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阿彌陀經(吳譯)》實境秀 第16集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人度人道經) 卷下:佛言:我皆哀若曹及諸天帝王、人民,皆敎令作諸善,不為...

佛言:我皆哀若曹及諸天帝王、人民,皆敎令作諸善,不為衆惡,隨其所能,輒授與道,敎誡開導,悉奉行之。則君率化為善,敎令臣下,父敎其子,兄敎其弟,夫敎其婦,家室內外親屬朋友,佛弟子孫守真按:內=堂親(同姓),外=表親=外戚(異姓)。「親、戚」一詞,如此而來。=外。故稱尊長為外公、外婆,而稱平、晚輩為表哥、表姪。然「外孫」者,乃由外公、外婆尊長而視、而言也。

轉相敎語,作善為道,奉經持戒,各自端守,上下相檢。無尊無卑,無男無女,齋戒淸淨,莫不歡喜。和順義理,歡樂慈孝,自相約檢。其有得佛經語,悉持思之,(佛弟子孫守真按:思=念。念茲在茲。時時反省。念佛。如子憶母。)

不當所作而犯為之,卽自悔過,去惡就善,棄邪為正,(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先抓動詞:去、就、棄、為、聞、改。)

朝聞夕改,佛弟子孫守真按:即時、立即改正,朝、夕=早、晚,謂不拖到明天也。)

奉持經戒,劇貧得寶,佛弟子孫守真按:劇,苦、甚,非常、極端。修飾貧之狀況甚甚也。刻貧=赤貧。
添字還原:奉持經戒(如)劇貧得寶

佛所行處,所在郡國,輒授與經戒,諸天日月星辰,諸國王、傍長吏、(佛弟子孫守真按:由下文「傍臣」可知「目」為「臣」之形近而訛。詳下。
大正藏本即作「旁臣」。)

人民,諸龍鬼神、泥黎、禽獸、薜荔、蜎飛蝡動之屬,莫不慈心開解者,(佛弟子孫守真按:心開意解。想得開。)

皆悉敬事,從佛稽受經道,(佛弟子孫守真按:敬事,修飾「從佛」。因下省略,添字還原:皆悉敬事(佛、)從佛稽受經道。
「稽」亦「敬」也;
單字想複詞:稽首。蘇軾:「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承奉行之,卽改化,(佛弟子孫守真按:君,恐如前「傍目」之「目」為訛字也。疑為「自」字之形訛。
或由下文「率眾為善…令言令正」,此君乃指上位者也。
上下文(前後文) 則即君改化=君即(即刻、即自)改化。
下言「事其君」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可知此言「」是也。先君後臣,先本後末也。
則「即」,「即如=就如=就像=即使(是);即=就」也。
單字想複詞。即君改化,謂即使貴如帝王,亦得改化,從善如流。
則此「君」字無訛已!)

為善齋戒,精思淨自,(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自淨。或「自」自身、自己也。單字想複詞。)

湔灑端心,正行居位,嚴慄敎敕,率衆為善,奉行道禁,令言令正。佛弟子孫守真按:令,單字想複詞:「巧言令色、辭令、令尊」之令。正,字形結構換部首:政。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名詞對名詞:言、正(政),形容詞對形容詞:令。以上言「君」,即前「即君改化」之君。

事其君,忠直受令,不敢違負。父子言令,(佛弟子孫守真按:言令=言教=身行言教。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句中對:身-言;行-教。)

孝順承受。(佛弟子孫守真按:忠臣出於孝子之門。)

兄弟夫婦,宗親朋友,上下相令,順言和理。(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句中對:順-和;言-理。
令,教
(做某事),使(做某事)。

尊卑大小,轉相敬事,以禮如義,(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句中對。以-如,動詞。先抓動詞。)

不相負。莫不改往修來,灑心易行,(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句中對。灑=易,動詞。)

端正中表,自然作善,所願輒得,(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自然作善所願輒得。作善所願輒得(乃是)自然。 添字還原。下文「自然」同。此經亦皆然也。)

感善降化,自然之道。求欲不死,則可得長壽;求欲度世,則可得泥洹之道。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可見「度世」於此乃出世間義也。度,「超度」之度。單字想複詞。度世,即超過世間,超越輪迴。即下文「度脫」之度。脫,脫出。
求欲=欲求,倒序重組,即所願、祈願。祈,求也。單字想複詞

佛言:佛威神尊重,消惡化善,莫不度脫。今我出於天下,在是惡中,於苦世作佛,慈愍哀傷,敎語開導,諸天帝王、左右長吏、人民,隨其心所願樂,皆令得道。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前之「傍」乃「傍」之形訛也。傍臣即親信、重臣,為佛經常用語彙,參大正藏。)

佛諸所行處,(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所行諸處。置前表強調「諸」,各處,無一遺漏也。)

所經過厯郡國縣邑、𠀌聚市里,莫不豐熟,(佛弟子孫守真按:經、過、歷均同義詞。此蓋譯語之生澀故爾。習慣就好。)

天下太平,日月運照,倍益明好,(佛弟子孫守真按:找對主詞斷句:日月運照倍益明好。)

風雨時節,(佛弟子孫守真按:斷句單字想複詞:適時而有節。 )

人民安甯,强不臨弱,各得其所。無惡穢疾疫,無病瘦者,(佛弟子孫守真按:瘦謂短缺。病則無有,謂空乏也。)

兵革不起,國無盜賊,無有寃枉,無有拘閉者。君臣人民莫不喜踊,忠慈至誠,各自端守,皆自守國,佛弟子孫守真按:國=域,「守國」猶言「守崗位」。)

雍和孝(佛弟子孫守真按:此即前文「上下相令,言和理」。前之「孝順」亦同也。)

莫不歡喜。有無相與,(佛弟子孫守真按:〈蘭亭集序〉「人之相與」,與,參與,去聲。此「與」為給與,上聲。)

布恩施德,心歡喜樂,與、得皆敬受,佛弟子孫守真按:與,單字想複詞:給與、施與。受,亦「授」。字形結構換部首。此謂給與與受得皆敬相授、受也。上下文(前後文)「與得」即前文之「相與」。

推義讓謙遜,(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推、讓,同義複詞。
讓、謙、遜,亦同義複詞。
倒序重組:義推讓謙遜,謂有此「推讓謙遜」之義行也。)

前後以禮敬事,(佛弟子孫守真按:前後,猶云上下,或不管對誰(對何方)。借代格。前後以禮敬事=/皆以禮敬事。)

如父如子,如兄如弟,莫不仁賢,和順禮節,都無違諍,快善無極!(佛弟子孫守真按:如句可承前文,言敬事之如父子兄弟也。亦可屬下文讀,則「如」猶「或」「無論」也;故接著說「莫不……,都無……」。
莫不仁賢,和順禮節,
都無違諍,快善無極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佛言:我哀若曹子,欲度脫之,劇父母念子。(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劇(於|如)父母念子。劇==甚。單字想複詞:劇烈之劇;情切也。)

今八方上下,諸天帝王人民、及蜎飛蝡物之類,得佛經戒,奉行佛道,皆得明慧,心悉開解,莫不得過度、解脫憂苦者。(佛弟子孫守真按:過度,同義複詞,參見前文「度世」解。)

今我作佛在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降化五惡、消盡五痛、絕滅五燒,以善攻惡,(佛弟子孫守真按:以=用。)

拔去毒苦,令得五道、令得五善明好,燒惡不起。(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倒序重組 :令得五道、令得五善明好,(令得)不起燒惡。
「明好」之「明」,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無無明,非迷信也。明白人的明。單字想複詞。)

我般泥洹去後,經斷絕,佛弟子孫守真按:稍,緩,微,漸,浸,寢也。逐漸,同義複詞。下「稍復」之「稍」同。
趙冬曦和尹懋秋夜遊灉湖〉詩二首之一:「山暗雲猶辨,潭幽月稍來。」」是有「已」意,然作解作「微」才更得原詩意趣、逗得原意機先。蓋以月「微明」,故暗、幽、猶辨,而不是晰辨也。否則但作「已」字,以為大放月華,豈其乎?怎得哉?其旨在烘托其幽暗透露之朦朧美也。

人民諛諂,為衆惡,不作善。五燒起,五痛劇苦如前法。自然還,久後轉劇,不可悉說。(佛弟子孫守真按:復,因果輪迴也。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單字想複詞:故態萌。)

我但為若曹小道之耳。(佛弟子孫守真按:先抓動詞:道,說。說道,同義複詞。
若曹=你們。
=只,
字形結構兼音義·雙聲通假,一聲之轉。)

佛告阿逸菩薩等:若曹各思持之,(佛弟子孫守真按:單字想複詞:操持,操,節操。)

展轉相敎誡,如佛經法,無敢違犯。(佛弟子孫守真按:如,先抓動詞:遵守、遵循、照做(照著)。如實、如來、如廁、如約如命。《之如。
若讀為「若」之「如」,則
倒序重組 添字還原:如佛轉相敎誡(之)經法,或
如佛經法,轉相敎誡。)

阿逸菩薩長跪叉手言:「佛道說甚苦痛,(佛弟子孫守真按:苦=酷。單字想複詞:苦口婆心之苦。痛,痛陳、痛訴之痛。
道說=言說,重複強調也。道=說。)

世人為惡,甚劇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皆言「受佛重敎,請展轉相敎,不敢違犯。」(佛弟子孫守真按:找對主詞:誰皆言?在座眾生皆言也。
=重複=反複=苦口婆心。
=嚴重=鄭重=敬慎=「加重語氣、重罪」之重。)

佛告阿難:我哀若曹,令悉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所居國土,若欲見之不?佛弟子孫守真按:若()=你,同音通假。字形結構兼音義。下「若起」之「若」同,不贅。起,起身,起來。單字想複詞
=否,字形結構換部首

阿難卽大歡喜!長跪叉手言:「願皆欲見之!」佛言:若起,更被袈裟,(佛弟子孫守真按:被=披,字形結構換部首
更,改。更被,整衣、振衣也。)

西向拜,(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向西拜。)

當日所没處,(佛弟子孫守真按:所,語助,強調動詞「沒」之主人是誰——是「日」,不是別的也。)

為阿彌陀佛作禮,以頭腦著地,(佛弟子孫守真按:著,猶前文之「著」也。著力,用力也。)

言「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阿難言:「諾!」受敎卽起,(佛弟子孫守真按:此「教」即前文之「令」——「父子言令、上下相令」。)

更被袈裟,西向拜當日所没處,(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倒序重組:向西拜(向)當日所没處。
=值。)

為彌陀佛作禮,以頭腦著地,(佛弟子孫守真按:頭腦,同義複詞,重複強調,且頭者外,腦者內也。中(衷、內心)、外(肢體)皆然,一體無外。)

言「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佛弟子孫守真按:耶=藐,疊韻通假。音譯字。)

阿難未起,阿彌陀佛便大放光明,威神則徧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國、諸無央數諸天地,卽皆為大震動!(佛弟子孫守真按:為,作為、成為。作出大震動的結果。)

諸無央數天地、須彌山羅寶摩訶須彌大山羅寶、諸天地大界小界,(佛弟子孫守真按:界=地界=範圍。)

其中諸大泥黎、小泥黎,諸山林嵠谷幽㝠之處,卽皆大明!(佛弟子孫守真按:破無明故也。
==谿,
字形結構換部首。)

悉大開闢!(佛弟子孫守真按:來則實無所來,所謂開闢,以光明照遍,見著了,以為闢開了。不見著,便以為無有,此無明障也。)

卽時阿難、諸菩薩、阿羅漢等,諸天帝王人民悉皆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國土七寶巳,(佛弟子孫守真按:悉皆見……已。字形結構換部首:巳=已。)

心大歡喜,踊躍悉起,為阿彌陀佛作禮,以頭腦著地,皆言「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阿彌陀佛放大光明威神,無央數諸天人民、及蜎飛蝡動之類,皆悉見阿彌陀佛光明,佛弟子孫守真按:以=。同音通假或雙聲通假(一聲之轉)。字形結構兼音義聲調不重要

莫不慈心歡喜者。諸有泥犁、禽獸、薜荔,諸有拷治勤苦之處,卽皆休止,不復拷治,莫不解脫憂苦者也。(佛弟子孫守真按:以下破五陰識無明,開(明)五根圓通也。七星大法·五官會通。)

諸有盲者,卽皆得視;諸有聾者,卽皆得聽;諸有瘖瘂,卽皆能語;諸有僂者,卽皆得伸;諸跛躄蹇者,(佛弟子孫守真按:跛躄蹇,如前「經過歷」,同義複詞也。或「跛、躄、蹇」,乃程度輕、重有異者,謂無論傷殘如何,均得起行走來也。以「足」代通身之殘缺,借代格。)

卽皆走行;諸有病者,卽皆愈起;(佛弟子孫守真按:愈癒,字形結構換部首

諸尫者,則皆强健;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尫(尪)乃羸弱、孱弱、虛弱義也。」)

愚者皆黠慧;諸有婬者,皆修梵行;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梵行是清淨行。)

瞋怒者,悉皆慈心作善;諸有被毒者,毒皆不行。鍾磬琴瑟,箜篌樂器,諸妓不鼓,皆自作五音聲;婦女珠環,皆自作聲;百鳥畜獸,皆自悲鳴。佛弟子孫守真按:悲劇、悲愴之「悲」,單字想複詞:悲愴,感動、激動也。)

常于是時,莫不歡喜善樂得過度者。(佛弟子孫守真按:過度,詳前,即「超度」。超=過。故知「超過」為同義複詞。)

卽爾時,諸佛國中諸天人民,佛弟子孫守真按:即=就。爾時=彼時=那時。爾=那,字形結構兼音義,雙聲通假。添字還原+單字想複詞:即爾時=就(在)那個時候。)

莫不持天上華香來下於虛空中,悉皆供養,散諸佛、及阿彌陀佛上。諸天各共大萬種自然妓樂,(佛弟子孫守真按:發,同義複詞。)

諸佛及諸菩薩、阿羅漢,當是時,甚快樂不可言!(佛弟子孫守真按:當是之時=當此之時。之,語助,強調其前之語彙「是=此」,謂就在此時此刻、就在當下、當時、登時也。)

佛告阿難阿逸菩薩等:我說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國土,自然七寶,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自然(生)七寶、自然(有)七寶。)

無有異乎?(佛弟子孫守真按:無=沒有。無有=有沒有。異,不一樣。
到底有沒有不一樣。
,猶言「到底、究竟、是否即是」。
斷句,儻無,猶臺語「敢無無)」。「儻」猶「敢」也。)

阿難長跪叉手言:「佛說阿彌陀佛國土快善,如佛所言,無有一異!」

佛言:我說阿彌陀佛功德國土快善,晝夜,盡一劫,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晝夜(不斷)。)

尚復未竟。我但為若曹小說之耳!(佛弟子孫守真按:前用「道」——小道——此用「說」,抽換字面爾。)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