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詩索隱-歷代名句鉤連:《戰國策·趙策·孝成王》「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由洪邁〈《容齋四筆》序〉而來

   下載:http://bit.ly/3qj0ZMF

http://bit.ly/2PHiTLJ

全部講義:http://bit.ly/2khF8Ic  

《戰國策》

〈趙策〉

《孝成王

惠文王子。元年。補曰:名赧王五十年丙申。)

太后恵文王威后。)

新用事急攻之,氏求救於曰:「必以長安君為質。」長安孝成母弟曰:《索𨼆》云:「亦有長安,今地缺。」按〈趙丗家〉封長安君。《正義》云:「即饒陽也。」明長安是號。)

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官名。)(孫守真按:左,佐;師,傅,保也。字形結構換部首單字想複詞又「師」,「京師」的「師」,謂官之長也;猶京師為諸城市之長也。
明謂:明白地告訴,擺明、說白了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此「令」字不可小覷,全文之樞紐也。詳下「令、使」,「使令,同義複詞」處。)

觸讋願見太后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補曰:觸讋,云:「一本無『言』字。《史》亦作『龍』。」按《說𫟍》:魯哀公孔子夏桀之臣有左師觸龍者,謟䛕不正。人名或有孫守真按:原文「同」誤「回」。

此當從「讋」以别之。願見太后,本復有「太后」字,《史》同。《史》云:「之入徐趋而坐。」「胥」字當是。)(孫守真按:胥=須;=,同音通假。字形結構兼音義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乆矣。𥩈自恕乆不見,冝得罪,今自寛而求見。)

恐太后之有所孫守真按:「」原作「王」,似是點畫不清故爾。

(「郄、郤」同。以巳病足,因恐後不能前,亦自恕以及人也。)(孫守真按:
是也。推己及人為恕也。從此體貼切入,是其高著
此「」後接動詞或狀態之句式,同「不知老將至」,蓋強調「之」字前之「老」,此則強調「太后玉體」也。
=己。因=因而。
所,不定詞;有所郄=(或)有所郄。有所===莫須有
==隙,
字形結構換聲符
七星大法心理上之有隙,即不快,生理上也不快、不舒服也。)

故願望見。」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望見太后,姚本復有「太后」字,《史》同。)

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耳。」曰:「鬻、粥」同。姚云:「一本去『鬲』字。」)(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九陽神功3。)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歩,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身孫守真按:本「嗜」作「耆」,字形結構換部首
殊不欲食=很不想吃飯
很沒有胃口。殊==很。不欲=不想。
強健,步行,同義複詞。強步=健行。對錯問題,回到二作:前言其足有疾,不堪急行,故此「強」為「勉強」義較勝。
益,
單字想複詞:增益。少=稍。少益嗜食稍微增加了一點食慾稍微增加了一點胃口。「少」字貫下句「和於身」讀,添字還原:「少益嗜食,(少)和於身。」謂食慾與老身都得到適當的或一點療癒了。
和於身=暢於身=看到「於、于、在」,要想到:
倒序重組:於身(通)暢全身舒暢、通體舒暢全身舒服多了。和暢,同義複詞,〈蘭亭集序〉「惠風和暢」。單字想複詞

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息,其子;舒祺,名也。)(孫守真按:單字想複詞子息。)

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𥙷黒衣之數屍祝之服,所謂𥙆服。(孫守真按:本書「礻、衤」亦混用不分也。且筆畫或有不清、隨便者,當以字義求覈之,勿拘其形,可也。
=
尸,
字形結構換部首部件字形結構換聲符
字形結構兼音義:玄,黑色也。故字从「玄」,黑衣=玄衣=。)

又〈蕭望之·注〉:朝時皆着皂衣。𥙆服,《韻書》:好衣也。按《晉·輿服志》:秦人以玄為𥙊服。其誤以「礿」為「𥙆」乎?《増韻》:黑衣戎服。《左氏》:均服振振。「均」即「𥘩」,以下文「衛王官」推之,(孫守真按:上下文(前後文) 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戎服是也。𥙷曰:「數」《史》作「缺」。「願令」一本「願得」。

以衛王死以聞。没者,沉溺之辞。𥙷曰:「没」《史》作「昧」。)(孫守真按:「宮沒」本作「官沒」,「一作『宮昧』」。
「未」即「沒」,同音通假也。
字形結構兼音義。故「妹昧」之音與「沒有」之「」,至今全同!(聲調不重要)。未=沒,則字形結構換部首=沒也。亦同音通假而已。故昧死以聞一作沒死以聞。若然,依此理,「沒」之讀音當標為「ㄇㄟˋmèiㄇㄟˊméi」方合通「昧」之旨,不當標「ㄇㄛˋ,蓋古文文言未有以「沒」讀「ㄇㄟˊméi」者(殆至唐詩宋詞後方有此音讀),故牽合之耳。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舊注以「沒」讀成了「沉溺」、沉沒,
單字想複詞,是對錯問題,回到二作並不合也;否則就是找對主詞:何者沉溺、沉沒?「知死」也。故「沒死」=無知於生死之分際於生死之際茫然無知不知死(活)、昧於生死之意。)

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孫守真按:幾何,年歲,同義複詞。幾何=何。年幾何,倒序重組:幾歲,多少歲。幾何=多少。)

對曰:「十五歳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死則壑。)

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曰:「婦人異甚!」異於𠀋夫而有甚焉。)(孫守真按:兩個在「軋車」。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太后(太君)一定是覺得丈夫(男人)都是把自己的孩子當作政治的籌碼或事業的附庸(如劉邦之輩),不是真正愛憐孩子吧。)

對曰:「老臣竊以為之愛后,媪,女老稱。(孫守真按:名稱,同義複詞。)

后,太后女𥙷曰:一本「媪」,一本作「太后」;「太后」稱「媪」,非也《春秋》《後語》並作「太后」。媪,烏老反。)(孫守真按:嫁至燕國則為后,猶嫁至某家則為某氏子或某氏女也。
媼,蓋承前太后自稱「老婦」而來。此突顯左師於太后之親暱也,故太后於盛怒下猶願見之。若「媼」字非也,則何故明知故犯,下復又用「媼」字?顯明其刻意、非偶誤或後人誤書也,乃反倒是句眼所在。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賢於長安君孫守真按:賢,優,。)

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逺之送后也,持其踵,孫守真按:抱持、把持、把捉,同義複詞。單字想複詞。)

為之泣念,悲其逺也,念且悲。)孫守真按:遠什麼?找對主詞:遠行、遠嫁。)

亦哀之矣。孫守真按:矣==甚。)

巳行,非弗思也。𥙊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失意於乃反爾。)(孫守真按:反則見欺或見休已。)

豈非計乆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孫守真按:「計」字貫下讀。添字還原找對主詞:豈非計久長,(計其)有子孫相繼為(燕)王。謂后能生嫡長,承大寶也。王,哪國王?也。承前省略+當然省略。
計,冀,同音雙關?)

太后曰:「然。」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之為孫守真按:往前推,推到初立國時。)

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孫守真按:後繼,同義複詞。其繼=其後。)

曰:「無有。」曰:「微獨趙,「㣲」猶「非」。)(孫守真按:微=無。微獨=無獨,無獨有偶之無獨也。字形結構兼音義雙聲通假 單字想複詞。「微斯人,吾誰與歸」「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之微。)

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下左師對。𥙷曰:《史》此下有「曰」字。)(孫守真按:不聞之聞,即袁枚官癖〉之「聞其事」之「聞」;即「新聞」之「聞」。七星大法五官會通:(聽)聞==知,不要死在一點上,永遠注意對立面不聞即不見即不知也。
注意這裡穿插太后短答,是決定必要的,非累贅——斯愈見觸讋特意停頓、誘導太后收心凝神專聽之苦心也。當時情景因茲傳神,歷歷如在目前。是即雖死猶生,是即「一死生、齊彭殤」已。

此其近者禍及身、逺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侯𥙷曰:一本作「孫」。孫守真按:原文「本」若「不」。
謂其不善,故絕後也。

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重器謂名位、金玉。曰:「位」字上下文可考。)(孫守真按:未詳《正》曰者何意也。
氏此云「德不配位」也。)

今媪尊長安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孫守真按:腴,原作異體缺字:目臾,且「臾」乃「𢈔」內形。其字从「目」蓋形訛也。)

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有功於國,孫守真按:趕不的及。及今==把握現今的機會也。添字還原找對主詞:「令」什麼或「令」誰有功於國?長安君也。令=使,今白話依然。故下文改用「使」,抽換字面爾。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使令,同義複詞。)

一旦山陵崩,孫守真按:諱太后崩殂也。)

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老臣以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后。」孫守真按:此文言「以為」,與白話有差嗎?雖然,仍可倒序重組添字還原讀成「故以(媼為長安君計)為其愛不若燕后」也。為=是。
層面整體動態觀:太后著眼於男女少長,觸讋措意在為子孫計。)

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乗質於兵乃出。孫守真按:約束束帛束裝之束。《戰國策.燕策二》:「老婦不知長者之計,乃命公子束車製衣為行具。」束車即此約車。故知「約束」同義複詞,抽換字面爾。
看到「於、于、在」,要想到:
倒序重組:質於齊=於齊(作人)質。添字還原。約車百乘=約百乘車=束百乘車備了百輛車。文言、白話,有這麼懸隔嗎?不會讀,不懂讀爾。真會讀、真懂了,怎麼不通?哪有不「白」?吾國國文教育,該好好省思改革了,不能再像之前只教注釋翻譯了。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3/16/2021 10:15:56 PM【掃除白話文盲、廓清文言潛能:我從不覺得文言與白話有多大的隔閡,自從我開始讀懂文言之後.也不覺得文白夾雜是多大的罪過,而我們卻寧願容忍金星火星文種,也不肯留一席地,通古今河.

子義之賢人。)

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內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孫守真按:而況百姓乎?而況草民、庶民乎?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洵今日富二代之箴言也。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記元年觸讋諒毅(孫守真按:單字想複詞。)

以從容納說而取成功(孫守真按:說,單字想複詞:說法、道教、說服、論說。
成功,
倒序重組:功成。)

與夫強諌於𢌜、怒罵於坐、髪上衝冠、自待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孫守真按: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元帝張猛人不當如是邪?』二士有焉。(孫守真按:聴,今《漢書》作「」,是也。)

𥙷曰:程子釋《易》自牗」曰:左師因其明而導之,故其聽也如(孫守真按:讋,今《四庫》本程《傳》作「」。)

張良招四皓輔太子亦然。愚謂二事同傳可也。(孫守真按:流傳之傳。)

·陳翠說太后章〉與觸讋𩔗亦可並觀諒毅事不同,後亦失對辨說見後。)(孫守真按:《伊川易傳》頗可資用,故錄附後。
其聽也如響,如響,
斷句單字想複詞:如響之應聲也。
由前「約車」之「約」,疑此《易習坎》六四爻辭「」亦有關也。)

 

伊川易傳》

《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伊川易傳》卷二)

   詳校官侍郎(臣)謝墉

   通政使司副使(臣)莫瞻菉覆勘

     總校官檢討(臣)何思鈞

     校對官編修(臣)𥿈

      謄録監生(臣)丁劭經

《欽定四庫全書》

文淵閣

 伊川易傳卷二

宋 子 撰

《周易上經》

艮下坤上)

 謙〈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其有既大,不可至於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後,受之以〈謙〉也。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體𤰞下;山,髙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謙〉之象也。以崇髙之徳而處𤰞之下,〈謙〉之義也

謙亨,君子有終。

 

 

坎下坎上)

 習坎〈序卦〉: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也。理无過而不已,過極則必䧟坎,所以次〈大過〉也。「習」謂重習,他卦雖重,不加其名,獨〈坎〉加「習」者,見其重險,險中復有險,其義大也。卦中一陽上下二隂陽實隂虛上下无據,一陽䧟於二隂之中,故為坎䧟之義。陽居隂中,則為䧟;隂居陽中,則為麗。凡陽在上者,止之象;在中,䧟之象;在下,動之象。隂在上,之象;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說?脫?脫逸?蛻?蛻變?單字想複詞。)

在中,麗之象;在下,巽之象。䧟則為險。習,重也。如學習、温習,皆重復之義也坎,䧟也。卦之所言,處險難之道。坎,水也。一始於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故為水。䧟,水之體也。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孫守真按:倒序重組:維心有孚(則)亨,行(則)有尚。添字還原
尚,
字形結構換部首:賞,單字想複詞:論功行賞,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功=賞。 行有尚=行有賞=行有功。)

 陽實在中,為中有孚信。孫守真按:單字想複詞:中心、心中。中=衷。字形結構換部首

維心,亨:維其心誠一,故能亨通。孫守真按:如程子讀,則添字還原:「誠一」已。維心維(其)心(誠一)。)

至誠可以金石、蹈水火,何險難之不可也。孫守真按: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亨+=亨通。單字想複詞,同義複詞。)

行有尚,謂以誠一而行,則能出險,有可嘉尚,謂有功也。不行,則常在險中矣。孫守真按:果然,子亦謂「有尚」即「有功」也。)

彖曰:習坎,重險也。孫守真按:即今俗云「關關難過關關過」之關關也。以其能如此關關皆過,不「尚」而何?此「蓋高尚」也。)

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佛弟子孫守真按:誠信,同義複詞。《佛說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孫守真按:用=以。看到「以」,要想到:倒序重組:樽酒簋貳,以缶納,約自牖。斷句。納受、接納、接受、納用,納即用也。用缶納=以缶用=用以缶。謂「樽酒簋貳」(貳====等等=云云=此類)。若能以缶質,而不用奢,則儉約之風自啟(風氣自開)。牖,戶牖,窗牖,取其「開、啟」義也。〈習坎〉既接〈大過〉之後,大過太過則奢侈已,故奢从大,侈从多(過)。故此明其儉約,才可以无咎也。傳以為君臣進諫之儀,則或曲解歟?
貳,
字形結構兼音義同音通假為「爾」==如此(諸如此類)。單字想複詞爾等爾時爾爾之爾。貳即爾爾也。重言之,故云「貳=弍」。故知「貳==等」。樽酒簋貳=酒樽(與)簋等等。添字還原倒序重組
=,疊韻或同音通假(均从「弋」聲)
單字想複詞:款式、形式、型式也。樽酒簋貳,謂樽、簋諸器式,(若能)用缶納,(則)約自牖。用缶納=以缶納。已詳前。如是,則習坎亦能无咎矣。亦滿招損、謙受益之意也。
愚不敢遂以《傳》舊說為尚者,決非標新立異也;蓋不解何故必自窗牖或戶牖
(「牖」字从「戶」,亦門戶也)納受也?即使抽象化為文學語言,取其採光、光明之義,然亦與前文酒食器何干?上下文(前後文)對錯問題,回到二作:何必要放在窗戶或由窗牖、乃至戶牖、門戶進納或結納也?此若非有古禮明據,愚固不敢驟信盲從之耳。當仁不讓於師。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似亦有詞義上之關聯也,如蓬戶甕牖。甕即缶也。而歌,即擊而歌也。瓦缶亦恆連用。皆不出儉約、儉嗇之義也。此承前〈大過〉而來,愈切。
又或「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
「樽酒、簋,貳(物)用缶納,約自牖」。斷句添字還原。貳==二,謂樽酒與簋,酒食二物也。酒食=飲食。舉二必需物以代一切用度,勿奢(〈大過〉=太過),必儉,當「」此「德行」也,援為常例,而不是但一時興起或逢場作戲耳。
或:貳==載。再拜=載拜。一而再,再而三=一而二,二而三。貳用缶納,即「再用缶納」、即「用缶納」。故本卦:「水至,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貳」即「洊」也;常即儉澹尋常不浮誇飾也;習教事即若此「約自牖」,即民心自化也,「教」「化」,風行草偃也。自,「民德歸厚」之「歸」也。句式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貳用缶納,約自牖」矣,前因後果也。
「洊」即「習」即「復」即「屢」即「貳(=再)」也。即再接再厲,須有恆(常)意。故常德行,方能習教事,習教事則可德行常也。此〈習坎〉之時義乎?)

六四隂柔而下无助,非能濟天下之險者,以其在髙位,故言為臣處險之道。孫守真按:為,單字想複詞:為君難、為父、為兄……作為(做為)的「為」。故言=故道=故說=故謂。)

大臣當險難之時,孫守真按:大臣為陰,君為陽。)

唯至誠見信於君,其交固、而不可間,又能開明君心,則可保无咎矣。夫欲上之篤信,唯當盡其質實而已。多儀而尚飾,莫如之禮孫守真按:享=字形結構換部首,享=饗,象形造字vs形聲造字 )

故以燕享喻之。言當不尚浮飾,唯以質實,所用一樽之酒、二簋之食,孫守真按:則子解「貳」為「二」已。燕享豈有此制?若有,是用典、專有名詞、字彙詞彙能力的問題了,是愚專業知識不足故爾。
程子亦是用
添字還原倒序重組讀法也,原文只是「樽酒」與「簋貳」,添了「一」於樽酒、「食」於簋。)

復以瓦缶為器,質之至也其質實如此,又須納約自牖納約,謂進結於君之道孫守真按:不知此義何憑?約,何有結於君之義?其當以「納」為「進……之道」義也。)

牖,開通之義。室之暗也,故設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處,以況君心所明處。孫守真按:此亦添字,添了「通明」,原文只有自牖,沒有「通明」也沒有「明」、更沒有「處」也。原文是「納約自牖」,不是「納明自牖」也。是添字還原還是添字篡改?猶須對錯問題,回到二作細細審奪也。又「納約自牖」如是斷句,豈是必然?則又詳愚前所思者已。)

《詩》云:「天之牖民,如壎如篪。」公訓「牖」為「道」,亦開通之謂。孫守真按:道,字形結構換部首:導。單字想複詞:開導,同義複詞。與「牖」取「開、啟」義均有「開」也。
可見夫子亦是藉
七星大法單字想複詞,此二法來讀懂也。由牖而道,由道而想到開通,通道,同義複詞。然吾國先輩都如此,不言明其讀懂之過程與切入解題之方法與視角,但有最後演算之結果也。要不因發行成本不宜贅述,要不即「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要不即但憑一己之天賦資質靈感之不可捉摸、不具可重複性、可操作性者也。故懂的總是那幾個天才,然後吾人再讀他們的注釋與翻譯,拾其牙慧,甘作後學。)

人臣以忠信善道於君心,孫守真按: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道、導,相關也。
可見程子蓋以「」釋「」也;則納針補納、結納、衲衣之衲。
單字想複詞字形結構換部首,同義複詞。)

必自其所明處,乃能入也孫守真按:「入」亦「納」也。入==納,字形結構換部首。即愚前論之「接納」、「採納」(採用)義。)

人心有所蔽、有所通。所蔽者,暗處也;所通者,明處也。當就其明處而告之,求信則易也。故云「納約自牖」。孫守真按:倒序重組添字還原:自牖(以)納約。則子謂納約猶締結也。
如是明處、暗處,與前「樽酒簋貳」何干?說得頭頭是道,卻實不著原文邊際。吾人若能虛衷求是,自不難見此可疑諸處。非對誰有成見也,但對事有求真耳。
對錯問題,回到二作上下文(前後文)之所以為九陽神功七星大法俱有者此也。蓋吾人往往易於離經一字,大放厥辭;漠視前後,妄加揣測。又如今日白話語境,知「匪夷所思、恭喜、發財」等語彙,卻不知其語彙中所構成之字詞,如「匪、夷、所、喜、發」究竟何義者,比比也。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能如是,則雖艱險之時,終得无咎也且如君心蔽於荒樂,唯其蔽也故爾雖力詆其荒樂之非,其不省孫守真按:故爾1.=故,爾,語助,拉長加強「故」字語氣。2.故然=因此(故如此之義,爾=如此)。3。故汝。(爾=「爾虞我詐」的爾。)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如……何=奈……何。=,雙聲通假。字形結構兼音義聲音變化的關係。
其,代名詞,
找對主詞:代「君」也。
下同,不贅。)

必於所不蔽之事,推而及之,則能悟其心矣。自古能諫其君者,未有不因其所明者也。故訐直強勁者,率多取忤而温厚明辯者,其說多行。且如漢祖戚姬,將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羣臣争之者衆矣,嫡庶之義、長幼之序,非不明也,其蔽而不察(佛弟子孫守真按:省察,同義複詞。前用「省」此用「察」,抽換字面作文爾。上下文(前後文)。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四老者,髙祖素知其賢而重之,此其不蔽之明心也,故因其所明而及其事,則悟之如反手孫守真按:易如反掌、反掌折枝之換句話說耳。單字想複詞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且四老人之力,孰與張良羣公𡖖、及天下之士其言之切,孰與周昌叔孫通然而不從彼而從此者,由攻其蔽、與就其明之異耳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攻就。先抓動詞。)

又如趙王太后愛其少子長安君,不肯使質於,此其蔽於私愛也。大臣諫之雖強,既曰蔽矣,其能聴乎愛其子而欲使之長久富貴者,其心之所明也,故左師觸因其明而導之以長久之計故其聴也如響孫守真按:上下文(前後文)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如響」「反手」。七星大法五官會通不要死在一點上,永遠注意對立面:肢體、物理vs心理心智。)

非惟告於君者如此,為者亦然。夫,必就人之所長;所長者,心之所明也;從其心之所明而入,然後推及其餘,孟子所謂「成徳達才」是也(佛弟子孫守真按:然而吾人受教者卻不能如此,否則廢退,不會的永遠也不會了。如何能有效提升自己的眼界與見識?君子不器也。故曰,古之學者為己,為己而學,下學而上達學無止境無知唯我獨尊何降伏其心,自與教方授者國家機器不同之考量已。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戰國策》

〈趙策〉

《孝成王

惠文王子。元年。補曰:名赧王五十年丙申。)

太后惠文王威后。)

新用事急攻之,氏求救於曰:「必以長安君為質。」長安孝成母弟。曰:《索》云:「亦有長安,今地缺。」按〈趙世家〉封長安君。《正義》云:「即饒陽也。」明長安是號。)

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官名。)

觸讋願見太后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補曰:觸讋,云:「一本無『言』字。《史》亦作『龍』。」按《說》:魯哀公孔子夏桀之臣有左師觸龍者,謟䛕不正。人名或有此當從「讋」以別之。願見太后,本復有「太后」字,《史》同。《史云:「之入徐趋而坐。」「胥」字當是。)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自恕久不見,宜得罪,今自寬而求見。)

恐太后體之有所(「郤、郤」同。以病足,因恐後不能前,亦自恕以及人也。)

故願望見。」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望見太后,姚本復有「太后」字,《史》同。)

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耳。」曰:「鬻、粥」同。姚云:「一本去『鬲』字。」)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身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息,其子;舒祺,名也。)

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黒衣之數屍祝之服,所謂服。又〈蕭望之·注〉:朝時皆著皂衣。服,《韻書》:好衣也。按《晉·輿服志》:秦人以玄為服。其誤以「」為「」乎?《增韻》:黑衣戎服。《左氏》:均服振振。「均」即「」,以下文「衛王官」推之,戎服是也。補》曰:「數」《史》作「缺」。「願令」一本「願得」。

以衛王死以聞。沒者,沉溺之辭。曰:「沒」《史》作「昧」。)

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死則壑。)

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曰:「婦人異甚!」異於夫而有甚焉。)

對曰:「老臣竊以為之愛后,媼,女老稱。后,太后女補》曰:一本「媼」,一本作「太后」;「太后」稱「媼」,非也《春秋》《後語》並作「太后」。媼,烏老反。)

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之送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念且悲。)

亦哀之矣。行,非弗思也。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失意於乃反爾。)

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之為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微」猶「非」。)

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下左師對。補》曰:《史》此下有「曰」字。)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侯補》曰:一本作「孫」。

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重器謂名位、金玉。曰:「位」字上下文可考。)

今媼尊長安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老臣以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后。」

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兵乃出。子義之賢人。)

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內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記元年觸讋諒毅,皆以從容納說而取成功與夫強諫於、怒罵於坐、髮上衝冠、自待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元帝張猛曰:聽人不當如是邪?』二士有焉。補》曰:程子釋《易》納約自牗」曰:左師因其明而導之,故其聽也如張良招四皓輔太子亦然。愚謂二事同傳可也。〈·陳翠說太后章〉與觸讋亦可並觀諒毅事不同,後亦失對辨說見後。)

 

伊川易傳》

《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伊川易傳》卷二)

   詳校官侍郎(臣)謝墉

   通政使司副使(臣)莫瞻菉覆勘

     總校官檢討(臣)何思鈞

     校對官編修(臣)

      謄錄監生(臣)丁劭經

《欽定四庫全書》

文淵閣

 伊川易傳卷二

宋 子 撰

《周易上經》

艮下坤上)

 謙〈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其有既大,不可至於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後,受之以〈謙〉也。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體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謙〉之象也。以崇高之德而處之下,〈謙〉之義也

謙亨,君子有終。

 

 

坎下坎上)

 習坎〈序卦〉: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也。理無過而不已,過極則必陷坎,所以次〈大過〉也。「習」謂重習,他卦雖重,不加其名,獨〈坎〉加「習」者,見其重險,險中復有險,其義大也。卦中一陽上下二陰陽實陰虛上下無據,一陽陷於二陰之中,故為坎陷之義。陽居陰中,則為陷;陰居陽中,則為麗。凡陽在上者,止之象;在中,陷之象;在下,動之象。陰在上,之象;在中,麗之象;在下,巽之象。陷則為險。習,重也。如學習、溫習,皆重復之義也坎,陷也。卦之所言,處險難之道。坎,水也。一始於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故為水。陷,水之體也。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陽實在中,為中有孚信。維心,亨:維其心誠一,故能亨通。至誠可以金石、蹈水火,何險難之不可也。行有尚,謂以誠一而行,則能出險,有可嘉尚,謂有功也。不行,則常在險中矣。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六四陰柔而下無助,非能濟天下之險者,以其在高位,故言為臣處險之道。大臣當險難之時,唯至誠見信於君,其交固、而不可間,又能開明君心,則可保咎矣。夫欲上之篤信,唯當盡其質實而已。多儀而尚飾,莫如之禮故以燕享喻之。言當不尚浮飾,唯以質實,所用一樽之酒、二簋之食,復以瓦缶為器,質之至也其質實如此,又須納約自牖納約,謂進結於君之道。牖,開通之義。室之暗也,故設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處,以況君心所明處。《詩》云:「天之牖民,如壎如篪。」公訓「牖」為「道」,亦開通之謂。人臣以忠信善道於君心,必自其所明處,乃能入也人心有所蔽、有所通。所蔽者,暗處也;所通者,明處也。當就其明處而告之,求信則易也。故云「納約自牖」。能如是,則雖艱險之時,終得無咎也且如君心蔽於荒樂,唯其蔽也故爾雖力詆其荒樂之非其不省必於所不蔽之事,推而及之,則能悟其心矣。自古能諫其君者,未有不因其所明者也。故訐直強勁者,率多取忤而溫厚明辯者,其說多行。且如漢祖戚姬,將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群臣爭之者眾矣,嫡庶之義、長幼之序,非不明也,其蔽而不察?四老者,高祖素知其賢而重之,此其不蔽之明心也,故因其所明而及其事,則悟之如反手且四老人之力,孰與張良群公、及天下之士其言之切,孰與周昌叔孫通然而不從彼而從此者,由攻其蔽、與就其明之異耳。又如趙王太后愛其少子長安君,不肯使質於,此其蔽於私愛也。大臣諫之雖強,既曰蔽矣,其能聽乎愛其子而欲使之長久富貴者,其心之所明也,故左師觸龍因其明而導之以長久之計故其聽也如響非惟告於君者如此,為者亦然。夫,必就人之所長;所長者,心之所明也;從其心之所明而入,然後推及其餘,孟子所謂「達才」是也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