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實境秀 11/ 《周官·冬官·考工記》:「于」上之攠,謂之「隧」。《注》:「攠」所擊之處。攠,弊也。「隧」在鼓中窐而生光...





「于」上之攠,謂之「隧」。《注》:「」所擊之處。攠,弊也。孫守真按:「攠、弊」二字應是疊韻,也可能是雙聲。則此是聲訓。)「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孫守真按:則此隧道乃二通之隧道。「隧」應卽兩端皆通者,「穴」方是一端未通者。) 按:今鍾上受杵之處往往窐深,如圓月形,卽「隧」也。
玉人: 終葵首。《注》:終葵,椎也。孫守真按:「終葵」二字適為「椎」字合音。參《百度百科·終葵》。) 按:「珽玉」以「椎」為首,長六寸,當是圓首;自六寸以下則方。
祼圭,尺有二寸,有瓚,以祀廟。《注》:瓚如盤,其柄用圭,有「流」,前注: 瓚以圭為柄曰圭瓚,以璋為柄曰璋瓚,前有黃金勺,勺端有鼻,鼻下有「流」,所以注酒,故《詩》曰:「黃流在中。」
矢人: 鍭矢參分,殺矢參分:一在前,二在後。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後。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後: 「一在前」者,前有鐵重,與二在後者亭平也。孫守真按:亭,字形結構兼音義  :「等」也,單字想複詞:等秤、「戥子」;字形結構換部首:「停」也。平,字形結構換部首:「秤」。) 五分,而二在前,則鐵稍輕矣。七分而三在前,則鐵更輕矣。
「刃」長寸、圍寸: 矢之匕中「博」,自「博」處至「鋒」謂之「刃」,長一寸;全匕則長二寸。矢匕中有「脊」,微高,圍寸,竝「脊」計之,「博」則不滿寸矣。
梓人: 顅脰。《注》:顅,長脰貌,故書「顅」或作「牼」,(孫守真按:顅、牼雙聲。)鄭司農云:「牼」讀為「」,頭無髮之「」。 按:《莊子》:「而視金人其脰肩」,「肩」與「顅」,同音通用。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九陽神功第3招。从「頁」者,以其與「豆(頭=+==+豆,亦字形結構換部首。)」有關,故从「頁」,謂與身軀之「肩」不同義也,只取其音來轉注。)
匠人: 四阿重屋。《注》「四阿」若今「四注」,屋四面皆有「𩅸」也:屋四面皆有「霤」也) 按:四面垂𩅸曰「阿」,吾鄕謂之「天井」,因而一面垂𩅸亦曰「阿」。
九夫為「井」,「井」閒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閒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閒廣二尋、深二仞謂之「」: 按:一夫受田百畝,兩夫之閒必有一溝。方里而「井」,方十里為「成」,兩「井」之閒,必有一「洫」,一「成」則九「恤」矣。方百里為「同」孫守真按:此「同」从「冂」(坰)之義也,宜為「同」字本義,今通用之義乃叚借或引申者也。),兩「成」之閒必有一「同」,一則九「澮」矣。孫守真按:「曰」應為「同」之訛。)又按:〈遂人〉:百夫有洫,千夫有,〈匠人〉則十井九十夫,卽有洫界之;千井九千夫乃有澮界之,大同小異。
弓人: 凡昵之類不能方。《注》:「昵」或作「」,或為「」;䵑,黏也: 按:「䵒」正字,「昵、暱」借字。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聲符。「昵」「樴」疊韻,而「昵」與「䵑、黏、暱」則是雙聲,均藉音通假爾。九陽神功3招:字形結構兼音義:聲音變化的關係。)
冰析灂: 按:,漆紋也。有似水波鱗鱗之紋。孫守真按:文正公亦用假字:「鱗」即「粼、𥻘」,字形結構換部首。)
夫筋之所由。《注》:,絕起也:孫守真按:則此「幨」與「擔」同从「詹」,蓋形聲兼義也:均有「起」義。單字想複詞:擔當、擔待、擔起、擔得起、擔不起、承擔、挑擔…… 按:「幨」與「輪雖敝不𰲈」之「𰲈」同義。孫守真按:「𰲈」原文異體作缺字:「𰲈」从「攴」不从「攴」今夫茭解中有變焉故校 茭解,謂「隈」與「簫」相接之處,弓幹之端,析為兩歧,而以「簫」剚入。「幹」勢向內,「簫」勢向外,形制有變,故抗「弦」有力,是以「校」也。孫守真按:校,單字想複詞 :調校的校。)
下柎之弓,末應將興: 下柎,謂「柎」不高而力弱也。「興」謂把處有搖撼之患。孫守真按:「把」,單字想複詞:手把、把手的把。)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