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屈萬里全集2·尚書集釋》實境秀 27/ 哀祭類《書·金滕·冊祝之辭》

 哀祭類

《書·金滕·冊祝之辭》

 二年,王有疾,弗豫,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聲符:豫愉。取巧可如此理解,幫助記憶。)

二公曰:我其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孫守真按:二公,三公以外的另二公,故曰「二公」。加周公為三公。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看到「以」,要想到: 倒序重組:未可.以(此事=王有疾,弗豫)戚我先王。或添字還原。以=用也。直接讀成白話之「可以」,亦可也;然須識此根本、本源,地基才紮實!國文教育不要教旁門左道,當教子弟識其本源、考鏡源流也。
戚,
單字想複詞:憂戚,同義複詞。於我心有戚戚焉、休戚與共=快樂偕同,憂戚與共。休=樂、快、福、好、善也。添字還原:休(和)戚與(您)共(一同)。倒序重組:與(您)共(一同)休(和)戚。
上下文(前後文)判斷,可見「穆卜」,必定涉及先王,故下文公乃「自」為也。
戚我先王,即讓家大人
(臺語:序大人擔憂、擔心、掛心也。)

公乃自以為功,為三壇同墠為壇於南方北面。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為……、為……。北面,稱臣,居臣下位。)

周公立焉,植璧秉珪,孫守真按: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璧、珪,上下文(前後文):文末又及此二字!須注意對照來看。
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植=秉」。
字形結構兼音義:璧、珪二字均有玉(𤣩)。)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乃冊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孫守真按:斷句:虐.疾;「虐」修飾「疾」。不一定是「瘧疾」。虐疾=重病。)

若爾三王,孫守真按:爾祢,字形結構換部首。)

是有丕子之責於天,以代某之身。孫守真按:稱「某」者,為尊名諱也。)

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乃元孫不若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爾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

嗚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今我卽命於元龜,孫守真按:斷句:即.命於元龜。命,令也。用玄龜占卜卜問也。)

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
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
可見「屏」對「以」,「其」對「乃」。
其,將,且。乃,於是,將,且。
=用。則「屏」乃不用也,以「以」為「許」時,而「屏」為「不許」的話。
以璧與珪=用璧與珪,豈古人執圭璧板上朝任官之意?屏,則若掛冠綬而去?)

 

 

 

縢,《詩·閟宮·毛傳》:「繩也。」又〈小戎〉傳:「約也。」金縢者,金屬之繩,以之約束物也。本篇有「乃納冊于金縢之匱中」之語,因以名篇。書序云:「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按:本篇文辭淺易,且篇中屢言「周公」,或但稱周公曰「公」,則不特非周公自作,亦非西周初年之作也。東披《書傳》云「〈金縢〉之書,緣周公而作,非周公作也。周公作〈金縢〉策書爾。」洪氏《容齋四筆》(卷一),亦有類此之言。顧氏《當代中國史學》(一二七頁)云:「《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中,最先為人所懷疑的是〈金縢〉。程頤已認這篇非聖人之言。後來王廉王夫之袁枚,都曾對此懷疑(原注:「袁枚著有〈金縢辨〉。」)。」今按:本篇謂占兆之辭為「書」(啓籥見書),言「下地」不言「下土」,皆東周以來之語。《孟子·公孫丑上》引〈鴟鴞〉「迨天之未陰雨」五句後,復引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尚未以〈鴟鴞〉之詩為周公所作。似孔子、孟子,均未見本篇。疑本篇之著成,蓋當戰國時也。(孫守真按:如《周易》歷來增修,如憲法增修條文,蓋古人或以最初,如今人智慧財產權以本源、起頭為其著作權所屬,故屬之周公。豈能以《疏》而謂逕謂《周易》乃人著耶?都無先秦之文?蓋未必須將整個作品綁在一起來看,如翁方綱文獻學之當「分別觀之」(如《莊子》內、外、雜編;或一篇者如〈蘭亭集序〉等書家作品後世題記累增者,豈可以其中有某字某句確為何時代手筆便徑謂通篇皆如是者乎?……《太史公書》全書及單篇亦有此類似現象也),似較妥善。)

 

既克二年,王有疾弗豫1.。二公曰:「我其為王穆卜2.。」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3.

1. 二年,孫氏《注疏》云:「《史記·周本紀》云:『十一年伐紂。』則此為武王十三年。」參〈洪範〉注1。豫,《爾雅·釋詁》:「安也。」

2. 二公,《史記·魯世家》以為太公、召公。穆,敬也;見《楚辭·東皇太一》注。

3. 戚,吳氏《尚書故》云:「戴鈞衡云:『戚,讀若《孟子》「有戚戚焉」之「戚」。趙岐注:戚戚然,心有動也。」此言僅卜未足以動先王也。」(孫守真按:「戚、惻」應是雙聲通假。)

 

公乃自以為功,為三壇同墠4.。為壇於南方,北面、周公立焉5.。植璧秉珪6.,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4. 公,謂周公。功,事也;義見《詩·七月》毛傳。壇、墠(ㄕㄢˋ),《禮記·祭法》鄭注云:「封土曰壇,除地曰。」則壇為土臺,墠為掃地,皆為備祭祀也。三壇,太王、王季、文王各一。(孫守真按:如此則可倒序重組讀作「為同墠三壇」,謂三壇均布置妥當也。)

5. 於,諸本並同;阮氏《校勘記》有說,見注25。為壇於南方,言另設一壇於三壇之南。周公北面立於此壇。

6. 植,孔氏《正義》引鄭玄云:「植,古『置』字。(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有邊讀邊讀哪邊?!)

秉,《爾雅·釋詁》:「執也。」璧,圓形玉器。珪,《史記》作「圭」;義同。此「璧」與「珪」,皆為禮神之用者。(孫守真按:愚愚以為乃做官配件或信物。如圭板(笏)。)

 

史乃冊祝曰7.:「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8.。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于天,以代某之身9.。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乃元孫不若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爾子孫于下地12.;四方之民,罔不13.。鳴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14.。今我即命于元龜15.,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16.;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17.。」

7. 楊氏《覈詁》云:「史,謂内史;主作冊之事。」按:冊祝,謂作冊文以祝告於鬼神也。蘇東披謂冊書為周公所作,似亦未的。且此冊書,是否為當時之史所作,抑為後人傳述之作,亦難遽定。

8. 元,長也;此義習見。(孫守真按:如「元首」。)

此「某」字與下文「某」字,《史記·魯世家》皆作「王發」。發,武王名。因避諱,故以「某」代「發」字。遘,《爾雅·釋詁》:「遇也。」厲,危也;義見《詩·民勞》毛傳。虐,《論衡·譴告篇》云:「威、虐,皆也。」厲虐疾,即危惡之疾。(孫守真按:虐疾=重病。)

9. 是,實也;(孫守真按:字形結構兼音義:同音通假,聲調不重要。)

義見《准南·脩務篇·注》。丕,《史記》作「負」。負,擔也;義見《禮記·曲禮下》孔氏《正義》。此言王在天之靈,有負擔子孫休戚之責任。以代某之身,言以己之死代武王之死。

10. 予仁若考,《史記·魯世家》作「旦巧」。江氏《集注音疏》以「仁若」二字為衍文,謂「考」當為「巧」。按:《論衡·死偽篇》引此文,即作「予仁若考」;《史記》蓋省「仁若」二字,而又讀「考」為「巧」也。(孫守真按:考,壽也。謂有福報壽長也。予=我。若,或。謂不管是我比較好或比較長壽。或倒序重組:若予仁、考。)

仁,《墨子·經說下》:「愛也。」王氏《經義述聞》云:「若,而;語之轉。」于氏《雙劍誃尚書新證》,謂金文「考、孝」二字通用;如〈師●父鼎〉:(孫守真按:●=上大下王=。)

「用追考于剌仲。」〈師噩父鼎〉:「用享考于宗室。」皆以「考」為「孝」。此「考」字當讀為「孝」。則本句意調「予仁愛而孝順也」。(孫守真按:愚意以為「仁」即德行,「考」則壽命,用「若==或」連接義較為富。尤其此乃為續命之祝辭,更宜以「考壽」有關也。言不欲己長命百歲,寧願折壽於兄長「元孫」武王也。
能事鬼神者,亦謂能有命事奉鬼神,若無命,己身已作鬼已,何能事之?故此句亦謂壽考之不若也。材藝之故,故《史記》讀「考」成「巧」,
字形結構換部首:耂(老)工;亦「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之「才、美」也。有才,則有用,有用,則有命,有福祚,常毋須死,在人世之作用未盡,不可卒也。
初愚讀此數句:
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乃元孫不若旦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
乃疑慮於周公如何如此自標榜耶?豈倫豈類?今如此理解後,乃知此句
七星大法文學語言:實即謂:
倘若我姬旦的品德和壽命都多於兄長,在人世間還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日後也還需要我來奉祀先王、上帝,而我的兄長的已盡,壽命已到,當須離開世間的話,那我寧願用自己尚有的陽壽、及還有用的才能,來代替、轉嫁給我的兄長姬發
蓋「能事鬼神」謂還有命也,「多材多藝」謂還有用也
(如今人恆言了「人老了沒用啦、」之類。用不到你,當然就可以走了。如香賤典故也——愚亦如是也,將歸去來兮矣。夫愚原亦作科學語言照字面來理解矣,適所謂「依語不依義」也。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11. 乃,汝。元孫,長孫也;謂武王。

12. 命于帝庭,言武王受命于天。王國維〈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二〉(見《觀堂集林》)云:「書〈金縢〉云:『敷佑四方。』……案〈盂鼎〉云:『匍有四方。』知「佑」為「有」之假借,非『佑助』之謂矣。」(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佑有,亻口月。)

按:敷,溥也;(孫守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敷==廣、大。)

此義前已數見。敷佑四方,言普遍保有天下也。定,安定。下地,對上天而言;即地上,亦即人間。(孫守真按:如此,則此「乃」乃於是之義矣。)

13. 祗,《爾雅·釋詁》:「敬也。」

14. 無,勿也。墜,《廣雅·釋詁二》:「失也。」寶命,謂國運。依歸,猶今語依靠。

15. 即命,就而聽命也。(孫守真按:愚意以為:即,就,連接詞或副詞先抓動詞找對詞性,屈老師是作動詞讀;命,令,用。)

元龜,《史記集解》引馬融云:「大龜也。」

16. 「爾之」之「之」,猶若也;《經傳釋詞》有說。以,用也;義見《詩·載芟》毛。用,謂獻於三王。

17. 屏,偽孔傳:「藏也。」(孫守真按:愚初讀亦以為此,然如此則彷彿要脅先靈,和祂們談條件,謂汝若答應,我才獻璧與珪,若不,則不獻;猶今人拜神曰,汝若保佑我,我才給祢塑金身,或拿多少百分比來還願,若不(祢若不靈),就搗毀祢的神像。豈不怪異荒唐?愚故以為此「璧、珪」當與周公之福祿有關也。蓋有「用進舍藏、用行舍藏」之意也。)

 

乃卜三龜,一習吉18.。啟籥見書,乃幷是吉19.

(孫守真按:未完。蓋曾文正公《經史百家簡編》乃節錄爾。)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