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群書治要》實境秀 35-2/ 卷2 《尚書》:為善弗同,同歸于治;為惡弗同,同歸于亂~

蔡叔旣没,以罪放而卒也。王命蔡仲踐諸侯位,王,成王也。父卒命子,罪不相及。

王若曰:「小子胡,名也。

無親,惟是輔;心無常,惟之懷天之於人無有親疎,惟有德者則輔佐之。民心於上無有常主,惟愛己者則歸往之。(佛弟子孫守真按: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是=之。倒序重組:惟輔德、惟懷惠。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懷念,同義複詞。懷惠=念德=念恩=懷恩=記恩。紀念,同義複詞。)

為善弗同歸于治;為惡弗同,歸于亂(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為善弗同,同(則)歸于治;為惡弗同,同(則)歸于亂。互文見義。(此「同」乃解為找對主詞添字還原:「(與民/天)同」。)
上下文(前後文)判斷,則此「弗同」,謂「不(苟)同」也,不遽以為同、然也。慎厥初,惟其終,謂結果論,故曰唯/惟其終也。以此為戒。則戒其勿以己以為之是非、善惡為依歸,乃依歸、憑據(同)、認同在治、亂之結果。如果結果是治,則為善,此可謂與善同;若結果為亂,則為惡,乃與惡同,亦不要死在一點上,永遠注意對立面 ,須留意其結果是治是亂,而不能但憑理想或主觀、自己所主張的學說來判斷。如馬列毛主義,於治世,是治,抑或亂?如資本主義於經世是治或亂?不可但局限於一隅一時(空、時),當以層面整體動態觀審問明辨之。
也就是說,「德」與「惠」是什麼?什麼才配叫作「德、惠」?不是共產主義自詡之德,也不是資本主義自認之惠。乃須「惟其終」,蓋棺論定,行之久遠,蓋「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好行小慧(一本即作「」),難矣哉!」。故須慎於厥初,不可遽下論斷、師心自用、自以為是也。是亦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之旨也。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天、民(人)、德、惠、、終。
為善弗同,同歸于治;為惡弗同,同歸于亂:行善不要認定太早,必須待看到真的對世間治亂有功才能認定為善。以為不好的也不要太早就下論斷(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歷來多少忠臣義士殞死此下?),必須要看到最後對世間(國家、社會)真有危害的,才能認同其等同於亂,是惡事、惡狀、惡行、惡人。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放言五首 并序其三白居易
則此「同」,乃認同、等同、異同之同,同功、同罪(等罪)之同也。
找對主詞:是「所認為、所見識的」,與「善惡」同否也。
有點類似「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謂不要遽論斷定讞其善惡而處之以賞罰也。當循名責實,實事求是,方為無我無人無為(人為)而天運天道逍遙齊物云;故道家後啟法家。而《莊子》彼處之「緣督以為經」即此「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同歸于治/亂」:「緣」即「歸于」,「督」即「終」「天」「民」也。故先秦諸子皆由三代而承傳分流,蓋有以也。
緣督即不緣己(己心、意、識、覺、主觀、認定、價值觀、自以為是、師心自用……)。不就是佛教的無我嗎?感恩感恩 讚歎讚歎 莊子大士摩訶薩 南無阿彌陀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佛弟子孫守真按:善、惡之知,亦無涯也。故道家主此以知其真善實惡也。)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近刑㤀善惡而居中,任萬物之自為,悶然與至當為一,故刑、名逺已,而全理在身也。○近,「附近」之「近」,下同。(孫守真按:單字想複詞。)悶,亾本反;又音「門」。逺,于萬反。
緣督以為經,順中以為常也。○緣督以為經,李云:緣,順也;督,中也;經,常也。郭、崔同。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養親以適。○養,羊尚反;注同。(佛弟子孫守真按:「親=躬」即「依報」也。)
可以盡年。苟得而冥度,則事事無不可也。夫養生非求過分,蓋全理盡年而已矣。(孫守真按:生民,同義複詞,「生」亦「民」也。言下之意,還可以治世平天下呢。無所不可也。故道家主此,豈有侷限哉?
(佛弟子孫守真按:若此〈蔡仲之命〉乃偽古文,則:1.要非只是部分偽,且有其承襲真而來者(猶今翻譯文之於原本也,若傳諸久遠,原本失傳,但餘譯文,豈可徑謂其非原著而偽棄之?前清輯佚者亦多以此而成其輯佚之業也。若必原著原本方是真,是其真已,然豈無抹滅其餘沙金之真?原本既不可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也。)2.則反客為主,是篇之「命」反自道家之「教、訓」而來已。

爾其戒哉!愼厥惟其(佛弟子孫守真按:互文見義
爾,爾虞我詐之爾,
單字想複詞。)

康濟小民,(佛弟子孫守真按:民=人;小民=小人(前即多有作「小人」者)。)

率自中,(佛弟子孫守真按:正與《南華真經》注文同有「中」字。中,中庸,庸=用,中庸用中倒序重組,賓語「中」置前,且組構、組建成名詞。用中即不用我,一用於「中」、一以中庸(中用)。
==一律==皆。
單字想複詞
康,康莊大道之康,康莊,同義複詞,大也,普也。
單字想複詞康濟=普渡。=渡也。)

無作聰明、亂舊章。汝為政,當安小民之業,循用大中之道,無敢為小聰明,作異辯,以變亂舊典文章也。(佛弟子孫守真按:添字還原:無作聰明、(無)亂舊章。無==毋,同音通假。字形結構兼音義
述而不作,亦無我、用中(中庸)之義也。)

詳乃視聽,罔以側言改厥度,孫守真按:乃=汝,「家祭無忘告乃翁」之「乃」。單字想複詞
視聽,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即前「慎厥初,惟其終」「同歸于」,慎惟,諦審、慎思、明辨也。詳==審。詳審,同義複詞。
=亡,
字形結構換部首=(前文已有,蓋抽換字面爾),雙聲通假。字形結構兼音義·聲調不重要
=仄,同音通假。側=偏,側言=偏聽=一面之辭。
「側」則不「」。以側言,則不中庸(用中)。以==庸。=用,
聲調不重要。)

則予一人汝嘉。詳審汝視聽,非禮義,勿視聽也。無以邪巧之言易其常度,必斷之以義,則我一人善汝矣。(佛弟子孫守真按:倒序重組:則予嘉汝一人。賓語置前,強調「一人汝」故爾。雙重倒裝。一人汝=汝一人。斷句:則予.一人汝.=則予..汝一人。
一人,獨一無二,褒贊之至也。「一人汝」猶今云「你(是)最棒的!」「你最棒(了)」
添字還原。「最」則無二,故曰「一」人也。
若如傳注讀成「我一人善汝」,則唯我一人善,他人不善汝耶?
嘉,嘉勉、嘉許、讚歎、肯定。則予一人汝嘉=那我就說你最棒!=那我就會說你是最棒的。那=則。
傳注用「義」,然全文沒有言不及「義」,乃有「中、終、德、惠…」,斯即「義」,斯以「義」為總承總成也。)

小子,汝往哉!無荒棄朕命,汝往之國,無廢我命,欲其終身奉行之。(佛弟子孫守真按:之,〈送孟浩然之廣陵〉之「之」。先抓動詞:往之,同義複詞。
遺棄、丟棄,同義複詞。
單字想複詞
荒忽=
恍惚。
荒誕,同義複詞,荒==(光大,同義複詞)。荒棄=忘光了=馬耳東風。荒棄=丟光=丟光光。)

 


留言

熱門文章