯、泰誓、君子泰而不驕」之「泰」,皆不得以「太」字代之。但「泰伯」在《四書》內僅一見,諸本從未有以「太」字代者。「季氏旅於泰山」,亦未有以「太」字代之者。至上《孟》:「挾泰山以超北海」「泰山之於邱垤」,下《孟》:「登泰山而小天下」,上《孟》:「宋小國」章「泰誓」,下《孟》「天與」章「泰誓」,此數處「泰」字諸本則多以「太」字代之。雖宋板書本稱善刻,亦不免此,而不知俱應書「泰」字也。从「水」,俗作「⺗」,非是。(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天地交泰,頁面12)
穫、耯二字,偏旁不同,而音義則同。在《易·无妄》:「不耕穫」,「穫」字从禾,而《禮·坊記》內引此語从耒。崧、嵩二字,下截不同,而音義則同。在〈大雅〉「崧高維嶽」,「崧」字从松,而《禮·閒居》內引此語从高。(《通雅》:「孫愐、徐鉉合『崧』、『嵩』為一字,戴侗非之,泥。」)字苟離立散處,不免遺忘,今特訂正。(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不耕穫,頁面13)
蔾、藜二字,筆畫既異,而音義亦殊。按《易·困卦》內「據于蒺蔾」之蔾(蒺蔾,旱草也。)與〈月令〉內「藜莠蓬蒿」之藜不同。(藜莠,蒿類也。)坊本彼此誤刊,正不可以不辨。(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據于蒺蔾,頁面13)
䰟,胡崑切。《易·繫辭》:「精氣為物,游䰟為變。」《說文》:「陽氣也。从鬼,云聲。」下形上聲也;若作「魂」,則右形左聲也。如「詞、朗、崩、秋」等字,《說文》作「䛐、朖、𡹔、秌」,今從隸變。又「召」字从形在左則為「叨」,「含」字从形在右則為「吟」。字畫稍改,則為別字。韻書以「羣、蹙、蟆、峨」之類,或以聲在左、在右、在上、在下,皆非正文,別為一字,附本字之下,皆引經史以證之。攷諸《集韻》,但出正字,於下云「或書作某」。疑當時書經史者或從古、從俗,字體不一。韻書因而不改。臨文之際,援引經史諸書,宜從正體。(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游䰟為變,頁2b,頁面14)
「朢」與「望」雖同,然在《易經》內〈小畜卦〉〈歸妹卦〉兩處「月幾朢」,(左邊從「臣」不從「亡」,此乃「朔朢」之朢。」)俱當作「朢」,在《詩經‧大雅》「萬民所望」、《孟子》「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左邊從「亡」,係「期望」之望。)俱當作「望」。雖有「朢」可通「望」之說,然終以分晰者為是。《說文》云:日月之朢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人制字之義遂亡。(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14)(〈小雅〉當作〈大雅〉。)
《易·噬嗑》「雷電合而章」,《埤雅》:「電與雷同氣。雷从回,電从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或曰:雷出天气,電出地气,故電从坤省。〈說卦〉『離為電』,電,火屬也。蓋陰陽暴格分爭激射有火生焉,其光為電,其聲為雷,今鐵石相擊則生火,燒石投井則起雷,又況天地大鑪之所薄動,真火之所激射乎?董子曰:『太平之世,雷不驚人,號令啟發而已;電不眩目,宣示光曜而已。』」(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15)(此則亦全是宋人陸佃《埤雅》之說也。)
《易·咸卦》「咸其輔頰舌」,輔音釜,誤去聲。(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二,頁面14)
《易·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按「財」與「裁」同,裁成以制其過,輔相以補其不及。(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15)
《字鑑》:「裒,蒲侯切。聚也,又取也。《易》『裒多益寡』,从衣从𦥑,與襃、褎二字異。襃,補刀切。揚美也。褎,似救切。袂也。」(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葉2,裒多益寡,頁面14)(此亦但抄元人李文仲《字鑑》之文耳,豈宜謂清儒易說?)
《易·說卦傳》:「艮為果蓏。」《周禮‧天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前漢‧食貨志》注:「應劭曰:『木實曰果,草實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臣瓚曰:『木上曰果,地上曰蓏。』」《晉書‧天文志》:「織女星主果蓏。」(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23)
《易·訟》上九「或錫之鞶帶」,按:帶,當蓋切,《說文》:「紳也,男子鞶革,女子鞶絲,象繫佩之形。帶必有巾,從重巾。」俗作「𭘧」。(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26)
《朱子語類》:「古文無享字,亨、享、烹並通用。如『公用亨于天子』,解作『亨』字便不是。」又曰:「亨、享二字,據《說文》本是一字,故《易》中多互用。如『王用亨于岐山』,亦當作『享』;如『王用享于帝』之云也。字畫音韻是經中淺事,故先儒得其大者多不留意。然不知此等處不理會,卻枉費了無限詞說牽補,而卒不得其大義,亦甚害事也。」按《說文》:「亯,獻也,从高省,曰象進𦏧物形。」《孝經》曰:「祭則鬼亯之。」又《隸辨·下平庚韻》引《字原》云:「漢碑『元亨』字皆非『元享』,至『子孫享之』之類,又皆作『亨』。」又引《九經字樣》云:「亯音響,獻也;又音赫,平通也;又音𩲸,平𫳐也。今經典相承,隸省作『享』,音響;作『亨』,音赫平,又音魄平,則亨、享本一字,故得通用。」(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38)(「皆非」當作「皆作」。此亦但抄撮宋儒朱子、清儒顧藹吉《隸辨》之語耳。)
《易》:「介于石」,《困學紀聞》:「介于石,古文作砎,晉孔垣書曰:『砎石之易悟。』」按:《說文》亦引作「砎」。(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40)(《說文》並不錄「砎」字。)
《易·繫辭》:「其受命也如嚮」之嚮,讀上聲,許兩反,《前漢‧賈山傳》:「天下嚮應」,與《書經》「內惟影響」之響字同義。然嚮字本讀去聲,又許亮反,如《書·盤庚》「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上《孟》內「相嚮而哭」,又與〈洪範〉「嚮用五福」之嚮字同體。按:嚮字許兩、許亮二音,皆可讀。(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40)
《易·繫辭傳》:「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本義》云:「彌如彌縫之彌,有終竟聯合之意;綸,有選擇條理之意。」俗或誤作「瀰淪」。(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44)
次且,欲前不前也。《易·夬卦》:「其行次且」,《易經考異》作「𨀥跙」,王、鄭、馬皆作「趦趄」。(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一,頁面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