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實境秀 12/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孫守真按:謂太遠了,如云「忽略不計」。字形結構兼音義:尚=上。七星大法:空間的上(尚)vs時間的上(古),單字想複詞:上古,遠古。 )
周分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魯、衛,地各四百里。親親之義,裦有德也。太公於齊,兼五侯地,尊勤勞也。孫守真按:先抓動詞:裦、尊。字形結構換部首:裦,褒,「保矛」。
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孫守真按: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上,下」+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則知如何斷句矣。上、下,又是七星大法:空間方位vs空間面積。)
以輔衞王室。孫守真按:倒序重組 + 添字還原=以「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的)同姓五十五地」(來)輔衛王室。)
管、蔡、康叔,曹、鄭或過、或損。厲、幽之後,王室缺侯伯,彊國興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純,形勢弱也。孫守真按:以啟文末「令後世得覽形勢雖彊,要之以仁義為本」,作為伏筆。)
漢興,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孫守真按:上,單字想複詞:皇上,上位者,上面的、上級(朝廷))
天下共誅之。孫守真按:此為三國之讖矣。)
高祖子弟同姓為王者九國,唯獨長沙異姓;而功臣侯者百有餘人,自鴈門、太原以東,至遼陽,為燕、代國。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度河濟阿甄以東薄海為齊、趙國,孫守真按:先抓動詞:薄==近。單字想複詞:義薄雲天、日薄西山的薄。)
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穀泗,薄會稽,為梁、楚、吳、淮南、長沙國。皆外接於胡越,而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州、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彊庶孼,以鎭撫四海,用承衞天下也。以上王侯分地多,漢郡少。)(孫守真按:承,單字想複詞:承擔(責任、任務)。漢郡者,猶今言直轄市者,為天子、朝廷所直轄者也。)
漢定百年之閒,親屬益疏,諸侯或驕侈,邪臣計謀為淫亂,(孫守真按:「怵」,今點校本作「忕」。)
大者叛逆,小者不軌於法,以危其命,殞身亡國。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故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吳、楚時,前後諸侯或以適削地,孫守真按:適讁,字形結構換部首。)
是以燕、代無北邊郡,孫守真按:是以=所以。是=所,代名詞,代前文所述者。以=因。「是以」叫文言,「所以」叫白話,天下有是理乎?咱們的國文教育,就是如此!不過是換個字來用而已,卻只會教人死背注釋翻譯!文白夾雜,又有這麼大的罪過嗎?!本來就到處都是文白夾雜,只是國文程度太差,沒真學會,沒真弄懂,不認得爾。)
吳、淮南、長沙無南邊郡,齊、趙、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納於漢。孫守真按:謂齊等地之旁邊地,及各地名山靠海湖海之地,均歸朝廷直轄。支,單字想複詞:旁支,旁,旁邊。又支,支離,破碎,碎,零碎。)
諸侯稍微,孫守真按:先抓動詞:微。單字想複詞:式微、衰微。)
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上足以奉貢職,下足以供養祭祀,以蕃輔京師;孫守真按:蕃,字形結構換部首:藩。單字想複詞:屏藩,屏,屏障。)
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閒,孫守真按:單字想複詞:形勢,地形,副詞,修飾「錯」。先抓動詞:錯,單字想複詞+字形結構換部首:措置、交錯。)
犬牙相臨,孫守真按:犬牙,七星大法文學語言添字還原:(如)犬牙(般)相臨。謂犬牙參差不齊也。)
秉其阨塞地利,彊木幹弱枝葉之勢也。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以上諸侯衰微而漢郡多。)
謹記高祖以來至太初諸侯,孫守真按:遷,斷句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先抓動詞找對詞性 ,這裡「遷」不是「動詞」 專有名詞:人名,單字想複詞:司馬遷。)
譜其下益損之時,孫守真按:下,七星大法:自然空間vs自然時間vs人文血緣關係。「其下」即「其後」,後嗣、後裔。下=後(後代)、晚(晚輩)。益,封賞;損,削爵奪地。謂由其疆域之消長,亦可窺見其仁義(前文「德」)之也。)
令後世得覽形勢雖彊,要之以仁義為本。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