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四部叢刊》本)實境秀 2/ 居仁由義。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舍捨。此即「居仁由義」成語的由來。由=從,單字想複詞:「由」臺北到臺南,即「從」臺北到臺南。從,單字想複詞:遵從、依從。)
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孫守真按:如孟子亞聖也只能哀哉矣。釋迦牟尼佛也是說可憐憫者。七星大法:只會求物質,不能提升精神、智慧、德行。哀哉,可憐憫者。放,單字想複詞,放牛,放失、放棄、放逐、外放、流放……的「放」。棄,丟棄、遺棄、棄置……。失,失去,迷失,遺失……。失去本性、良善良能的本性。)
不行仁義者,不由路、不求心者也。可哀憫哉!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孫守真按:七星大法:物質vs精神。雞犬,猶今寵物也。

求,
單字想複詞:尋求;尋尋找。尋人啟事的「尋」。求人不如求己的「求」。)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知求雞狗,莫知求其心者,惑也,(孫守真按:這個「者」=「的」,代名詞,由前文上下文(前後文)可知是「的人」或「的原因、的緣故」也。對錯問題,回到二作:若指人,則是他迷惑了。若指原因,則是說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迷惑、迷失了。

需要養寵物來安心,卻不知自安其心。不就是求寵物,而不求自心了。向外求道,終不得道,向人要安,豈能平安,何況向動物。)
學問以求之。(孫守真按:您看到處是,能不給它搞懂?

===這個=這個(東西)

=用……來。

=代名詞=代前「放失之心」。

倒序重組 + 添字還原(所謂的)學問求之。=用,而=來。學問(是)用來求放心的。(是)這個學問求放失之心的。學問這個東西是)來求放失之心的。「是」是中性詞,加了「」在「是」前就有強調之意。 這個「」有強調所有權的意思,強調「用」什麼東東來求。就是這個「所」字前面的東西,可謂是後位修飾「學問」二字。)
章指言:由路求心,為得其本。追逐雞狗,務其末也。學以求之詳矣。(孫守真按:您看,「以」又出現了!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看到「以」,如看到「于、於=在」,要想到可能需要 倒序重組 學以求之詳矣以學求之詳矣重組以學詳求之矣。可見誰在前則強調誰,「」在前則強調「求」,人患在不知求,而知求,則能詳矣,如永無饜足,故「詳」字只作後位修飾「求」字耳;而「求」為其根本、樞機矣,亦孟子此之中心也;即講一「求」字。

=用,用……來……。以學,用學問來……。詳,
單字想複詞:端詳、詳論、詳辨、安詳。因為求的仔細,辨得分明,才能安「詳」;若所知甚少,所見甚淺,則必不「詳」,故不能「安」矣。故「安詳」要用「詳」字,不是「祥」字!詳後而能安,即「最大的恐懼來自無知」的對反。當一切都詳細明白了,怎麼還會恐懼、還會有無謂的恐懼呢?當然就安然、泰然處之了。故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也。不詳求,則忽略,會詳求,則仔細、精進、重視、著重、用功、用力、盡心盡力矣;而不是打馬虎眼、得過且過混過去而已矣——此則不詳,則略(忽略)矣。)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