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佛頂首楞嚴經》 45/ 卷十 阿難卽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 畢業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教材講義:http://bit.ly/2KTWrwr

https://bit.ly/2RhJwYO

全集·本頻道搜尋:http://bit.ly/3nROrL9

阿難卽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衆中重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五種虛妄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孫守真按:猶云「以何為界」,即「五重」之五,其界線在哪。)

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衆淸淨心目,孫守真按:先抓動詞:清淨。淸淨此大衆(之)心目。倒序重組添字還原。為此大衆清淨(其)心目。即解惑釋疑也。心目=心地,五官會通。)

以為末世一切衆生,作將來眼。」孫守真按:預見(預言,五官會通)未來眾生得以受用、適用,故曰將來眼。)

佛告阿難精眞妙明本覺圓淨,非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佛弟子孫守真按:留下則擁有、佔有,殘留則殘餘,餘則有餘。∴故此「留」乃「有」義也。蓋亦作文抽換字面者爾。
謂本性無一物,即虛空亦不在本性圓明精真之中。所謂「覺海(中)虛空起」已是迷之端倪已。)

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眞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孫守真按:妄以=妄而,或倒序重組:以妄(乃)發生(生發)……。)

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佛弟子孫守真按:妄中築妄已,夢中作夢已。在妄想之中,妄想出個有因有緣的東西出來。)

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孫守真按:迷=不明。迷因緣,因緣不明者,則稱其為自然。
迷惑,同義複詞。迷因緣=惑(於)因緣。)

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衆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孫守真按:添字還原:何況不知(而)推給「自然」者。為湊四字句而省略也。
不知,即前「迷」字。
找對主詞:不知什麼?迷因緣,即不知因緣、因緣不詳者也。
推,即前文「稱為」。皆作文抽換字面、換句話說者爾。)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孫守真按:發明:闡發、證明。斷句單字想複詞
五陰同源妄想,妄想主宰五陰。)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孫守真按:先前,同義複詞。先言=前言(前文)。)

心想醋味,口涎生;心想登高,足酸起;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中心,不有未來,抽換字面爾。)

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佛弟子孫守真按:你此身體必定不是不同類別間能夠隨便亂通的。倫類,同義複詞。
倫類者,如下「口水」為物,與「談」本不同類,「想心」與「汝
(足)形」亦非同倫,如何相通?是不倫不類也。)

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澁,由因受生能動色體,孫守真按:受生,前文受父母而生。
能動,能感應而動也。感動。
單字想複詞。色,色受想行識之色、形形色色之色。形色,同義複詞。 色體=形體。)

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孫守真按:順與益,違與損,同義複詞。順益與違損,反對。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名為虛明第二妄想佛弟子孫守真按:此葉亦缺前3行。)(孫守真按:虛假,同義複詞。虛明即假明(白),非真明了。)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孫守真按:此即解釋前「倫」字。非倫=(同)類。)

汝身何因隨念使、種種取像?孫守真按:倒序重組:汝身何因隨念使,取種種像?
所,1.念所
=念處;處所,同義複詞)2.所使(被使喚)。斷句。)

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卽想心,寐為諸夢,孫守真按:寤時(未寐、未睡)時即是想心,而若寐(睡)時,即為夢,皆心想作用也。)

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孫守真按:融不倫不類而通者,故名融通。)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單句對又句中對。名詞對名詞(甲、髮;氣、容),動詞對動詞(長、生;銷、皺)。)

日夜相代,曾無覺悟。孫守真按:察覺到、自覺出。)

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孫守真按:若與汝無關,則何故其動想念,汝體亦隨其影響?)

如必是眞,汝何無覺?孫守真按:若此想念即是你自己,何故在動念時你自己卻不能察覺?)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孫守真按:不能自覺,卻真又與自己相關者,故名幽隱。隱隱作痛之隱也。暗度陳倉之幽、隱也。)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眞,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物,經歴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孫守真按:前用「奇」此用「異」,奇異,同義複詞,抽換字面的文字遊戲爾。
添字還原:於後忽然覆覩前異之後忽然覆睹前(面那個奇)異(之物)。為湊四字句而省略耳。)

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何籌算?(佛弟子孫守真按:1.=。又如何籌算、計量、估量、評估。
謂在不自察中,為其熏習遷流而不自知,其受牽累影響之程度,是不可估量、難以評估也。
2.
有沒有的有,則意為,此精明湛不搖者念念受熏之時,有自覺、能自察嗎?籌算,謂此精明在打什麼主意、有什麼計畫、意見。)

阿難當知:此湛非眞,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𡨴妄習孫守真按:妄習即前習妄。倒序重組。同義複詞。此看似湛不搖者,實仍「想元」,非「真元」也。)

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孫守真按:中串,猶云中間夾雜。習幾,幾習,倒序重組,幾=多少。多少的習氣、舊習。中串習幾,中間夾雜、夾帶了多少的習氣、積習而不自知、不能覺察。故下云以為之「湛了」,實則乃「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耳。
末注「串=慣」,串習=慣習,則
斷句亦異已: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三字句總覺得不太妥,且少了動詞(「有」串習幾?=有幾串習)。)

則湛了內孫守真按:湛了,前文「精了湛不搖」之縮語耳,為湊四字句故爾。)

罔象虛無第五顚倒微細精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孫守真按:淺深,範圍。)

唯色與空,是邊際唯觸及離,是邊際;唯記與忘,是邊際;唯滅與生,是邊際;湛入合湛,歸邊際。此五陰元孫守真按:前云「想元」即其中一「元」。)

重疊生起,有,除,孫守真按:形色之生,由識為本因而得有(存在、產生)。形色之滅,則須由已形成之形色自己那端來消褪、消除。
先抓動詞找對詞性:生、識、滅、色,名詞;因……有、從……除,動詞片語。)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孫守真按:乘風之乘,猶「順」也。乘風=順風。
生既源諸識,識因悟斷,則必無後有、不受後有。)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孫守真按:此猶成佛後,仍須受成佛前作業之報也。故世尊本師仍有馬麥、頭痛、腰折之報
色相因識而生、而有,猶雞因卵而生、而有,然卵已非雞之倫類矣。識、色之關係亦然。故雖能理悟而頓超,色相生成卻得由循其倫類之原理以消除。斯亦猶愚學佛自悟之「獨立背叛性」也。衍生而獨立後,便背叛於其生主之本位,不復完全受其掌控、左右已。子女之於父母,亦其顯例耳。)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佛弟子孫守真按:本亦缺前2行。)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孫守真按:知是虛妄則深厭之。厭離三界,歸向涅槃。)

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孫守真按:奉上=獻上。奉獻,同義複詞。)

承事供養,心無虛度孫守真按:虛度猶虛假。「用假意、假心」之「用」為「度」。)

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衆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旣窮、佛土充徧,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窮=徧(遍),此「窮」非貧窮、窮途末路之窮也。乃「盡」(周遍)也,欲窮千里目、窮盡、極盡之窮也。)

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卽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歴,能以一念將此法門,孫守真按:添字還原:(若其人)能以一念……,為湊四字句故省略耳。)

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孫守真按:上下文(前後文),可知前「具」「四重」「十波羅夷」,謂其具足、俱犯這些重罪、重戒了。故此云「罪障」,即指四重、十波羅夷重罪也。)

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弟子孫守真按:世尊真善譬喻者也。如是之重罪者,不但其罪登時應念消滅,竟還能「得福」,且此福報還遠勝過前舉盡虛空七寶之供養諸佛,實在是不可思議啊!真《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所示「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者!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難,若有衆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敎言,如敎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佛說此經已,比𠀉、比𠀉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并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音釋

 殫:都寒切,盡也。)媛:于願切,美女也。)褫:丈爾切,奪也。)患切,與「慣」同,習熟也。)


 江都信士姚文燦施錢十一千文敬刻此卷連圈計字六千零三十九個。伏願
天壽公、母李宜人) 佩石公、母梁宜人)夙障盡除,早生淨域!
 同治八年春二月,金陵刻經處識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