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阿彌陀經(吳譯)》實境秀 第15-2集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人度人道經) 卷下:佛告阿逸菩薩等:我皆語若曹是世五惡,勤苦如是,令...

佛告阿逸菩薩等:我皆語若曹是世五惡,勤苦如是,令起五痛,令起五燒,展轉相生。世間人民不肯為善,欲作衆惡,敢有犯此諸惡事者,皆悉自然當具,(佛弟子孫守真按:具,單字想複詞:具獄。)

更厯入惡道中。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衆見之,壽終𧼈入至極大苦愁憂酷毒自相燋然,轉相燒滅,至其然後,(佛弟子孫守真按:然=如此。後=之後。謂前事已具後,又復共作怨家……)

共作怨家,更相傷殺,從小微起,至大困劇,(佛弟子孫守真按:冤冤相報故。)

皆從貪婬財色,不肯忍辱施與,各欲自快,無復曲直,欲得健名(佛弟子孫守真按:美名,莫名,虛榮,人氣。)

為癡欲所迫,隨心思想,不能復得,結憤胷中,(佛弟子孫守真按:以不能得,故憤懣不滿也。)

財色縛束,無有解脫,不知猒足。厚已爭欲,無所(佛弟子孫守真按:與前文「錄」同。——「亦復不畏縣官法令,無所避錄。」省錄、避錄。)

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知施善,威勢無幾,隨惡名燋,(佛弟子孫守真按:隨後、不久;隨著,追隨;亦下文「自然隨逐」之「隨」;亦前文之「追」。惡,惡行、惡業。名燋,猶身敗名裂。)

身坐勞苦,久後大劇,自然隨逐,無有解已。王法施張,自然糺舉,上下相應,羅網綱紀,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都無義理,不知正道。

佛告阿逸菩薩等:若世有是,(佛弟子孫守真按:有是,有此,此,代上述諸事——即下文「眾惡諸事」。)

佛皆慈愍哀之,威神摧動,衆惡諸事,皆消化之,令得去惡就善,棄捐所思,(佛弟子孫守真按:思,單字想複詞:見思煩惱。)

奉持經戒,莫不承受,(佛弟子孫守真按:承,直下承當。受,信受奉行。單字想複詞。)

施行經法,不敢違失,度世無為,泥洹之道,快善極樂。(佛弟子孫守真按:度,度日之度。以無為(無欲、無我)過日子,即泥洹之道,或即成就泥洹之道。
猶下文「無為自然」。)

佛言:若曹諸天帝王人民、及後世人,得佛經語,熟思惟之,能自於其中端心正行其主上為善,率化檢御其下,(佛弟子孫守真按:主上、下,上位、在下者。)

敎衆轉相敕令,轉共為善,轉相度脫,各自端守,慈仁愍哀,終身不怠。尊聖敬孝,通洞博愛。(佛弟子孫守真按:洞,洞徹。通洞博愛即通徹博愛。)

佛語敎令無敢虧負,當度世泥洹之道,當斷截死生痛癢、拔惡根本,當斷絕泥犁、禽獸、薜荔、蜎飛蝡動惡苦之道,當佛世,堅持經道,無敢違失。(佛弟子孫守真按:上下文(前後文)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前均為「憂」,後有獨為「憂」,疑「憂」乃形近而訛也。或如前文「曼」字義,遇、當、在也。若為「憂」,則佛世指正法尚存、法運尚在之世也。
大正藏本亦云「曼」一作「遇」。蓋「當曼」於此為同義複詞也。猶云「當值」。)

佛言:若曹當信者云何?第一急當自端身,當自端心,當自端目,當自端耳,當自端鼻,當自端口,當自端手,當自端足。能自檢斂,莫妄動作,身心淨潔,俱善相應,佛弟子:俱==都(與)。)

中外約束,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行步坐起,所作當安,作事所為,當先熟思慮計之,揆度才能,視瞻圖規,(佛弟子孫守真按:大正藏本云「圖」一作「圓」。按:圖,藍圖、設計圖也。或圖謀也。)

安定徐作為之。作事倉卒,不預計熟(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不預熟計。)

為之不(佛弟子孫守真按: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諦、審、專注、仔細、細心也。)

亡其功夫,敗悔在後,(佛弟子孫守真按:敗悔在後,添字還原:敗悔在後(等著)。)

唐苦亡身。(佛弟子孫守真按:唐,荒唐,同義複詞,大也。唐苦=大苦,猶云大敗。俗云「大苦頭吃」。)

至誠忠信,得道絶去。(佛弟子孫守真按:絕找對主詞什麼?絕去諸唐苦亡身之敗悔事也。絕去六道三途、十法界也。)

佛言:若曹於是益作諸善,布恩施德,能不犯道禁忌,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展轉復相敎化,作善為德,如是經法,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者,佛弟子孫守真按:者=的(話、人)。)

勝於在阿彌陀佛國作善者百歲,佛弟子孫守真按:者=的(情況、情形)。)

所以者何?阿彌陀佛國皆積德衆善,無為自然,(佛弟子孫守真按:即前「度世無為」之無為。)

在所求索,無有諸惡大如毛髮。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添字還原:無有大如毛髮(之)諸惡。)

佛言:於是作善,(佛弟子孫守真按:於是=於此(世間、國土)。)

十日十夜者,其德勝於他方佛國中人民作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皆悉作善;作善者多,為惡者少。皆有自然之物,不行求作,(佛弟子孫守真按:不行=不為。行為,同義複詞。
作,創作,作為,勞作,作事=做事=工作。
單字想複詞
不行求作=不去求、不去工作……)

便自得之。是間為惡者多,作善者少,(佛弟子孫守真按:是=此,是間=此間。)

不行求作,不能令得。世人能自端制作善,至心求道,故能爾耳。是間無有自然,不能自給,當行求索,勤苦治生,轉相欺殆,

(佛弟子孫守真按:「殆」應是「紿」的假借字或錯別字。)

調詐好惡,(佛弟子孫守真按:可見「調=詐」,同義複詞。前文亦有「調」此用法——「恣心自在,更相欺調」。:調==詐。詐欺,同義複詞。)

得其財物,(佛弟子孫守真按:賺得、騙得、巧取豪奪得。)

歸給妻子,勞心苦身,如是至竟,心意不專,愡恫不安。人能自安靜,為善精進作德,故能爾耳。(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不專、不安」對下文之「安靜」,故知心意專者,專注、專主而不為外境動、移也。愡恫,亦復修飾「不安」樣貌耳。爾=如此。謂如自然而得——「皆有自然之物,不行求作,便自得之」。)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