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佛頂首楞嚴經》實境秀 8/ 卷二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眞。我今身、心,復是何物?~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眞,我今身、心,復是何物?(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若)『見』必我眞,(則)我今身、心,復是何物?)
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彼『見』)實我心,令我今見,……)
『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佛弟子孫守真按:殊=異=不同;何殊=何異=(有)何不同。⑤添字還原
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④倒序重組⑤添字還原:(與)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有何不同?)
惟垂大慈,開發未悟。」(佛弟子孫守真按:①斷句②單字想複詞:開示啟發。發=發蒙=啟蒙。發=啟=開,抽換字面爾。)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旣有方所,非無指示;(佛弟子孫守真按: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既有方所=非無指示,有方、有所,即可指、可示。)
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恒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佛弟子孫守真按:②單字想複詞:披荊斬棘、所向披靡之「披」。)
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佛弟子孫守真按:哪裡有「見元」此「物」可見?)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恒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誠)如佛所說。)
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佛弟子孫守真按:謂不論初學到菩薩學位,均剖析不出也,一如佛所教言(佛亦不能剖析出也)。)
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佛弟子孫守真按:所言=說的。的=所。言=說。④倒序重組)
「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佛弟子孫守真按:「物」中不曾有「見」,「見」精、「見」性必在「物」外也。)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佛弟子孫守真按:④倒序重組:象殊=殊象=萬象。)
必無「見精」受汝所指。(佛弟子孫守真按:指不出來見精、見性也。)
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佛弟子孫守真按:非見性所攝、所見;非見,此猶不見、未見、無見也。
⑤添字還原:何者(是)「非見」?)
阿難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佛弟子孫守真按:既已見已,何為非見?
⑤添字還原:何者(是)『非見』。什麼東西是不屬於「見」的。)
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云何(是)『見「樹」』。)
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若『空』(是)『非見』。)
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佛弟子孫守真按:若「空」能自見、能看到、有見的性能,那又是什麼東西被看到呢?)
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無非『(所)見』者。無非是「見」性所攝受、所能感知、見到的。者=的。
①斷句:1. 無非『見』者。2. 無『非見』者,沒有『非見』這樣屬性的東西,也沒有『非見』本身。即無不是『見性』所遍計也,義亦同歸於1讀者。))
佛言:「如是如是!」
於是大衆非無學者,(佛弟子孫守真按:未證阿羅漢者。)
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佛弟子孫守真按:是義=此義;是=此=斯=這……。
終始=原委,猶頭緒。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一時惶悚,失其所守。(佛弟子孫守真按:內不自安,惶惶不可終日。即下文「慴=懾」,③字形結構換聲符 。)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衆: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眞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佛弟子孫守真按:猶云胡謅瞎掰。即〈蘭亭集序〉:「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之「虛誕、妄作」。)
汝諦思惟,無忝哀慕。(佛弟子孫守真按:哀己不如,慕人證悟。
無忝,猶不負。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既已哀慕,若不能諦思惟,但忝而玷,自取其辱爾。故曰「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諦,猶學生菩薩須用心、用功、用功、下苦功也。)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衆,在大衆中卽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衆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佛弟子孫守真按:精見是性真體,色相無性體空。
一種:精見是真實,一種:色相是空幻。)
是非是義。(佛弟子孫守真按:是非是=是不是。⑤添字還原:是(與)非是(之)義=是非是義。)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前(所)緣(諸)色空等象。)
若是『見』者,應有所指;(佛弟子孫守真按:若空色有見性,則必有其所見、所指之物也。)
若『非見』者,應無所矚。(佛弟子孫守真按:若諸空色乃空亡而不見者,則此空色當不會被見到。是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也。
非見,非見性之能所及也。
應無所矚=應無看到的東西。所=的(東西),代名詞。矚=見=看到……,抽換字面爾。)
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佛弟子孫守真按:寡廉鮮恥之「鮮」,②單字想複詞。
⑦先抓動詞:誰不知?前文「非無學者」也。上下文(前後文))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佛弟子孫守真按:①斷句⑤添字還原:1.「無是」(與)「非是」。2.無「是(與)非是」。
意即到底什麼才是(才對),什麼是非(不是)。
到底是怎麼樣。)
佛告文殊、及諸大衆: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並(係)所想(之)相。并=並=竝=都=皆。)
如虛空華,本無所有,(佛弟子孫守真按:別見狂華。東坡詩「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子由新修汝州龍興寺吳畫壁〉)。)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佛弟子孫守真按:一真、真如、不二法。)
云何於中有是、非是。(佛弟子孫守真按:①斷句⑤添字還原:1.「有是、非是」,2.有「是、非是」=有「是(與)非是」。
一如圓成,無非無是。啥都好(一個老和尚,三個小沙彌,甲說說甲好,乙來乙又好,丙亦無不好。)。
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啊。)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佛弟子孫守真按:文殊就是文殊,我就是我,豈復有個「是我」,何況有個「非我」。從中妄加區別,故立各色名相,再從中妄起執著,以為有與非有,得之與失。
妄想分別執著,是故不成「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
一切法從心想生。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是=為。
是文殊、是無文殊。者,語助。者=這(個人)。
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更有一個文殊是文殊這個人,還是無文殊這個人呢?)
「如是,世尊,我『眞』文殊,無『是』文殊,(佛弟子孫守真按:無「是」則無「非(是)」也。)
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佛弟子孫守真按:有「是」即有「非」。)
然我今日非『無文殊』,(佛弟子孫守真按:我,確實有我,有文殊,故不得謂「無文殊」。)
於中實無『是、非』二相。」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佛弟子孫守真按:空應=色空=物=所見。)
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眞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佛弟子孫守真按:色、空為所見所聞。聞、見為能見、能聞。均本見、聞自性性能之一體,而妄作分別前塵影事爾。
如作皮影戲,故曰戲論。只為認識、分別、辯論方便,而生能、所兩端,不復淨圓真心。)
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佛弟子孫守真按:本是一元、一體,若欲加認識,則必有一認識者(見性)與被認識者(所見之物)也。此妄想而出之分別,故如頭上安頭、月外加月,本只一月、一文殊,如是妄想分別執著則成了第二月、二文殊。)
文殊,但一月眞,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佛弟子孫守真按:①斷句②單字想複詞:發,發現,發覺;明,明白、聰明,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
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眞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佛弟子孫守真按:由是,遵循,猶皈依也。反妄即歸真已。
於中,於(此妄想、迷惘、自以為是之)中。⑤添字還原。
指與非指,均是妄相分別影事。
認假為真、迷己逐物;妄盡還源,捨報歸真,翻邪三皈。)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㝠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眞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佛弟子孫守真按: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與……有何差別。)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顚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羣邪,獲眞實心、妙覺明性?」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眞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佛弟子孫守真按:若「自」,必有本體為其「自己」也。自然:自己而然(這樣=然)也。
自然體,自然之本體、體性。
「妙明見」中,其自然之本體何在?
蓋以全體為其本體也,不以任一色、相、物,乃至性能為其本體也。
能見、所見,能所兩端,全體即此「妙明見」之本體,故其非「自」然,乃全然、一真、一體也;無「自」也。若云「自」,如前「是、非」,則必有「它」,是為二端,乃淪落為二法,非原本之「不二」已。)
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佛弟子孫守真按:「見性(性能)」者何,若不曾見過的,何故一在眼前,即能見到?此明「見性」不在所見之物,而是周遍一切將見、所見、未見……之物也。只要能見到,即周遍一切,無不見者。所不見只是緣不具而不見,非真不能見也。如瞎子眼根不具乃不見,明眼人燈光不具而不見,皆非不能見、見不到、見不及也。
暗=未見=不見……。明=可見=已見……。)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佛弟子孫守真按:「發明」猶發現、以為、覺得。
言其『妙見性』既非自然,當屬因緣生者。)
心猶未明,(佛弟子孫守真按:我心未明白。)
咨詢如來,是義云何,(佛弟子孫守真按:是義=我這看法、以為、見解。云何=如何=怎樣。)
合因緣性?」(佛弟子孫守真按:⑧找對主詞:誰合因緣性?『妙見性』合因緣性。合=符合=合於=是。
合因緣性:謂『妙見性』是因緣之性、合於因緣法則。)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佛弟子孫守真按:你既然提到「因緣」了,我就再來問你。復=再。言=提到=言及。)
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佛弟子孫守真按:此見,此,代名詞 ⑧找對主詞:見「見性現前」之此「見」。這樣看到見性了,這樣的看到,是因什麼、緣什麼才能見到呢?)
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佛弟子孫守真按:無其因(若「見」無此因種子),則必不得其果(見的結果也)。)
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佛弟子孫守真按:前辨其「因」、此析其「緣」。)
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佛弟子孫守真按:緣不具足,亦不能達其結果也。因不具足,不能有其結果也。
「緣」乃催化劑,「因」乃種子性。)
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佛弟子孫守真按:自然必有根體,因緣必有條件,皆依傍於外物,不能自成獨具也。)
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卽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佛弟子孫守真按:於(此一如圓明之)中。⑤添字還原⑧找對主詞,於什麼中?
「措心」的「措」即「頭上安頭」的「安」。)
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佛弟子孫守真按:這種分別自然是不牢靠、不可靠、是假的。)
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佛弟子孫守真按:捕風捉影,別見狂華。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南無阿彌陀佛
眼前同類皆如此,誰得獨醒行大夫。不必年節過端午,只因中秋指月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