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沈濤:《交翠軒筆記》-清人說《易》

 

《易·訟》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釋文》:「鄭本作『拕』」,初不言何訓。項安世《周易玩辭》云:「『褫』字,鄭康成本作『拕』,言三加之也。因象言不足敬,故人皆以『拕』為『褫』。今案:不足敬者,謂其受服為可鄙,非見其褫服而後慢之也。」(「因」字以下乃項氏引申鄭義。)案:「拕」有曳、奪二義。《說文·手部》:「拕,曳也。」《淮南·人間訓》:「其衣被。」高誘《注》:「拕,奪也荀九家皆主「奪」義,蓋與王肅侯果「褫解」之訓字異而義不異。鄭主「曳」義,故以三拕為三加。鄭、虞《易》解不必相同。惠氏《九經古義必謂「奪」是而「曳」非,蓋未檢《玩辭》所引鄭《注》也。(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三,頁1(《四部叢刊》許慎注本《淮南鴻烈解》有異文:」。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