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佛說四十二章經解》(蕅益解)實境秀 第13集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圓滿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佛弟子孫守真按:中、邊,找對主詞,誰的中、邊?蜜也。謂蜜者,不會有部分特別甜而某部分則不甜也;均勻平等也。)
 此第三十九章,明佛經皆應信順,不應妄分大、小、頓、漸,而生輕、重心也。佛之言敎,不出權、實,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四敎各有四門,門門各具四悉。今有執小謗大、執大謗小、執事撥理、執理撥事者,皆違佛旨者也。(佛弟子孫守真按: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佛弟子孫守真按:無如,莫如、勿如也)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此第四十章,明行道在心、不在形也。心不入道,徒事外儀,與磨牛何異哉?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此第四十一章,誡人直心念道,當以出離情欲為期也。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眞地;視興化,如四時木。佛弟子孫守真按:此世尊本師示吾弟子觀視之法也。倒、正,迷、悟也;故遊戲神通,無所罣礙。「興化」即「佛所行處」(《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此第四十二章,結明佛眼等觀一切諸法,所以破眾生之法執也。人間一百年,不過忉利天一晝夜;娑婆一大劫,不過極樂世界一晝夜。則王侯榮貴,與過隙塵何異?諸天器皿,純是七寶,極樂國地,黃金所成。彌勒成佛道時,此地亦皆璢璃。况金玉瓦礫等是四微所成,何足重哉?服雖紈素,不過蔽形,苟可遮羞,敝帛何害?大千界亦是惟心,一訶子亦是惟心。觀相元妄,故於是中橫計大小。觀性元眞,變大千之心,非大非多;變訶子之心,非小非少也。阿耨池水,與塗足油,例此可知。
方便門者,諸佛所設三乘、五乘、七九諸方便也。眾生稟此法寶,剋果不虛,然在諸佛,不過為實施權,豈有實法?故但如化寶聚耳。無上乘雖云是最實事,然皆眾生性具之理。心外無法,故曰「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佛弟子孫守真按:歸:總歸,要歸。)如夢中金帛,豈有實物可得哉?種種佛道,為對凡情;凡情不生,佛道何有?所謂「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也。
須彌出海,風浪不能漂動;佛弟子孫守真按:謂須彌山即使在海中,再大的海浪也無法漂搖動它。)禪定持心,境識不能遷惑。然須彌無實法,不過四寶四微合成;禪定亦無實法,不過諸心心所,四分合成耳。
生死如長夜,無明所纏,故晝夕咸寐。涅槃如永日,智慧開朗,故晝夕咸寤也。流轉生死,惟是六根;安樂涅槃,亦惟六根。背覺合塵,名為倒,而實無減;背塵合覺,名為正,而實無增。故但如六龍舞,不過首尾相換而已。
諸法旣皆平等,則隨舉一微塵,卽與一眞如地平等;非離一切法外,別有一大總相法門,直是頭、頭、法、法,無非大總相法門也。
依一眞地而施化道,如依大地而有四時之木:春生夏榮,秋實冬落。番番生,番番榮,番番實,番番落,終而復始,始而復終,徧於十方,亘於三世,皆是如來自在神力也。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是經頓、漸兼收,首唱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又言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金剛無住之旨,維摩不二之門,不越乎此矣。又言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夫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所謂自性天眞佛也。三世諸佛,覺此而已!非有所加也。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者,識自本心,了法空寂,念念佛出世,念念佛滅度,是為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豈外求哉?此為頓敎。其間羅舉四眞道、十善行,訶斥欲染,策發淨業,警世非常佛弟子孫守真按:讀作「警:世非常」,此「常」為「恆」義,非「平常」義。世非常即世無常,即國土危脆。)諸幻化,此為漸敎。
夫欲染不去,則淨行難成;淨行不成,則本明不發。故反復於斷愛去欲之修,以為行道守眞之助;而要歸於無我。了得無我,心垢自盡,常光現前,是則名為解無為法。然而世之人,往往貪著有為,不捨愛欲者,何也?由不知人命無常,世界幻化,以須臾之樂,招長劫之殃,刃蜜炬風,其言絕痛!苟有丈夫之志者,其可不瞿然深省乎?!
經言:佛所言說,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學者於此盡心焉,則五部諸經,俱可得門而入矣!佛弟子孫守真按:「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一行道人彭際淸書。


古歙程氏施資敬刊

光緒十一年冬十月,金陵刻經處




謹以此功德迴向弟子大舅母 林府曹寶月女士生西解脫成佛,早日度生,滿菩提願。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