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經)
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中文博士孫守真任真甫學
CHINESE-JAPANESE
LIBRARYOFHARVARD-YENCHINGINSTITUTEATHARVARD UNIVERSITY
《十六觀經》
單(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CHINESE-JAPANESE
LIBRARYHARVARD-YENCHINGINSTITUTEHARVARD UNIVERSITYMINNIUXJUN 18 1964
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珍藏印
靈山眾會
耆闍山沒
王宮中出
事畢還歸
阿難重述
韋提請法
禁閉深宮
發起大事
濁惡眾生
于今受賜(申一龍兩主丁●●)
第三地觀
琉璃地上
莊嚴眾相
了見分明
除疑破障
(玉節兩主金春●)
第九佛觀
觀佛相好
一經宗要
三昧現前
始知深妙
(金彭松兩主●同)
(末叱介單身金仁●)
十觀音觀
光臨五道
佛立頂冠
聞名獲福
何況諦觀
(金仅兩主●●)
十二普觀
趺坐蓮中
蓮華開合
依正莊嚴
一切俱攝
十三雜觀
卓乎池上
一丈六像
變現大小
了無定相
十四上品上生
三心圓發
諦理深明
金臺隨往
即證無生
上品中生
達諸法空
了無敬動(佛弟子孫守真按:「敬動」疑為「靜動」音訛。)
有願即生
不必讀誦
上品下生
但發道心
未窮妙理(佛弟子孫守真按:海賢老和尚當即登此。然若他老得念佛三昧,則又未必僅止於此已。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海賢老和尚 南無阿彌陀佛)
到彼開明
獲菩提記
(車德仁兩主 金水浩兩主 萬卜)
(宣近兩主 者介介金千古 成男保體寶乙音)
十五中品上生
諸戒久持
往生如願
聞說苦空(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中品生者,空諦未明,苦諦未透徹,則罪從心起、心滅罪亡之旨,亦尚未究竟而然也。此皆非我今日之境已。如我今日之機慧,唯與上品契。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得阿羅漢
中品中生
一日一夜
奉戒願求
蓮開見佛
即預聖流
中品下生
(金莫松兩主 徐以永 阿三德)
孝友仁慈
知識開悟
遇二菩薩
聞法得度(佛弟子孫守真按:愚早已過聞法得度之階位已。愚亦唯聞法喜,但入法修,唯入勝流,取第一義者。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十六下品上生
生平積惡
死遇良師
一稱佛號
生寶蓮池
(李男兩主 孫五世李石乙山)
下品中生
毀戒業深
獄火俱至
聞法回心
眾聖迎去
下品下生
十惡五逆
臨終苦逼
教稱十念
蓮華金色
(申●●●乙●●●相●●受●)
(李春鶴全德之)
六合清寧,七政順序,雨暘時若,萬物阜豐。(佛弟子孫守真按:若=順也。2021/5/20 下午 09:43:47)
億兆康和,九幽融朗,均躋壽城,溥種福田。
上善攸臻,障礙消釋,家崇忠孝,人樂慈良。
官清政平,訟簡刑措,化行俗美,泰道咸亨。(孫守真按: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簡⇌措,⑦先抓動詞找對詞性。)
凡厥有生,俱成佛果!
宋元嘉中畺良耶舍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佛弟子孫守真按:此上當有脫葉。今據彭際清本補如下:
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闇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敎,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羣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供上王。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
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為伴。(佛弟子孫守真按:「□」彭際清本作「賊」。)
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不死。」(佛弟子孫守真按:「□」彭際清本作「日」。)
即執利劍,欲害其母。時有一臣名日□光,(佛弟子孫守真按:「□」彭際清本作「月」。)
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佛弟子孫守真按:④倒序重組:時有一聰明多智臣,名日月光,及與耆婆為王作禮,……。)
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不宜住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時韋提希,被幽閉巳,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
「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佛弟子孫守真按:⑧找對主詞:誰與提婆達多?此惡子,阿闍世王也。)
惟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惟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孫守真按:⑧找對主詞:誰的中?玻璃鏡中。)
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惟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
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孫守真按:者=的(情形/條件)。)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佛弟子孫守真按: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廣⇌眾;⑦先抓動詞:說⇌譬。)
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孫守真按:此「業」亦猶「作業」之業,是吾行人功課也。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事、業」。)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佛弟子孫守真按:多眾=大眾。多(數量)=大(程度⇌數量:大數據的大),七星大法。)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佛弟子孫守真按:無天眼而眼羸劣,故只能用「想」,不能據「見」。)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想、見」互用,互為因果。欲「見」得先「想」,「想」切自然「見」。)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孫守真按:「分齊」猶云「等差、分別」。)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𠾖,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佛弟子孫守真按:風乃觸,光乃見,鼓亦觸,鼓樂則音聲聞,何故五官會通如此,無加擇別?光明如何鼓樂器?清風何從光明出?吾人當諦思諸!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佛弟子孫守真按:了了分明,卻無法具說,猶如愚見先母老佛爺孫林桂枝大士往生時瑞相也。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佛弟子孫守真按:有地方有國,有土斯有樹,以此為序。)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佛弟子孫守真按:樹葉就這麼大!)
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缾。有大光明;化成幢旙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巳,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佛弟子孫守真按: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觀、想、見。觀、想則見,想則見,想而見則成觀。觀者,即由「想」而「見」的全過程。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巳,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佛弟子孫守真按:前見佛國土,此見佛菩薩。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憶持、見、觀、想念。)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佛弟子孫守真按:如是巨大之花葉,肉眼凡胎如何得見,必由「想」而「見」。故執著於眼根眼識以見真諦者,猶如緣木而求魚、以蠡而測海者耳。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如是蓮華,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鉸飾;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佛弟子孫守真按:能「見」方為「想」成。由「想」念而「見」到,此全過程為「觀」。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者=的(話)。)
滅除五萬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巳,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弟子孫守真按: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心想=相=形,可見見真諦者,非用肉眼見其「形相」也!七星大法‧五官會通。凡用肉眼而非心眼見者,均為「邪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乃諸傳法師都不知?鮮、罕、絕無見法師強調此事此義也,而佛教界內則常以肉眼見佛菩薩自矜,豈合《觀經》此教義?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者」的「所以」=為什麼=因什麼(緣故)=憑什麼(這樣說)。以=因=為;所=什麼。)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諸佛正遍知海,(皆是)從「心」「想」生。豈有他根可預者?)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先當想(其形)像。
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佛弟子孫守真按:前「觀」所「想」而「見」之華。)
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前「目」乃心目(心眼),不是肉眼目也。
得,允,可。未見此像則心眼不得開,開則妄想已。)
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見此事巳,(佛弟子孫守真按:如是「想」「見」之「見」可解譯為「成形」「具形」「具現」「浮現」「呈現」而得見到也。)
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佛弟子孫守真按:此處「作」即「想」作也。⑤添字還原)
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弟子孫守真按:即愚前所云「具現」「成形」也。)
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佛弟子孫守真按:故初祖慧遠大師云與經上所言全合,職是之故也。)
是為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作成是觀者,④倒序重組:是觀作成者。)
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佛弟子孫守真按:現身:現前業報身。②單字想複詞 ⑤添字還原 )
佛告阿難: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佛弟子孫守真按:佛本身之形像既成,則想佛之影響力。)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佛弟子孫守真按:看吧!果然是用「心眼」不是肉眼!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佛弟子孫守真按:在在言「心」觀,非肉眼觀也。蓋肉眼將隨此報身捨我而去,唯「心眼」如「業」,同我流轉無盡。)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佛弟子孫守真按:故從一而入即可普遍一切。下見「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亦此理也。)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佛弟子孫守真按:「授記」我所觀想見者,非妄想,乃諦觀。現前,則是現量,非比量。)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復當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佛弟子孫守真按:柔軟=柔和。七星大法‧五官會通。)
以此寶手,接引眾生。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佛弟子孫守真按:其輪有千輻、其輻有千數。)
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佛弟子孫守真按:即無所障礙。)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亦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佛弟子孫守真按:①斷句: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面各=各面。④倒序重組。)
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缾,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𢿙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𡍫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𢿙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佛弟子孫守真按:此「成」不妨想成「成見」之成。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凡人「成見」不好,以其邪見立知,若此「成見」甚好,以其堅固不退,一「成」不變。猶吾人云「養成好習慣」,此亦「養成好成見」也。成見如習慣,本無好壞,如水載覆,如刀殺伐,各由其人、各因其本質耳。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佛弟子孫守真按:在此之前眼目不得開者,如李炳南老居士當初給淨空老和尚的三條規矩也。)
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佛弟子孫守真按:同前。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佛弟子孫守真按:此應是缺一頁(半葉),今依別本補如下:
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想是隨想,觀乃諦觀,有程度、精粗之別也。
「心力」且不可及,況「眼力」乎?參詳世尊在《楞嚴經》中論此二根之能力。
可見眾生能但以憶想而「成就」其「見」者,亦得阿彌陀佛慈悲大願力加持故也。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佛弟子孫守真按:唯大小有異,而餘皆同。)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佛弟子孫守真按:①斷句:疑此當句讀作如此,若讀成「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就成了觀音、勢至身同眾生凡夫身了。二大菩薩其身形如前所述,不可能同眾生也;至少在吾輩觀想時,不能、也不是如此。2021/5/21 下午 02:24:04)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佛弟子孫守真按:者=的=之(情況/情形,代名詞)。告二者上品上生的/之情形。)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佛弟子孫守真按:者=的(話)。)
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佛弟子孫守真按:真實,如如。)
二者,深心;(佛弟子孫守真按:不動。)
三者,迴向發願心。(佛弟子孫守真按:一向專念、一心繫念。)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
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佛弟子孫守真按:七日,科學語言,亦文學語言。若如愚凡者,不得科學語言七日成就,則此七日,讀成文學語言:「功德圓滿之日」也。故其間努力不懈,無或疑惑退心,實為至要。故下接「精進勇猛」,以其修成前即如是,不曾分作兩段、人前人後、陽奉陰違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𢿙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佛弟子孫守真按:「七寶宮殿」四字疑衍或有錯簡。此前後均為人眾,何突插入一句建物?彭際清本亦有此四字。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𢿙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佛弟子孫守真按:精進其「精進勇猛」之心,再接再厲!蓋此等人已與佛心相印,故印可勸進。)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佛弟子孫守真按:具足者,猶圓滿,謂無欠缺,能見全身全相也;非佛、菩薩色相具足與否也。佛菩薩本自具足,何有不足具者?
∴ ④倒序重組⑤添字還原:生彼國已,(能)具足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副詞,修飾動詞(能)「見」的程度。)
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佛弟子孫守真按:能如此奮迅者,蓋上品以「慧」成就,於第一義諦早自瞭然,有此根柢已。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佛弟子孫守真按:非如是上品者,不能如此迅速見佛,況我等閻浮薄凡,於第一義諦了無所知、不識之無者。故佛菩薩不現前、不應世,豈無以耶?)
上品中生者,(佛弟子孫守真按:者=的(人)、的(情形)、的(條件)……。)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佛弟子孫守真按:此手當是手指,謂合掌而十指交叉也。)
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佛弟子孫守真按:一夜即開——此「夜」乃我世界之夜,極樂世界,無有日夜。)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佛弟子孫守真按:即其修行之根柢。)
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侍諸佛。(佛弟子孫守真按:飛,文學語言,非科學語言之飛行也,故瞬間移動、一念即至,亦屬此類;總之,不是用「走」或「跑」等足部動作,故云「神」足通也,非凡足、肉腳也。)
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佛弟子孫守真按:⑧找對主詞:誰現前?無生忍現前之後,得以授記也。)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佛弟子孫守真按:故佛相好,乃真諦義也。於真諦義不甚了了,則見佛相亦不甚了了。一切法從真實心中作,馬虎不得,沒得商量!吾輩行人能不勠力哉?!)
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智慧、明了為第一(上品),持戒第二(中品)。蓋「上、中、下」即「慧、戒、定」三學成就者也。)
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持戒而未明瞭第一義者,須先補習教育。)
讚歎出家,得離眾苦。(佛弟子孫守真按:此乃持戒功德耳。可見持戒、出家,不如心清淨、發菩提心(下品下)、行大乘、解第一義(下品中)。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注意各品諸聖讚我之殊異。)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䠆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
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佛弟子孫守真按:苦集滅道,已非第一義諦已。)
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佛弟子孫守真按:意在言外:小乘(非方等)之極致,僅止於此耳。)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佛弟子孫守真按:見不得,但自聞。蓋法眼未開,內眼無見,所謂有眼無珠、盲修瞎練也。)
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法,我來迎汝!」(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此即《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邊地疑城第四十》中所說的「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但知遵循,不解其義,也不知自己本具德能佛性也。與生邊地疑城者之差別,殆僅在於其無「疑惑不信」而但能「依教奉行」也。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生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佛弟子孫守真按:以平生無修(最後報身),故須補習。亦看其人宿世累劫功德如何耳。)
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佛弟子孫守真按:中輩程度在持戒,不必了知第一義。若未能了知究竟實義,畢竟只先生中輩中土。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吾于聽經多年,少聞法師言此,若非親讀《觀經》,云何知佛法語。2021/5/20 下午 04:33:12二讀:2021/5/21 下午 05:21:56)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即便只聞經題,亦須有多大的宿業福報,方有此機緣,真佛法難聞也!)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佛弟子孫守真按:下品具足「定」,無定怎聽話,自後不動搖,一心皈極樂。果然在《觀經》此處,佛世尊本師示我上品慧成就,中品戒成就,下品定成就。終不出三學模範也。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2021/5/21 下午 05:24:17
有口無心,亦只徒勞;無口有心,亦已稱名。
合掌叉手,豈科學語;心不合掌,叉手何益?)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佛弟子孫守真按:能稱佛名,即不再唯「我」獨尊了;捨我歸佛,心亡罪无。)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偏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佛弟子孫守真覆按:下「七」字據彭際清刻本訂。)
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佛弟子孫守真按:「八」字據彭際清本訂。)
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佛弟子孫守真按:「癡」愚「癡」迷果為三毒根本。)
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為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佛弟子孫守真按:下「解脫」二字疑衍。然彭際清本亦有。)
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佛弟子孫守真按:此皆非我境界,如何不自信得中品以上之生?況契入第一義諦,則毋寧上品,豈有中品之分?而祖師大德乃有曰有下下品生即已滿足,豈謙遜二字可喻?亦不諳《觀經》之教法乎?豈不聞世尊告誡「依法不依人!」此愚所以勠力於本國語文能力,而不願但拾人牙後,只聽祖師大德之心得報告者也,而直欲但聞世尊金口親宣者。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孫守真按:者=的(情形/情況)。)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佛弟子孫守真按:唯愚人乃做此事,行此事者唯愚人。所以智慧為第一,學佛正為無上覺。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佛弟子孫守真按:「聲、心」相應,五官會通,是名為「稱」。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2021/5/21 下午 05:43:31
此時八風吹不動,豈為凡情下獄哉?以此功德生極樂,世尊豈是濫慈悲?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佛弟子孫守真按:故知諸法實相者,第一義諦已無惑。如是不生上品蓮,教我《觀經》怎麼成。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受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得諸佛現前三昧。(佛弟子孫守真按:⑧找對主詞⑤添字還原:現(其人)前,即不久花開見佛也,則非中品以下者已。)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佛弟子孫守真按: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即前「生彼國已,得諸佛現前三昧」。)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佛弟子孫守真按:君問我見或不見,我告爾我確實見。無處不見處處是,就在心眼心感處。用心體會用心見,旅行就是種看見。凡夫皆知此道理,行者何時才明白。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孫守真按: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我是人中分陀利!直下承當豈敢讓?可憐道友多忒謙,只知禮儀不知節。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弟子孫守真按:何處是道場,不是很明白。為何總執相,不了諸佛說。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佛弟子孫守真按:此時無人,猶如今時。可徵其要,鑑我後人。當無人處,勠力修行。侍女都可,博士不行?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七千一百八十三字)(佛弟子孫守真按:《老子》五千言,《觀經》多二千。神聖天何言,何需言論權。多言只傷氣,嘖言只煩心。煩惱心不斷,六道好卿卿。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2021/5/21 下午 05:54:33)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觀無量壽佛經後序》
西方無量壽佛慈仁博愛,悲願宏深,與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為三友之導師,(佛弟子孫守真按:「三友」疑為「三土」之訛。或「三輩」謂之「三友」也。)
接引群情,徑超極樂世界。彼世界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八功德水、百寶蓮華、寶雲、寶殿、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瓔珞塞滿空中,而尤水、鳥、樹林皆悉演唱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故出廣長之舌,讚嘆而弗能及也。(佛弟子孫守真按:⑧找對主詞⑤添字還原:故(諸佛如來)出廣長之舌,讚嘆而弗能及也。)
然凡群情之所想念,真實欲生彼國,而無不生者矣。諦詳此
《佛說無量壽佛經》所談十六妙觀,蓋「觀」者,將心隨境,名之曰「觀」、攝境歸心,名之曰「觀」;其最深妙,諸祖弗傳之要道也。(佛弟子孫守真按:愚今讀來何深妙?大道至簡不必奧。何故祖師好談玄,所解「觀」義豈「見」道?直恐未見真實義,語塞籠統藏拙趣。如是自誤罪猶輕,若乃導盲誰贖去?是以不敢亦人云,但憑隻眼見分明。多少佛子不讀經,只讀祖師序分文。無怪智慧難如海,上品中生如阿諛。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詳愚前所筆記注解者,「觀」皆與「想」「見」相聯,世尊所謂「觀」者,蓋「想」而「見」之完成的全過程耳。何有如此衲子「將心隨境」「攝境歸心」這般空洞玄奧之理趣者?此多誤人自誤之語,君不見,多少不腳踏實地、無真才實學者,好以玄妙說理,以高自位置,說穿了還不就是老臉拉不下,虛榮心作祟!一張臉皮都捨不了,能捨這全身一整套的臭皮囊?皈依三寶,到頭來是歸依魔教?嗚呼哀哉慟心,何故不寤耶!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2021/5/21 下午 06:11:02)
誠欲群情依之修行,脫或漸次增進,則心無不悟,佛無不成矣。洪惟我
太宗文皇帝愍念群情之意,嘗欲表章之。
仁宗昭皇帝製斯經之序,有曰:「凡一切之人果能體清淨心,發真實願,一念歸誠,有感必應以之,所謂有益於世也。」大哉皇言乎!心、佛之心,廣、佛之教,至矣、盡矣!((佛弟子孫守真按:⑦先抓動詞:「心、廣」。「心佛之心」猶云「體佛之心」。)
今中貴官劉普傑孳孳為善,念念修因,逢此真乘,深生希遇。繇是捐貲,命工印施五千四十八卷,(佛弟子孫守真按:本經不分卷,蓋斯「卷」即「部」也。)
流通十方,亦可謂體
先聖普濟之心,祝
皇上無量之壽,
恩無不酬,德無不報,民康物阜,雨順風調,而法界群生無不蒙益於過、現、未來也。功莫大焉。暇日謁余,以為後序,以紀歲月之瑞。其諸奧義,具載本文云。
大明景泰二年歲次辛未正月上元節僧錄司左講經兼賜萬壽禪寺住持築壇傳戒壇主沙門金陵𥼶道孚序
●●●●●●
第一日沒觀 (心海茫茫水接天 請觀落日如懸鼓。百千三昧自然成 一念方登安樂城。)
第二水想觀 (定水注洋似海溟 須臾變作琉璃池。微瀾不起水更清 宮殿參差倒瀉明。)(佛弟子孫守真按:定,定功之定。②單字想複詞 )
第三地想觀 (地平如掌沒丘陵 無限樓臺皆七寶。有大金幢自下□ 不知他目與誰登。)
第四樹想觀 (七珍行樹響微風 若也一聞登不退。說盡無常與苦空 不須多劫更修功。)
第五池想觀 (水出摩尼十四支 花間演法聲哀雅。金渠分注八花池 生自珠光彩羽奇。)
第六樓想觀 (百寶樓臺百億重 自鳴又有懸空樂。諸天妓樂滿樓中 皆說三歸念念功。)
第七花痤觀 (大寶蓮花特池開 人人自有登攀分。百千瓔絡掛金臺 終不回頭意可哀。)(佛弟子孫守真按:「痤」為「座」之訛。)
第八像想觀 (池上蓮花次第開 要須念念常觀察。紫金光聚立嵬嵬 往聽如來讚善哉。)(孫守真按:嵬=巍,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第九法身想觀 (紫摩金像滿虛空 莫訝身雲無限量。紺目澄清與海同 由來不出一心中。)
第十觀音想觀 (最初悲願舊彌新 逆順途中心自若。十界垂形濟苦倫 何妨戴果又行因。)(孫守真按:「戴罪立功」之戴。)
第十一勢至想觀 (頂上花冠戴寶瓶 經行震動三千界。青蓮紺目紫金形 能使無明醉客醒。)
第十二普法智觀 (晝夜常修淨土緣 慇懃讚歎兼摩頂。忽然三聖立門前 頃刻能令坐寶蓮。)
第十三雜想觀 (分身化佛幾千千 玉樹瓊林并寶殿。大小金𨈴坐儼□ 到頭仙樂勝諸天。)
第十四上品上生觀 (幾年精進智恢恢 佛自來迎天奏樂。今日行裝甚快哉 觀音親執紫金臺。)(佛弟子孫守真按:智慧,愈見愚所領悟者不差,上品,「慧」成就也。
紫金乃真身,佛亦親自來。只因成佛緣,智慧第一階。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五中品中生觀 (持戒持齋是大□ 金沙池畔青蓮上。忽聞化佛語詢詢 耶與諸賢結友親。)(孫守真按:「耶」疑即「即」字,或形訛。中品果然是「戒」成就也。)
第十六下品下生觀 (堪羨茲人智慧深 縱經多劫留宮內。能於地獄更迴心 □聽觀音說法音。)
●●●●(佛弟子孫守真按:此下當是著錄捐刻功德主名氏及貲數,字跡潦草復漫漶不易讀識,茲略不錄。感恩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萬曆三十九年辛亥全罖道扶安楞迦山實相寺開板(孫守真按:此板不精但有心,總是一遍觀佛經。)
(佛弟子孫守真按:以下有手寫咒語、梵文等,以不甚清晰,且又倒置等情,不易識讀,姑略不錄。感恩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