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佛頂首楞嚴經》實境秀 23/ 卷五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五》
唐天竺沙門般刺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淸河房融筆受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佛弟子孫守真按:元首,同義複詞。首=頭,源頭。)
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佛弟子孫守真按:①斷句⑩用典、專有名詞、字彙詞彙能力的問題了。)
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佛弟子孫守真按:②單字想複詞:沉淪、沉溺。)
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佛弟子孫守真按:怎麼解開。作文換句話說爾。文學語言。
名,命名,叫做。⑦先抓動詞。可翻作「才算」。
從何=怎麼。從何名解=怎麼才算解開。)
亦令未來苦難衆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衆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佛弟子孫守真按:雨,⑦先抓動詞·找對詞性。翹,翹首企盼。或翹,高,謂至、極點。副詞。翹誠=至誠。)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衆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佛弟子孫守真按:摩=摸=撫,③字形結構換部首③字形結構換聲符。)
卽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衆得未曾有。於是阿難、及諸大衆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 汝所欲知之俱生無明、及使汝輪轉生死的根源是什麼,就是汝的六根,不是別的東西。)
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佛弟子孫守真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賊也六根,主也六根。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修證菩提者,亦是六根;迷惑顛倒者,亦自六根。)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云何令我生死輪迴、(令我)安樂妙常……。)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孫守真按:染則為塵,淨復元根。)
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佛弟子孫守真按:見:1.見=現。相之顯現、出現,是無其本性的,一如交蘆。2.見,下文之知見無見之「見」:相、見(俱)無(本)性,同於交蘆而成。)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卽無明本。知見無見,(佛弟子孫守真按:有見之知覺,無見之成見、定見、執著。)
斯卽涅槃無漏眞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佛弟子孫守真按:唯爾六根(舉眼見知以概其餘),何容他物、干他物何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眞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佛弟子孫守真按:有為、無為俱如空華。)
言妄顯諸眞 妄、眞同二妄(佛弟子孫守真按:言「妄」(是為了)顯真,非別有一妄與「真」對立也。若分妄、真為二法,同是妄法也。)
猶非「眞、非眞」 云何「見、所見」(佛弟子孫守真按:④倒序重組⑤添字還原:「真、非真」(者)猶非,「見、所見」又何有是處?)
中間無實性(孫守真按:「真」與「非真」、「見」與「非見」,此妄起分別,猶狂華妄起,其中俱無實性也。)
是故若交蘆。(孫守真按:「交蘆」猶「狂華」也。)
結、解同所因(孫守真按:皆由六根迷妄、返妄所起。迷則結,返則解。)
聖、凡無二路(孫守真按:解鈴還須繫鈴人。)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孫守真按:交,交蘆。交中性,交蘆之性也。
非空、非有,是一,不異。但在「迷」與「明」爾。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迷晦卽無明,
發明便解脫。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佛弟子孫守真按:六根中任解一根,餘塵俱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佛弟子孫守真按:選擇圓通,即前較量六根幾成圓滿者也;唯耳、舌、意三圓,餘俱但七成弱。)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佛弟子孫守真按:洪流。)
「眞、非眞」恐迷 「我、常」不開演 (佛弟子孫守真按:恐,「無有恐怖、顛倒夢想」之恐。我、常,常樂我淨。
前為負,後句為正。真正者不能顯揚,迷妄者喧賓奪主。故以此認賊為子、認賊作父。)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佛弟子孫守真按: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取⇌成,此當只是抽換字面爾。謂(因為或有如)「自心」取成「自心」,則「非幻」即成「幻法」。「取」即「成」,「成」即「取」也。自以為是的心,以為便是自己真常(前文「我、常」)之心。則此二「自心」,義不同也。以為此自以為之心為自心而非幻,即此心態與認知(忍=認),才會形成大千幻法、娑婆幻法。
二句一起看。「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①斷句。自心取自心而成無上正等正覺,幻亦從此自心迷悶故出,非幻自成幻滅。幻本性空、畢竟空,由此真常之心而來。故捨妄即歸真,妄盡便還源。
自心,承前「我、常」而言,常樂我淨之自心也。能覓得、取回此自心,猶前明珠串身之喻(神珠、如意珠)、演若達多之愚。痴迷盡已,而後成圓覺妙覺之佛。故眾生本來是佛。
自心取自心,自取自家寶,非從外可得。由外非真寶,不若數家珍。是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也。
幻無實體故名幻,何由幻能成幻法?故下云「幻法云何立」。
法,相也。法相,同義複詞。如今所謂之「一切現象、存在」也。《存在與虛無》《存在與時間》『現象學』。《純粹現象學通論》(IDEEN ZU
EINER REINEN PHANOMENOLOGIE UND PHA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若依下文「非幻」連讀,則此二句當讀作「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則「自心取自心」,似有師心自用、自以為是、以狂華為慧、迷頭認影之意也;以此之故「非幻」乃成幻法;若不取此心,能返覺明本性,則「非幻」且「無」。
則此「非幻」,認賊為子之「賊」也。以賊為子,認幻為「非幻」,不自知其迷惑顛倒夢想也。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師心自用、自以為是才築成此幻法之夢而以為其乃真實,而非夢幻泡影也。)
不取無「非幻」 (佛弟子孫守真按:⑦先抓動詞:不取。 ⑧找對主詞:不取什麼?不取自心。⑤添字還原:(若)不取(自心,則)無非「幻」也。承前取自心而省略也。上下文(前後文)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則此句當讀作「不取.無非.『幻』」」
若不能取自己,而是取諸相,則諸相無非幻也。故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者,自心也。
若據下文「非幻」連讀,則此句當讀作「不取(則/就)無「非幻」也。」⑤添字還原:不取什麼?⑧找對主詞:不取「自心取自心」也,此「不取」之「取」字蓋承前文此「取自己」之「取」字而來。)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佛弟子孫守真按:由此「非幻」,可知前所①斷句者誤也。「非幻」當連讀,故此句承前云此「非幻」尚不生,「尚不生」即前「無」也。
上下文(前後文):主要是從此二句,才確定「非幻」「幻法」乃專有名詞,不可分割也。再倒推前文回去。
『「非幻」成「幻法」』與此二句『「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相呼應也。)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佛弟子孫守真按:彈指猶當下、直下、立地。超無學=超小乘阿羅漢=入佛知見。
如幻三摩提,當係指三摩提亦由此幻心而返妄來者也。幻與三摩提二者一如,不一不異也。)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佛弟子孫守真按:此藉假修真、以幻入定之法,乃十方三世佛,成道不二門。門路,同義複詞。)
於是阿難、及諸大衆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佛弟子孫守真按:「祇夜伽陀」即前「偈」也。慈誨,即偈前之開示文也。)
雜糅精瑩、(佛弟子孫守真按:⑤添字還原:雜糅(轉)精瑩,蒙昧始開明,返妄而歸真。雜糅,謂混沌不明也。精瑩=晶瑩,猶水晶=水精。)
妙理淸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佛弟子孫守真按:「雜糅精瑩、妙理淸徹」二句,或用以形容「佛如來」之「無上慈誨、祇夜伽陀」也,後位修飾。或言與會聞者所得利益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