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佛頂首楞嚴經》實境秀 31/ 卷六 於是阿難、及諸大衆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

於是阿難、及諸大衆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佛弟子孫守真按:終於找到回家的路!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本師釋迦牟尼佛 文殊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普會衆、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佛弟子孫守真按:能淨見諸法真相而無礙,謂之法眼淨。)

性比𠀉聞說偈已,成阿羅漢。(佛弟子孫守真按:末學也聽說此偈已,乃一果都不證??!慚愧之至!必有還捨不得、放不下的!男歡女愛性愛之歡愉或美、幸福也。難怪是名「性」比丘尼。人家學長都清淨了,我還不捨戀戀?!給自己一個期限,至少到遁世隱居時,畢竟亦在心之斷絕解脫也!愚之炯戒明鑑!)

無量衆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整衣服,於大衆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衆生故,稽首白佛: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佛弟子孫守真按:自未得度,先度人者(是乃)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添字還原

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衆生。世尊,此諸衆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單句對:場=事。道場=佛事。 )

爾時世尊於大衆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安立(在)道場(之中),無斁無厭。)

救護衆生,末劫沈溺。(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救護衆生(於)末劫沈溺。看到「於、于、在」,要想到:倒序重組:(於)末劫沈溺(中)救護衆生=救護末劫沈溺衆生。)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衆唯然奉敎。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佛弟子孫守真按:為什麼我說攝心為戒呢?云何=為什麼(這麼說、這麼想)。)

若諸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則不隨其生死相續。(佛弟子孫守真按:弟子慚愧之至,全是對我所開示者,唯婬第一!感恩感恩 本師釋迦牟尼佛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衆生落愛見坑(佛弟子孫守真按:見,不正之見,這種為「愛見」。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失菩提路。汝敎世人修三摩地,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淸淨明誨!!(佛弟子孫守真按:是名=這就叫作=這就是。
「如來先佛世尊」(之)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明白且決定不許疑慮的教誨。言「先佛」者,對其後世而言(即我們現在末法眾生,佛為先佛(先人、先聖)也)。)

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祗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佛弟子孫守真按:何=任何=不論如何。斷性亦無,連斷的念頭都無。一絲不掛,乾乾淨淨。
一解「何」為「何種」,為問句,亦可。
單字想複詞添字還原。)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卽波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刹。彼諸鬼神,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佛弟子孫守真按:用熾者,炙手可熱也。可見「紅」未必好人、未必好事、未必善知識。)

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𠀉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佛弟子孫守真按:既大慈悲,然則世尊何故不化菜卻化肉呢?!還要假名?何苦?恆順眾生?則皆座下弟子,非普羅「眾生」也;且托缽乞食,若出自神力化作,何故仍出外乞食?在會中以神力化生不更省事?省去乞食托缽時間用來精進道業。
唯其地草菜不生,其人從小食肉成習,故世尊如此慈悲大權方便接引。唯如此解,乃可通也。然既已入門,何故不逕化菜食接引之,乃仍沿其舊習食肉不止?甚不可解也。)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衆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孫守真按:是==這些。)

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刹,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敎世人:修三摩地,殺生(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前婬為「先」,此中為「次」,後偷盜為「後」。)

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淸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呌,(佛弟子孫守真按:呌=叫,字形結構換部首部件。)

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佛弟子孫守真按:欲蓋彌彰。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淸淨比𠀉、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衆生血肉充食?(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云何大悲(之人猶)取諸衆生血肉(以)充食(物=充飢)?
充實,同義複詞。
單字想複詞。實=果腹。果實,同義複詞。)

若諸比𠀉,不服東方絲緜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佛弟子孫守真按:皆取諸有情畜牲(蠶、皮革、牛羊奶)故也。如此類推,則羊毛、蜂蜜亦不當服用。何有疑義?此即決定明誨之義也。)

如是比𠀉於世酬還宿債(佛弟子孫守真按:末學不才,正是寫照。雖不敏,請事斯語矣!真脫,即下文「真解說」,亦四字句故爾。
於世真脫,
倒序重組:真於世脫。脫於世,故不遊於界內。)

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皆為彼緣,(佛弟子孫守真按:身中之一分。分,「部分、幾分之幾」之分。單字想複詞。其=彼,彼諸有情畜牲也。)

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佛弟子孫守真按:如人食地所生長之百穀,穀雖非地,然自地出,故食此穀,即與地結緣糾纏,不能離地自在。佛解說吾人之所以須履行地面而不能離地之緣故因緣也。故證阿羅漢即不履地而行也。)

必使身心於諸衆生身身(佛弟子孫守真按:身、身皆得分開,不染一著、不著一點。先抓動詞:分。身身,名詞。添字還原:身、身。身身,猶「日日、天天」之詞構。每身、各身、個個身也。
若身身分,
斷句:若.身身分。「身身分」句式如前「段段壞」。若=如。如(能)身、身分開,不和諸眾生扯上關係。今食牠,就是和牠結緣,賴牠而生,與其糾纏不清。
此與身身分開,下云不唯身能分開,且心亦能分,不於意上造作,意業亦清淨,不起心動念欲食之、想像之、用之、羨慕也。)

心二塗,(佛弟子孫守真按:塗=途,字形結構換部首:此猶「端、邊、方、面」。身與心兩方面都不沾染、染著、接觸、搭上關係。)

不服不食,(佛弟子孫守真按:找對主詞:不服眾生、不食眾生,乃至其身之(一部分,即如羊毛出在羊身上者、蠶絲因蠶乃有者,即使未虐殺其生理,亦已與之結緣分已。緣緣分,亦此身分身之故也。
此分,猶如插股插一手分一杯羹、妳也有分之分也。分擔也,共業也。))

我說是人眞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卽波旬說!(佛弟子孫守真按:然則小乘食肉,乃至食內邊菜、三淨肉(非世尊神力所化者),皆波旬之見也!然則今天下汹汹淘淘皆是已。)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羣邪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惑無識,佛弟子孫守真按:原文「詃」作「缺字:訁𤣥」。一作「炫」。字形結構換部首;或形訛爾。

恐令失心,(佛弟子孫守真按:恐嚇。前句為輭語引誘,此句乃強硬脅迫。令信徒失心瘋。魂不守舍。)

所過之處,其家耗散。(佛弟子孫守真按:以貪其供養,下文有。)

我敎比𠀉,循方乞食,(佛弟子孫守真按:循方,到各地方。挨家挨戶為循。)

令其捨貪,成菩提道。(佛弟子孫守真按:以乞捨貪,蓋無所有,無所蓄積,無有私有財產,則無貪吝已。)

諸比𠀉等不自熟食,(佛弟子孫守真按:猶不自備食。熟,煮熟之熟。備食物、做飯菜也。自熟食便有自家產業已。)

寄於殘生,(佛弟子孫守真按:殘生謂此報身,借假修真。)

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佛弟子孫守真按:去,出離六道,莫再返回、回頭、倒退。不退轉也。)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𨚫非出家具戒比𠀉,為小乘道(佛弟子孫守真按:此句當連讀,以免誤解為佛在斥非小乘也。
卻非出家具戒為小乘道(之)
倒序重組添字還原。)

由是疑誤無量衆生墮無間獄孫守真按:疑誤,貽誤,耽誤。疑惑耽誤。)

若我滅後,其有比𠀉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佛弟子孫守真按:作揖告別。長揖=長辭。揖,猶揮揮手、揮揮。)

永脫諸漏。雖未卽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是人心已決定於法。決定皈依,不復身見、身吝。)

若不為此捨身微因孫守真按:小,同義複詞。小果大也。捨身供佛,猶捨生取義。成仁取義者猶為之,出離三界者乃焉?勿以善小而不為也。為,作為,同義複詞。單字想複詞
如果做不出這樣捨斷身見的奉獻的話。)

縱成無為,(佛弟子孫守真按:成就無為法。)

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敎世人修三摩地,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淸淨明誨!!(佛弟子孫守真按:言偷盜而及貪吝,可知孰為偷盜已。不唯不與取而已矣。故經文每恆見之「慳貪」是可畏已!勿小失大,即世尊此勸捨身微因之意也。)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佛弟子孫守真按:平復,偏義複詞。平,與滿水位齊平也。復亦平也,同義複詞,謂恢復到平時、平常之狀態。)

若諸比𠀉衣鉢之餘,分寸不乞食餘,施餓衆生(佛弟子孫守真按:此「分」猶前「身分」之「分」。此取我之身,而施與眾生。一來一往,相去何啻千里萬里!)

於大集會,合掌禮衆,有人捶詈,同於稱讚,(佛弟子孫守真按:謂當眾出糗、當眾被羞辱也。大庭廣眾。前施食、爇身等為身捨,此謂心捨。沒有吃虧、受氣之心,是心能捨於此分也,不吝於自尊也。有自尊,即「有」蓄積,如有私財已。)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孫守真按:捐獻、捐棄,同義複詞。單字想複詞:秋扇見捐、樂捐、捐助、捐款。)

身肉骨血與衆生共(佛弟子孫守真按:即無私財(含內財)。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解,佛弟子孫守真按:原文「迴」似「迥」字,據別本訂。迴轉,同義複詞,翻轉,同義複詞,翻=反。迴護。單字想複詞。己,一作「已」。謂將如來不了義之說法,轉為了義,而誤初學。或轉為己所解得、己所說的,來炫惑後學。

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眞三昧(佛弟子孫守真按:印記,同義複詞。印=授記=印證=背書。單字想複詞。)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卽波旬說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